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56)
- 2023(8336)
- 2022(6799)
- 2021(6480)
- 2020(5530)
- 2019(12974)
- 2018(12586)
- 2017(23719)
- 2016(12448)
- 2015(14248)
- 2014(14068)
- 2013(13953)
- 2012(12927)
- 2011(11966)
- 2010(11996)
- 2009(11027)
- 2008(10810)
- 2007(9275)
- 2006(8162)
- 2005(7545)
- 学科
- 济(62608)
- 经济(62569)
- 管理(34601)
- 业(34510)
- 方法(32891)
- 数学(30055)
- 数学方法(29686)
- 企(27567)
- 企业(27567)
- 贸(21486)
- 贸易(21475)
- 易(20947)
- 中国(19448)
- 技术(13829)
- 农(13322)
- 财(11607)
- 学(10924)
- 业经(10117)
- 出(10092)
- 制(9634)
- 关系(9054)
- 农业(8785)
- 地方(8739)
- 环境(8295)
- 口(8086)
- 出口(8065)
- 出口贸易(8065)
- 产业(8060)
- 融(8055)
- 金融(8055)
- 机构
- 大学(190365)
- 学院(188116)
- 济(92291)
- 经济(91095)
- 研究(71009)
- 管理(70831)
- 理学(61849)
- 理学院(61197)
- 管理学(59970)
- 管理学院(59627)
- 中国(53015)
- 科学(41067)
- 京(40754)
- 财(35980)
- 所(35852)
- 研究所(33055)
- 经济学(30822)
- 中心(30159)
- 财经(29981)
- 农(29859)
- 经济学院(27979)
- 经(27694)
- 业大(27050)
- 北京(26298)
- 院(25608)
- 江(25073)
- 农业(23673)
- 财经大学(22570)
- 范(22459)
- 师范(22205)
- 基金
- 项目(128789)
- 科学(102679)
- 基金(97464)
- 研究(91014)
- 家(86759)
- 国家(86232)
- 科学基金(73034)
- 社会(61026)
- 社会科(58304)
- 社会科学(58294)
- 基金项目(49612)
- 省(46722)
- 自然(46697)
- 自然科(45749)
- 自然科学(45741)
- 自然科学基金(44973)
- 资助(42124)
- 教育(41934)
- 划(40604)
- 编号(33074)
- 部(30444)
- 重点(29721)
- 发(27925)
- 创(27451)
- 国家社会(27373)
- 中国(26789)
- 教育部(26253)
- 成果(26108)
- 创新(25929)
- 科研(24857)
共检索到2772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玉海 张默涵
本文首先对贸易技术含量如何通过偏向型技术进步影响就业技能结构的内在机理进行了模型分析,然后基于2000-2014年中国制造业的行业面板数据并采用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实证检验了商品贸易技术含量升级对中国制造业就业技能结构变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出口技术含量升级和进口技术含量提高对中国制造业就业技能结构优化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且进口技术含量和外商直接投资还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出口技术含量对就业技能结构的正向效应,但是贸易技术含量升级对就业技能结构变迁的影响效应存在一定的行业异质性。本文为理解中国制造业就业结构变迁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对于经济新常态下如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玉海 张默涵
本文首先对贸易技术含量如何通过偏向型技术进步影响就业技能结构的内在机理进行了模型分析,然后基于2000-2014年中国制造业的行业面板数据并采用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实证检验了商品贸易技术含量升级对中国制造业就业技能结构变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出口技术含量升级和进口技术含量提高对中国制造业就业技能结构优化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且进口技术含量和外商直接投资还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出口技术含量对就业技能结构的正向效应,但是贸易技术含量升级对就业技能结构变迁的影响效应存在一定的行业异质性。本文为理解中国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秋锋
依据扩展的托达罗模型分析贸易结构转变、资本偏向型技术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作用机理,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贸易商品从劳动密集型转变为资本密集型会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不利于劳动者;资本深化在前期有利于劳动者,但资本深化程度的进一步发展却不利于劳动者;城乡之间劳动力自由流动障碍的减少,有利于劳动者。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陈秋锋
依据扩展的托达罗模型分析贸易结构转变、资本偏向型技术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作用机理,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贸易商品从劳动密集型转变为资本密集型会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不利于劳动者;资本深化在前期有利于劳动者,但资本深化程度的进一步发展却不利于劳动者;城乡之间劳动力自由流动障碍的减少,有利于劳动者。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莉 李捷瑜 徐现祥
全球范围内初次收入分配中资本所占份额呈现增长趋势的事实在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偏向型技术进步成为一个重要的解释视角。本文构建了要素收入份额的决定方程,证实了偏向型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并从国际贸易的角度寻找其变化的原因。然后利用1980—2007年的跨国经济发展数据,探索国际贸易、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发展中国家要素收入份额的影响机制,发现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偏向资本,从而导致要素收入向资本倾斜;进一步的,引入现有文献中用于解释收入份额变化的外商直接投资、劳资谈判能力等因素,发现我们的结论依然是稳健的。本文的研究充实了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偏向和要素收入的研究,有助于理解中国的技术进步来源和方向。
关键词:
国际贸易 技术进步偏向 要素收入分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魏艳骄 朱晶
文章引入贸易产品技术含量,从"质"的视角系统探讨了乳制品进口贸易对国内乳制品加工业技术进步的作用机制。在测度中国主要来源国乳制品进口技术含量与中国乳制品加工业技术进步指数的基础上,以技术差距模型思想为指导构建模型。得出结论为:中国与乳业大国开展乳制品进口贸易是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进口自澳大利亚、加拿大及法国、丹麦等欧盟成员国的乳制品技术含量产生了正向技术溢出效应;但中国干乳制品生产能力不足等因素限制了与新西兰和美国的乳制品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发挥。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魏艳骄 朱晶
文章引入贸易产品技术含量,从"质"的视角系统探讨了乳制品进口贸易对国内乳制品加工业技术进步的作用机制。在测度中国主要来源国乳制品进口技术含量与中国乳制品加工业技术进步指数的基础上,以技术差距模型思想为指导构建模型。得出结论为:中国与乳业大国开展乳制品进口贸易是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进口自澳大利亚、加拿大及法国、丹麦等欧盟成员国的乳制品技术含量产生了正向技术溢出效应;但中国干乳制品生产能力不足等因素限制了与新西兰和美国的乳制品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发挥。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建国 李梦月
基于中国5位数分类349种零部件产品的比较优势与技术含量指数,考量中国零部件产品出口与技术结构的演化特征,结果显示:中国零部件产品的比较优势与出口技术含量均有所提高,其中,高技术含量零部件产品出口竞争力提升尤为显著。结论表明,中国零部件贸易正在经历从低技术含量零部件产品出口到高技术含量零部件产品出口的出口转化阶段。中国零部件的出口结构仍然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
关键词:
零部件贸易 比较优势 技术含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林辉 杨博
本文设定双层嵌套CES生产函数,使用供给侧标准化四方程方法测量中国30个省区市技术进步能源偏向性,以技术进步方向视角考察国际贸易对区域环境影响,并构建门限回归模型检验不同环境规制强度下国际贸易对技术进步方向的作用。研究结果发现:(1)进口和出口贸易均与区域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出口贸易先通过规模效应与结构效应使技术进步偏向于能源要素,再通过技术效应使技术进步转向节能,进口贸易受技术溢出影响先使技术进步偏向于使用能源,再偏向于节能方向。(2)进口和出口贸易对技术进步方向作用受环境规制强度影响,环境规制强度过低对技术进步方向无效或使其偏向能源,只有环境规制强度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国际贸易才会有利于技术进步朝节能方向转变,并且不同环境规制强度下高能耗、中能耗与低能耗贸易产品作用方向与大小具有异质性;(3)贸易结构升级区域其结构升级有利于技术进步偏向节能,而对贸易结构降级区域进行结构升级反而不利于技术进步转向节能。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俊
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全球范围内普遍出现了技能溢价现象。文章并没有沿着SS定理解释技能溢价的成因,而是基于技能偏向技术进步视角,论证了贸易自由化相对提高了高技能劳动的产出效率造成技能偏向技术进步继而引起技能溢价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文章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和WTO数据库(Tariff Download Facility)的中国行业层面数据为样本进行了计量检验。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显著地促进了技能偏向技术进步,并且贸易自由化通过技能偏向技术进步促进了技能溢价。最后,文章从继续推进贸易自由化改革、改善低技能劳动者收入状况、加强技术选择的引导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技能偏向技术进步 技能溢价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逯宇铎 孙博宇
本文利用引入交互项的方法,将技术进步和效率增进及其引发的规模经济和要素重置效应引入统一的研究框架,重点考察了技术进步和效率增进对不同技术附加值制造业行业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及影响机制,并对行业技术结构的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技术和效率在出口中的作用已明显超越要素投入,结构升级路径得到优化。中、高技术附加值行业的技术进步与效率增进贡献之间存在显著差距,说明技术进步与要素禀赋不相适应,出口未能实现最佳技术结构。技术进步和效率增进通过规模经济和要素重置效应对各行业出口的影响十分微弱。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钟世川 刘岳平
文章利用CES生产函数构建了技术进步偏向理论模型,并用1978~2011年的中国工业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工业要素替代弹性大于0,小于1,资本技术进步增长率小于劳动技术进步增长率;1987年前工业技术进步偏向劳动,1987年后工业技术进步偏向资本;工业行业的技术进步也有明显的资本偏向性,不同阶段的行业技术偏向性不一致;技术研发能力、国际贸易、外商直接投资以及资本深化是工业技术进步偏向资本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齐俊妍 王岚
提升制造业出口的国内技术含量是中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重要内涵。本文在新新贸易理论框架下,从贸易转型和技术升级两个维度对出口国内技术含量演变路径进行分解,刻画了"生产率门槛"效应对出口国内技术含量的影响机制。基于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本文提出"复合完全技术含量"和"国内完全技术含量"概念,利用反映加工贸易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构建并测算了2002和2007年不同贸易方式、不同企业性质的出口产品复合完全技术含量、国内完全技术含量以及国内完全技术含量指数(国内技术成分)。通过分析贸易转型和技术升级对不同类型行业国内完全技术含量演变的影响,识别出中国出口产品国内技术成分提升的制约因素,并据此从贸易便...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齐俊妍
目前依据传统的产品分类进行国际贸易结构分析,难以更细致地描述一国贸易结构的特性并进行国际比较。从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分布的视角进行国际贸易结构分析,显现出比传统分析方法更多的优势,据此能较好地反映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在国际分工中的相关信息,对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国际贸易结构进行比较。据此进行的中韩两国的贸易结构比较,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关键词:
技术含量 产品附加值 贸易结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谢锐 赖明勇
基于产品技术含量分类,计算中澳两国之间贸易结合度、贸易竞争互补指数、贸易竞争压力指数、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的技术水平和产业内贸易指数,深入探讨了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中澳两国贸易关系越来越紧密,贸易互补性大于贸易竞争性,且互补性上升趋势明显,两国贸易竞争压力存在不对称性,中国对澳大利亚大于澳大利亚对中国的贸易竞争压力。在初级产品方面,两国贸易竞争性较强,且澳大利亚对中国的贸易竞争压力很大,中澳两国由于工业制成品技术水平层次存在差异,中国对澳大利亚工业制成品出口没有形成真正的贸易竞争压力,中澳双边工业制成品贸易技术结构不断优化,两国的工业制成品垂直分工合作水平上升。因此,中澳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利于...
关键词:
贸易互补性 贸易竞争压力 出口技术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