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02)
2023(15003)
2022(12604)
2021(11887)
2020(10011)
2019(23435)
2018(23098)
2017(43049)
2016(22980)
2015(26072)
2014(25796)
2013(25497)
2012(23413)
2011(21254)
2010(20782)
2009(19044)
2008(18769)
2007(16193)
2006(13801)
2005(12243)
作者
(65261)
(55006)
(54514)
(52018)
(34545)
(26150)
(24943)
(21490)
(20671)
(19155)
(18633)
(18308)
(17176)
(17090)
(17042)
(16840)
(16423)
(16271)
(15731)
(15686)
(13415)
(13320)
(13052)
(12432)
(12326)
(12210)
(12028)
(11723)
(10932)
(10857)
学科
(99435)
经济(99346)
管理(67926)
(59862)
方法(48522)
(48324)
企业(48324)
数学(43054)
数学方法(42576)
中国(26875)
(26464)
贸易(26451)
(25746)
(25231)
(24660)
环境(23578)
(20484)
业经(19703)
地方(18025)
农业(16447)
(16247)
(16002)
(15822)
(15511)
财务(15469)
财务管理(15433)
企业财务(14572)
(14409)
银行(14378)
(14203)
机构
大学(330646)
学院(328766)
(145452)
经济(142957)
管理(128396)
研究(112686)
理学(111703)
理学院(110539)
管理学(108689)
管理学院(108101)
中国(85867)
(69152)
科学(67883)
(62788)
(55525)
中心(52277)
(52254)
财经(51377)
研究所(50994)
业大(48128)
(46923)
经济学(46143)
(46014)
北京(43349)
经济学院(41961)
(41176)
农业(41088)
(40907)
师范(40494)
财经大学(38306)
基金
项目(227730)
科学(180437)
基金(169387)
研究(163929)
(148621)
国家(147528)
科学基金(126729)
社会(106959)
社会科(101727)
社会科学(101702)
基金项目(89212)
(85859)
自然(81782)
自然科(79864)
自然科学(79841)
自然科学基金(78424)
教育(74122)
(73421)
资助(69693)
编号(64236)
重点(51700)
(51454)
成果(50668)
(49216)
(47466)
国家社会(46251)
科研(44720)
创新(44596)
教育部(44328)
课题(43018)
期刊
(147488)
经济(147488)
研究(90917)
中国(57501)
学报(51011)
(48341)
科学(47395)
(45414)
管理(44375)
大学(38960)
学学(36794)
农业(31431)
技术(27594)
教育(26854)
(26649)
金融(26649)
经济研究(25533)
财经(24788)
业经(23166)
(22358)
(21399)
问题(20771)
国际(19241)
(18231)
统计(17295)
资源(16317)
技术经济(16197)
世界(16156)
图书(15527)
(15404)
共检索到4721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凌志  
近年来贸易开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文章采用人均碳足迹与碳足迹强度作为生态环境指标,利用中国2000~2010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对贸易开放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及区域层面看,贸易的规模效应与结构效应均加剧了中国的生态环境压力,其中对西部地区影响程度最强;东、中、西部地区均存在倒U型的EKC曲线,并处于曲线的上升阶段;环境政策力度仅在中部地区降低了污染水平;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逐渐成为推高环境污染水平的重要因素。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雨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以及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生态环境之间关系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相关理论与研究进展,阐述了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与生态环境的现状,从理论角度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生态环境影响机制,通过连续19年省际面板数据,建立实证模型,分析两者关系,给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表明,FDI对环境的影响呈现倒U型曲线,技术溢出效应比较明显;EKC曲线则呈现正U型,表明随着收入的增加,FDI的规模效应的影响越来越大,最终成为污染避风港。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谢申祥  王孝松  
本文旨在考察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通过估计人均收入决定方程并将收入差距进行分解,在控制了国内资本存量、教育水平、城市化水平、区位等因素的基础上,我们有效地识别出全球化因素对中国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估计结果显示,在样本期内,贸易开放对收入差距增大的贡献度高达48.6%,而FDI对收入差距扩大起到了微小的抑制作用。两种因素结合起来,对地区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贡献度超过47%。因此,需要对贸易政策、产业政策、地区发展政策有效地进行协调,切实地采取政策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地区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状。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文娟  
利用1992—200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贸易影响环境的结构效应和总效应进行实证分析,考察贸易对中国环境产生的影响是来自贸易自身的结构因素,还是来自贸易所引起的其他经济因素变化。结果显示:除工业固体废弃物外,贸易的结构效应和总效应均提高了污染物的排放量;不同地区贸易—环境结构效应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相对收入较低地区贸易对环境影响的结构效应亦较小,贸易—环境结构效应较大的地区相对收入均较高。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强  高楠  
文章基于2000~2013年中国34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差分广义矩估计方法研究了城市蔓延影响环境污染的内在机理及其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蔓延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显著为负,对能源利用效率具有正面影响,表明城市空间快速且低密度的扩张即城市蔓延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同时减轻了城市环境污染。研究还表明,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显著为正,意味着中国当前还处于环境库兹涅茨"倒U"形曲线的左侧,尚未达到碳排放峰值,同时,固定资产投资是中国城市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因此,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解决中国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付鑫  张云  
通过对不同区域对外贸易的分解,构建贸易规模与贸易质量模型,从对外贸易规模与质量视角出发,分析不同对外贸易维度对环境污染的影响。通过设定对外贸易区域差异与环境污染间的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内地除西藏以外的30个省份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1)东部地区贸易规模与贸易质量都远超中、西部地区,而西部地区与中部地区贸易差异在2012年后逐渐减小。(2)对外贸易会显著地影响地区环境污染程度,环境污染程度会随着贸易规模的增加而增加,但会随着贸易质量的提升而下降,并且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在不同区域存在异质性。(3)随着贸易规模的增加,东、中、西部地区污染排放均会上升,但东部地区最为明显;随着贸易质量的提升,东部地区环境污染改善最为明显,中西部地区环境也存在一定程度改善。(4)随着人口密集度的增加,东部地区环境显著改善,中部地区变化不明显,西部地区环境更加恶化,即东部地区"知识溢出"效应最为明显。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皞   黄勇  
海南省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不仅面临经济开放的瓶颈,还承担着巨大的降碳压力。2020年中央提出在海南建立自贸港,建设自贸港不仅要求海南省在经济对外开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也要求全省环境质量要居于世界领先水平。为此文章将碳中和作为环境问题的切入点,以能源生态足迹作为环境指标,以1997—2019年作为研究期,通过调节效应模型来探究海南省该阶段的经济开放是如何影响能源生态足迹的。以期为海南自贸港经济开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许和连  亓朋  祝树金  
本文在新增长理论框架下,通过一个用贸易开放度和人力资本内生化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在生产函数中的作用及贸易开放度和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积累有助于提高物质资本的利用率,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的提高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加直接,它主要通过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而作用于经济增长。贸易开放度主要是通过影响人力资本的积累水平而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贸易开放度和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东中西部存在差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袁冬梅  魏后凯  杨焕  
本文描述了1995年以来我国各地区贸易开放度、贸易商品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依据新经济地理理论及扩展的H-O理论提出了贸易商品结构变化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假说,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从全国范围以及分地区来看,贸易开放度的扩大和制成品贸易比重的上升均有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2)外资的流入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和制成品贸易比重的上升,各省份外资依存度的提高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缓和作用,但统计上不显著;(3)当前劳动力的不充分流动、各省份海外市场接近度的差异等仍是制造业空间布局扩散和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不利因素。因此,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基础上,促进劳动力、资本等要素跨区域充分流动,优化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和贸易商品结构,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占华  于津平  
本文基于2003-2011年中国30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和系统GMM估计方法,考察了省际以及三大经济圈内贸易对工业废水、工业SO_2、工业烟(粉)尘等三类污染物排放量的影响,并检验了现阶段中国是否存在库兹涅茨假说、污染避风港效应及要素禀赋效应等。结果显示:中国省际及三大经济圈内贸易开放度的提高有助于中国环境质量的改善,更为重要的是,各省通过经济合作的加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各自污染物排放量。通过引入交叉项进一步发现贸易对环境分别存在负收入效应及正结构效应。同时,中国的人均收入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污染避风港效应与要素禀赋效应则随污染物指标选取、分析...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吴祥佑  黄志勇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吴祥佑  黄志勇  
本文基于中国进出口信用保险公司22家省级分公司的业务数据,以出口信用保险保费而非保额为核心解释变量,构建了分析出口信用保险出口促进作用的省际面板数据模型。利用工具变量法,以2SLS和GMM法估计有效地解决了出口额和保费间的内生性问题。实证结果表明,出口信用保险对中国出口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金融危机期间表现得尤其明显,具有较强的"逆周期性"。出口信用保险的出口促进作用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对中部地区出口的边际促进作用最大,西部次之,东部最小。出口信用保险的出口促进作用还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当发展到特定水平,越过某个门槛后,对出口的促进作用会显著增强,甚至发生质的飞跃。对赔付率低且稳定的中西部省份,保险人应实施积极的承保策略,以更有效地促进出口。通过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支持出口必须将支持力度提高至一定的水平,否则不会产生预期的效果。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徐少君  
本文在理论分析能源消费与对外贸易关系的基础上,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FMOLS与DOLS估计法、VECM等方法,实证分析了能源消费与出口贸易、能源消费与进口贸易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长期内,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的发展均显著地促进了能源消费的需求;短期内,能源消费与出口贸易存在显著的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但能源消费与进口贸易间不存在短期格兰杰因果关系;同时,东、中、西部三大地区能源消费与进、出口贸易间的关系也存在差异。因此,对各地区简单实行减少能源消费类措施将对出口贸易或进口贸易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而更应注重能源利用效率,通过改进技术、提高能源传输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优化出口结构、积...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沙文兵  石涛  
改革开放以来,规模持续扩大的外商直接投资在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给我国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利用我国30个省(市、区)、1999~2004年度的面板数据,构建了一个经济计量模型,对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效应进行测度。计量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生态环境具有显著的负面效应:就全国总体情况而言,三资工业企业总资产每增加1%,工业废气排放量增加0.358%。进一步对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研究表明,与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区域分布特征相一致,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生态环境的负面效应也呈现出明显的东高西低的梯度特征。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月明  王倩  
外商直接投资在对中国经济增长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的同时,我们也不可忽视其可能会对我国环境造成的影响。文章通过构建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并且以东中西部为三个横截面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来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各个地区环境的影响。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和东部中部地区的环境污染指数之间有正相关关系,和西部地区的环境污染指数之间是一个负相关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