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76)
- 2023(19029)
- 2022(15859)
- 2021(14566)
- 2020(12174)
- 2019(27571)
- 2018(27009)
- 2017(50696)
- 2016(27263)
- 2015(30680)
- 2014(30034)
- 2013(29281)
- 2012(26632)
- 2011(23928)
- 2010(23772)
- 2009(22620)
- 2008(22088)
- 2007(19192)
- 2006(16353)
- 2005(14530)
- 学科
- 济(109313)
- 经济(109199)
- 管理(79503)
- 业(75892)
- 企(62151)
- 企业(62151)
- 方法(51938)
- 数学(45447)
- 数学方法(44891)
- 中国(30673)
- 农(30080)
- 财(29455)
- 贸(29004)
- 贸易(28993)
- 易(28232)
- 业经(26546)
- 学(21684)
- 制(20435)
- 农业(19464)
- 务(18957)
- 财务(18903)
- 财务管理(18859)
- 银(18449)
- 银行(18391)
- 地方(18321)
- 企业财务(17772)
- 行(17548)
- 融(17216)
- 金融(17213)
- 理论(16427)
- 机构
- 学院(388748)
- 大学(387854)
- 济(159514)
- 经济(156467)
- 管理(150157)
- 理学(130585)
- 理学院(129166)
- 研究(127188)
- 管理学(126874)
- 管理学院(126155)
- 中国(96358)
- 京(79766)
- 科学(78791)
- 财(72923)
- 农(66991)
- 所(63345)
- 业大(59966)
- 中心(59467)
- 财经(58879)
- 研究所(57868)
- 江(55445)
- 经(53495)
- 农业(53491)
- 范(49278)
- 北京(49256)
- 经济学(48890)
- 师范(48655)
- 院(46135)
- 州(44628)
- 经济学院(44461)
- 基金
- 项目(265477)
- 科学(208237)
- 基金(193399)
- 研究(189570)
- 家(170415)
- 国家(169038)
- 科学基金(144434)
- 社会(121379)
- 社会科(115195)
- 社会科学(115164)
- 省(103850)
- 基金项目(101900)
- 自然(94440)
- 自然科(92303)
- 自然科学(92274)
- 自然科学基金(90598)
- 划(88063)
- 教育(87602)
- 资助(78365)
- 编号(77085)
- 成果(61293)
- 重点(60065)
- 部(58008)
- 发(56576)
- 创(55829)
- 创新(52201)
- 科研(52156)
- 课题(51631)
- 国家社会(50897)
- 教育部(49678)
- 期刊
- 济(164829)
- 经济(164829)
- 研究(105862)
- 中国(66916)
- 学报(64666)
- 农(59358)
- 财(56644)
- 科学(56492)
- 管理(52797)
- 大学(47978)
- 学学(45361)
- 农业(40577)
- 教育(36255)
- 融(33189)
- 金融(33189)
- 技术(32899)
- 业经(28839)
- 经济研究(28250)
- 财经(28236)
- 经(24228)
- 贸(23734)
- 问题(22752)
- 业(21776)
- 国际(20594)
- 图书(19924)
- 统计(19345)
- 商业(19169)
- 版(19125)
- 理论(18430)
- 技术经济(18410)
共检索到5577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宇轩 刘晓亮
本文从理论上剖析了数字贸易发展对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并采用我国30个省区市样本数据,从实证角度研究了数字贸易发展对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贸易发展能够通过促进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合作、提高企业竞争力、赋能全球贸易的数字化和智能化、促进全球价值链重构等渠道对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产生正向赋能作用,实证研究进一步证实了数字贸易发展对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具有正向赋能效应的结论。此外,贸易政策、技术创新、产业政策、劳动力素质、省域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同样会对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相比较而言,贸易政策和技术创新对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的边际赋能效应更强。本文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范兆娟 艾玮炜
基于TAPED数据库对2000—2014年中国签订的区域贸易协定数字贸易条款深度进行横向测度,并利用UIBE全球价值链数据库系统检验区域贸易协定数字贸易规则对中国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行业层面的特征变量后,数字贸易规则条款深度一体化对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地位指数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细分参与度后发现,数字贸易规则条款深度一体化能够提高全球价值链的透明度,促进价值链关联,强化中国全球价值链的前向参与度,弱化其后向参与度;细分行业后发现,数字贸易规则条款深度能够显著提升中国各行业的全球价值链嵌入水平,助推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蓓
本文采用我国31个省份(港澳台地区除外)2015-2021年的样本数据,就数字服务贸易、对外开放与全球价值链嵌入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数字服务贸易会对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产生显著影响,不仅能够对全球价值链嵌入产生直接赋能作用,而且还能够通过对外开放水平对全球价值链嵌入产生间接赋能作用;对外开放水平在数字服务贸易推动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中发挥重要中介效应,表现为部分中介效应,对外开放水平所发挥的中介效应还存在显著异质性。具体而言,对外开放水平越高,其中介效应越强。最后,本文从加快数字化对服务贸易的赋能、加大数字服务贸易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数字服务贸易模式和业态创新、鼓励数字服务贸易企业创新发展、加强国际合作与规则制定、加大数字服务贸易人才培养,以及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七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数字服务贸易 对外开放 全球价值链嵌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范宏梅
数字经济是当前乃至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如何有效地发挥数字经济赋能作用,促进我国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和更好地嵌入全球价值链中,已成为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我国31个省域2017-2021年的样本数据,在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水平和数字贸易发展水平基础上,实证研究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并检验了数字贸易的间接影响(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具有重要的直接赋能作用,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我国数字贸易的发展并间接影响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水平;数字贸易的中介效应存在,能够进一步强化数字经济发展对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的正向赋能作用,促进地区全球价值链水平的提升。最后,从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赋能作用、充分发挥数字贸易的中介作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以及数字贸易规则制定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启示。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全球价值链 数字贸易 中介效应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岚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应该如何提升贸易利益,摆脱"大而不强"的不利局面,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文章首先从专业化效应和干中学效应两个层面刻画了全球价值链分工融入路径影响一国贸易利益的理论机制,然后利用2000-2014年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考察了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中国出口贸易利益的问题。研究表明:(1)对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前向参与和后向参与能够分别通过专业化效应和干中学效应促进贸易利益的提升;(2)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显著提升了中国的贸易利益,且后向参与是中国融入GVC分工并获得贸易利益的主要途径;(3)外商投资企业以促进中国制造业后向参与GVC的方式,促进了中国贸易规模的增加,同时也抑制了中国的贸易获利能力,即外商投资对中国贸易利益发挥着"双刃剑"作用;(4)与低收入国家前向关联引致的专业化效应以及与中等收入国家后向关联引致的干中学效应显著提升了中国的贸易利益,但与高收入国家后向关联引致的干中学效应对中国贸易利益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中国在巩固与高收入国家之间的产业关联的同时,应该提升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内的中低收入国家在中国价值链分工网络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贸易利益 前向关联 后向关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谭前进 张琢 蔡甜甜
提升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水平是双循环视角下加快我国贸易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贸易便利化为我国融入全球价值链提供了可能的路径。本文在构建贸易便利化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贸易便利化对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并考察了对外开放水平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我国不同省域之间贸易便利化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东部沿海地区和较早设立自贸区省域的贸易便利化水平较高,而中西部地区省域的贸易便利化水平相对较低。贸易便利化会提升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水平且对外开放水平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使得贸易便利化对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会产生间接影响,且具有进一步强化贸易便利化对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的正向赋能作用。最后文章从不断扩大自贸区和跨境电商综试区覆盖范围、提升我国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深化对外开放的中介赋能作用、不断缩小区域之间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小牧 李嘉珊 刘霞
对外文化贸易的高质量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近十年来,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发展理论和战略认识都有了显著提升,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到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从满足人民基本精神文化需要到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和多元化发展水平,从文化科技融合到数字文化产品与服务国际化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理念和战略在持续转型升级。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文化贸易领域国家指导性文件的出台和国家文化出口基地辐射作用的显著增强,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在贸易规模、国别结构和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成就。未来中国应抓住数字文化贸易的发展契机,推进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激发中小微文化企业的全球市场活力,在更高水平上释放“一带一路”倡议的红利,以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夯实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
对外文化贸易 变革与成效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垚 贾晓斐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不断加深,但从国内市场发展来看,贸易市场分割的现象也愈演愈烈。本文基于C-P模型考察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国内贸易市场分割的影响,采用2003-2020年的经验数据,分别基于劳动力配置变动和价格方差得到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和国内贸易市场分割情况,进而利用空间杜宾面板模型(DSDM)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两个核心变量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第一,我国国内贸易市场分割的核心原因来自冰山成本,且存在明显的时滞性,随时间贸易市场分割逐步加剧;第二,从全国层面来看,全球价值链嵌入有助于抑制国内贸易市场分割现象;第三,从区域视角来看,全球价值链嵌入不仅能够减少本地区的贸易市场分割现象,同时也通过空间溢出实现了对周边地区贸易市场分割的抑制。持续推动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要重视不同地区的经济基础与特点,实施因地制宜的发展方略。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立敏 周材荣 倪艳霞
本文从全球价值链视角,根据融入增加值贸易的显示性比较优势及显示性竞争优势两个指标,对各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算,并检验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制度质量对其的影响,用门槛回归模型考察制度质量在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和国际竞争力关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存在显著正影响,参与全球价值链越深的国家,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越高;制度质量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也存在显著正影响,较高的制度质量有利于一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门槛回归结果显示制度质量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制度质量越过门槛值之后,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作用下降,这说明参与全球价值链对制度质量较低国家的制造业国际竞...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彭支伟 张伯伟
本文构建一个具备微观基础的两国模型,刻画了中国同世界其他地区(ROW)之间的价值链分工。通过参数调校,使模型数值解与现实产出及贸易结构相吻合,并以此估算1995-2014年中国和ROW在彼此产出中的收益分配格局,分析决定分工收益的基本因素。研究结果表明,ROW从中国获得的收益份额大致经历了一个"倒V型"变化过程,其收益更多源自中间品出口的数量渗透;中国从ROW获得的收益份额持续提高,且较多地归因于出口中间品在国外价值链中的嵌入度提升。在2006年以后,中国的全球分工地位明显改善。知识密集型制造业主导了中国与ROW之间的收益分配格局,其出口的中间品在外部价值链中的嵌入深度呈强劲上升趋势。
关键词:
价值链分工 要素收益 分工地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彭支伟 张伯伟
本文构建一个具备微观基础的两国模型,刻画了中国同世界其他地区(ROW)之间的价值链分工。通过参数调校,使模型数值解与现实产出及贸易结构相吻合,并以此估算1995-2014年中国和ROW在彼此产出中的收益分配格局,分析决定分工收益的基本因素。研究结果表明,ROW从中国获得的收益份额大致经历了一个"倒V型"变化过程,其收益更多源自中间品出口的数量渗透;中国从ROW获得的收益份额持续提高,且较多地归因于出口中间品在国外价值链中的嵌入度提升。在2006年以后,中国的全球分工地位明显改善。知识密集型制造业主导了中国
关键词:
价值链分工 要素收益 分工地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乔平平
面对贸易壁垒对于中国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冲击,文章构建了贸易壁垒与中国细分产业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指数,采用GARCH (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TGARCH (门限模型)以及MRS (马尔科夫转换模型)等范式,系统分析了贸易壁垒对中国制造业、服务业、能源业与农业四个垂直产业全球链嵌入的实际影响。结果显示:第一,贸易壁垒的自冲击效应呈现明显波动性,反映了贸易壁垒具有高波动、缓收敛的特征。第二,贸易壁垒冲击对各细分全球价值链嵌入产业具有迥异波动态势,贸易壁垒在不同阶段对全球价值链的冲击具有显著异质性。其中对中国制造业与能源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程度呈现阶段效应,对中国服务业与农业全球价值链嵌入呈现阶段反转效应。第三,贸易壁垒对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具有动态时滞性,且这一影响具有突出的门槛效应与状态转换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乔平平
面对贸易壁垒对于中国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冲击,文章构建了贸易壁垒与中国细分产业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指数,采用GARCH (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TGARCH (门限模型)以及MRS (马尔科夫转换模型)等范式,系统分析了贸易壁垒对中国制造业、服务业、能源业与农业四个垂直产业全球链嵌入的实际影响。结果显示:第一,贸易壁垒的自冲击效应呈现明显波动性,反映了贸易壁垒具有高波动、缓收敛的特征。第二,贸易壁垒冲击对各细分全球价值链嵌入产业具有迥异波动态势,贸易壁垒在不同阶段对全球价值链的冲击具有显著异质性。其中对中国制造业与能源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程度呈现阶段效应,对中国服务业与农业全球价值链嵌入呈现阶段反转效应。第三,贸易壁垒对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具有动态时滞性,且这一影响具有突出的门槛效应与状态转换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健 赵洋 赵迪
从国别角度出发,本文研究借助生产分割阶段数测度,通过将全球价值链解构为国内和国际价值链分工联系,同时在区分制造和服务功能环节基础上,探讨了全球价值链分工影响服务贸易发展的特点及其内在机制。结合定量考察与实证分析,研究证实:全球价值链分工联系拓展对服务贸易总体表现为促进作用,这在金融危机后进一步增强;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过度集中于在制造环节嵌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特点,决定了该分工联系更主要存在不利影响。全球价值链解构下的机制探讨表明:在推动服务贸易增长方面,国内或国际价值链拓展的影响并非彼此"替代",而是可以呈现"互补"关系;相比国内价值链,拓展国际价值链、尤其服务环节国际价值链分工联系能够更好促进服务贸易。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浚丞 张志新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如何对全球价值链的融入产生深远影响,并进一步解析了数字贸易在这一进程中所起到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研究表明,跨境电商发展对全球价值链嵌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且在不同地区间存在异质性。同时,数字贸易作为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全球价值链嵌入过程发挥了显著的中介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扩大开放视角下跨境电商对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的赋能效应——基于省域样本数据的实证
数字经济嵌入下全球价值链重构演化与中国绿色贸易利益动态评估研究
全球价值链嵌入与全球高端制造业网络地位:基于增加值贸易视角
高标准区域贸易协定对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
全球价值链嵌入与国际经济周期联动:基于增加值贸易视角
嵌入全球价值链对我国零售业出口贸易碳排放的作用机制——基于碳达峰背景下
贸易便利化与全球价值链嵌入动态关系研究——基于出口贸易成本的中介效应
数字服务贸易空间网络嵌入与中国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
相互依赖、全球价值链嵌入与国际贸易利益
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与制造企业成本加成——贸易上游度视角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