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514)
- 2023(20918)
- 2022(18129)
- 2021(16926)
- 2020(14436)
- 2019(33352)
- 2018(33050)
- 2017(64237)
- 2016(34846)
- 2015(39682)
- 2014(39817)
- 2013(39115)
- 2012(36528)
- 2011(33273)
- 2010(33549)
- 2009(31469)
- 2008(31327)
- 2007(28042)
- 2006(24947)
- 2005(22773)
- 学科
- 济(152344)
- 经济(152154)
- 管理(104699)
- 业(97535)
- 企(80728)
- 企业(80728)
- 方法(65451)
- 数学(56704)
- 数学方法(55990)
- 财(40535)
- 中国(39173)
- 农(39103)
- 业经(32430)
- 制(32054)
- 贸(31332)
- 贸易(31315)
- 地方(30949)
- 学(30746)
- 易(30341)
- 农业(25479)
- 银(25207)
- 银行(25149)
- 务(24886)
- 财务(24791)
- 财务管理(24729)
- 行(23953)
- 融(23673)
- 金融(23667)
- 企业财务(23375)
- 理论(23309)
- 机构
- 大学(509960)
- 学院(508577)
- 济(214439)
- 经济(209808)
- 管理(196400)
- 研究(173003)
- 理学(168346)
- 理学院(166488)
- 管理学(163545)
- 管理学院(162622)
- 中国(131921)
- 京(108172)
- 科学(103548)
- 财(102149)
- 所(87765)
- 农(80367)
- 财经(80351)
- 研究所(78954)
- 中心(78392)
- 江(76812)
- 经(72694)
- 业大(72630)
- 北京(68866)
- 范(65542)
- 经济学(65372)
- 师范(64953)
- 农业(62885)
- 院(62443)
- 州(61310)
- 财经大学(59242)
- 基金
- 项目(331246)
- 科学(259882)
- 研究(243478)
- 基金(239862)
- 家(207747)
- 国家(206040)
- 科学基金(176663)
- 社会(153450)
- 社会科(145452)
- 社会科学(145415)
- 省(128532)
- 基金项目(125980)
- 自然(113931)
- 教育(112496)
- 自然科(111219)
- 自然科学(111188)
- 自然科学基金(109168)
- 划(107812)
- 资助(100557)
- 编号(99952)
- 成果(82729)
- 部(73978)
- 重点(73941)
- 发(70480)
- 课题(69014)
- 创(67768)
- 教育部(63699)
- 创新(63357)
- 科研(63111)
- 国家社会(62822)
- 期刊
- 济(242441)
- 经济(242441)
- 研究(155668)
- 中国(97482)
- 财(79646)
- 学报(77101)
- 管理(73579)
- 农(72882)
- 科学(70302)
- 大学(58915)
- 学学(55515)
- 教育(53316)
- 融(50042)
- 金融(50042)
- 农业(49275)
- 技术(45057)
- 财经(40380)
- 经济研究(39299)
- 业经(37985)
- 经(34641)
- 问题(31623)
- 贸(28323)
- 技术经济(25913)
- 统计(25375)
- 业(24941)
- 理论(24704)
- 图书(24378)
- 国际(24166)
- 商业(22894)
- 版(22850)
共检索到769263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梁越 程惠芳
如何科学制定贸易政策,决定着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和以开放促发展的我国,在国际贸易格局变化中自身经济的走向和未来命运。然而直至目前,国内学界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却相对少见。藉此本文立足政治经济学框架,基于我国国体和新型市场经济体制所特有的"三维"贸易政策制定决策机制,拓展Tovar(2009)模型使之适用于我国国情,在分析损失规避心理对决策行为影响的同时,采用1999-2010年我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来实证研究和检验若干理论假定的真实性与显著性,以及中美两国在贸易保护倾向上的差异,从而证实促使我国贸易政策妥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梁越 程惠芳
如何科学制定贸易政策,决定着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和以开放促发展的我国,在国际贸易格局变化中自身经济的走向和未来命运。然而直至目前,国内学界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却相对少见。藉此本文立足政治经济学框架,基于我国国体和新型市场经济体制所特有的"三维"贸易政策制定决策机制,拓展Tovar(2009)模型使之适用于我国国情,在分析损失规避心理对决策行为影响的同时,采用1999-2010年我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来实证研究和检验若干理论假定的真实性与显著性,以及中美两国在贸易保护倾向上的差异,从而证实促使我国贸易政策妥善制定和有效实施的内在机理。并且由此提出深入推进我国供给侧改革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严建苗
自由贸易政策将提高世界范围内的要素配置效率,增进各国的经济福利。贸易保护经常盛行的国际贸易政策演进,却往往与这种基于比较优势的古典处方相矛盾。一般认为,造成这种反论的根本原因在于,国际贸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战岐林 李正旺 曾小慧
在比较分析斯蒂格勒和希尔曼两个关于贸易保护的政治经济模型的基础上,利用14个国家1948~1993年间的数据对贸易保护行为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显示进口价格对贸易保护程度有负向影响,国内价格和失业率则有正向影响,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贸易保护程度会逐步下降。建议出口企业在增加进口国公关活动的同时,应提高行业组织水平,以更加理性的价格出口。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 贸易保护 政治支持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永进
近期学者对贸易保护待售模型的经验研究均显示,政府赋予社会福利的相对权重a相对较高,而标准的贸易保护待售模型无法对此进行解释。本文通过将"多代理人共同代理"模型引入到Grossman和Helpman(1994)的分析框架,考察了多数制下政府规模对均衡贸易保护水平的影响,并解决了上述问题。分析表明:由于利益集团需要把政治捐资在多个代理人之间进行分配,政策制定机构规模越大,单个代理人平均获得的政治捐资也就越少,因此贸易保护水平与政策制定机构的规模呈反相关关系。
关键词:
多代理人 共同代理 多数制 贸易保护代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蒋珠燕
中美贸易并不是普通的贸易,而是具有某种特殊性的"政治贸易"。本文在回顾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基础上,运用GH模型分析了美国贸易政策制定过程中,利益集团、政府、普通消费者的不同反应。认为美国贸易政策的制定实质上是利益集团通过政治程序来控制立法结果的过程。因此中国政府和企业应巧妙利用美国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制衡,重视美国农业利益集团及政治能力,加强与美国国内相关利益团体和在华投资跨国公司的沟通,积极培养游说队伍,使中美贸易向着更加有利于稳定双边经贸关系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 利益集团 政治经济学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盛斌
贸易的政治经济学将公共选择的分析范式引入传统贸易理论,从收入分配而非经济效率的角度出发,从政策决策过程的视角来探究贸易干预的水平和结构。本文将这一贸易保护的"内生化"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实证分析,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种适用于中国"国家战略主义"体制下的贸易保护的政治经济模型,并通过计量回归的实证研究来验证若干理论假说的真实性和显著性,从而说明中国工业不同时期跨部门的贸易保护结构的政治经济决定因素。
关键词:
中国工业 贸易保护 政治经济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盛斌
本文对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的实证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与评论。通过大量的跨部门、跨国、时间序列和案例研究表明行业的经济社会特征以及政治寻租活动、决策者的目标和理念、宏观经济和政治周期、国内外制度约束等因素对贸易保护的水平、结构及其变化有显著性的影响,从而验证了理论模型中的重要假说。但同时现有的实证研究也受到信息瓶颈的制约和存在技术上的若干的缺陷。
关键词:
贸易政策 政治经济学 实证研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伟丽
本文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分析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根据国际政治经济学和公共选择理论等新兴学科的发展,贸易政策由外生的约束条件变为内生的公共物品、公共政策和制度安排。在这一思路的引领下,本文构建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公共选择理论框架和交易成本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并将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领域研究的新方法运用到对这一理论的研究之中。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宗金
一、贸易保护主义的制度分析在一个民主政体中,多数人的意愿应该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当双边转向自由贸易按照经济理论提高福利时,政府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谢地 张巩
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来,推出了一系列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中国作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顺差国,不可避免地成为特朗普政府的重点攻击对象。自2017年8月18日美国启动对中国的"301"调查后,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2018年7月6日,中美贸易战正式打响。中美贸易摩擦是中美两大经济体经济利益关系矛盾运动的产物,也只能在彼此经济利益关系的调试中逐步得到解决。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对中美贸易摩擦问题进行不同于一般贸易理论的有效解释及说明,有助于理性认识中美贸易摩擦。
关键词:
贸易摩擦 经济利益关系 政治经济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淑芹
目前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日益抬头,尤其是其贸易保护主义对象频频指向中国。在此背景下,本文深入剖析了当前贸易保护主义的问题根源及对策。在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的过程中,贸易保护主义既有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国际经济力量深刻演变的经济层面动因,也有经济发展成果未获得广泛共享和平等分配等的政治因素。但无论是贸易保护还是自由贸易,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而不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发达国家贸易保护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继续保持它们在全球价值链的高端位置和保住其全球生产体系控制者的地位,即通过"环境的塑造"来提升其产业竞争力,打压他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基于此,本文探讨了中国在当前国际经贸环境下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贸易保护 全球价值链 经济变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马述忠 李淑玲
贸易政策是各种理念相互交锋、各种利益集团彼此博弈的结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美国贸易政策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为了对日益加剧的中美贸易摩擦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本文从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和新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出发,阐释了利益集团在美国贸易政策嬗变过程中的政治表现。20世纪80年代后,“利益集团”模型成了贸易政策分析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尤其是它的“政治献金”模型,更是给出了任何贸易保护的产生都是利益集团、政治家和选民之间均衡博弈的结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唐宜红 徐世腾
本文借鉴社会关注模型中的观点,即政府制定贸易政策时会关注特定利益集团的福利状况,并结合保护待售模型,在贸易政策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对贸易摩擦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一国政府出于维护国内进口或出口利益集团利益的目的,会选择贸易保护政策,从而引发贸易伙伴国之间在贸易政策方面的冲突,出现贸易摩擦,其中政府给予利益集团福利的权重以及利益集团代表的人数在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对政府贸易政策的选择,存在一定的影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冯碧梅 赵涤非
将国际贸易理论和新政治经济学结合起来研究贸易政策制定,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经济学分支。现有文献通过构建贸易政策内生模型,研究了贸易政策政治决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探索政治经济因素互动下贸易政策的生成机制,政府作为"调停人"、"自治者"以及利益集团在政治决策中的角色定位和影响。本文希望通过梳理贸易政策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脉络、贸易政策政治决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政府和利益集团在贸易政策决策中的角色定位,有助于我国贸易政策的妥善制定。
关键词:
贸易政策 政治经济学 利益集团 贸易保护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