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35)
2023(18523)
2022(15642)
2021(14450)
2020(12067)
2019(27527)
2018(27256)
2017(51098)
2016(27533)
2015(30559)
2014(29758)
2013(28843)
2012(26553)
2011(24022)
2010(23986)
2009(21589)
2008(20963)
2007(18241)
2006(15853)
2005(13818)
作者
(78256)
(65480)
(65042)
(61433)
(41466)
(31521)
(29405)
(25506)
(24782)
(23119)
(22165)
(21862)
(20871)
(20507)
(20150)
(20030)
(19415)
(19389)
(18921)
(18738)
(16326)
(16034)
(15935)
(14887)
(14758)
(14438)
(14371)
(14352)
(13191)
(12830)
学科
(115667)
经济(115564)
管理(77798)
(77694)
(62969)
企业(62969)
方法(51474)
数学(45154)
数学方法(44427)
中国(32713)
(31473)
地方(28356)
(27660)
贸易(27642)
(26802)
(26315)
业经(26205)
技术(22714)
农业(21457)
(20568)
(19235)
理论(18379)
(17809)
银行(17760)
环境(17519)
(17350)
金融(17348)
(17074)
(16033)
财务(15962)
机构
学院(381343)
大学(377810)
(159152)
经济(156171)
管理(148617)
理学(129326)
研究(128249)
理学院(127902)
管理学(125345)
管理学院(124656)
中国(95302)
科学(79214)
(78638)
(68981)
(66745)
(63770)
中心(59423)
业大(59209)
研究所(58273)
(56243)
财经(55457)
农业(52578)
(50603)
(48978)
北京(48844)
经济学(48663)
师范(48350)
(46983)
(45096)
经济学院(44122)
基金
项目(265949)
科学(210438)
基金(193208)
研究(190149)
(170753)
国家(169350)
科学基金(145694)
社会(122081)
社会科(115990)
社会科学(115967)
(105915)
基金项目(102012)
自然(95690)
自然科(93680)
自然科学(93660)
自然科学基金(91993)
(89090)
教育(88831)
资助(78776)
编号(75438)
(60986)
重点(60364)
(59635)
成果(58711)
(57956)
创新(55160)
课题(52729)
科研(51233)
国家社会(51134)
教育部(49834)
期刊
(167210)
经济(167210)
研究(105974)
中国(76752)
学报(61412)
(60301)
科学(56664)
管理(56535)
(51587)
大学(46974)
学学(44467)
教育(43126)
农业(41653)
技术(35948)
(33755)
金融(33755)
业经(29218)
经济研究(28263)
财经(26367)
(23295)
(22824)
问题(22735)
(21097)
科技(19652)
统计(19526)
技术经济(19454)
(18865)
商业(18369)
国际(18369)
(17730)
共检索到5582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姬会英  
本文在理论分析贸易开放对地区创新能力影响机制的基础上,使用2000-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建立以研发投入为门槛变量的门槛模型展开实证检验,得到以下结论:贸易开放对地区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关于研发投入(资金投入和人力投入)的单一门槛效应。在研发投入较低的地区,贸易开放的创新效应不显著;在研发投入跨过门槛值以后,贸易开放显著提升了地区创新能力。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我国贸易开放与创新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罗军  陈建国  
本文梳理了研发投入在FDI影响东道国创新能力中作用的传导机制,并基于2002-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门槛模型考察了FDI影响中国创新能力的研发资金投入门槛效应和研发劳动投入门槛效应。研究表明FDI对我国创新能力的影响有明显的研发资金投入双门槛效应和研发劳动投入双门槛效应:在低研发资金投入和低研发劳动投入省份,FDI对创新能力有负向影响;在中等研发资金投入和中等研发劳动投入省份,FDI对创新能力有较小的正向影响;在高研发资金投入和高研发劳动投入省份,FDI会显著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付鑫  张威  李俊  邵宇佳  
文章以2007—2019年中国服务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2016年起实施的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所具有的"准自然实验(Quasi-Natural Experiment)"性质,使用双重差分法(Difference-in-Difference)实证检验了中国服务开放对服务企业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了中国服务开放影响服务企业效率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中国服务开放显著提高了服务企业效率,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地区的服务企业效率提升约14.8%;中国服务开放对于外资及非国有服务企业、新兴服务企业、东中部地区服务企业效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此外,研究发现技术创新能力提高是中国服务开放促进服务企业效率提升的重要作用机制。文章不仅系统评估了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建设的政策效果,而且为促进我国服务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阿城   温永林   曾婧婧  
本文通过匹配2012—2017年中国城市在线政务服务指数和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模型实证检验在线政务服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在线政务服务作为一种新制度安排只对企业申请专利具有外生性激励作用,它为政企“打交道”提供了一种更低成本的方式,验证了制度性交易成本是在线政务服务影响企业申请专利产出的重要渠道。(2)在“企业-政府-中介市场”的创新生态系统框架下,在线政务服务对中小规模和新兴科技行业的企业,以及对处于高市场竞争环境、高质量政府和中介市场发育程度高的地区企业,正外部性相对更大。(3)在线政务服务对制度性交易费用的“压缩效应”和对企业申请专利产出的“激励效应”存在门槛值。在当前政府数字化转型迈向全面扩展期的背景下,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既要有序稳妥地推进在线政务服务升级,也要注重线下政务服务的用户体验、摒弃技术至上的线性思维。研究结论为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改革、消除企业创新制度性障碍和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胡兵  陈少林  
基于1996-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槛模型实证研究贸易开放对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非线性影响。结果发现,贸易开放对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单一门槛特征,跨越特定开放门槛的地区,贸易开放的政府支出规模增加效应更强。随着贸易开放补偿效应的不断强化,未来可能导致政府支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范公广  马静  李媛  
自2010年起,国资委对央企实行以EVA为核心的业绩考核制度。基于此背景,文章以2011—2016年的上市央企为样本,在考虑企业规模的影响下,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经济增加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构造静态面板回归模型和门槛面板回归模型,发现在静态面板回归模型中企业的研发投入对EVA存在个体效应,在门槛面板回归模型中不同规模下企业研发投入与EVA的关系会发生方向性的改变,即二者并非呈单一的线性关系,也不是普通的二次函数关系,而是以企业规模为门槛变量分区间的线性函数关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金成国  李达耀  黄伟新  
近年来中国实施了优化进口商品结构、鼓励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进口的促进进口政策,但其与国内研发活动投入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协同影响尚未受到关注。本文基于PVAR模型,利用2009—201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进口贸易、国内研发活动投入与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存在一个短暂的消化外来技术的吸收时滞,同时对国内研发投入产生一个挤出效应,而国内研发活动投入在短期内对技术创新呈现负向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但长期则具有正向影响。由此,提出对策建议:重塑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一步完善进口贸易政策,构建协同、高效的自主创新体系,强化财税激励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赖永剑  
使用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研究了贸易开放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贸易开放确实对各省区的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动态非线性影响。贸易开放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弹性系数受到各地区的创新投入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和基础设施的影响,且均存在门槛效应,并随着转换变量的取值变化,在区制之间平滑转换。贸易开放在地区创新投入规模较大、人力资本水平较高、基础设施较好的地区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更强;经济发展水平对贸易开放的创新效应存在双门槛的影响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鹏  张可盈  
为探究贸易开放对区域科技创新的作用机制,利用中国2005—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建立以研发资金投入和研发人力投入为门槛变量的门槛面板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对区域科技创新存在明显的研发资金投入单一门槛和研发人力投入双重门槛。在低研发资金投入地区,贸易开放对区域科技创新有抑制作用;在高研发资金投入地区,抑制作用有所减弱。在低研发人力投入地区,贸易开放抑制了区域科技创新;在中等研发人力投入地区,贸易开放对区域科技创新有不明显的促进作用;在高研发人力投入地区,贸易开放显著促进区域科技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博禹  刘霞辉  
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研发投入作为贸易三大环境效应中技术效应的重要指标载体,其对于我国贸易的第一产业碳排放效应的影响情况还有待考察。运用中国30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基于门限回归模型,针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对第一产业碳排放量的影响程度以及研发投入在其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8年间,中国进出口贸易对第一产业碳排放量的影响呈现非线性门槛效应,当研发投入不足时,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将引发第一产业碳排放量的上升;随着研发投入的持续增加,技术效应的逐步显现与产业生产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将极大凸显进出口贸易的碳减排效应。在当前全球经济格局重塑的大背景下,大力强化研发投入,审慎发展低碳产业,以及多举措引导经济体制转型是更好发挥对外贸易碳减排作用的有效手段。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茂荣  张子杰  
对外开放包括贸易开放和金融开放两个维度,但是学者们一般将两者分开进行研究,对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则主要集中于贸易开放与金融开放的政策次序问题上。所以本文首先对贸易开放与金融开放之间的联系渠道做了简单的理论分析,然后利用43个国家1982—2003年的数据建立了包含贸易开放度和金融开放度两个变量的PVAR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动态联系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的结果证实贸易开放对金融开放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金融开放对贸易开放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是,对于金融一体化程度不同的国家而言,这些结论并不一致。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耿强  李希博  
在经济全球化和水资源商品化的背景下,虚拟水贸易逐渐成为国内外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WIOD提供的世界多区域投入产出序列的基础上,测算了2000—2014年我国工业外贸中的虚拟水流量。结果显示,在研究期内,中国一直是一个"工业虚拟水净贸易输出国",研究期内每年有1/5到1/3的工业用水量被国外所消费,虚拟水净出口量占当年工业用水总量的6.6%20.4%。对此展开了部门层面和国别层面的分析,并基于比较优势理论深入探究了这一贸易问题。接着采用SDA方法全面计算了强度效应、技术效应、国别效应、规模效应、结构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平   张丽娟  
双碳”背景下,数字金融的发展成为推动绿色创新的重要渠道。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金融对企业绿色创新是否存在促进作用,并运用门槛效应模型分析其非线性作用的存在性。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绿色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这种作用在数字金融的三个维度上均有体现。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对企业绿色创新存在区域、所有制、所属行业等方面的异质性。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企业绿色创新在三个维度上均存在非线性门槛效应。更为有趣的是,媒体对企业的关注度会调节数字金融促进绿色创新作用的发挥,说明媒体在推动绿色创新方面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梅  谭力文  
本文利用1998~200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模型对FDI在不同地区引发的技术创新溢出效应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证实了FDI对我国创新能力的溢出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状况、金融发展程度和经济结构四个方面对能够引发积极的创新溢出效应的各因素的门槛水平进行了具体测算。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译   徐焕章  
为鼓励企业创新发展,政府加大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力度以及扣除范围。要想准确地评估政策实施效果,既要考虑政策对创新投入的影响,还要关注政策实施的异质性。本文以2012-2022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DID方法评估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前后对制造业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从实施效果来看: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通过缓解融资约束进而促进了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投入。进一步研究发现:实施效果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对东部地区、国有制造业企业、非高技术及低发展能力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投入实施效果最为显著,但对西部地区、非国有制造业、高技术和高发展能力制造业企业创新投入效果欠佳。此研究针对切实帮助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更好地实现政策助企纾困的目标提出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