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28)
2023(15649)
2022(12470)
2021(11442)
2020(9545)
2019(20978)
2018(20657)
2017(39427)
2016(20842)
2015(22920)
2014(22069)
2013(21552)
2012(19172)
2011(16897)
2010(17136)
2009(16361)
2008(15769)
2007(14343)
2006(12682)
2005(11645)
作者
(58553)
(48854)
(48681)
(45594)
(31001)
(23272)
(21800)
(18833)
(18573)
(17258)
(16603)
(16115)
(15534)
(15516)
(15010)
(14849)
(14477)
(14361)
(13987)
(13944)
(12160)
(11879)
(11836)
(11078)
(10943)
(10895)
(10812)
(10747)
(9673)
(9599)
学科
(89122)
(87242)
经济(87144)
(81162)
企业(81162)
管理(73525)
方法(35713)
业经(32299)
中国(29216)
(29092)
(28698)
(26910)
金融(26910)
数学(26609)
数学方法(26461)
(24941)
银行(24902)
(24891)
贸易(24871)
(24201)
(24112)
(21611)
财务(21583)
财务管理(21562)
农业(21173)
技术(21032)
(20747)
企业财务(20449)
地方(18290)
理论(17251)
机构
学院(292488)
大学(285127)
(129239)
经济(127059)
管理(116158)
理学(99867)
理学院(98917)
管理学(97610)
管理学院(97098)
研究(93429)
中国(79223)
(59135)
(58361)
科学(54479)
(53698)
财经(46901)
(46125)
(44687)
中心(44105)
业大(44097)
(42680)
农业(42340)
研究所(41584)
经济学(39641)
经济学院(36051)
北京(35904)
(35588)
财经大学(34608)
商学(34524)
商学院(34214)
基金
项目(192267)
科学(153012)
基金(141141)
研究(139939)
(123139)
国家(121993)
科学基金(106071)
社会(92930)
社会科(88381)
社会科学(88360)
(77339)
基金项目(75144)
自然(67562)
自然科(66144)
自然科学(66125)
自然科学基金(65060)
(62719)
教育(62162)
资助(55290)
编号(54449)
(47023)
(43773)
重点(43312)
创新(43036)
(42910)
成果(41967)
(41574)
国家社会(39064)
课题(37378)
(37023)
期刊
(142766)
经济(142766)
研究(84082)
中国(58077)
(50964)
管理(49224)
(48617)
学报(43947)
科学(41489)
(40520)
金融(40520)
农业(34119)
大学(34086)
学学(32883)
业经(26079)
技术(25452)
财经(23821)
经济研究(23494)
教育(23447)
(21068)
(20641)
问题(19709)
(19596)
国际(17904)
技术经济(16696)
商业(15711)
世界(15024)
科技(14926)
现代(14871)
财会(13710)
共检索到4447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成琼文  李钰  
鉴于企业创新行为存在差异,探讨在当前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提高的背景下,贸易摩擦对企业不同创新行为所产生的选择效应及作用机制。基于双元创新理论,以2010—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贸易摩擦对企业双元创新行为产生的选择效应,相较于渐进式创新,对突破式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贸易摩擦通过提高企业风险承担能力促进突破式创新;贸易摩擦对探索式创新的促进作用在低产品市场竞争度、非国有企业样本中较为显著;金融化程度对贸易摩擦和突破式创新的正向关系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即表明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活动产生替代效应。由此提出企业应正视贸易摩擦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重视平衡突破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政府应根据企业异质性特征制定相应创新激励政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冬华   彭剑飞   赵玉洁  
本文以2016—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借助2018年中美贸易冲突爆发这一外生事件,从企业创新的角度检验了中美贸易摩擦的微观影响。本文研究发现,中美贸易摩擦从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两个角度抑制了受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此结论在进行了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不变。机制分析表明,中美贸易摩擦主要通过学习效应、融资约束以及风险承担三个路径来降低受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异质性分析发现,中美贸易摩擦对非国有企业、投资于发达国家的企业以及拥有海外营业收入企业的创新水平有更显著的抑制作用。然而,企业自身的高生产率与高市场势力以及政府产业规划与“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有效缓解中美贸易摩擦对受影响企业创新水平的负面冲击。本文的研究结论在当前复杂多变的中美竞合博弈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远慧  陈蓉蓉  
以我国2007—2019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对象,实证分析产融结合对制造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以及贸易摩擦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产融结合及其模块广度、时间长度、股权深度均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企业创新产出;在贸易摩擦严重时,产融结合及其模块广度、时间长度、股权深度对制造企业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更显著。结合贸易国、贸易行业和贸易量进一步研究发现,相较于发展中国家贸易摩擦,发达国家贸易摩擦对产融结合和制造企业创新产出的调节效应更显著;相较于低技术密集度行业、海外贸易量较低的制造企业,贸易摩擦对产融结合和中高技术密集度行业、海外贸易量较高的制造企业创新产出的调节效应更显著。从贸易摩擦角度,拓展产融结合与企业创新相关研究,可为进一步引导贸易摩擦背景下制造业上市公司开展产融结合实践,促进制造企业创新产出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顾海峰  张欢欢  
选取2009—2018年中国2319家上市公司年度数据,从金融资产持有与金融渠道获利双重视角,对企业金融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融资约束的中介作用与货币政策的调节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企业通过金融资产持有与金融渠道获利双重路径实现金融化。企业金融化对企业创新存在抑制作用促使企业“脱实向虚”,降低无形资产研发创新投入,从而抑制企业创新。(2)金融资产持有下的企业金融化对具有高股权集中度、高资产负债率、高成长性等微观特征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更大。金融渠道获利下的企业金融化仅对具有高股权集中度、高资产负债率、低成长性等微观特征企业创新存在抑制作用。(3)融资约束在企业金融化抑制企业创新中的中介作用显著。相对于企业从金融渠道获利,融资约束在企业金融资产持有抑制企业创新中的中介作用更为明显。相对于国有企业,融资约束在非国有企业金融化抑制企业创新中的中介作用更为明显。(4)货币政策对企业金融化抑制企业创新中具有调节作用,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加剧企业金融化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在企业金融化抑制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中,融资约束的中介作用部分对冲了货币政策的调节作用。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吴娜  白雅馨  刘聪慧  于博  
基于2009-2020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文章考察中美贸易摩擦、企业家精神与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关系。研究发现:中美贸易摩擦显著提高了企业金融资产配置;企业家精神在中美贸易摩擦与企业金融资产配置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产权性质以及是否为出口企业显著调节了企业家精神对中美贸易摩擦与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关系的中介作用,即当企业为国有企业或出口企业时,企业家精神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抑制作用减弱。研究揭示了中美贸易摩擦对微观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路径以及中美贸易摩擦下企业家精神对金融资产配置的治理作用,为制定外贸政策、弘扬企业家精神从而抑制企业“脱实向虚”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郭一恒  
本文选取2009—2018年上司公司及其对应的财务数据为样本,对贸易摩擦和上市公司融资约束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受到贸易摩擦影响的企业,融资约束水平会明显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和外商投资水平会一定程度降低贸易摩擦造成企业的融资约束,但是市场的垄断程度会对加强贸易摩擦与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的影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魏浩  连慧君  巫俊  
在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背景下,基于高度细化的微观企业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来自美国的进口竞争对中国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①从整体上来看,来自美国的进口竞争优化了企业的专利申请结构,对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企业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无显著影响。②来自美国的进口竞争,对内资企业、低融资约束企业的创新总产出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创新总产出增加是由于高质量创新(发明专利)与低质量创新(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同时显著提升导致的;外资企业、高融资约束企业的创新总产出下降是由于低质量创新显著下降、高质量创新变化不显著导致的,对低生产率企业高质量创新的促进作用大于高生产率企业。③来自美国的进口竞争增加了企业退出市场的风险,为了应对美国进口冲击,中国企业积极应对,增加研发投入支出、优化就业结构、扩大就业规模,加快高质量创新,从而产生了"逃离竞争效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易靖韬  蔡菲莹  
基于2001—2006年中国海关数据和工业企业数据,检验了创新对企业出口贸易方式转型的影响,分别考察了知识产权保护和中间投入品贸易自由化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企业创新有助于一般贸易比重的提高,并且知识产权保护越好,中间投入品贸易自由化程度越高,企业创新对贸易方式转型的促进作用越明显。研究表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贸易自由化,为出口企业营造利于创新创造的营商环境,对于优化我国贸易方式结构、促进我国出口贸易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乔朋华  谢红  张莹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增长动力转换攻关期,双元创新成为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基于双元创新理论和调节焦点理论,以2007—2018年香港交易所中资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文本分析法构建领导者调节焦点与企业双元创新指标,实证分析双元创新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以及领导者调节焦点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1)企业探索式和利用式创新均对企业价值具有正向促进作用;(2)领导者促进焦点会削弱探索式和利用式创新对企业价值的正向影响;(3)领导者防御焦点可以强化探索式创新对企业价值的促进作用,但会弱化利用式创新对企业价值的促进作用。结论丰富了双元创新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可为提高领导效率,优化企业双元创新实施效果,进而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证据和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郭梦华   孙文婷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也是国际贸易争端中的主要目标国。随着逆全球化思潮和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研究贸易摩擦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并从中探索中国企业的蓬勃发展之道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文章利用2000~2022年贸易救济网公布的贸易救济案件数据和中国企业的市场势力数据,衡量中美贸易摩擦强度对于中国企业市场力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中美贸易摩擦所带来的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增加了企业市场势力和市场份额下降的风险;第二,中美贸易摩擦通过缩减对外贸易和投资、降低企业创新能力以及削弱企业韧性等渠道对企业市场力量造成负面冲击;第三,基于企业产权性质、行业竞争程度、融资约束程度以及企业要素禀赋的差异,中美贸易摩擦对不同类型企业市场力量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特征;第四,利用工具变量法、替换核心变量的衡量指标、删除特殊样本等方式进行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仍然显著。文章丰富了外部经济不确定下企业发展的应用研究,对于提高中国企业的抗冲击能力,重塑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语臻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历史比较、行业梳理等方法系统性地探讨了本轮贸易冲突对中美金融市场的影响,并作出资产配置建议。回顾历史发现,美国分别在1971~1973年、1980~1984年和2002~2003年发起过三轮较大的贸易冲突。股市在这些时期的特征表现为高波动性和盈利短期受损;美债收益率对通胀的敏感性上升,在"紧货币+宽财政"的政策组合下,美债收益率曲线会走平并出现倒挂;贸易冲突不直接导致新兴市场货币贬值,美元指数本身的周期主导了美元兑其他货币的走势。实证研究发现,本轮贸易摩擦对美股走势影响不显著,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对A股静态影响小,但行业表现分化;G20国家平均关税每上升10%,将给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带来额外1.7%的冲击,国内债市大概率维持震荡,趋势性变化还需等待政策效果落地,资本流动形势整体利好债市;预计贸易摩擦升温短期将支撑美元走势,但不会改变美指所处的弱周期,人民币汇率在基本面、资本流动面和政策面有支撑。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孙人极   屈文婷  
借助渐进式DID模型,使用企业微观数据,以反倾销为例,通过“准自然试验”的方法,对上述理论命题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首先,在贸易摩擦背景下,中国涉案企业的出口平均降幅达到6%。然而,对已经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来说,贸易摩擦带来的影响并不显著,反映出数字化转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甚至抵消贸易摩擦对企业出口的负面影响。其次,相较于未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企业,转型后的企业出口显著增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其运营效能,产生了显著的成本优化效果,这不仅提高了出口业务的效率,而且大幅降低了出口成本。最后,企业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贸易摩擦直接冲击应对渠道、产品间出口产品转换渠道、涉案产品出口跨国转移渠道应对贸易摩擦所带来的冲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露  
引导金融回归本源,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是当前金融改革工作的重要任务。而实体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依赖资本,而且需要依赖创新能力的提升。为了引导商贸流通企业创新发展,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助力,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商贸流通企业2010-2019年的经营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泊松回归法就金融化程度对商贸流通企业创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商贸流通企业金融化对企业创新具有挤出作用;在高水平金融发展市场环境下,金融化对商贸流通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于大规模的商贸流通企业,金融化对商贸流通企业创新的抑制效果更加显著;金融化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商贸流通企业创新绩效,但从长期来看效果不明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戴致光  
文章研究了贸易摩擦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研究发现,随着贸易摩擦的不断增加,企业的投资效率越低。同时,在“实体清单”上的企业会受贸易摩擦的影响更大,进而降低企业投资效率,主要是提高投资不足。此外,在高融资约束企业、民营企业、高行业竞争水平企业组中,贸易摩擦增加降低了企业的投资效率,且在“实体清单”上的企业受贸易摩擦的影响更大,提高投资不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伟骅   王雪婷  
近年来美国对中国采取经济和科技竞争压制的背景下,国内经济增长速度趋于放缓,很多企业就出现了脱实就虚趋向的风险问题。文章通过构建企业脱虚就实趋势的相关指标,基于2017—2022年国内各地区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2018年后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国内各地区企业是否会改变原先脱实就虚趋势,从而更加聚焦实业发展。结果表明,中美贸易摩擦对涉及的上市公司企业脱虚向实有促进作用;同时,中美贸易摩擦这一事件对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脱虚向实影响更为显著。通过改变样本区间和变换被解释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发现上述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分析,中美贸易摩擦涉及行业中的企业会对未涉及行业的企业产生溢出效应,国有企业和机构持股的企业脱虚向实外溢效应明显。中美贸易摩擦同样也会对中国经济不确定性程度和企业研发能力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的脱虚向实程度,研究发现这两者作用机制都对企业脱虚向实程度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