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26)
- 2023(17404)
- 2022(14864)
- 2021(13987)
- 2020(11939)
- 2019(27657)
- 2018(27192)
- 2017(51710)
- 2016(27988)
- 2015(31475)
- 2014(31042)
- 2013(30591)
- 2012(27817)
- 2011(25269)
- 2010(25065)
- 2009(22982)
- 2008(22460)
- 2007(19220)
- 2006(16637)
- 2005(14713)
- 学科
- 济(114346)
- 经济(114222)
- 管理(76458)
- 业(73081)
- 企(59017)
- 企业(59017)
- 方法(57248)
- 数学(50698)
- 数学方法(49979)
- 中国(32009)
- 农(29502)
- 贸(29081)
- 贸易(29066)
- 易(28233)
- 财(26949)
- 业经(23864)
- 学(23404)
- 地方(20812)
- 农业(19840)
- 制(18954)
- 理论(17854)
- 技术(17143)
- 务(16791)
- 环境(16749)
- 财务(16713)
- 财务管理(16684)
- 和(16643)
- 银(16601)
- 银行(16536)
- 融(16259)
- 机构
- 大学(398947)
- 学院(395035)
- 济(164033)
- 经济(160960)
- 管理(155198)
- 理学(135879)
- 研究(135580)
- 理学院(134407)
- 管理学(131783)
- 管理学院(131122)
- 中国(100928)
- 京(85116)
- 科学(84757)
- 财(70776)
- 所(68163)
- 农(67937)
- 研究所(62836)
- 业大(62348)
- 中心(60475)
- 财经(58151)
- 江(54440)
- 北京(53872)
- 农业(53737)
- 经(53259)
- 经济学(50299)
- 范(49916)
- 师范(49346)
- 院(49149)
- 经济学院(45651)
- 州(44139)
- 基金
- 项目(276905)
- 科学(216883)
- 基金(202726)
- 研究(196422)
- 家(179461)
- 国家(178068)
- 科学基金(151785)
- 社会(124823)
- 社会科(118545)
- 社会科学(118515)
- 基金项目(106603)
- 省(105550)
- 自然(100571)
- 自然科(98327)
- 自然科学(98300)
- 自然科学基金(96533)
- 划(90142)
- 教育(90116)
- 资助(85158)
- 编号(78159)
- 成果(62357)
- 重点(62268)
- 部(61292)
- 发(58227)
- 创(57442)
- 科研(53681)
- 创新(53628)
- 课题(53493)
- 教育部(52379)
- 国家社会(52302)
- 期刊
- 济(166515)
- 经济(166515)
- 研究(112936)
- 中国(71672)
- 学报(68127)
- 科学(60260)
- 农(60130)
- 管理(54986)
- 财(51215)
- 大学(51158)
- 学学(48301)
- 农业(41792)
- 教育(40336)
- 技术(32594)
- 融(31594)
- 金融(31594)
- 经济研究(29573)
- 财经(27796)
- 业经(26625)
- 经(23804)
- 贸(23147)
- 业(22896)
- 问题(22588)
- 国际(19922)
- 图书(19894)
- 统计(19761)
- 科技(19360)
- 技术经济(18900)
- 版(18553)
- 策(17972)
共检索到5662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蔼婷 刘波
鉴于理论研究和经验证据无法为发展中国家出现的贸易开放与非正规就业规模同步扩张的现象提供一致解释,文章利用2000-2012年省级数据,从全国、区域和时期多个维度就贸易开放对非正规就业规模的影响进行了实证考察。从全国来看,贸易开放显著扩大了非正规就业规模,并且进口贸易对非正规就业规模的影响大于出口贸易对非正规就业规模的影响。从区域来看,内陆地区贸易开放对非正规劳动力的引致需求大于沿海地区。金融危机后,进口贸易对非正规就业规模的影响逐步小于出口贸易对非正规就业规模的影响。另外,经济发展水平、城乡收入差距和城镇失业率对非正规就业规模的作用也呈现区域性和阶段性特征。基于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剑 王玉峰 周子琪
本文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买方垄断特征下的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进行理论分析,采用各省份2008~2016年最低工资数据匹配"其他就业人员"指标,通过静态和动态模型回归,发现最低工资标准的上调提升城市的非正规就业水平。对不同行业而言,最低工资上涨的就业创造和消失存在一定的异质性。为解决可能存在的样本选择偏误及政策内生性问题,本文将重庆市作为处理组,采用合成控制法构造"反事实"状态,客观评估最低工资调整的政策效果,并通过安慰剂试验进行稳健性检验,再次验证最低工资提高的就业创造效应。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唐俊波
本文首先建立理论模型阐明不同开放环境对非正规就业规模的不同影响,厘清贸易开放背景下劳动力从正式部门到非正式部门的过渡过程,得出贸易自由化导致非正式劳动力增加的临界阀值,然后运用脉冲响应方法实证研究贸易开放对非正规就业所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贸易开放对非正规就业的影响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上都优于其它变量。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贸易开放 非正规就业 理论实证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海成 苏梽芳 渠慎宁
本文基于2000~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在采用差值法估算全国及各省非正规就业规模的基础上,应用动态面板模型考察了就业保护制度对非正规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全国与各省城镇非正规就业率都呈现出大幅增加趋势,就业结构表现为非正规化;最低工资制度及社会保险制度对非正规就业产生了显著的负向作用;以"民工荒"到来的2004年作为分界点进行分样本检验,结果显示"民工荒"到来后并不改变上述结论,而且还发现,"民工荒"到来后最低工资制度对非正规就业的负向作用变小,而社会保险制度对非正规就业的负向作用变大。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海成 苏梽芳 渠慎宁
本文基于2000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在采用差值法估算全国及各省非正规就业规模的基础上,应用动态面板模型考察了就业保护制度对非正规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全国与各省城镇非正规就业率都呈现出大幅增加趋势,就业结构表现为非正规化;最低工资制度及社会保险制度对非正规就业产生了显著的负向作用;以"民工荒"到来的2004年作为分界点进行分样本检验,结果显示"民工荒"到来后并不改变上述结论,而且还发现,"民工荒"到来后最低工资制度对非正规就业的负向作用变小,而社会保险制度对非正规就业的负向作用变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申 何冰
本文基于2000-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在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力市场管制趋严的背景下,分析贸易开放对中国非正规就业的影响,构建以最低工资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贸易开放对非正规就业影响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对非正规就业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以最低工资标准为门槛的双门槛效应,即当最低工资标准未跨过第一个门槛值或跨越第二个门槛值后,贸易开放对非正规就业不存在显著的影响;而当最低工资标准位于两个门槛值之间时,贸易开放对非正规就业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贸易开放促进了非正规就业的发展;进口贸易的
关键词:
贸易开放 非正规就业 最低工资 门槛模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荷芬 马淑琴 徐英侠
本文基于要素禀赋理论和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将基础设施投入引致的要素积累效应纳入H.Oniki和H.Uzawa(1965)的分析框架,探讨了广义基础设施投入影响服务贸易结构的理论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动态面板模型,采用系统GMM两步法对80个不同收入水平国家及其分群组在1996-2010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交通、能源和通讯等经济性基础设施变量与服务贸易结构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社会性基础设施变量中,研发基础设施具有正向作用,医疗、教育和环保基础设施却呈负向作用,同时研发、医疗和教育基础设施变量均有显著的滞后效应;进口贸易有利于服务贸易结构优化,而FDI和服务业发展水平作用不显著。对于...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军
基于省级政府的面板数据,本文研究了贸易开放、资本开放与公共支出结构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实证分析,本文认为:资本开放对于政府公共支出结构的影响高于贸易开放,并且在实行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劳动分工对于政府公共支出水平的降低效应并没有得到体现。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苏梽芳 廖迎 李颖
本文利用1999-200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应用新近发展的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FDI、贸易和环境规制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发现,"污染天堂"假说在中国基本成立,而导致中国环境压力增大的最主要因素,并非是外商直接投资,而是自由贸易。这个结论有力地支持了"西方污染中国"的命题。进一步分析还发现,环境规制与对外贸易存在非对称的互动关系:环境规制对对外贸易存在显著负面影响,证实了"污染天堂"效应的存在;但反过来,对外贸易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环境治理努力的增强。最后本文选择多种环境规制指标和划分东、中、西部子样本的方法进行稳健性分析,证实了结论的可靠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方红生 李琪
利用我国省级层面的数据考察了贸易开放对产出波动的影响并对著名的补偿假说进行了再检验。实证结果显示,只有东部地区的数据证实了补偿假说,具体表现为贸易开放度的提高增加产出波动和政府支出的增加降低产出波动两个方面。本文认为提高贸易伙伴国数量和降低贸易集中度、提高金融发展水平和应付不利冲击而扩大政府支出都将有利于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耿晔强 闫思萌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对外贸易已逐步成为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文章从产业类型和性别视角利用2002~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制造业进出口贸易对劳动力就业效应的区域差异性。结果表明:整体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出口对劳动力就业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就业的影响依次降低;整体制造业进口对东部地区就业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对中部、西部地区就业具有显著的正效应;高技术产业进口均抑制了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制造业就业。进一步研究发现,制造业出口对男女性就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对男性就业的促进作用更大;制造业进口抑制了东部地区男女性就业,而提高了中部、西部地区男女性就业。
关键词:
制造业贸易 劳动力就业 区域差异性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耿晔强; 闫思萌;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对外贸易已逐步成为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文章从产业类型和性别视角利用2002~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制造业进出口贸易对劳动力就业效应的区域差异性。结果表明:整体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出口对劳动力就业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就业的影响依次降低;整体制造业进口对东部地区就业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对中部、西部地区就业具有显著的正效应;高技术产业进口均抑制了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制造业就业。进一步研究发现,制造业出口对男女性就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对男性就业的促进作用更大;制造业进口抑制了东部地区男女性就业,而提高了中部、西部地区男女性就业。
关键词:
制造业贸易; 劳动力就业; 区域差异性;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修岩 刘茜
基于1996—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和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从区域自身的开放程度以及相邻地区的开放程度考察贸易开放对区域城市集中的影响。结果表明,本地区贸易开放程度的提高显著促进了区域内部的城市集中,相邻地区贸易开放程度的扩大会造成本地区城市集中度的下降,同时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口规模对城市集中度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关键词:
贸易开放 城市集中 区域经济 灯光数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永乐 吴群
房价变动影响企业投资决策。不同类型房价对住宅投资的影响可分为绝对价格效应和相对价格效应,绝对价格效应在全国、东部和西部地区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中得到验证,相对价格效应未得到经验证据的显著支持,对住宅投资的影响较弱。面板数据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住宅投资受滞后1期住宅价格的影响最为显著,商业用房价格升高、工业用房价格降低有利于住宅投资增加。因而,对住宅投资的调节应集中于住宅价格本身,抑制住宅价格上涨有利于减少资金向住宅产业过度集聚,有利于避免出现房地产泡沫。
关键词:
房价 住宅投资 面板数据模型 价格效应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陈玉明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实现国内外均衡发展是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目标,扩大进口是目前中国改变进出口失衡、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因此,从影响进口需求的因素出发,建立动态面板回归模型,应用中国省域1987—2009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进口贸易具有内生性,不同省域、不同时期经济变量对进口的影响存在差异,FDI、储蓄、固定资产投资、出口等因素对进口具有正向影响,GDP与进口贸易呈负相关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贸易开放的规模、技术和结构效应对碳排放的影响——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检验
贸易开放程度对雾霾的影响分析——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研究
出口贸易对就业的影响及其地区差异——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中国对外贸易就业效应的系统广义矩估计——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贸易开放对我国不同区域技术效率的影响——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
最低工资标准、贸易自由化与非正规就业——来自中国的微观证据
贸易不平等交换的多因素诱因模型与实证研究——来自于多国面板的证据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规模估算及动机检验——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
财政支出对就业的影响存在门限效应吗——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