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67)
- 2023(12304)
- 2022(10996)
- 2021(10352)
- 2020(8681)
- 2019(20027)
- 2018(19985)
- 2017(38552)
- 2016(20607)
- 2015(23176)
- 2014(22851)
- 2013(22346)
- 2012(20054)
- 2011(18083)
- 2010(17984)
- 2009(16585)
- 2008(15655)
- 2007(13404)
- 2006(11718)
- 2005(10091)
- 学科
- 济(80870)
- 经济(80787)
- 管理(56471)
- 业(52038)
- 企(43943)
- 企业(43943)
- 方法(36733)
- 数学(31099)
- 数学方法(30688)
- 贸(23611)
- 贸易(23595)
- 易(22870)
- 农(21039)
- 中国(20195)
- 财(18260)
- 业经(17626)
- 地方(17223)
- 学(16831)
- 理论(14759)
- 制(13711)
- 农业(13610)
- 和(12853)
- 技术(12239)
- 环境(12092)
- 务(11608)
- 财务(11536)
- 财务管理(11518)
- 教育(11130)
- 银(10963)
- 关系(10950)
- 机构
- 大学(281479)
- 学院(281166)
- 管理(112523)
- 济(111339)
- 经济(108898)
- 理学(98047)
- 理学院(97001)
- 管理学(95199)
- 管理学院(94721)
- 研究(92601)
- 中国(66671)
- 京(59268)
- 科学(57139)
- 财(48488)
- 所(45558)
- 农(42745)
- 研究所(41582)
- 业大(41451)
- 中心(41210)
- 江(39715)
- 财经(39248)
- 范(37665)
- 师范(37361)
- 北京(37165)
- 经(35668)
- 院(34275)
- 农业(33296)
- 州(32799)
- 经济学(32172)
- 技术(30263)
- 基金
- 项目(195678)
- 科学(153301)
- 研究(145993)
- 基金(140798)
- 家(121599)
- 国家(120602)
- 科学基金(103711)
- 社会(90031)
- 社会科(85250)
- 社会科学(85230)
- 省(76735)
- 基金项目(74997)
- 自然(67389)
- 教育(67291)
- 自然科(65809)
- 自然科学(65794)
- 自然科学基金(64552)
- 划(64172)
- 编号(61160)
- 资助(58006)
- 成果(49511)
- 重点(43569)
- 部(42823)
- 发(41682)
- 课题(41618)
- 创(40948)
- 创新(38071)
- 项目编号(37797)
- 科研(37354)
- 教育部(37029)
- 期刊
- 济(120409)
- 经济(120409)
- 研究(82549)
- 中国(51027)
- 学报(42837)
- 管理(40670)
- 科学(39327)
- 农(39269)
- 财(35051)
- 教育(34816)
- 大学(32635)
- 学学(30367)
- 农业(27794)
- 技术(24551)
- 业经(21200)
- 融(21074)
- 金融(21074)
- 经济研究(20195)
- 财经(17780)
- 贸(17034)
- 问题(16380)
- 图书(16244)
- 经(15097)
- 国际(14740)
- 业(14090)
- 科技(13757)
- 理论(13729)
- 商业(13289)
- 技术经济(12861)
- 实践(12777)
共检索到4070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建 姚纹倩 陈妙莲
"一带一路"倡议对加快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区域结构转型,推进贸易多元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美国加征关税对我国商品出口的负面冲击,文章将结合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经贸合作情况,通过测算对美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从"商品—国家"层面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接我国出口转移进行事前潜力分析和事后成效检验,进而梳理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适合承接出口转移的商品—地区组合,为"一带一路"建设中政府开展地区经贸合作协议的重点区域和搭建合作平台的重点行业领域、企业特定商品市场开拓的区域选择等方面提供具体的对策启示。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贸易摩擦 需求价格弹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侯梦薇 万月 孙铭壕
伴随"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不断,贸易规模持续扩大。但近年来贸易摩擦成为困扰中国与沿线国家经贸往来的不利因素,是当前学术研究的新议题。本文创造性地将贸易摩擦引入"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在分析我国"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合作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当前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摩擦呈现的特点与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未来中国在"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合作中规划与实践调整的方向,以期在增进合作的同时达到缓和及消除贸易摩擦的目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董红 林慧慧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确定与全面推进,从政策、交通、金融等三方面推动我国对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国企业开始更加频繁而深入地参与国际贸易竞争与合作,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也日益增强。然而,在此过程中,我国对外贸易企业面临频繁的贸易摩擦,严重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一带一路"战略下,为更好地防范对外贸易摩擦,推动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化,对外贸易企业必须加强国外技术资源整合,提升产品科技竞争力;必须加大对外直接投资,享受生产国国民待遇;必须充分利用外资,促进技术进步。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贸易摩擦 贸易格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潘晓莎
世界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将持续出现,缓慢复苏的世界经济发展、国际投资贸易模式和多边贸易投资规则深刻调整,所有国家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依然严峻。未来中欧贸易摩擦将继续呈现高速度发展的趋势,政府层面应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企业层面应该加快企业体制改革以及中欧之间的和平磋商,这将是缓解中欧贸易摩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贸易现状 贸易摩擦 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子源 王禹 许世卫
文章基于2006—2020年中国和美国大豆、豆油、豆粕的价格月度时间序列,采用非对称误差修正模型(APT-ECM),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前后国内油料价格受国际油料价格冲击影响及波动传导因素。结果表明,中美贸易摩擦前后,国内大豆价格受国际大豆价格冲击影响显著,反之不显著;国内大豆受国际豆油价格冲击影响存在前期稳定后期波动的显著差异,国际豆油对国内大豆价格也存在"二次波峰"传导机制;国内豆油受国际豆油价格冲击影响并不显著,国际豆油贸易壁垒会使国内豆油价格和国内豆粕价格恢复至正常水平的时间周期变长,增加国内油料产业链的实现周期。
关键词:
国内油料 国际油料 价格冲击 价格传导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子源 王禹 许世卫
文章基于2006—2020年中国和美国大豆、豆油、豆粕的价格月度时间序列,采用非对称误差修正模型(APT-ECM),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前后国内油料价格受国际油料价格冲击影响及波动传导因素。结果表明,中美贸易摩擦前后,国内大豆价格受国际大豆价格冲击影响显著,反之不显著;国内大豆受国际豆油价格冲击影响存在前期稳定后期波动的显著差异,国际豆油对国内大豆价格也存在"二次波峰"传导机制;国内豆油受国际豆油价格冲击影响并不显著,国际豆油贸易壁垒会使国内豆油价格和国内豆粕价格恢复至正常水平的时间周期变长,增加国内油料产业链的实现周期。
关键词:
国内油料 国际油料 价格冲击 价格传导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茉楠
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面临趋势性重构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跨国公司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打破既存的价值链,并将不同的生产阶段活动分散在许多不同国家中,从而形成以产品内分工为基础的全球网络组织。演变至今,目前全球存在三大区域价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郭梦华 孙文婷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也是国际贸易争端中的主要目标国。随着逆全球化思潮和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研究贸易摩擦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并从中探索中国企业的蓬勃发展之道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文章利用2000~2022年贸易救济网公布的贸易救济案件数据和中国企业的市场势力数据,衡量中美贸易摩擦强度对于中国企业市场力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中美贸易摩擦所带来的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增加了企业市场势力和市场份额下降的风险;第二,中美贸易摩擦通过缩减对外贸易和投资、降低企业创新能力以及削弱企业韧性等渠道对企业市场力量造成负面冲击;第三,基于企业产权性质、行业竞争程度、融资约束程度以及企业要素禀赋的差异,中美贸易摩擦对不同类型企业市场力量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特征;第四,利用工具变量法、替换核心变量的衡量指标、删除特殊样本等方式进行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仍然显著。文章丰富了外部经济不确定下企业发展的应用研究,对于提高中国企业的抗冲击能力,重塑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乔小勇 李星瑶 祝合良
本文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通过匹配链接GTAP模型与全球价值链核算分解模型,并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综合考察中国遭受贸易摩擦冲击对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贸易摩擦对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影响体现在全球价值链嵌入与利益重配、生产链条回缩、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网络变迁与区域集聚等方面;贸易摩擦冲击在需求侧和供给侧共同抑制了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活动,造成企业进口中间品需求和国内中间品需求大幅萎缩,损害与弱化了其全球价值链贸易收益及生产活动参与程度,且产业层面上下游关联引致的负面波及效应显著;同链共振效应抑制了贸易壁垒实施方及非直接关联的第三方对中国的中间品出口国内增加值及复杂GVC参与度,但日本、韩国及东盟国家承接了较多中间品贸易转移;贸易摩擦冲击造成了中间品贸易网络的整体性萎缩,改变了原有的网络社区结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苏跃辉 李海月
贸易不确定性对中国企业的冲击体现在对中国企业对外贸易量、产品价格和利润、创新和产品质量以及企业效率和产品附加值等方面的影响。中美贸易摩擦发生以来,虽然双方贸易额还没有出现明显下降,但加征高额关税抬高了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的门槛,使中国企业获得先进技术的难度增加,并面临着市场转换问题,带来的人民币汇率下跌也影响着中国企业进出口。应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创新驱动战略提高企业产品附加值、加快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中国主导的生产链、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加速融入经济全球化等措施,有效应对贸易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候杰
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着较强的贸易互补性,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其在促进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增长上有着可以有效降低贸易成本、释放市场需求潜力、降低企业预期风险等现实基础。具体而言,"一带一路"倡议在密切与周边国家和地区贸易关系、优化中国进出口贸易结构以及通过沿线国家基础投资建设等方面,会产生积极的贸易效应。研究认为,应进一步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治安全互信、扩大对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发挥人民币在沿线国家项目中使用、推动"六大经济走廊"建设等措施,不断释放和扩大"一带一路"倡议的贸易效应。
关键词:
“一带一路”建设 贸易效应 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黄立群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在国内经济转型和世界格局转换的背景下所提出的,这一倡议对我国深化对外开放以及最终实现"中国梦"意义重大。自2013年倡议提出以来,已近3年。在这个过程中,我国政府层面积极展开了"一带一路"具体方案的研讨和规划,并于2015年3月正式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称《愿景与行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涉及的合作领域众多,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段德忠 谌颖 杜德斌
论文利用2001—2015年国家(地区)间的知识产权贸易额,通过构建全球和"一带一路"技术贸易网络,从技术供给和技术销售层面刻画了"一带一路"技术贸易格局及其动态变化过程,研究发现:①在"一带一路"内部技术贸易网络中,内部技术进口格局由独联体、中东欧地区主导向东亚地区主导转变,内部技术出口格局由西亚地区"一极主导"向东盟-西亚-东亚"三极主导"格局转变,"一带一路"在内部国家(地区)技术供给链中的地位非常低下,大量的技术需要从外部进口,但"一带一路"作为技术销售市场在内部国家(地区)技术销售链中的地位显著提升;②在"一带一路"外部技术贸易网络中,外部技术进口格局由东盟向东亚更替,而外部技术出口格局始终由以新加坡为核心的东盟地区主导,"一带一路"在国际技术销售市场中的地位显著提升,但其在国际技术供给链中的地位十分低下;③从技术贸易类型上看,内流型国家(地区)占主导,大部分"一带一路"国家(地区)依赖内部技术贸易来实现技术互补,而高技术贸易额国家(地区)大多都为"两头在外"型,"一带一路"区域技术贸易网络尚未形成。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笑笑 于夕媛 刘晓航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说明中国从国际社会上的积极学习者和参与者变身为主导者,展现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应有的姿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广泛实施,相关区域的贸易争端与争议层出不穷,较为严重地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一带一路"倡议已然不只是经济问题,现如今更为突出的表现为法律问题。因此面临"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贸易争端和争议,我们急需构建一个能为沿线各国所普遍接受的、能够切实解决贸易争端和贸易争议问题的法律保障机制。由于沿线各国的政治、经济、法律等发展状况参差不齐,构建"一带一路"贸易争端和贸易争议解决机制是任重而道远的。文章立足于贸易争端与贸易争议的不同概念,区分二者的不同解决方式,对构建"一带一路"贸易争端与贸易争议解决机制进行并列研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勇超
文章把市场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细分为市场开拓型和贸易寻求型,然后以"一带一路"战略为研究背景,分析了市场开拓型和贸易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并指出了中国在两种类型对外直接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对外直接投资引力模型,对中国2005-2014年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有规避贸易壁垒的动机,同时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具有明显的互补作用,即对外直接投资产生了贸易创造效应。另外,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直接投资的中长期贸易效应较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