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46)
- 2023(11201)
- 2022(9146)
- 2021(8616)
- 2020(7162)
- 2019(16159)
- 2018(15434)
- 2017(28456)
- 2016(14991)
- 2015(16960)
- 2014(16335)
- 2013(16270)
- 2012(15062)
- 2011(13828)
- 2010(13444)
- 2009(12502)
- 2008(12286)
- 2007(10592)
- 2006(9246)
- 2005(8511)
- 学科
- 济(65668)
- 经济(65571)
- 管理(43749)
- 业(42433)
- 企(32958)
- 企业(32958)
- 方法(30581)
- 数学(27358)
- 数学方法(27183)
- 贸(25787)
- 贸易(25776)
- 易(25178)
- 中国(20779)
- 农(17443)
- 财(16630)
- 技术(15220)
- 出(14481)
- 制(13410)
- 业经(12752)
- 学(12299)
- 农业(11458)
- 口(10475)
- 银(10459)
- 出口(10453)
- 出口贸易(10453)
- 银行(10419)
- 关系(10374)
- 融(10106)
- 金融(10106)
- 行(10091)
- 机构
- 大学(227166)
- 学院(222588)
- 济(106607)
- 经济(105131)
- 管理(83865)
- 研究(83682)
- 理学(73123)
- 理学院(72314)
- 管理学(71364)
- 管理学院(70954)
- 中国(63159)
- 科学(48790)
- 京(47916)
- 财(44685)
- 所(42240)
- 农(41500)
- 研究所(38806)
- 中心(36452)
- 财经(36378)
- 经济学(35164)
- 业大(35141)
- 经(33610)
- 农业(33055)
- 经济学院(32017)
- 北京(30412)
- 江(30093)
- 院(29955)
- 财经大学(27368)
- 范(26303)
- 师范(25940)
- 基金
- 项目(154456)
- 科学(122161)
- 基金(117023)
- 研究(107576)
- 家(105502)
- 国家(104735)
- 科学基金(87964)
- 社会(73585)
- 社会科(70115)
- 社会科学(70102)
- 基金项目(61160)
- 自然(56218)
- 省(55309)
- 自然科(55001)
- 自然科学(54981)
- 自然科学基金(54101)
- 划(48666)
- 教育(47830)
- 资助(47402)
- 编号(38832)
- 部(36179)
- 重点(35370)
- 国家社会(33197)
- 创(33129)
- 发(33033)
- 创新(31314)
- 教育部(30999)
- 中国(30969)
- 成果(30290)
- 科研(29992)
共检索到3298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黄传荣 李立顺
在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下,文章利用2003—2020年中国对15个发达国家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和其对华采取的反倾销和反补贴存量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贸易摩擦对中国逆梯度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基准回归分析,并且使用广义矩阵估计(GMM)的方法来解决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发达国家的反倾销、反补贴对中国逆梯度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有积极影响,但这种影响在营商环境不同的发达国家之间具有异质性,相较于营商环境较差的发达国家,营商环境较好的发达国家的反倾销、反补贴措施能显著促进中国逆梯度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此外,营商环境较好的发达国家采取的反补贴措施比反倾销措施更能促进中国逆梯度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丽 韩玉军
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通过研发成果反馈效应、产业集群效应、人员流动效应、市场竞争效应和公共效应获得了国外技术溢出,通过知识、人才与技术资源跨国流动将技术溢出传递回母国后,逆向技术溢出再通过技术进步效应、资源配置效应和产品质量效应促进国内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上升。运用CEPII BACI数据库中的海关6位编码的出口数据与ISIC REV.4行业代码进行匹配,得到各个行业编码下的2位出口数据,基于行业角度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出口技术复杂度之间关系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有利于行业出口技术
关键词:
OFDI 逆向技术溢出 出口技术复杂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田宗英 高越
本文通过建立VAR模型并运用2004-2015年全国时间序列数据来验证我国服务业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服务贸易出口增长三元边际的实证关系。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服务业行业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服务贸易出口增长三元边际之间进行灰色关联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小花 徐英杰 聂名华
文章运用2003—2015年数据,采用修正的国际技术溢出模型,构造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进口贸易路径的逆向技术溢出能显著提高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而FDI和OFDI路径并未显著提升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中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受人力资本、研发强度、技术差距、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贸易开放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表现出显著的门槛效应,当跨越各影响因素的门槛值之后,中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能显著地促进技术进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玉军 王丽
以2003-2013年中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数据为样本,运用动态面板GMM方法考察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能源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增加能够促进能源利用效率的改善,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增加1%,能源利用效率提高0.06%,能源利用效率的滞后一期、产业结构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外商直接投资、地区专业化水平和对外开放度水平都是促进能源利用效率改善的积极影响因素,城镇化水平与能源利用效率之间存在"回弹效应",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能源利用效率的改善具有负向影响。
关键词:
逆向技术溢出 全要素能源利用效率 专业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邵宇佳 刘文革 陈红
针对当前中国OFDI的"制度异象"问题,本文基于2003-2015年中国对140个投资国的相关数据,从东道国的反馈效应视角,将国别制度距离、OFDI逆向技术溢出和OFDI区位选择纳入同一框架,使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OFDI逆向技术溢出在中国OFDI区位分布中的作用,并进一步解释"制度异象"。研究结果表明,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果越强的东道国越是吸引中国的OFDI,更关键的是OFDI逆向技术溢出能够正向调节国别制度距离对中国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效应,也即削弱国别制度距离对OFDI的抑制作用。因此,中国选择制度距离较远的国家进行投资一定程度上是由于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调节作用造成的。上述结论表明,应大力优化国内制度环境,提升制度质量,为企业的不同OFDI动机提供对应的制度优势。对外投资企业需加大内部投入,增强对逆向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进一步扩大对外投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连星 刘晓光
随着中国跻身世界三大对外直接投资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能否促进中国贸易结构转型升级对于中国经济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3-2010年中国OFDI与出口贸易的面板数据,构建多层面的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出口技术复杂度指标,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本文分析发现:无论在行业层面还是产品层面,OFDI逆向技术溢出均促进了中国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基本结论,即OFDI可能成为中国贸易结构转型升级的加速器。进一步分析发现,这种促进效应在部分劳动密集型行业较为显著,但在技术密集型行业中并不显著。基于此,在当前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系下,如何推动企业有重点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超静
伴随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资本的流动越来越频繁,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典型代表,众多企业在政府的鼓励下,开始走出国门,这也推动对外直接投资的直接增加。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以展开对外直接投资为契机获得相应的先进技术。而逆向技术溢出能否发挥作用尤其是对服务贸易影响的具体表现,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但当前相关理论与实证分析尚未形成系统的研究理论。为此,本文通过对我国逆向技术溢出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在现有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通过构建VAR模型,应用2007-2018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公报中的有关数据来验证逆向技术溢出对服务贸易影响的边际效用,并在此基础上就逆向技术溢出与服务贸易出口的边际效应展开灰色关联分析。
关键词:
逆向技术溢出 服务贸易 边际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明婷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在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之后,对外直接投资(OFDI)力度不断加大。目前我国的OFDI分为顺梯度OFDI和逆梯度OFDI,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资源寻求型对外投资,后者是技术获取型对外投资,两种类型的OFDI对我国的商品贸易结构影响机制存在差异。由于我国当前正处于产业升级转型阶段,各产业都正从传统的资源消耗、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升级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因此本文选择逆梯度OFDI作为研究重点,先分析逆梯度OFDI作用机理,再分析我国逆梯度OFDI存在的原因,最后通过实证分析来验证逆梯度OFDI对我国商品贸易结构的影响机制。
关键词:
OFDI 贸易结构 影响机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宏 秦蕾
本文利用1990—2010年OFDI存量数据,参照CH模型构建国际R&D溢出回归模型,分析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国内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结果发现,OFDI对国内技术进步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每增加10%,全要素生产率就会增长1‰,但存在时间上的滞后效应,即国外先进技术逆向溢出有利于提高国内的生产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实现产业链向高端延伸。
关键词:
OFDI 逆向技术溢出 技术进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申俊喜 戴娟
本文采用2003-2012年12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东道国的经济制度质量和政治制度质量对我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结果发现,东道国的经济自由度和政府治理水平均对我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东道国经济制度质量对我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因此,本文认为我国应将经济自由度、政府治理水平较高的国家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地,以最大程度地获取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关键词:
OFDI 逆向技术溢出 东道国制度质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龙如银 周颖
技术进步是促进碳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因素,OFDI逆向技术溢出是技术进步的重要来源。文章以中国2005-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面板回归模型探究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碳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碳生产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OFDI逆向技术溢出值每增加10%会导致碳生产率提高0.37%;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碳生产率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影响最大,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小,OFDI逆向技术溢出值每增加10%将使东、中、西部碳生产率分别增加0.87%、0.26%和0.53%。最后,文章结合"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提出加大对技术发达国家的投资力度、促进OFDI行业优化的建议,以充分发挥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碳生产率的积极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平 史亚茹
新兴经济体的对外直接投资日益成为国际技术溢出的一条重要路径,母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文章利用2003~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检验了知识产权保护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影响呈"倒U型"关系,总体上产生了积极影响,其中东部地区最为显著;进一步地,门槛检验表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开放程度和吸收能力跨过相应的门槛值,知识产权保护对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促进作用会先上升后下降。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对外直接投资 逆向技术溢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龙如银 周颖
技术进步是促进碳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因素,OFDI逆向技术溢出是技术进步的重要来源。文章以中国2005-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面板回归模型探究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碳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碳生产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OFDI逆向技术溢出值每增加10%会导致碳生产率提高0.37%;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碳生产率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影响最大,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小,OFDI逆向技术溢出值每增加10%将使东、中、西部碳生产率分别增加0.87%、0.26%和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徐文海 孙扬帆 吴静玲 魏伶倩
随着全球局势的变迁,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学术界热议的焦点之一。本文旨在探讨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对中国制造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在促进中国制造业创新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这种逆向技术溢出对中国制造业创新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此外,根据产业集聚程度的不同,当制造业高度集聚时,该省份的制造业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显著提升了企业甚至整个行业的创新水平。机制分析表明,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主要通过吸收和利用国外先进技术的途径对中国制造业创新产生了积极影响。本文不仅对对外直接投资和制造业创新领域的研究进行了有益的拓展和补充,而且对中国制造业未来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平衡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逆向技术溢出 制造业 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