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90)
2023(14274)
2022(12317)
2021(11422)
2020(9618)
2019(22055)
2018(21875)
2017(41810)
2016(22515)
2015(25150)
2014(24990)
2013(24636)
2012(22438)
2011(20348)
2010(19954)
2009(18299)
2008(18061)
2007(15367)
2006(13321)
2005(11473)
作者
(66797)
(55616)
(55241)
(52197)
(35353)
(26817)
(24840)
(21961)
(21098)
(19523)
(18861)
(18711)
(17559)
(17276)
(17057)
(16915)
(16853)
(16540)
(16013)
(15663)
(14055)
(13481)
(13323)
(12534)
(12375)
(12204)
(12137)
(12116)
(11155)
(11031)
学科
(92294)
经济(92187)
管理(63684)
(61381)
(50700)
企业(50700)
方法(47036)
数学(40667)
数学方法(40313)
(25249)
贸易(25238)
(24438)
(23465)
中国(23379)
(22599)
(20357)
业经(19787)
地方(17746)
农业(15895)
理论(15735)
(14671)
财务(14612)
财务管理(14589)
技术(14427)
(14295)
环境(13950)
(13923)
企业财务(13798)
(12748)
金融(12747)
机构
大学(328890)
学院(324977)
(132618)
经济(130050)
管理(129636)
理学(114361)
理学院(113143)
管理学(111214)
管理学院(110672)
研究(107373)
中国(76275)
(68496)
科学(67886)
(57514)
(56332)
(53538)
业大(52718)
研究所(49467)
财经(47965)
中心(47566)
农业(44849)
(44375)
(43909)
北京(42533)
(41175)
师范(40682)
经济学(40560)
(39011)
经济学院(36988)
(36221)
基金
项目(231458)
科学(180953)
基金(169100)
研究(164298)
(149233)
国家(148037)
科学基金(126439)
社会(104407)
社会科(99053)
社会科学(99030)
基金项目(90482)
(89479)
自然(83968)
自然科(82012)
自然科学(81989)
自然科学基金(80551)
(75845)
教育(75105)
资助(69580)
编号(65523)
成果(51873)
重点(51785)
(51065)
(48682)
(48335)
创新(45016)
科研(44963)
课题(44546)
教育部(43725)
大学(43299)
期刊
(133207)
经济(133207)
研究(91263)
学报(57628)
中国(53076)
科学(49516)
(49508)
管理(44225)
大学(42844)
(41069)
学学(40751)
农业(34384)
教育(32331)
技术(24951)
(23865)
金融(23865)
财经(23181)
经济研究(22945)
业经(21935)
(19740)
问题(18897)
(18590)
(17514)
科技(16394)
(15474)
商业(15439)
图书(15389)
理论(15303)
国际(15190)
技术经济(15030)
共检索到4506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唐俊波  
本文首先建立理论模型阐明不同开放环境对非正规就业规模的不同影响,厘清贸易开放背景下劳动力从正式部门到非正式部门的过渡过程,得出贸易自由化导致非正式劳动力增加的临界阀值,然后运用脉冲响应方法实证研究贸易开放对非正规就业所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贸易开放对非正规就业的影响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上都优于其它变量。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蔼婷  刘波  
鉴于理论研究和经验证据无法为发展中国家出现的贸易开放与非正规就业规模同步扩张的现象提供一致解释,文章利用2000-2012年省级数据,从全国、区域和时期多个维度就贸易开放对非正规就业规模的影响进行了实证考察。从全国来看,贸易开放显著扩大了非正规就业规模,并且进口贸易对非正规就业规模的影响大于出口贸易对非正规就业规模的影响。从区域来看,内陆地区贸易开放对非正规劳动力的引致需求大于沿海地区。金融危机后,进口贸易对非正规就业规模的影响逐步小于出口贸易对非正规就业规模的影响。另外,经济发展水平、城乡收入差距和城镇失业率对非正规就业规模的作用也呈现区域性和阶段性特征。基于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申  何冰  
本文基于2000-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在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力市场管制趋严的背景下,分析贸易开放对中国非正规就业的影响,构建以最低工资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贸易开放对非正规就业影响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对非正规就业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以最低工资标准为门槛的双门槛效应,即当最低工资标准未跨过第一个门槛值或跨越第二个门槛值后,贸易开放对非正规就业不存在显著的影响;而当最低工资标准位于两个门槛值之间时,贸易开放对非正规就业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贸易开放促进了非正规就业的发展;进口贸易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金昌  刘波  徐蔼婷  
文章基于2000~201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和修正的最小二乘虚拟变量估计方法克服内生性问题,量化分析了贸易开放的非正规就业效应。研究发现,贸易开放是带动中国非正规就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并且相对于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对非正规就业的带动作用更为明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非正规就业增长中的18.89%~35.41%由贸易开放创造。增加物质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会阻碍贸易开放对非正规就业的带动作用,而且相对于人力资本投资,物质资本投资引发的"资本替代劳动"现象更容易产生阻碍作用。尽管目前这种阻碍作用尚未凸现,但长远来看必须处理好两种资本投资与非正规就业之间的关系,警惕其对非正规就业的负面冲击。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胡翠  纪珽  陈勇兵  
本文主要考察贸易自由化对非正规就业人数在就业总人口中所占比重的影响。理论上,本文根据有效工资的思想,构建了一个局部均衡模型,解释贸易自由化对非正规就业比重的影响机制,并预测贸易自由化对非正规就业比重有正向影响。实证上,基于中国居民健康和营养调查(CHNS)的数据,本文从微观个体和宏观地区两个层面对理论预测进行了验证。估计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增加了个人从事非正规就业的概率,提高了地区非正规就业的比重,且进口自由化的影响较出口自由化大。以中国2001年加入WTO作为拟自然实验进行倍差法的估计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结论。本文不仅有利于理解中国非正规就业比重上升的原因,而且也丰富了贸易自由化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的研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明志  刘杜若  邓明  
本文利用WIOD-SEA数据库公布的最新数据,基于价格传导机制的理论推演,采用"委托工资回归法"就贸易开放对中国不同技能工人的工资水平及技能溢价的影响进行了"两步法"实证检验。与国内已有研究相比较,本文有三点开创性的发现:第一,以关税减让为表征的贸易开放对中国国内产品价格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第二,该作用传导至劳动力市场,导致中等技能工人工资水平的提高和低技能工人工资水平的下降,从而扩大了技能溢价;第三,上述实证结论在对标准误估计偏误进行修正后仍然显著成立。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余官胜  
文章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研究贸易开放对收入不平等的U型影响。首先将技术学习添加到斯托尔伯-萨缪尔森模型中以研究贸易开放的不同效应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发现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贸易开放对收入不平等存在"先抑后扬"的U型影响。此外,文章利用我国1978~2007年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和收入不平等之间存在长期的面板协整关系,并且动态最小二乘法的回归表明贸易开放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确实是U型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申  武汉祥  
近年来贸易开放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同时对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影响日益引起关注。分析贸易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一般从工资、就业、劳动收入份额三个方面着手,文章进一步细化之,从传统贸易模型发展演进的不同理论角度、从贸易对劳动力的不同作用机制视角,就贸易对就业结构影响的相关研究进行述评,并对未来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兵  陈少林  乔晶  
通过构建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基于系统GMM方法和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贸易开放对地方政府规模的影响。结果发现:地方政府财政总量支出具有时间上的路径依赖特征和空间上的策略模仿特征;各财政细分科目支出的路径依赖特征明显,空间策略互动特征各异。人均收入的增加引起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缩减,财政分权导致的政府竞争推动支出规模的扩大,"瓦格纳"法则和"利维坦"假说在中国均不成立。贸易开放能够促进政府效率的改善,有利于抑制地方政府规模的膨胀,但贸易开放存在滞后的补偿效应,会导致未来政府支出规模和结构的调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媛媛  
贸易自由化对就业的影响一直是普遍关注的话题,在发展中国家非正规就业在就业人口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比重。本文从非正规就业的定义及测度、贸易自由化对非正规就业规模的影响、贸易自由化对非正规劳动者收入水平的影响三个方面归纳了相关文献,并进一步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焱林  李华磊  王春元  
本文以贸易开放影响环境污染的"三效应假说"为理论依据,运用修正的GML指数法将2000-2010年中国省级的碳排放分解为经济规模变动、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和投入产出结构变动三个部分,然后在控制变量内生性、时间趋势等因素的基础上分别对贸易开放进行回归,以检验贸易开放对碳排放的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研究发现:贸易开放总体上增大了碳排放,主要源于正的技术效应,其次源于正的规模效应;贸易开放的结构效应为负,但不显著;由于环境规制力度的中外差异,贸易开放通过恶化技术效率与前沿技术水平两种路径引致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下降,从而形成正的技术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建清  蒋坦  
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只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吗?本文在产品种类增加型的内生增长模型中,集中考察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产出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从而在理论上论证了两者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此外,运用平滑转换回归(STR)方法对中国1978~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贸易开放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特征,贸易开放程度的高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效应;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随着开放程度的提高而减少,但两者始终保持正相关关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成奎  郑李明  
通过构建局部三期OLG模型和广义泊松模型,探讨非正规就业对个体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非正规就业能够显著提高个体总体生育意愿以及二孩、三孩的“多生意愿”,在运用工具变量、倾向得分匹配等方法缓解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稳健;异质性结果显示,非正规就业对生育意愿的激励效应在农村户籍和男性群体中更为明显,且当配偶也是非正规就业时,激励效应会有所减弱;机制分析表明,非正规就业通过“养孩防老”的生育观念和降低养育成本预期提升了个体生育意愿;结合本文结论,应该完善非正规就业群体就业、生育保障,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政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闫海波  陈敬良  孟媛  
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庞大非正规就业部门日益引起关注,传统发展经济学的二元结构理论,已经不能完全解释转型中国的现实。本文运用比较研究、计量经济等方法,对中国独特的四元就业结构进行了分析,梳理了非正规就业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中国非正规就业部门的形成机理与主要驱动因素,并提出了消解非正规就业部门就业压力的政策框架。研究表明:中国的非正规就业部门有其独特的形成机理,是多项公共政策综合作用和主动选择的结果。城乡人均收入落差、伪城镇化、经济垄断程度等则是其主要驱动因素。因此,在坚持小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精细化同时推进的同时,要践行去管制政策以释放自由市场力量,建立统一且平权的劳动力市场以推进非正规就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申  何冰  
本文根据产品层面关税数据构建地区贸易保护程度指标,衡量我国不同省份的贸易开放程度,进而将地区层面指标与CHNS个体数据匹配,利用独立混合横截面数据和logit回归,实证检验贸易自由化对我国非正规就业的地区效应和动态影响。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提升了我国劳动者从事非正规就业的概率,且贸易自由化程度越深入的地区,个体从事非正规就业的概率越大。中国加入WTO后,贸易自由化对非正规就业最显著的提升效应发生在2006—2009年间。贸易自由化对不同户口、不同性别和不同技能个体的非正规就业效应具有异质性,农村、中低技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