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91)
- 2023(8393)
- 2022(6973)
- 2021(6079)
- 2020(5038)
- 2019(11112)
- 2018(10713)
- 2017(20402)
- 2016(10546)
- 2015(11513)
- 2014(11321)
- 2013(11155)
- 2012(10334)
- 2011(9573)
- 2010(9488)
- 2009(8907)
- 2008(8632)
- 2007(7631)
- 2006(6899)
- 2005(6077)
- 学科
- 济(69279)
- 经济(69232)
- 管理(31818)
- 业(27426)
- 方法(24061)
- 企(21481)
- 企业(21481)
- 数学(21353)
- 数学方法(21264)
- 贸(19921)
- 贸易(19912)
- 易(19285)
- 地方(17157)
- 中国(12929)
- 农(12364)
- 地方经济(12068)
- 财(11834)
- 学(11823)
- 业经(11738)
- 环境(9482)
- 关系(8737)
- 农业(8386)
- 出(8078)
- 制(8055)
- 产业(7822)
- 融(7414)
- 金融(7414)
- 经济学(7287)
- 务(7249)
- 财务(7246)
- 机构
- 学院(163729)
- 大学(163152)
- 济(85876)
- 经济(84701)
- 管理(60413)
- 研究(59679)
- 理学(52945)
- 理学院(52383)
- 管理学(51672)
- 管理学院(51401)
- 中国(42952)
- 科学(34623)
- 财(33292)
- 京(32099)
- 农(30647)
- 所(30280)
- 经济学(28399)
- 研究所(27752)
- 财经(27498)
- 业大(26072)
- 经济学院(25587)
- 中心(25483)
- 经(25009)
- 农业(24366)
- 江(22906)
- 院(21076)
- 财经大学(20261)
- 北京(19697)
- 科学院(19061)
- 经济管理(18475)
- 基金
- 项目(110034)
- 科学(86281)
- 基金(82468)
- 研究(74523)
- 家(73805)
- 国家(73257)
- 科学基金(61868)
- 社会(52547)
- 社会科(50147)
- 社会科学(50135)
- 基金项目(43767)
- 省(41935)
- 自然(39609)
- 自然科(38717)
- 自然科学(38703)
- 自然科学基金(38032)
- 划(34974)
- 资助(33062)
- 教育(32302)
- 编号(26564)
- 发(25015)
- 重点(24971)
- 部(24359)
- 国家社会(23215)
- 创(22885)
- 创新(21575)
- 科研(21376)
- 教育部(20964)
- 人文(20708)
- 计划(20552)
共检索到2400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余振 葛伟 沈铭辉
本文在考虑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的情况下,使用贝叶斯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CAFTA(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区域经济收敛问题,并重点分析了贸易成本对CAFTA经济收敛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其一,CAFTA区域在间接效应和总体效应上呈现出收敛态势,但在直接效应上呈发散态势,说明该自贸区成立与发展减缓了内部经济发散,但仍存在区域经济增长失衡的风险;其二,CAFTA组建与发展进程中的贸易成本下降,对区域经济收敛的影响逐渐从负面转向中性。因此,中国要以实施"一路一带"战略为契机,通过"互联互通"进一步降低区域内贸易成本,增强国内外自贸区的互动,以此更好地协调中国与其自贸区伙伴国的经济增长,为CAFTA升级发展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汪颖博 朱小明 袁德胜 曹亮
本文利用2001—2010年CEPIIBACI数据库、细化到HS-6位产品层面的WTO关税和CAFTA协定关税数据,基于企业异质性假设的理论框架,研究了CAFTA框架下中国的协定关税和非关税政策对进口增长的二元边际的影响。结果表明,目前中国的进口主要依靠集约边际增长,中国对外关税下降和CAFTA的建设均能提高中国进口贸易流量。更进一步,CAFTA政策对中国进口集约边际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协定关税的下降实现,而对扩展边际的促进作用则更多地是通过非关税政策的实施实现的。此外,相对中国多边最惠国关税的下降,扩展边际从CAFTA协定关税的等量下降中获得了更多的增长。这些结论为调整中国进口结构提供了有力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静梅 李钰琪 钟浩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本文选取2013—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据,实证研究数字经济对国内市场统一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国内市场统一程度也越高。从省际贸易成本角度切入的机制分析发现,信息搜寻成本越高、物流运输成本越高的省份,当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时,其市场统一程度的提升幅度也越大,说明成本优化是数字经济推动市场统一的作用渠道。门槛回归结果显示,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省际贸易成本的降低,数字经济推动国内市场统一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减的特征。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中西部地区而言,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推动市场统一,而这一效应在东部地区并不显著,说明数字经济能够缩小区域间市场统一性的差距。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全国统一大市场 成本优化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吴立元 刘研召
本世纪以来,中国交通基础设施不断优化、物流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国内市场化的不断加深对中国区域间要素流动、产业转移及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成为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的问题。本文通过构建包含贸易成本的两地区-两部门新经济地理模型来研究这一问题,并在合理的参数条件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发现贸易成本的降低阻碍了劳动力、资本与可贸易产业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流动和转移,加大了地区间经济差异,从而为"迁移谜题"提供了新的解释角度。根据理论研究的结果,本文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贸易成本 价格指数效应 本地市场效应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何树全 赵静媛 张润琪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成为亚太乃至全球未来的发展方向,其不断深入导致全球价值链整体或部分环节数字化,对增加值贸易的影响日益凸显。基于此,文章通过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标评价体系,实证检验贸易伙伴国数字经济发展和差异对增加值贸易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进出口国的数字经济发展均对增加值贸易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对复杂价值链出口的影响更显著。在行业层面,出口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能有效增加其服务业国内增加值的出口,而进出口国数字经济均衡发展将有利于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的提升。同时,中介效应检验表明,贸易双方综合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提升能够通过"贸易成本效应"对增加值贸易产生影响。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国内增加值 贸易成本 中介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余永庆 杨小云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我国与沿线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互补程度日益增高,农产品贸易往来也越来越频繁。尽管农产品贸易成本逐渐降低,但国家之间仍然存在较高的关税、文化、制度等影响贸易成本的距离因素,而经济距离的差异也导致农产品贸易成本的差异。因此,本研究基于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多个机构的数据,对2007-2021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成本变化趋势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实证分析,为进一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缩小与“一带一路”国家间经济距离,进而为降低农产品贸易成本提供政策性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龚静 尹忠明
基于经济服务化、服务国际化的背景,本文从服务贸易成本的"共性"与"个性"因素——空间距离、语言壁垒、服务时差、服务限制以及服务贸易协定等方面,估计了全球40个经济体相互间1995-2011年服务贸易成本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地理距离、时区差异以及服务限制能够提高服务贸易的成本,而共同边界、共同语言以及区域服务贸易协定可以降低服务贸易的成本;在时间变化趋势的影响程度上,地理距离以及时区差异的影响程度逐渐降低,而服务限制与区域服务贸易协定的影响程度则逐渐增强。因此,在降低服务贸易成本以扩大服务贸易规模的方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龚静 尹忠明
基于经济服务化、服务国际化的背景,本文从服务贸易成本的"共性"与"个性"因素——空间距离、语言壁垒、服务时差、服务限制以及服务贸易协定等方面,估计了全球40个经济体相互间1995-2011年服务贸易成本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地理距离、时区差异以及服务限制能够提高服务贸易的成本,而共同边界、共同语言以及区域服务贸易协定可以降低服务贸易的成本;在时间变化趋势的影响程度上,地理距离以及时区差异的影响程度逐渐降低,而服务限制与区域服务贸易协定的影响程度则逐渐增强。因此,在降低服务贸易成本以扩大服务贸易规模的方式上,各国需要针对上述多个维度同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尤其是要重视服务时差、服务限制以及区域服务贸易协定这三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郑会青 庄佩芬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不同国家之间的双边农产品贸易成本产生了明显异化,而经济距离的差异是造成上述现象的核心要素。本文基于世界银行、CEPII、联合国贸易发展组织(UNCTAD)等多个数据库数据,考察了2006-2020年我国与51个“一带一路”国家的双边农产品贸易成本变动趋势及经济距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述忠 柴宇曦
作为传统贸易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延伸,数字贸易在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减少贸易中间环节的同时,有效节约了贸易各环节的成本。文章界定了数字贸易成本的内涵与外延,辨析了数字贸易成本与传统贸易成本的关系;考察了数字贸易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其节约的主要方法,重点讨论数字贸易活动中企业所面临的平台搭建(入驻)成本、搜寻成本、营销成本、沟通成本和物流成本这五类典型的数字贸易成本的内涵、外延以及节约路径,分别从数字化节约传统贸易成本和进一步节约数字贸易成本两个角度展开探讨了其在数字经济时代的节约路径:一是数据驱动路径,通过数据驱动决策等节约营销成本;二是体验重塑路径,通过借助虚拟助理等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和个性化的售前售后体验,提高沟通效率并节约沟通成本;三是生态培育路径,将消费者沉淀至私域流量池,强化与消费者间的联系,增强社交黏性,激发用户裂变以获取流量,节约搜寻成本、营销成本和沟通成本。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贾伟 秦富
本文结合Novy(2011)相关研究,分析了中国谷物贸易成本变动趋势及其对贸易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谷物贸易成本当量基本上处于下降趋势,而中国小麦的贸易成本当量普遍高于玉米、稻谷;中国谷物贸易成本当量高于美国,而中国与美国谷物贸易成本当量高于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与地区,中国谷物贸易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双边贸易成本的下降,其次为收入的贡献,再次为多边贸易所带来的贸易成本的波动;根据本文研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贸易成本 谷物 贸易增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夏先良
本文将马克思价值理论和流通费用理论扩展到国际贸易成本理论研究之中,科学分析国际比较优势规律与国际价值规律之间的并行关系和不同条件下的作用程度,反对把由生产成本和贸易成本构成的"全成本"作为比较优势形成的基础;分析国际贸易成本对国际产业分工与贸易的影响,解释国际贸易成本与国际价值量之间关系以及国际贸易成本与贸易量之间关系,回击西方经济学的重力模型方法用贸易量、产出量解释和测度贸易成本的错误观点。必要的国际生产成本和非纯粹贸易成本构成的国际成本是国际价值的基础;国别机会成本才是国际比较优势的基础。价值是由生产创造出来的、客观的社会财富,它不是靠纯粹的贸易倒手就可以创造的。纯粹贸易成本不增加价值,不...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杨帆 颜蒙 刘力臻
本文对中日双边贸易和FDI对两国间经济收敛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并对影响机制进行分析。考虑到以往实证研究中施加的种种先验约束,本文首先放松对称收敛速度和瞬时结构变化的假设,对中日经济收敛趋势进行考察,进而放松数据生成服从既定过程的假定,构造差分局部投影脉冲响应函数检验中日双边贸易和FDI对经济收敛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中日经济增长路径存在着非对称收敛趋势,中日双边贸易是两国经济收敛的长期原因之一,但在中短期将导致经济差距的拉大;中日间FDI的经济收敛效应时滞较短,持续时间较长;此外,中日间FDI对贸易的替代效应在中短期较为明显,但从长期看收入效应将占据主导地位,这又将间接推动中日经济收敛的实现。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石伟文
基于异质性贸易制度安排这一视角并结合1995~2012年间的跨国面板数据,文章实证考察了进出口国家(地区)之间不同类型的经济一体化制度安排对整体、制造业以及农业部门的双边贸易成本的影响。结果显示:(1)经济一体化制度安排能够显著降低双边整体、制造业以及农业部门的贸易成本,且贸易成本削减效应随着经济一体化制度安排的深化而加大,从而也说明经济一体化制度安排具有明显的异质性;(2)采用传统的虚拟变量法来刻画国家地区间的经贸关系得到的估计系数的绝对量级大于经济一体化系数,这说明忽视贸易协议的异质性会导致高估贸易成本削减效应的偏误。上述研究结论表明:一方面,应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逐步推进国家地区之间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以此降低双边的贸易成本;另一方面,在评估经济一体化的贸易影响效应时应将贸易制度安排的异质性纳入考量,以避免造成政策评估偏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潘滢 杨平宇
零售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数字经济的兴起已经对零售业产生深刻影响。同时全要素增长率涉及到服务效率、技术创新、员工素质等多个因素,而贸易成本直接影响零售业的成本结构和供应链效率。因此,本文将实证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对零售业规模效益的影响机制,并引入全要素增长率与贸易成本作为中介变量加以考虑,旨在促进零售业规模效益的稳步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