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70)
2023(15519)
2022(12678)
2021(11746)
2020(10156)
2019(23195)
2018(23138)
2017(44378)
2016(24340)
2015(28075)
2014(28440)
2013(27666)
2012(25533)
2011(22781)
2010(22857)
2009(21161)
2008(21212)
2007(19072)
2006(16286)
2005(14348)
作者
(71636)
(60319)
(60047)
(57010)
(38303)
(28850)
(27444)
(23620)
(22907)
(21438)
(20422)
(20378)
(19203)
(18941)
(18767)
(18735)
(18389)
(17736)
(17503)
(17235)
(14962)
(14932)
(14885)
(13892)
(13518)
(13456)
(13429)
(13325)
(12328)
(12122)
学科
(102580)
经济(102462)
管理(69013)
(65472)
(53484)
企业(53484)
方法(51173)
数学(44886)
数学方法(44339)
(28033)
中国(26784)
(26753)
(25407)
贸易(25398)
(24608)
业经(21734)
(21717)
(19429)
地方(19428)
农业(18098)
(17102)
理论(17082)
财务(17039)
财务管理(16994)
企业财务(16054)
(15779)
银行(15727)
(15600)
金融(15591)
(15155)
机构
大学(354778)
学院(353805)
(143997)
经济(141081)
管理(134246)
研究(117265)
理学(116235)
理学院(114970)
管理学(112709)
管理学院(112076)
中国(87020)
(74082)
科学(72932)
(66045)
(62249)
(59336)
中心(54668)
业大(54609)
研究所(54161)
(53609)
财经(53290)
农业(49340)
(48402)
(46291)
师范(45733)
北京(45482)
经济学(44801)
(42725)
(42061)
经济学院(40747)
基金
项目(240053)
科学(188290)
基金(174219)
研究(172778)
(152661)
国家(151450)
科学基金(129275)
社会(108868)
社会科(103189)
社会科学(103159)
(94388)
基金项目(91568)
自然(84260)
自然科(82361)
自然科学(82333)
教育(81206)
自然科学基金(80854)
(79669)
资助(72183)
编号(70141)
成果(57504)
重点(54530)
(53369)
(50998)
(49556)
课题(48905)
科研(46693)
创新(46450)
教育部(45648)
国家社会(45330)
期刊
(150958)
经济(150958)
研究(97952)
中国(64635)
学报(59494)
(55962)
科学(52230)
(52086)
管理(47298)
大学(44867)
学学(42433)
农业(37871)
教育(37605)
技术(31603)
(30118)
金融(30118)
财经(26245)
业经(25351)
经济研究(25171)
(22527)
问题(21648)
(20990)
(20260)
统计(18573)
(18256)
国际(17560)
技术经济(16900)
图书(16517)
商业(16498)
(16490)
共检索到5122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亚斌  李峰  曾铮  
中国是"大而不强"还是"大而且强"?对于一国贸易国类型的判别,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本文基于全球生产网络(GPNS)来构建贸易强国的指标体系,并进行因子分析法的实证分析,得出贸易强国的判别标准,即贸易效益因子、贸易环境因子以及贸易结构因子。在此基础上,通过综合得分进行聚类分析,得出结论是:中国是贸易大国而不是贸易强国,中国处于第三阶梯,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中国要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需要从贸易效益、贸易结构、贸易环境方三个方面着手改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谭飞燕  张力  李孟刚  
基于当前的国际竞争环境变化,文章构建了基于国际竞争新优势的贸易强国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主成分方法计算了贸易强国指标综合评价得分,结果表明:总体而言,我国排名居中,但在生产效率、创新能力等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是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传统竞争优势逐步缩小的背景下,为加快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发展的进程,我国还需要进一步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培育贸易竞争新优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艾洪山  刘源远  
文章在产品内分工背景下将产品附加值纳入产业结构的考量体系,构建了适合全球生产网络的产业结构考量标准,揭示了我国出口贸易结构提升的内涵,进而利用新的考量指标重新测算了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产业结构。在此基础上,对以贸易附加值理论为基础的贸易结构升级从价值链攀升和提高产品质量两方面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杭生  
2005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连续两年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占世界贸易的比重高居第三位,已经成为世界瞩目的贸易大国,然而还不能说就是贸易强国。本文研究我国确立贸易强国地位应该达到的指标体系,这些指标包括:贸易规模指标、核心竞争力指标、贸易结构指标、盈利性指标和贸易环境条件,并且运用翔实的数据分析了我国与发达国家在这些指标方面的差距。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林春艳  姜慧  
针对工业化水平和工业化质量构建了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法得出影响中国山东省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并与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进行横向比较,以明确差距,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江  张杨  
为实现中国对外贸易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首先应明确贸易强国的内涵与目标。笔者从主体、内容和市场等方面构建贸易强国(地区)的指标体系,将外贸增长方式转变成目标内涵并具体化,通过因子分析法构建贸易大国和贸易强国的判别标准,再利用聚类分析法判别中国在贸易强国标准下的层次和地位,最后提出中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高卓琼   张明  
对数字贸易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是研究和制定数字贸易发展战略的起点。本文从基础支撑、贸易业务、创新能力、贸易场景、贸易保障五个维度出发,构建包含5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23个三级指标的数字贸易发展指标体系,测度55个国家2011—2021年的数字贸易发展情况,并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对数字贸易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全球整体数字贸易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同时存在一定的分化趋势,各国发展差距可能进一步加大;从整体看,发达国家的数字贸易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且年度变化较小,处于稳定高位的状态;中国的数字贸易发展水平在近几年呈现出持续赶超的态势,具有较大发展潜力,但存在分项指标发展不平衡的情况;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水平、营商环境、前沿技术水平、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均对数字贸易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对OECD国家和非OECD国家的影响具有异质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郝梦琪  王婷  
考虑到物流绩效与贸易便利化的关系,以物流绩效指数(LPI)为切入点,构建贸易便利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测量了我国主要贸易国家(地区)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并进行综合排名。结果显示,贸易便利化水平排名靠前的国家,其LPI指数排名也相应靠前;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马述忠  刘健琦  贺歌  
"贸易强国战略"是中国"十三五"以来的重要国家战略。在数字经济时代,传统的外贸竞争优势已难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有必要研究贸易强国在数字经济时代的评价标准。本文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提出数字贸易强国的定义,建立数字贸易强国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59个主要国家进行评价。美国、中国、日本、德国和英国是潜在的数字贸易强国。美国是"全能型潜在数字贸易强国",中国是"高潜力型数字贸易强国",日本和德国是"制造业数字化驱动型潜在数字贸易强国",英国是"服务业数字化驱动型潜在数字贸易强国"。中国的数字化市场指数在5个国家中排名第一,贸易潜力指数表现相对良好,然而数字贸易结构还有待优化,数字贸易环境还有较大的改善空间。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彭静  顾国达  
文章探讨了区域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影响因素,构建了包含22个指标的区域外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以浙江为例,对区域外贸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外贸可持续发展水平总体呈现趋好态势,但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服务贸易出口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等领域相对弱势,需要加以重点关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海波  王婷  
本文从外贸规模、外贸质量、外贸进度和外贸潜力四个方面构建金砖国家外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2005-2010年的数据,采用AHP方法金砖国家外贸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0年各国外贸规模指标持续增长,外贸质量指标差别较大,外贸进度指标波动明显,外贸潜力指标具有很强的持续增长趋势。最后提出了增强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江  吴莉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国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探索提供了新的契机,在"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的合作重点下将进一步推动我国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文章通过对中国自贸区贸易投资便利化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以上海自贸试验区为代表的四大自贸试验区的丰硕成果充分体现出在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过程中建立自贸试验区的必要性。为对我国自贸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发展进行量化分析,构建了自贸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指标体系,并提出进一步推动自贸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进程的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冯丽娟  姚予龙  
以国际视野角度,从资源稀缺度、经贸紧密度、产业契合度、运输可达度、战略合作度等5个方面构建评价体系总体框架,并进一步分解为12个指标,建立主要石油进口国与俄罗斯石油贸易合作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利益相关者分析视角,选取中国、日本、韩国、美国等亚太地区及欧洲、独联体等共15个国家,利用Delphi和层次分析法对相关指标进行定量计算与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相对其他石油进口国家而言,中国是与俄罗斯未来石油贸易合作潜力最大的国家;2中国在资源稀缺度、经贸紧密度、运输可达度、战略合作度等方面具备明显的合作优势;3中国在石油产业技术和设备方面不及日本等国家,技术支撑合作潜力受到制约;4中国应明确本国相...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官永彬  
动态认识区际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从公共服务产出的视角,构建一个包含4个级别共20个指标的区际基本公共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选择分税制改革以来2000~2006年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对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总体和具体项目差距作出实证评价。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仍不均衡,东部地区整体上比中西部地区享有更多的基本公共服务资源;不同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区际非均衡程度存在显著的差异。为此,缩小区际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相应政策建议是:中央政府作为制度的供给者,应通过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平衡地区间的财力差距,改变地方政府的激励结构与规范地方政府...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波  刘海云  
近年来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对国际贸易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推动国际贸易高速发展的主导力量,实施科技兴贸战略是实现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跨越的必由之路。本文用数据对比分析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前后进出口状况,尤其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出通过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实现了我国外贸出口的跨越式进步。同时,文章总结了我国实施科技兴贸战略期间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