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20)
2023(18586)
2022(15219)
2021(13911)
2020(11559)
2019(25881)
2018(25589)
2017(49262)
2016(26640)
2015(29818)
2014(29828)
2013(29048)
2012(26780)
2011(24031)
2010(24637)
2009(23585)
2008(23423)
2007(21299)
2006(19492)
2005(18326)
作者
(74907)
(62264)
(62085)
(58885)
(39824)
(29262)
(28306)
(23986)
(23591)
(22411)
(21327)
(20617)
(20016)
(19925)
(19358)
(19036)
(18534)
(18171)
(18077)
(17719)
(15629)
(15345)
(15142)
(14227)
(14074)
(14015)
(13946)
(13909)
(12381)
(12160)
学科
(116535)
经济(116366)
(99634)
管理(92227)
(87671)
企业(87671)
方法(43249)
中国(36717)
(36410)
业经(36052)
(35840)
数学(33277)
数学方法(33035)
(30046)
(28531)
贸易(28511)
(27701)
地方(25634)
(24454)
财务(24411)
财务管理(24362)
农业(24160)
(23528)
银行(23505)
企业财务(23027)
(22611)
(21497)
金融(21494)
技术(21442)
(20779)
机构
学院(384526)
大学(378294)
(166788)
经济(163417)
管理(148509)
研究(126941)
理学(125091)
理学院(123827)
管理学(122116)
管理学院(121403)
中国(104542)
(84676)
(79915)
科学(70412)
财经(64995)
(62844)
(60920)
(58761)
(58304)
中心(58296)
研究所(55369)
经济学(50980)
北京(50857)
业大(49289)
(48579)
财经大学(47771)
(47567)
师范(47145)
经济学院(45940)
(45832)
基金
项目(236529)
科学(188346)
研究(181009)
基金(171655)
(146050)
国家(144684)
科学基金(125928)
社会(118003)
社会科(111872)
社会科学(111847)
(93068)
基金项目(89383)
教育(82818)
自然(76876)
(76393)
自然科(75099)
自然科学(75082)
编号(74353)
自然科学基金(73780)
资助(69629)
成果(61297)
(54651)
(53030)
重点(52737)
(51825)
课题(51802)
(49571)
国家社会(48758)
创新(47753)
(47277)
期刊
(200000)
经济(200000)
研究(123685)
中国(82517)
(68195)
管理(62744)
(56364)
学报(48905)
科学(48563)
(47422)
金融(47422)
教育(41466)
大学(39350)
农业(38085)
学学(37078)
业经(34888)
技术(34815)
财经(32883)
经济研究(31681)
(28330)
问题(27070)
(24928)
国际(22548)
(21685)
技术经济(20285)
商业(19589)
世界(19299)
现代(19270)
理论(17823)
财会(17516)
共检索到6112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燕冰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零售企业逐步加大了国际市场的探索与开拓,实现全球化发展已成为企业竞争的必然选择。然而,全球化过程中伴随的风险也日益显著,企业风险的识别和管理对于保障零售企业全球化战略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过去的研究主要关注了全球化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然而,对于全球化如何影响零售企业风险以及贸易摩擦如何在其中发挥调节作用的研究尚不充分。因此,本文实证分析贸易摩擦视角下我国零售企业全球化发展对企业风险的作用机制,以期引导零售企业更好地制定全球化战略并减轻相关风险。研究结果显示:全球化采购能够提升零售企业财务风险;自有品牌的全球化生产能够提升零售企业市场风险;全球化销售能够提升零售企业财务风险与市场风险;受到贸易摩擦影响,零售企业全球化采购与自有品牌的全球化生产能够更大提升财务风险;受到贸易摩擦影响,全球化销售能够更大提升零售企业财务风险与市场风险。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媛  
随着我国与国际接轨的步伐越来越快,大批的外商纷纷看好我国市场,进军我国零售业,并且占据了强势主导地位,其发展推动着我国零售业改革创新的同时,也对本土零售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冲击。一直以来百货是我国市场的主要业态,跨国零售企业的进入,带来了丰富的各种新型零售业态。而零售业的主要业态也由超市行业(包括大型超市、大卖场、仓储式会员商店)迅速崛起取代了百货等传统渠道。跨国零售企业拥有在本国积累的雄厚资金基础、先进的技术手段、多业态的综合销售形式、现代化管理理念、庞大的营销规模和一系列全方位人性化的服务,特别是大型外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媛  
随着我国与国际接轨的步伐越来越快,大批的外商纷纷看好我国市场,进军我国零售业,并且占据了强势主导地位,其发展推动着我国零售业改革创新的同时,也对本土零售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冲击。一直以来百货是我国市场的主要业态,跨国零售企业的进入,带来了丰富的各种新型零售业态。而零售业的主要业态也由超市行业(包括大型超市、大卖场、仓储式会员商店)迅速崛起取代了百货等传统渠道。跨国零售企业拥有在本国积累的雄厚资金基础、先进的技术手段、多业态的综合销售形式、现代化管理理念、庞大的营销规模和一系列全方位人性化的服务,特别是大型外资超市的全面扩张发展,覆盖了我国大部分市场,极大影响了我国零售业及上下游行业的发展。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分析我国零售企业发展方向有着积极的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郭梦华   孙文婷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也是国际贸易争端中的主要目标国。随着逆全球化思潮和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研究贸易摩擦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并从中探索中国企业的蓬勃发展之道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文章利用2000~2022年贸易救济网公布的贸易救济案件数据和中国企业的市场势力数据,衡量中美贸易摩擦强度对于中国企业市场力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中美贸易摩擦所带来的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增加了企业市场势力和市场份额下降的风险;第二,中美贸易摩擦通过缩减对外贸易和投资、降低企业创新能力以及削弱企业韧性等渠道对企业市场力量造成负面冲击;第三,基于企业产权性质、行业竞争程度、融资约束程度以及企业要素禀赋的差异,中美贸易摩擦对不同类型企业市场力量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特征;第四,利用工具变量法、替换核心变量的衡量指标、删除特殊样本等方式进行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仍然显著。文章丰富了外部经济不确定下企业发展的应用研究,对于提高中国企业的抗冲击能力,重塑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黄汉民  钱学锋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深入 ,国家间的贸易摩擦也频繁发生 ,并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和特征。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特定时期的世界经济发展形势、贸易理论的发展变化、经济的结构性障碍和制度差异、国际产业结构的升级转移、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缺陷以及政治因素等 ,是导致国家间贸易摩擦发展的主要原因。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郭一恒  
本文选取2009—2018年上司公司及其对应的财务数据为样本,对贸易摩擦和上市公司融资约束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受到贸易摩擦影响的企业,融资约束水平会明显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和外商投资水平会一定程度降低贸易摩擦造成企业的融资约束,但是市场的垄断程度会对加强贸易摩擦与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的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解维敏   郭佳璐   张恒鑫  
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是掌握科技发展主动权,更好地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重要举措。基于实物期权理论,本文通过整理2018年美国征税清单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中美贸易摩擦会促进受制裁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且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规避市场竞争与成本压力效应是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企业研发投入的路径机制。异质性分析发现,中美贸易摩擦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在一般贸易占比高、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深以及不存在海外投资的企业中更显著。进一步分析显示,中美贸易摩擦不仅会增加企业研发投入,还有利于提高创新产出和创新质量,促使企业实施自主创新策略。本文为中美贸易摩擦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证据,也为破解当前“卡脖子”难题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和政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钱学锋  
经济全球化下中国的贸易摩擦问题日益凸显,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贸易摩擦时代的特征及其成因,并积极探求贸易摩擦的解决机制,是中国贸易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冬华   彭剑飞   赵玉洁  
本文以2016—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借助2018年中美贸易冲突爆发这一外生事件,从企业创新的角度检验了中美贸易摩擦的微观影响。本文研究发现,中美贸易摩擦从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两个角度抑制了受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此结论在进行了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不变。机制分析表明,中美贸易摩擦主要通过学习效应、融资约束以及风险承担三个路径来降低受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异质性分析发现,中美贸易摩擦对非国有企业、投资于发达国家的企业以及拥有海外营业收入企业的创新水平有更显著的抑制作用。然而,企业自身的高生产率与高市场势力以及政府产业规划与“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有效缓解中美贸易摩擦对受影响企业创新水平的负面冲击。本文的研究结论在当前复杂多变的中美竞合博弈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屹  
中国经济增速趋缓,中美两国贸易摩擦也在不断升级。在此背景下,文章通过对几十家高新技术企业调研,分析了在中美贸易摩擦新态势下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指出企业转型迫在眉睫。文章给出了企业转型升级的3种路径,而在企业转型的过程中必须经历技术创新。通过分析影响企业创新转型的因素,明确指出自主创新说的不单单基础技术领域的原始创新,也涵盖了类似市场模式创新的集成创新,同时企业应加强创新过程中的研发管理。最后,文章给出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转型升级的策略以及方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孙人极   屈文婷  
借助渐进式DID模型,使用企业微观数据,以反倾销为例,通过“准自然试验”的方法,对上述理论命题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首先,在贸易摩擦背景下,中国涉案企业的出口平均降幅达到6%。然而,对已经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来说,贸易摩擦带来的影响并不显著,反映出数字化转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甚至抵消贸易摩擦对企业出口的负面影响。其次,相较于未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企业,转型后的企业出口显著增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其运营效能,产生了显著的成本优化效果,这不仅提高了出口业务的效率,而且大幅降低了出口成本。最后,企业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贸易摩擦直接冲击应对渠道、产品间出口产品转换渠道、涉案产品出口跨国转移渠道应对贸易摩擦所带来的冲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成琼文  李钰  
鉴于企业创新行为存在差异,探讨在当前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提高的背景下,贸易摩擦对企业不同创新行为所产生的选择效应及作用机制。基于双元创新理论,以2010—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贸易摩擦对企业双元创新行为产生的选择效应,相较于渐进式创新,对突破式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贸易摩擦通过提高企业风险承担能力促进突破式创新;贸易摩擦对探索式创新的促进作用在低产品市场竞争度、非国有企业样本中较为显著;金融化程度对贸易摩擦和突破式创新的正向关系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即表明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活动产生替代效应。由此提出企业应正视贸易摩擦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重视平衡突破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政府应根据企业异质性特征制定相应创新激励政策。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远慧  陈蓉蓉  
以我国2007—2019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对象,实证分析产融结合对制造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以及贸易摩擦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产融结合及其模块广度、时间长度、股权深度均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企业创新产出;在贸易摩擦严重时,产融结合及其模块广度、时间长度、股权深度对制造企业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更显著。结合贸易国、贸易行业和贸易量进一步研究发现,相较于发展中国家贸易摩擦,发达国家贸易摩擦对产融结合和制造企业创新产出的调节效应更显著;相较于低技术密集度行业、海外贸易量较低的制造企业,贸易摩擦对产融结合和中高技术密集度行业、海外贸易量较高的制造企业创新产出的调节效应更显著。从贸易摩擦角度,拓展产融结合与企业创新相关研究,可为进一步引导贸易摩擦背景下制造业上市公司开展产融结合实践,促进制造企业创新产出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秉成  邓雅君  
以往文献表明,贸易摩擦经济后果及企业财务危机影响因素已经取得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并未回答贸易摩擦对企业财务危机形成的影响机制。文章借助中美贸易摩擦事件,通过欧菲光案例研究,提出贸易摩擦通过企业进出口、经营业绩、融资能力、治理水平与创新等途径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最终导致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机制,能够比较清晰地解释贸易摩擦对企业财务危机形成的影响路径及方式,丰富了企业财务危机形成机制理论研究成果。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何河  苗宇坤  
随着我国贸易顺差的不断上升和贸易摩擦案件的频发,贸易顺差和贸易摩擦的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本文从企业性质的角度研究了我国贸易顺差和贸易摩擦的形成原因及其相互关系,研究表明内需不足、人民币估值过低并不是我国贸易顺差形成的原因,而是大额贸易顺差所产生的结果;我国贸易顺差的形成是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推动的国际分工体系深化的结果,与企业性质存在着直接的联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