- 年份
- 2024(6851)
- 2023(10155)
- 2022(8572)
- 2021(8283)
- 2020(6834)
- 2019(15867)
- 2018(15391)
- 2017(29176)
- 2016(15685)
- 2015(17457)
- 2014(17313)
- 2013(17239)
- 2012(16454)
- 2011(15146)
- 2010(15491)
- 2009(14376)
- 2008(14589)
- 2007(13030)
- 2006(11917)
- 2005(11208)
- 学科
- 济(66563)
- 经济(66487)
- 管理(43909)
- 业(43863)
- 企(33811)
- 企业(33811)
- 方法(27378)
- 数学(23809)
- 贸(23548)
- 贸易(23533)
- 数学方法(23530)
- 易(22964)
- 中国(22565)
- 农(20156)
- 财(17433)
- 制(15279)
- 业经(13619)
- 策(13503)
- 农业(13097)
- 银(12884)
- 银行(12878)
- 地方(12859)
- 行(12493)
- 学(12080)
- 融(11380)
- 金融(11380)
- 出(10612)
- 关系(10136)
- 体(9756)
- 环境(9755)
- 机构
- 大学(226679)
- 学院(225437)
- 济(107306)
- 经济(105384)
- 研究(85863)
- 管理(83338)
- 理学(70220)
- 理学院(69426)
- 管理学(68520)
- 管理学院(68055)
- 中国(67956)
- 财(50148)
- 京(48346)
- 科学(46654)
- 所(42838)
- 财经(38909)
- 研究所(38481)
- 中心(38321)
- 经(35528)
- 江(35047)
- 农(34468)
- 经济学(34358)
- 北京(31460)
- 院(31033)
- 经济学院(30922)
- 范(29364)
- 师范(29143)
- 财经大学(28823)
- 业大(27908)
- 州(27328)
- 基金
- 项目(140697)
- 科学(112186)
- 研究(105936)
- 基金(105023)
- 家(91329)
- 国家(90609)
- 科学基金(76833)
- 社会(70131)
- 社会科(66718)
- 社会科学(66707)
- 基金项目(52881)
- 省(50589)
- 教育(48295)
- 自然(46948)
- 自然科(45896)
- 自然科学(45884)
- 自然科学基金(45133)
- 资助(44649)
- 划(43950)
- 编号(41143)
- 成果(35472)
- 部(33521)
- 重点(32090)
- 发(31439)
- 国家社会(30406)
- 课题(29700)
- 性(29532)
- 中国(29242)
- 教育部(29188)
- 创(28846)
- 期刊
- 济(121672)
- 经济(121672)
- 研究(77685)
- 中国(48075)
- 财(37263)
- 管理(33634)
- 农(32235)
- 学报(31411)
- 科学(30953)
- 融(27652)
- 金融(27652)
- 教育(24840)
- 大学(24646)
- 学学(22904)
- 农业(21722)
- 经济研究(21639)
- 贸(20729)
- 财经(20048)
- 国际(18627)
- 业经(18147)
- 技术(17947)
- 经(17449)
- 问题(17092)
- 世界(14427)
- 业(12201)
- 技术经济(11305)
- 坛(10380)
- 论坛(10380)
- 统计(10276)
- 现代(10122)
共检索到3641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徐佳宾
本文从船舶工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现阶段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出发 ,系统地分析了加快中国船舶工业发展所具备的主客观条件 ,指出船舶工业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性产业 ;针对中国加入WTO后面临的新形势 ,认为中国船舶工业发展要实现做大、做强的战略目标 ,就必须克服船舶工业发展中的“低成本 +低效率”引起的结构性矛盾 ;从转变企业机制和优化政策环境着手 ,提出了加快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战略措施。
关键词:
船舶工业 战略性产业 战略措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远锦
战略性人力资源是船舶工业核心竞争力与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和源泉,而人力资源到核心竞争力的转化过程实际上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改善的过程。只有通过转变观念、长远规划、建立机制、构建学习型组织和推进企业文化创新等措施来加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才能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使我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鲁成
作为综合工业之冠的船舶工业,是中国最早面向国际市场的行业。近年来,中国船舶工业稳步发展,并且有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但另一方面,中国船舶工业也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将严重影响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本文从技术创新战略的角度探讨了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急待...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毛明来 刘勇
在国家出台《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及船舶工业处于持续低迷和船舶融资中心向亚洲转移的大背景下,解析我国发展船舶工业的必然性和重要性,阐述世界船舶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在世界范围内对我国船舶工业的优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全面的分析。基于上述研究分析,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结合《绿色信贷指引》,提出我国金融机构支持船舶工业实现由大转强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船舶工业 SWOT分析 金融支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金楼 徐小峰 邓忆瑞
在界定区位概念的基础上,构建了评价中国区位造船能力的指标体系,同时选取上海等10个区位分析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样本的影响因子及综合评价指数进行排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借助聚类分析方法对区位样本进行了分类。最后,结合分析结论,提出了中国船舶工业区位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造船业 能力评价 区位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九设计研究院中国著名设计院巡礼·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协会国际经济合作杂志社主办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九设计研究院创建于1953年5月,系国家建设部批准的甲级设计单位,是目前国内最具规模的综合性设计研究院之一。该院已取得船舶、机械、建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康正 赵金楼 刘国岩
从技术创新方法的角度看,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是技术创新的两种基本模式。文章首先对我国船舶工业的技术创新模式进行了分析,进而对我国船舶工业技术创新模式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为提升我国船舶工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快船舶工业技术创新的步伐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船舶工业 技术创新 模式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珍增 孙欢 王捷
本文基于对中国船舶贸易融资需求特征的分析,认为中国当前对设立有限合伙企业的限制、对私募基金的限制和对航运业的过度管制是阻碍中国引入成熟的船舶产业基金模式的重要因素,只有从打破航运业的行政垄断、放开私募基金投资限制和完善船舶产业基金退出机制入手,才能从根本上推动中国船舶贸易融资的发展。
[期刊] 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朱汝敬 郭锡文
船舶工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它的发展,既可以为国内提供一个容纳度庞大的工业品市场,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又可以为水运交通、海洋开发、国防海军等提供先进装备,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长期以来,我国船舶工业没有被放在适当的地位,充分发挥其作用。本文通过对船舶工业性质特点和发展规律的讨论,对中国船舶工业面临的客观形势和自身状况的分析表明:船舶工业理应列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应把船舶工业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制订船舶工业的产业政策和法规,使其走上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江涛 俞兵华 程梦伟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屈玉阁
基于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中国15个省级区域船舶工业2005—2012年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时序演进和空间分布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地区差距进行收敛性检验。研究结果显示:考察期内,中国船舶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实现明显增长,主要增长动力为技术进步;绝大多数地区船舶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实现了增长,但相对多数地区技术效率出现了恶化。收敛性分析显示,中国船舶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明显的σ发散和绝对β发散。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辉 史雅娟 曾春水
利用GIS技术平台,采用空间统计方法,研究中国船舶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研究发现:(1)船舶产业沿长江经济带和东部沿海呈现"T"字形空间布局,沿海初步形成5大船舶产业集群化发展。其中,造船业和修船业以长江三角洲的江苏、上海、浙江为主,环渤海和珠江三角洲地区船舶制造业次之。娱乐船和运动船制造集中在广东和江苏两地,浙江和辽宁两地相关制造企业相对稀缺;船用配套设备制造以山东和广东为主。(2)中国船舶工业以金属船舶制造和船用配套设备制造为主,不同类型船舶产业布局,区位指向明显。集聚程度以海港湾为中心沿海路方向按照空间距离衰减,并且沿海路方向,船舶产业布局呈现先布局船舶制造(维修和检测)、船舶配套,再布局船舶管理、船舶生产性服务业(船舶研发、船舶金融和船舶交易等)等船舶产业。(3)未来中国船舶产业发展,需要深度融入全球船舶产业链和供应链,向微笑曲线两端发展同时,加快船舶产业集群化发展和国际间合作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辉 史雅娟 曾春水
利用GIS技术平台,采用空间统计方法,研究中国船舶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研究发现:(1)船舶产业沿长江经济带和东部沿海呈现"T"字形空间布局,沿海初步形成5大船舶产业集群化发展。其中,造船业和修船业以长江三角洲的江苏、上海、浙江为主,环渤海和珠江三角洲地区船舶制造业次之。娱乐船和运动船制造集中在广东和江苏两地,浙江和辽宁两地相关制造企业相对稀缺;船用配套设备制造以山东和广东为主。(2)中国船舶工业以金属船舶制造和船用配套设备制造为主,不同类型船舶产业布局,区位指向明显。集聚程度以海港湾为中心沿海路方向按照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