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33)
2023(12373)
2022(10695)
2021(9693)
2020(8429)
2019(19244)
2018(19112)
2017(36084)
2016(19611)
2015(22087)
2014(22247)
2013(21895)
2012(20375)
2011(18533)
2010(18484)
2009(17498)
2008(17682)
2007(15879)
2006(13721)
2005(12412)
作者
(59961)
(50623)
(50570)
(47814)
(31846)
(24415)
(23026)
(19849)
(18886)
(17687)
(17246)
(16668)
(16254)
(15906)
(15862)
(15840)
(15670)
(15021)
(14631)
(14571)
(12819)
(12368)
(12269)
(11477)
(11326)
(11262)
(11259)
(11227)
(10183)
(10091)
学科
(80108)
经济(79985)
管理(60618)
(56833)
(46158)
企业(46158)
方法(38003)
数学(33255)
数学方法(33004)
(25123)
(24540)
贸易(24531)
(23799)
(22313)
中国(19867)
(19659)
业经(17355)
(16296)
(15091)
财务(15062)
财务管理(15023)
地方(14416)
农业(14375)
企业财务(14160)
(13651)
银行(13597)
(12987)
(12949)
金融(12945)
(12874)
机构
大学(293804)
学院(291953)
(124808)
经济(122417)
管理(109599)
研究(99446)
理学(95069)
理学院(94007)
管理学(92550)
管理学院(92011)
中国(73880)
科学(61334)
(60176)
(58305)
(56684)
(51535)
业大(47540)
研究所(46886)
财经(46386)
中心(45276)
农业(45242)
(43842)
(41982)
经济学(39112)
北京(37170)
经济学院(35620)
(35458)
(35126)
师范(34619)
财经大学(34305)
基金
项目(196272)
科学(153091)
基金(143755)
研究(137307)
(127591)
国家(126548)
科学基金(106702)
社会(88872)
社会科(84324)
社会科学(84298)
基金项目(76625)
(76357)
自然(70007)
自然科(68402)
自然科学(68376)
自然科学基金(67205)
(64778)
教育(62750)
资助(58052)
编号(54104)
重点(44641)
(43949)
成果(43504)
(41534)
(41160)
创新(38681)
(38666)
科研(38600)
国家社会(37440)
教育部(37383)
期刊
(133501)
经济(133501)
研究(81920)
中国(53518)
学报(52488)
(50594)
(46297)
科学(44835)
大学(38680)
管理(38006)
学学(37069)
农业(33412)
(26096)
金融(26096)
教育(23536)
财经(23183)
经济研究(22770)
技术(22010)
业经(21859)
(19838)
(19684)
问题(18979)
(17960)
国际(16677)
(15429)
商业(14932)
技术经济(13981)
理论(13381)
科技(13284)
业大(13216)
共检索到4256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太明  
本文研究了贸易开放对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影响机制。理论分析及采用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TSLS)的实证研究发现,贸易开放程度对于当地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具有倒U型影响,对于超过75%的观察点来说,贸易开放会加剧本地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而对于贸易开放程度更高的观察点来说,贸易开放则会降低本地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如果要纠正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以提振居民消费需求进而有效扩大内需,重要的政策手段是拓展贸易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加快内陆省份开放并提升沿边省份开放以使其贸易开放程度跨过临界值,对于已跨过临界值的沿海省份则需进一步深化开放。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金晓彤  
本文从西方传统消费理论解释现代消费者行为失灵的现实出发 ,阐释了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内涵 ,论证了我国居民在经济转型期所表现出来的过度敏感性特征 ,指出为使我国拉动需求的政策更加有效 ,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矫正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 ,以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静  
经济发展依靠投资、消费与出口。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在于扩大消费内需,消费主要部分来源于居民,其中农村居民消费是被忽视的方面,并且有下降趋势。本文首先介绍消费过度敏感性理论,通过实证研究,分析过度敏感性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芳  
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指出了现有研究中的不足,即缺少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分析以及由于样本容量的不足导致模型拟合及预测能力不强。本文主要利用panel data模型分析了我国城镇不同收入阶层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验证出各阶层都存在着过度敏感性,且过度敏感性的大小在各阶层中呈现倒"草帽"型分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国生  江立明  
居民消费敏感性形成消费倾向,表现为消费力的敏感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社会保障制度缺位、市场经济体制的固有缺陷消费环境弱化,是影响低收入居民消费敏感性的重要因素。本文在此基础提出了应对低收入居民消费敏感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宋冬林  金晓彤  刘金叶  
本文从西方传统消费理论不能充分解释我国经济转型期居民消费行为的现实出发 ,阐释了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内涵 ,运用1978~2000年的年度数据 ,采用可变参数模型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程度进行了检验 ,论证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在经济转型期所表现出来的过度敏感性特征 ,指出为使我国拉动需求的政策更加有效 ,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矫正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 ,以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隋艳颖  夏晓平  
笔者以消费理论为基础,运用1985年~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实际消费和收入的年度数据,采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对农村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进行分析,得出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表现出过度敏感性特征的结论,并分析了其原因。为解决我国内需不足,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矫正农村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以实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目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晓丽  洪东悦  
本文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法中影响力系数的研究思想,提出了"能源消费影响力系数"的概念,运用1992年、1997年和2002年投入产出表中的数据,计算了各进出口部门净出口每增加一单位,通过投入产出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增加数量,得出了对我国能源消费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性的进出口部门,以及这些部门单位进出口额的变化对我国能源消费的影响程度。其中,在对能源强度的计算中,借鉴了投入产出混合价值模型(Input-output Model in Hybrid Units)的计算方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尹音频  刘巍巍  
本文结合经典的心理经验法则与LC-PIH模型,阐释了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内涵。运用可变参数模型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进行检验,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引起这种消费变化行为的原因。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存在过度敏感性,农村居民消费对当期收入的依赖程度较高;宏观经济的变化所引起对未来收入及生存状况的不确定性是造成农村居民消费对当期收入的依赖程度较高的重要原因;利率也是从中长期影响农村居民消费变化的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晓斌  
文章首先阐释了消费过度敏感性理论的内涵,然后运用2002~2012年我国农村居民五个不同收入组的年度数据,采用Panel Data可变参数模型测算不同收入群体消费的过度敏感性程度。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不同收入组均存在过度敏感性,且过度敏感性的大小随着收入层次的提高逐渐下降。在引入财政教育支出和医疗卫生支出两个政府财政支出变量后,发现财政教育支出降低了所有收入层次的消费过度敏感性系数,而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则相反,提高了敏感性系数,而且二者对敏感性的影响都随着农村居民收入层次的提高而下降,随后文中分析了原因。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邦科  邓胜梁  
鉴于已有研究的不足,本文推导了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非对称分析的理论模型,并采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近三十年来,随着制度的变迁,农村和城镇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均发生变异,前者由流动性约束演变为短视行为,后者由损失厌恶(或远期流动性约束)也演变为短视行为。面对收入下降,农村居民的消费增加,而城镇居民的消费下降。习惯偏好和实际利率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交互作用不显著;而这种交互作用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抑制了城镇居民消费,之后不再显著。本文的主要结论对常相对风险规避系数的不同取值是稳健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邓淇中  王克喜  
消费过度敏感问题一直是近年来西方消费函数研究中的热点。本文基于长江流域1983~2006年间九省一市所构成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hausman检验、变系数模型等计量方法,对流域内城镇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进行了系统考察。实证结果表明:流域内居民消费存在过度敏感性,消费由当期收入决定的消费者所占比例不低于70%。由于各省市区域经济环境不同、收入预期差异等因素导致上、中、下游地区消费过度敏感系数有显著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深化流域内金融改革、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骆祚炎  
实证分析表明,居民消费存在过度敏感性,消费由当期收入决定的消费者所占比例不低于68%。收入和就业的不确定性、支出增长的预期、微弱的资产财富效应和流动性约束是导致过度敏感性的主要原因。较保守的消费习惯和利率效应的弱化也对消费的过度敏感性产生影响。为减缓过度敏感性对消费的负面影响,应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全消费信贷等社会信用制度,抑制住房和医疗等消费价格的过快增长。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凌  王翔  
本文通过建立含内部消费习惯的消费者跨期最优模型,运用1991~2006年省际动态面板数据测算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过度敏感性。实证结果表明:城镇居民的消费过度敏感性高于农村居民,城镇居民非耐用品支出的消费过度敏感性低于农村居民。城镇居民的消费变动紧跟收入变动,表现出消费对于收入过度敏感的对称形式,参数估计支持"短视行为"假说;而农村居民的消费变动则表现出消费对于收入过度敏感的非对称形式,参数估计支持远期流动性约束假说和"损失厌恶情绪"假说,且"损失厌恶"情绪在农民收入增长的负向变动之初抵达最大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