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42)
2023(8983)
2022(6846)
2021(5943)
2020(4912)
2019(11034)
2018(10603)
2017(21009)
2016(10614)
2015(11948)
2014(11885)
2013(11435)
2012(10147)
2011(8910)
2010(9314)
2009(9197)
2008(8411)
2007(7560)
2006(6990)
2005(6642)
作者
(29284)
(24369)
(23917)
(23032)
(15343)
(11520)
(11211)
(9278)
(9162)
(8523)
(8122)
(7996)
(7722)
(7706)
(7549)
(7499)
(7071)
(7030)
(6887)
(6691)
(6071)
(6013)
(5687)
(5531)
(5492)
(5471)
(5308)
(5224)
(4879)
(4790)
学科
(49380)
经济(49335)
(32042)
管理(28973)
(26560)
企业(26560)
(26466)
金融(26466)
(23022)
银行(23015)
(22362)
中国(21282)
(19290)
贸易(19273)
方法(18893)
(18747)
数学(16355)
数学方法(16197)
(15021)
(13228)
地方(12862)
业经(12577)
(12229)
(11313)
财务(11285)
财务管理(11274)
中国金融(11076)
企业财务(10847)
农业(9110)
关系(8845)
机构
学院(150695)
大学(148949)
(72376)
经济(71095)
管理(54513)
研究(50600)
理学(46266)
理学院(45878)
中国(45716)
管理学(45099)
管理学院(44852)
(34112)
(29904)
财经(27129)
科学(25892)
中心(24710)
(24533)
(24431)
经济学(24047)
(22348)
经济学院(22019)
研究所(21736)
(21307)
(20407)
财经大学(20217)
金融(20008)
(19243)
北京(18877)
(18690)
(18687)
基金
项目(95457)
科学(75282)
研究(72645)
基金(70067)
(59727)
国家(59228)
科学基金(51113)
社会(48414)
社会科(46297)
社会科学(46283)
(36864)
基金项目(36051)
教育(32125)
自然(30188)
(29734)
自然科(29549)
自然科学(29545)
编号(29096)
自然科学基金(29015)
资助(28871)
成果(23552)
(21829)
重点(21648)
(21278)
国家社会(20920)
(20103)
课题(19924)
(19350)
教育部(18944)
创新(18894)
期刊
(78279)
经济(78279)
研究(48987)
(32859)
金融(32859)
中国(27704)
(26547)
管理(21133)
(20658)
学报(19121)
科学(17446)
大学(15754)
(15751)
国际(15673)
学学(15060)
经济研究(14215)
财经(13730)
农业(13273)
技术(12358)
业经(12302)
问题(12138)
(11783)
教育(11610)
世界(8870)
商业(7725)
(7693)
贸易(7693)
技术经济(7597)
(7167)
统计(7085)
共检索到2399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幼文  
文章指出,当代全球化经济中存在着贸易与投资发展的融合现象,包括一体化主题和投资超越贸易形成的融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经济全球化的融合原理,包括经典贸易理论条件的变化,传统发展战略内涵的变化,投资决定下贸易数据与国内生产总值意义的变化,并同时阐述了外资主导型贸易发展模式。针对现行理论研究中贸易投资理论的分离现象,提出了增加值贸易研究的深化方向以及对世界经济不平衡成因的看法,最后提出了从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出发研究全球化经济特别是收益国际分配的总思路。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米宏伟  
跨境文化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跨境文化贸易取得了迅速发展,并在全球贸易中显现出勃勃生机。也正缘于此,中国对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予以高度重视,并且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林玲  段世德  
中美贸易不平衡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美方认为中国通过贸易与汇率政策从中美贸易中获得了巨大的贸易利益,中国要为美国的贸易逆差承担责任。本文通过对国家、企业以及个人等利益主体进行具体分析,认为在贸易顺差背后是中国贸易利益的流失,并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需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中国对外贸易,以获得实际的贸易利益。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栾文莲  
贸易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先导,经济全球化首先是从商品国际化开始的。而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贸易又有了深刻内涵。它作为价值实现、价值增值的手段,是世界生产过程的必需阶段。作为世界经济全球化先导的对外贸易发展程度如何,成为世界经济全球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文中论述了国际贸易在一国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从生产与交换的辨证关系看交换对生产的重要作用;从比较利益看国际贸易提高一国利润率的作用;从数量指标看对外贸易能够增加一国价值量,从而增加国民财富;以及价值规律在国际的应用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薇娜  
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转轨国家在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面临着国家经济安全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经济化与转轨国家经济安全的相关性及其影响,试图找出产生消极影响的症结所在,更好地提升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姚战琪  
本文研究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服务贸易进口、服务贸易出口分别与全国外商投资存量和服务业外商投资流量的互动关系和内在影响机制。根据1983-2007年的经济数据,分别在服务进口、服务出口、服务业外商投资流量以及服务进口、服务出口、外商投资存量之间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并进行相应的协整检验,研究服务业吸引外商投资与服务贸易是否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并基于研究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实证研究发现,虽然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流量和直接投资存量与服务贸易进口和出口均呈正相关关系,但从长期来看,外商投资与服务贸易出口之间的统计关系不显著。在服务外商投资流量、服务出口与服务进口的因果检验中,服务外商投资流量与服务进口、服...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余淼杰  崔晓敏  
在过去的30年间,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贸易和投资,主要集中在降低进口关税、建设区域间自由贸易区、签订双边投资协定、开放自由贸易试验区、简政放权、提供土地和税收等优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这些措施带动了企业生产率的提升,提高了消费者的福利,并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未来中国在区域间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余淼杰  崔晓敏  
在过去的30年间,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贸易和投资,主要集中在降低进口关税、建设区域间自由贸易区、签订双边投资协定、开放自由贸易试验区、简政放权、提供土地和税收等优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这些措施带动了企业生产率的提升,提高了消费者的福利,并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未来中国在区域间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姚树洁  刘畅  周笑宇  
本文根据WTO最近一期关于中国的贸易政策审议,总结了在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所面临的关键问题。继而分析了过去两年中国的经济表现,贸易和投资情况,讨论了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宗良  贾晓楠  
当前全球贸易格局的变化与逆全球化浪潮紧密相关。本文分析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全球化发展规律和本轮全球化进程的不足之处,认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贸易格局中可以发挥关键作用、扮演贡献角色的大国,将推动全球化走向新型发展之路。逆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全球格局变化中的突出现象,显著地冲击了全球贸易增长趋势、全球贸易政治取向和全球贸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慧彦  王健  纪啸天  
在贸易全球化的背景下,贸易便利化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贸易程序的便利化对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如此。本文通过对贸易便利化改革减少交易成本、降低国际贸易的复杂性、改善国家的贸易和投资环境等问题的分析,指出贸易便利化对公共部门和商业机构的积极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吕博  郝红梅  
G20和APEC都是非正式机制,这和其他经由条约确立的国际组织有所不同,但性质、职能、使命和特点都很类似。G20于1999年成立,是在G7(西方七国集团)基础上增加新兴经济体成员组成的,GDP占全球的90%,贸易额占80%。G7解决了很多政府和安全的问题,G20把更多的注意力转向金融危机后的标准、绿色发展和其他的一些议题。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G20的层次由部长级提高到领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马艳  王宝珠  赵治成  李俊  
在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和国际分工形态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国际不平等问题的内在机理发生了新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不平等理论也因此面临新的挑战。基于此,文章从国际分工新形态出发,将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金融三大领域中的不平等性放到"交融"的统一框架下进行考察,分析国际不平等问题如何由单一领域的不平等转变为多领域相互交融的不平等,提出国际不平等交融的概念,并进一步构建国际贸易利益不平等交融的数理模型。理论模型表明,一种国际经济领域中的不平等都融合着其他国际形式的不平等,在量上体现为某一种国际经济领域中的国际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马艳  王宝珠  赵治成  李俊  
在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和国际分工形态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国际不平等问题的内在机理发生了新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不平等理论也因此面临新的挑战。基于此,文章从国际分工新形态出发,将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金融三大领域中的不平等性放到"交融"的统一框架下进行考察,分析国际不平等问题如何由单一领域的不平等转变为多领域相互交融的不平等,提出国际不平等交融的概念,并进一步构建国际贸易利益不平等交融的数理模型。理论模型表明,一种国际经济领域中的不平等都融合着其他国际形式的不平等,在量上体现为某一种国际经济领域中的国际剩余价值转移量因其他国际经济活动的交融而增加或减少。基于上述理论分析,文章以我国贸易不平等为例,探究了三大国际经济领域中的不平等交融问题。研究表明:(1)国际投资不平等和实际有效汇率相对差异对国际贸易不平等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与国际金融领域中的不平等存在长期双向因果关系,即三者的确存在交融影响。因此,政府应将不同国际经济领域的情况综合在同一平台上进行审视,为减少某一领域中的国际不平等也需辅之以其他两个领域的政策制定,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黎峰  
全球生产网络下,出口并不能代表一国的贸易收益。本文通过构建多国投入产出模型,核算出中国出口实现的属地贸易收益、属权贸易收益、外国属地贸易收益,以及中国进口实现的增值折返及外国属地贸易收益。得出结论是:中国第一出口大国的背后,更大部分实现的是外国的收益;中国出口实现的外国(地区)增加值、进口实现的增值折返,大部分来自东亚的我国台湾地区、日本及韩国;中美贸易实现的美国贸易收益中,很大部分是通过间接贸易方式实现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