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96)
- 2023(6967)
- 2022(5290)
- 2021(4430)
- 2020(3385)
- 2019(7668)
- 2018(7658)
- 2017(13414)
- 2016(7160)
- 2015(8070)
- 2014(8303)
- 2013(7593)
- 2012(6637)
- 2011(5886)
- 2010(5830)
- 2009(5457)
- 2008(5590)
- 2007(4799)
- 2006(4440)
- 2005(4224)
- 学科
- 济(31942)
- 经济(31920)
- 管理(22852)
- 业(18632)
- 贸(17279)
- 贸易(17265)
- 易(16754)
- 企(14483)
- 企业(14483)
- 中国(11036)
- 方法(10923)
- 环境(9916)
- 农(9767)
- 数学(8671)
- 数学方法(8613)
- 地方(8504)
- 业经(8437)
- 关系(7251)
- 财(6904)
- 划(6591)
- 出(6575)
- 发(6556)
- 农业(6165)
- 口(5790)
- 出口(5788)
- 出口贸易(5788)
- 学(5561)
- 产业(5517)
- 发展(5466)
- 展(5457)
- 机构
- 学院(105269)
- 大学(104762)
- 济(48862)
- 经济(48068)
- 管理(37783)
- 研究(36849)
- 理学(32470)
- 理学院(32189)
- 管理学(31685)
- 管理学院(31534)
- 中国(26638)
- 京(21673)
- 科学(20493)
- 财(20111)
- 所(17620)
- 财经(16351)
- 江(16151)
- 中心(16142)
- 研究所(15940)
- 经济学(15844)
- 农(15569)
- 经(14809)
- 经济学院(14494)
- 院(14246)
- 范(13935)
- 业大(13826)
- 师范(13815)
- 贸(13379)
- 北京(13293)
- 州(12714)
- 基金
- 项目(70820)
- 科学(55865)
- 研究(54128)
- 基金(51287)
- 家(44532)
- 国家(44212)
- 科学基金(37745)
- 社会(36243)
- 社会科(34536)
- 社会科学(34528)
- 省(27323)
- 基金项目(26357)
- 教育(24030)
- 划(22212)
- 编号(22050)
- 自然(22009)
- 自然科(21455)
- 自然科学(21451)
- 自然科学基金(21038)
- 资助(19914)
- 成果(17664)
- 发(16741)
- 重点(16411)
- 国家社会(16062)
- 部(15527)
- 课题(15187)
- 创(14426)
- 发展(14067)
- 展(13847)
- 制(13781)
共检索到161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代丽华 金哲松 林发勤
随着我国环境污染状况日趋严重.政府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保护生态环境。而不断扩大的贸易活动对资源的需求增加使得人们开始认为贸易扩张或许是我国环境污染状况难以改善的原因之一。因此在我国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的重要阶段.研究贸易对环境将产生何种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围绕这一问题国内外学术界展开了大量探讨.但现有理论和经验证据还没有给出统一的答案。由于贸易与环境之间存在反向因果关系.而且发展中国家的数据准确性也缺乏可信度.因此必须在回归时考虑内生性问题。在存在内生性的前提下使用OLS回归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偏误.因此本文通过构造汇率冲击变量—中国各省份最大贸易伙伴国的加权汇率—作为贸易开放的外部工具...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林峰
文章基于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基准模型和拓展模型,利用世界主要经济体1998~2012年的经济数据实证检验了财政支出对贸易平衡的动态冲击效应。研究表明:财政支出扩张对贸易平衡的冲击效应十分有限,长期内财政支出对贸易平衡缺乏直接的影响机制;价格水平、利率和实际汇率等传导性因素对财政支出与贸易平衡的动态关系未能形成有效的传导机制,财政支出扩张对贸易平衡也不会产生间接的影响;剔除财政支出、区分贸易类型等形式的稳健性检验,进一步保证了PVAR模型设定的有效性和分析结论的可靠性,通过45个国家的经验证据证实了传统研究中关于"李嘉图等价"假说的适用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彭水军 张文城 曹毅
本文基于2005-2010年中国251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和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贸易开放所引致的结构效应对中国三类地方性污染物排放量及其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贸易开放度提高有助于降低烟尘的排放量,而对二氧化硫和废水排放量以及三类污染物的排放强度也都存在负向影响但在统计上均不显著。从弹性值来看,贸易开放的结构效应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普遍较小,而经济增长的规模和技术效应、直接结构效应以及经济活动强度是影响各类污染物排放水平的主要因素。"通过引入交叉项进一步识别决定贸易结构效应的比较优势来源,结果发现,对于二氧化硫和烟尘指标,存在贸易开放带来的污染避风港效应,但由于同...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宝东 邓晓兰
长三角地区在取得经济增长奇迹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这与财政分权的制度安排密不可分。本文以我国长三角地区26个城市2003~2012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实证考察了城市层面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结果表明,财政分权的提高会增加污染物的排放,主要通过影响地方财政支出的偏向实现,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官员考核机制存在缺陷。因此,应该完善现行的地方官员考核评价机制和财政分权体制、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和加强区域间合作等手段提高环境质量。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环境污染 官员考评机制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李慧中 黄平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董国辉
“贸易条件恶化论”是由劳尔·普雷维什和汉斯·辛格提出来的一种理论,它从诞生之日起,就在西方经济学界引起了广泛争议,由此引发了一场历经数十载的“贸易条件之争”。然而,这一理论并没有因此失去其生命力,而是获得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发展。这表明,在“知识经济”时代,外围国家可能会继续面临贸易条件恶化的问题。
关键词:
劳尔·普雷维什 贸易条件 知识经济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亚斌 车鸣 易先忠
外贸发展的"合成谬误"会导致所有实施同一发展战略的国家贸易条件恶化,降低外贸增长的福利,这一观点成为质疑立足比较优势实现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重要论据。基于UNCTAD 1995年以来的商品贸易数据分析发现:由于其他与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相似的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中国贸易条件恶化态势得以凸显,即中国贸易条件恶化在"合成谬误"的前提下更加明显。那么这就需要调整中国外贸发展战略以避免"合成谬误"。
关键词:
出口结构 合成谬误 贸易条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荣 贺晓波
本文对弹性分析法进行修正,得出结论:当一国的初始贸易收支为赤字,本国国民收入保持不变时,进出口需求价格弹性之和大于1,本币贬值不一定能改善本国的贸易收支;而进出口需求价格弹性之和小于或者等于1,本币贬值恶化本国的贸易收支。2001年6月~2005年1月期间, 美元贬值使美国的贸易赤字状况恶化的原因是美国的进出口需求价格弹性之和小于1。
关键词:
弹性分析法 美元贬值 实证检验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觉力 王文龙
本文通过对贸易条件恶化论进行全面的分析 ,得出了低技术层次出口商品相对于高技术层次出口商品存在着长期贸易条件的恶化 ,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 ,贸易条件恶化的范围越来越广 ,但一国可以通过持续的技术进步来改善贸易条件 ,从而得出要改变我国不利的贸易条件 ,其最佳途径是不懈的技术进步。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震 秦慧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贸易条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恶化,原因主要是我国比较优势级别较低。为此我们应当采取以促进比较优势和产业结构升级为中心的一系列政策,改善我国贸易条件。
关键词:
中国 贸易条件 比较优势阶梯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隋广军 申明浩 罗晓扬
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持续恶化使人们对比较优势战略的有效性产生了怀疑。文章借鉴超边际分析方法,利用李嘉图模型,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进行了模型化分析,发现贸易得益只取决于相对偏好和相对人口比例的大小,进而通过模型分析对我国比较优势的战略选择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
贸易条件 比较优势 模型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苍峰 王恬
金融危机爆发对我国外贸企业的沉重打击,再次表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以及对外贸易高依存度的弊端。本文从贸易条件模型入手,通过分析1980~2003年间中国与美国的相关变量发现,由于我国贸易结构长期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使得我国不断增长的制造业生产率和较低的购买力水平成为我国贸易条件趋于恶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增强中国制造业生产多样化的能力,是长期内改善我国对外贸易条件的途径。
关键词:
贸易条件 生产率 工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桂军 张玉芹
本文首先测算了我国的年度贸易条件,并使用贸易条件调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作为指标,研究了我国国际购买力的变动情况,进而得出我国国民财富的的总体状况。随后使用居民实际人均消费支出作为经济福利的指标,运用显示偏好弱公理分析了国民经济福利的变动情况,并通过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率的对比,判定了我国经济是否存在贫困化增长。研究结果表明,尽管贸易条件不断恶化,迄今为止我国经济并没有出现贫困化增长。
关键词:
贸易条件 贫困化增长 经济福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曾铮 胡小环
本文针对近年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高度化和贸易条件持续恶化并存的现象,对中国现实的贸易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初级产品及制成品出口比重增减均与价格贸易条件成负相关关系。接着,文章设立了一个引入产品内分工概念的数理模型,说明以上悖论源自于我国生产的工业制成品均位于产品内分工的低价值链部位,从而造成出口商品结构迅速高度化的假象。最后,在以上实证研究和逻辑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提升我国贸易利益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韩青
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一直在恶化,本文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方法对此进行了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发现实际汇率、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出口和贸易收支在长期内都不同程度地恶化着我国的贸易条件,这其中又以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恶化效应最大,但这种恶化是中国经济成长过程中作为一个大国必须对世界做出的贡献。最后基于此分析和全球化的视角得出贸易条件的含义有所转变的结论。
关键词:
贸易条件 影响因素 恶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