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71)
- 2023(9710)
- 2022(8113)
- 2021(7289)
- 2020(5754)
- 2019(13127)
- 2018(12753)
- 2017(24221)
- 2016(12807)
- 2015(14298)
- 2014(14488)
- 2013(14246)
- 2012(13761)
- 2011(12871)
- 2010(13337)
- 2009(12106)
- 2008(11972)
- 2007(10992)
- 2006(10236)
- 2005(9550)
- 学科
- 济(61136)
- 经济(61089)
- 业(38848)
- 管理(38175)
- 企(29072)
- 企业(29072)
- 贸(21414)
- 贸易(21398)
- 易(20746)
- 中国(20578)
- 地方(20053)
- 农(19662)
- 方法(18424)
- 技术(16213)
- 数学(15438)
- 数学方法(15254)
- 业经(14457)
- 农业(13238)
- 财(12114)
- 银(11021)
- 银行(11006)
- 融(10906)
- 金融(10906)
- 地方经济(10903)
- 发(10847)
- 行(10810)
- 制(10707)
- 策(10589)
- 环境(10142)
- 学(9702)
- 机构
- 学院(190965)
- 大学(185480)
- 济(87583)
- 经济(85756)
- 研究(72080)
- 管理(70521)
- 理学(58684)
- 理学院(58026)
- 管理学(57227)
- 管理学院(56845)
- 中国(55110)
- 科学(40699)
- 京(40369)
- 财(38580)
- 所(36730)
- 研究所(32681)
- 中心(32358)
- 江(31709)
- 农(31261)
- 财经(28903)
- 范(26669)
- 师范(26451)
- 北京(26344)
- 院(26279)
- 经济学(26204)
- 经(26069)
- 州(25352)
- 业大(25060)
- 农业(24002)
- 经济学院(23564)
- 基金
- 项目(117177)
- 科学(92469)
- 研究(91790)
- 基金(81938)
- 家(70161)
- 国家(69520)
- 科学基金(58889)
- 社会(58005)
- 社会科(55215)
- 社会科学(55209)
- 省(47391)
- 基金项目(41633)
- 教育(41291)
- 划(39004)
- 编号(38290)
- 自然(34702)
- 资助(33968)
- 自然科(33875)
- 自然科学(33870)
- 自然科学基金(33230)
- 发(32427)
- 成果(31653)
- 课题(27991)
- 发展(26972)
- 重点(26863)
- 展(26496)
- 部(25937)
- 创(25479)
- 创新(23898)
- 国家社会(23635)
共检索到3176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云虹 封福育
本文利用我国制造业部门13个行业1993—2005年的数据,通过协整检验和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贸易政策和研发投入对技术进步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贸易保护程度、研发投入和技术进步三者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的均衡关系:贸易开放程度越高,研发投入越大,则技术进步越快。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平 钱学锋
技术进步与贸易条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传统理论和实践往往从出口商品结构调整和提高出口品技术含量方面去研究改善贸易条件途径,却忽略了技术进步的类型与偏向性选择对贸易条件的影响。本文从开放经济条件下技术进步偏向性出发,分析不同类型技术进步对一国贸易条件产生的影响。其基本结论是,我国长期采取出口偏向型技术进步已成为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根本原因,并提出我国鼓励技术进步的政策应该倾向于进口偏向型的中高级技术。
关键词:
贸易条件 进口偏向型技术进步 技术政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贝小为
贸易条件和技术进步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本文在阐述贸易条件的内涵和技术进步类型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技术进步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并指出我国现阶段应采取的鼓励技术进步的产业政策导向。
关键词:
贸易条件 技术进步 产业 政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杰 王兴棠 李捷瑜
本文通过构建垂直市场结构下的讨价还价博弈模型,探讨在中间品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研发补贴政策对下游企业研发投入及社会福利的影响。我们发现:在需要进口中间品的贸易格局下,研发补贴和中间品贸易自由化都会促进下游企业的研发投入,但不一定带来社会福利的改善。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角度考虑,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政策和研发补贴政策具有替代关系,即社会最优的补贴力度随中间品进口关税的下降而下降。这种替代性的强弱与企业研发效率、企业议价能力以及最终产品差异性有关。本文结论意味着在贸易自由化背景下,政府应合理调整研发补贴政策,否则可能造成过度研发,进而损害社会福利。
关键词:
关税 补贴 讨价还价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梁俊伟 张二震
我们通过构建一个包含技术进步的2×2×N,即两种要素,两个国家,N种产品的贸易模型,分析由于技术进步引发外包国技能溢价上升,如何导致外包国的企业通过产业链的片段化将部分环节外包给要素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进而将要素投入转化为中间品投入,从而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在封闭条件以及技术垄断存在时,一国的产品结构不会发生改变。当垄断期结束后,由于自由竞争和规模经济的共同作用,技术研发国将某些产品的全部生产都外包给别国,进而缩小了本国的产品空间。在消费者偏好不变的假设下,外包国的贸易必将出现逆差,并且,随着技术进步的持续,贸易逆差将会持续,甚至增加。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工资差异 外包 贸易顺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俊玲 林季红
基于中国1995—2009年的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模型探索不同贸易类型对行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贸易的开展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并非完全一致,不仅存在贸易种类间的差异,同时也存在行业间的差异。其中,对于制造业的技术进步来说,中间品出口、用于出口的中间品进口和用于国内生产的中间品进口这三类贸易存在促进效应,用于出口的中间品进口贸易的正向效应最高,最终消费品出口和进口贸易存在阻碍效应;对于服务业来说,最终消费品出口、进口和用于出口的中间品进口这三类贸易存在促进效应,用于出口的中间品进口贸易的正向效应最高,中间品出口和用于国内生产的中间品进口贸易存在阻碍效应。
关键词:
细分贸易 技术进步 贸易的技术效应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胡方
通过建立和扩展马克思国际价值的理论模型,本文认为,在国际分工条件下,各国相互贸易会获得不同的贸易利益,其中一些国家的贸易利润除了来自于本国的剩余价值外,还来自于贸易对手国的剩余价值,而贸易对手国将失去一些剩余价值,遭受贸易损失。如果在相互贸易的过程中,某个国家出现技术进步,则与技术进步前相比,这个国家一般会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而另外一个国家是否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则依赖由一些参数形成的相关条件,在满足这种条件下会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但在不满足这种条件下会出现贸易损失。
关键词:
国际价值 技术进步 贸易利益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罗知
本文构造了一个描述工业品贸易通过技术进步和产品生产两种途径影响工业行业就业的联立方程组模型,然后基于2000—2007年中国22个分省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和序列DEA方法计算了各行业技术进步的速率,并对工业品贸易、技术进步与就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类型的行业中,贸易引致的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方向是截然不同的;出口通过技术进步和产量对就业产生的整体影响显著为正,进口的整体影响则是负向的,但是不同行业中贸易对就业的净效应的大小和方向受到技术进步速度的影响。此外,行业的出口比重过高不利于技术进步。
关键词:
贸易 技术进步 就业 序列DEA方法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姜鸿
我国进口贸易为我国技术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通过技术引进 ,使我国快速提高了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但是由于我国技术引进结构不尽合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投入不够 ,使得技术引进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未完全发挥出来 ,因此应采取相应措施克服缺点 ,以实现赶超战略。
关键词:
技术进步 技术引进 技术出口 软件技术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尹翔硕
节约劳动的技术进步会提高资本生产率和回报率,相对降低劳动的报酬,使发达国家把越来越多的劳动相对密集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同时,技术进步使发达国家财富正效应增强,提高预期收入,从而使消费增加,储蓄减少。而发展中国家由于劳动的报酬相对降低,会出现相反的情况,结果导致资本从发展中国家流出,发达国家出现贸易逆差。
关键词:
技术进步 个人储蓄 贸易失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武海峰 牛勇平 黄燕
目前,我国的贸易条件处于不断恶化之中。为改善贸易条件,应该加快技术进步。基于我国的国情,应发展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和中性技术进步;加大R&D投入,鼓励发明专利;加快企业改制,为技术进步提供原动力。
关键词:
贸易条件 技术进步 劳动节约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谢飞
本文在Cypher&Dietz(1998)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存在贸易的技术进步效应时,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的经济增长效应。我们分析的结论是,在出口部门存在很强的技术进步效应时,贸易条件恶化不会引发“贫困化增长”,Cypher&Dietz(1998)的结论只是在不存在技术进步效应或该效应很小时才成立。由初期比较优势决定的自由贸易模式即使最终会引发“贫困化增长”,但存在一个时间过程,在此之前贸易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最适合的发展战略应为“动态比较优势战略”。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周永涛 钱水土
运用面板协整技术分析1990年~2008年中国的金融发展、技术进步与对外贸易产业升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技术进步、对外贸易出口结构是包含单位根的非平稳变量,它们之间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从长期看,金融发展并没有直接推动对外贸易产业升级,但是金融发展对技术进步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且技术进步又对对外贸易产业升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可见,金融发展可以通过促进技术进步从而间接影响对外贸易升级。其政策含义是:若要优化对外贸易出口结构,则需要变革我国的金融体系,加快金融制度和金融工具创新步伐。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殷德生 唐海燕
文章首先回顾了内生技术进步理论,然后试图在Li(2001)、Dinopoulos和Segerstrom(2003)模型的基础上扩展Grossman和Helpman的南北贸易与产品周期模型,将北方的激进式创新行为和南方的非激进式创新行为同时纳入Dinopoulos和Segerstrom的南北贸易模型,并在内生技术进步与南北贸易框架下分析北方创新和南方模仿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阐述政府R&D补贴、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等干预政策对北方创新和南方模仿行为的经济效应。
关键词:
内生技术进步 南北贸易 创新与模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雷欣 陈继勇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分析的角度探讨了技术进步、研发投入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关系。结果显示,中国各地区技术进步率、相对技术效率水平以及研发投入水平的提高,都有助于吸引更多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新兴的研发和技术因素逐渐取代基础设施、交通运输条件等传统因素,成为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主要决定因素。据此本文认为,对于外资利用不足的中西部地区而言,应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培养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提高本地区的相对技术效率水平、加快推进本地区的技术进步幅度,以提高本地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