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09)
2023(5963)
2022(4964)
2021(4792)
2020(3918)
2019(9502)
2018(9076)
2017(17850)
2016(8899)
2015(10304)
2014(9991)
2013(10212)
2012(9667)
2011(8881)
2010(8649)
2009(8107)
2008(7885)
2007(6562)
2006(5864)
2005(5556)
作者
(23858)
(20144)
(20033)
(19326)
(12829)
(9687)
(9198)
(7973)
(7689)
(7111)
(6989)
(6592)
(6547)
(6508)
(6430)
(6286)
(6036)
(5821)
(5695)
(5414)
(5087)
(4756)
(4687)
(4580)
(4580)
(4468)
(4346)
(4114)
(4074)
(3995)
学科
(47888)
经济(47855)
(24325)
贸易(24315)
(23790)
方法(22856)
(21273)
管理(21047)
数学(21003)
数学方法(20945)
中国(15488)
(14450)
(13651)
(13239)
企业(13239)
(10417)
出口(10409)
出口贸易(10409)
(10065)
关系(8896)
地方(8263)
农业(7829)
(7263)
(6979)
业经(6975)
银行(6974)
(6824)
(6732)
金融(6732)
(6460)
机构
大学(132998)
学院(131018)
(75586)
经济(74875)
研究(51098)
管理(48021)
理学(41327)
中国(40976)
理学院(40935)
管理学(40587)
管理学院(40366)
(31080)
(27824)
经济学(26686)
科学(25286)
财经(25240)
(24749)
经济学院(24390)
(23373)
研究所(22413)
中心(21637)
财经大学(18942)
(18508)
(18470)
(18420)
北京(18180)
(16802)
科学院(15700)
业大(15028)
研究中心(14769)
基金
项目(84857)
科学(68218)
基金(66399)
研究(63116)
(57729)
国家(57388)
科学基金(48651)
社会(45105)
社会科(43209)
社会科学(43203)
基金项目(33465)
资助(28657)
自然(28451)
自然科(27846)
自然科学(27840)
(27827)
教育(27520)
自然科学基金(27415)
(24261)
编号(22386)
中国(21725)
(21684)
国家社会(21011)
重点(19307)
(19207)
教育部(19157)
人文(18061)
成果(17950)
社科(17691)
(17269)
期刊
(76551)
经济(76551)
研究(45707)
中国(23370)
(21861)
(18747)
管理(18075)
科学(17046)
学报(16933)
(16681)
国际(16476)
经济研究(16275)
大学(13792)
财经(13117)
学学(13045)
(12611)
金融(12611)
问题(12241)
农业(12042)
世界(11892)
(11523)
业经(10710)
技术(9528)
(9129)
贸易(9129)
(7672)
国际贸易(7664)
技术经济(7205)
统计(7142)
教育(6903)
共检索到2041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晓华  
改革开放20余年来,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贸易总额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升至2005年的14221亿美元。贸易量的大幅增加,引致国际贸易摩擦数量的不断攀升,中国已连续11年位居世界贸易摩擦的第一。贸易摩擦向我国经济传达出强烈的信号,必须从国内经济的薄弱之处着手,克服自身产品的弱项,树立中国产品的世界新形象。具体包括:转变以数量增长为主导的旧有模式,代之以以质取胜、以效益为先导的新发展模式;加强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服务产品的出口,不再仅仅以价格低廉作为获取利益的唯一渠道;调整粗放式的出口贸易增长模式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双临  曹秋菊  
我国改革开放尤其是入世三年多来,与WTO主要成员国之间频频发生贸易摩擦,我国已进入贸易摩擦的高峰期,在数量和金额、国别、形式上呈现出一些特点,给我国对外经贸活动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文章分析了我国出口贸易摩擦加剧的原因,指出应对贸易摩擦,政府是关键,企业是核心。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卫  尹翔硕  
知识产权壁垒成为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特保条款及技术壁垒和社会道德责任标准之后,中国产品在出口中面临的又一种新型非关税贸易壁垒。本文在对知识产权及知识产权壁垒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立案调查案件总量、案件侵权类型、立案调查结果裁定和被诉立案调查侵权产品行业分布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中国对外贸易,主要是对美国出口中所遭遇的知识产权贸易摩擦现状及原因,最后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晏玲菊  
采用价格贸易条件,考察了中国出口产品价格"优势"与反倾销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中国出口价格和其他国家价格进行比较,发现价格贸易条件不仅能解释发达国家对中国出口的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发起反倾销,还有助于解释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出口的低技术产品发起反倾销的价格指数原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小宇  刘永富  
准确识别出口贸易与产出间的动态关联机制,对应对当前日益升级的中美贸易摩擦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断点协整检验方法对出口和实际产出长期均衡关系的结构转变进行了识别。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和脉冲响应曲线分析法对出口与实际产出增速的短期动态影响机制以及出口对实际产出的拉动效应进行了测度。估计结果表明:第一,出口贸易与实际产出长期均衡关系存在显著的结构断点,断点具体时间为2010年第三季度;第二,在断点前出口是产出的Granger原因,而在断点后无论是基于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还是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出口均不是产出的Granger原因;第三,基于脉冲响应曲线分析,相对于断点后,在断点前出口对产出表现出更强的拉动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出口对产出的拉动效果已明显下降,但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稳健增长仍会造成不利冲击。鉴于此,为有效缓冲贸易摩擦的侵害,中国需要快速提升内生增长动力和促进外贸转型升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柴华  
本文首先基于Hummels和Kenow(2000)建立的贸易增长分解模型对近三十年来中国出口贸易的增长进行了分解,指出该增长过程中的两个关键转折点,勾勒出了中国贸易发展的两条主线——依照比较优势的出口贸易扩张和政府主导型的出口贸易结构升级。然后,文章利用一个简化的垂直差异产品模型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出口贸易增长的机理和福利变化,指出了中国未来贸易发展的方向。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先锋  陈永安  吴飞飞  
本文在Joséand Jean(2015)的出口产品质量选择模型基础上,构建两国三种产品的出口博弈模型,引入国际市场不同国家同质产品竞争效应,基于企业出口遭受反倾销的视角探究出口产品质量升级能否缓解中国对外贸易摩擦,并利用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数据库和全球反倾销数据库匹配的细分产品数据集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当产品为低端产品或处在中端产品中较高水平或高端产品中较高水平时,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有利于减少进口国对中国企业出口的倾销认定;当产品质量处于中端产品中较低水平或高端产品中较低水平时,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将会伴随与国际同类产品的竞争加剧,这将会增加进口国对中国企业出口的倾销认定。此外,产品质量提升与对华反倾销之间的关系因商品敏感性、企业所有制性质、进口国特征等因素而异。这些发现为当前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和中国对外贸易摩擦案件频发并存的现象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维度。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淑静  温凯茹  
中美贸易摩擦引人瞩目,目前,美国把近六成来自中国的产品列入了2500亿美元征税清单,征收25%的惩罚性关税,其中遭遇高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产品是征税重点。本文通过分析美国技术性贸易壁垒以及征税清单的产品结构性特征,选取2004-2017年数据,检验技术性贸易壁垒、距离、经济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对中国机电仪器类产品、玩具家具类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表明:美国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技术与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进入门槛,保护美国生产企业的竞争优势,但美国的高技术性壁垒未能改变中国机电仪器类产品对美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此次贸易摩擦的实质是美国试图以叠征惩罚性关税抑制中国高科技企业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郭昕炜  陈丰龙  
一国的驻外使领馆与该国的出口贸易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是一个有趣的学术话题,也与现实密切关联,国外有类似研究,但国内文献却鲜有提及。本文通过对中国及其152个出口目的国1995—2011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发现,整体而言,驻外使领馆显著地促进了中国出口贸易的增长,驻外使领馆是出口增长的催化剂这一理论假说是成立的。进一步分析发现,驻外使领馆对中国出口的相关性影响在空间和时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关性影响要强于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相关性影响,从时间上看,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在2001年之前也不如2001年之后。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出口贸易大幅增长,国民经济增长也维持着较高的增长水平。本文在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理论和文献的基础上,以现有的统计数据对我国出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这一论断展开了实证研究,并对实证分析结果作出了总体评价。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进  雷飞  霍龙  
机电产品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尽管第七轮中美经贸磋商已取得实质性进展,新的不确定性仍不能排除,中国的机电产品对美出口依然存在风险。首先从对美机电产品出口规模、产品出口结构和贸易方式等方面描述了中国机电产品对美出口的现状,分析了前一阶段中美贸易摩擦对机电产品出口带来的影响,最后提出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对策与建议,包括建立和完善预警体系并积极预防应对贸易摩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主导作用、加快机电产品自主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并培育打造有市场影响力的自主品牌以及开拓机电产品新的出口市场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钊  王舒健  
随着加入WTO,我国已进入贸易摩擦的高峰期,与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摩擦频频发生,因此,采取切实措施,抓紧规划并尽快建立我国出口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总结了我国出口贸易摩擦现状,分析了出口贸易摩擦预警系统的监测、评估和预报三个子系统,并提出了建立我国出口贸易摩擦预警机制的重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戈雪梅  
基于"出口引致经济增长"这一重要假说,文章以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一般贸易出口和加工贸易出口分别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随后从净出口的角度分析了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大小。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一般贸易出口比加工贸易出口更能够推动经济增长,保持一般贸易的快速增长和一般贸易顺差对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意义重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猛  董哲昱  周卫民  
研究目标:构建出口贸易限制指数公式并估算中国出口产品的贸易限制指数。研究方法:系统GMM估计自价格效应,双边进口需求弹性和贸易限制指数推导及估算。研究发现:(1)在参与由发达国家跨国企业主导的国际分工过程中,中国出口的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贸易限制指数较低;(2)以劳动力为比较优势而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其贸易限制指数较高;(3)中国出口产品实际所面临的贸易保护程度要远高于关税。研究创新:将进口需求弹性和贸易限制指数测算从总体改进至双边,并据此对中国出口产品出口贸易限制指数进行估算。研究价值:为贸易保护程度量化提供新的方法,为中国开展多边贸易谈判提供事实依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威  
基于产品空间理论,利用1998~2015年UNComtrade数据库计算中国在全世界范围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范围的出口产品密度,实证分析出口产品密度对中国34个工业行业产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全世界范围内,中国出口产品密度对行业新产品的影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将新产品转变为比较优势产品的过程中,前者仍然具有积极的影响;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范围内,中国的出口产品密度对新产品以及新产品转变为比较优势产品过程中的影响却不明显;外国直接投资、固定资本、人力资本等对中国产业创新均起到积极的驱动作用,而传统意义上的研发投入和专利项对产业创新的影响并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