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61)
- 2023(16474)
- 2022(13693)
- 2021(12635)
- 2020(10695)
- 2019(24074)
- 2018(23563)
- 2017(44191)
- 2016(23707)
- 2015(26079)
- 2014(25606)
- 2013(25556)
- 2012(23515)
- 2011(21288)
- 2010(21311)
- 2009(20344)
- 2008(20725)
- 2007(18480)
- 2006(16306)
- 2005(15034)
- 学科
- 济(103138)
- 经济(102985)
- 业(93967)
- 管理(85112)
- 企(83646)
- 企业(83646)
- 方法(44845)
- 数学(35381)
- 数学方法(35136)
- 财(33925)
- 农(31824)
- 业经(31530)
- 中国(28714)
- 贸(27248)
- 贸易(27230)
- 易(26499)
- 制(24827)
- 务(23022)
- 财务(23003)
- 财务管理(22974)
- 农业(22043)
- 企业财务(21788)
- 技术(21613)
- 体(18140)
- 划(17584)
- 策(17339)
- 银(17318)
- 银行(17272)
- 理论(17032)
- 学(17030)
- 机构
- 学院(349709)
- 大学(349427)
- 济(157163)
- 经济(154646)
- 管理(136274)
- 研究(119953)
- 理学(117506)
- 理学院(116303)
- 管理学(114820)
- 管理学院(114176)
- 中国(94403)
- 财(73501)
- 京(72726)
- 科学(70044)
- 农(63237)
- 所(60350)
- 财经(58272)
- 研究所(54611)
- 经(53226)
- 中心(53082)
- 江(52341)
- 业大(51699)
- 农业(49940)
- 经济学(49425)
- 北京(45606)
- 经济学院(44760)
- 财经大学(43311)
- 院(42817)
- 州(40249)
- 范(40060)
- 基金
- 项目(230279)
- 科学(183575)
- 基金(171920)
- 研究(165958)
- 家(151391)
- 国家(150137)
- 科学基金(128734)
- 社会(110885)
- 社会科(105387)
- 社会科学(105364)
- 基金项目(90558)
- 省(87717)
- 自然(82313)
- 自然科(80508)
- 自然科学(80479)
- 自然科学基金(79205)
- 教育(74213)
- 划(74041)
- 资助(69067)
- 编号(62628)
- 创(53484)
- 部(52540)
- 重点(52178)
- 成果(50431)
- 发(49401)
- 创新(49309)
- 业(47944)
- 国家社会(47709)
- 制(46862)
- 教育部(45313)
- 期刊
- 济(173116)
- 经济(173116)
- 研究(105466)
- 中国(69206)
- 财(59442)
- 农(58643)
- 管理(55874)
- 学报(55269)
- 科学(52828)
- 大学(42411)
- 学学(40563)
- 农业(39771)
- 融(34332)
- 金融(34332)
- 财经(30192)
- 经济研究(28961)
- 教育(28518)
- 业经(28344)
- 技术(28106)
- 经(26134)
- 贸(24255)
- 业(24200)
- 问题(23770)
- 国际(21588)
- 世界(19544)
- 技术经济(19168)
- 科技(17091)
- 版(16858)
- 商业(16596)
- 现代(16525)
共检索到5287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佩刚 曹馨予
本文利用2002—2014年中国31个省级区域的相关数据,研究贸易开放对创业的影响机制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可以显著地促进中国创业的产生,并且与出口贸易相比,进口贸易开放对创业的正向影响作用更大。此外,市场化程度以及技术创新是贸易开放促进中国创业的重要影响机制。本文还通过工具变量方法有效处理了贸易开放对创业影响机制与效应的内生性问题,纠正了以往研究中未考虑内生性问题而造成估计结果的偏差,实证结果在进行多维度的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
关键词:
贸易开放 创业 市场化 创新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王小洁 刘鹏程 陈梅 李红阳
本文利用RUMIC2007数据,实证研究了贸易开放对农民工自雇创业的影响。结果发现贸易开放显著降低了农民工自雇创业率。然而对于不同技能水平农民工的影响存在差异,表现在贸易开放对低技能群体创业,影响不显著,对高技能群体创业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从产业内部看,贸易开放显著降低了第三产业及其细分行业——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创业率,而对第二产业没有显著影响。本文进一步探讨扭转贸易开放抑制作用的机制,发现通过提高城市金融发展程度、健全制度建设和完善区域基础设施水平,能够减轻贸易开放对农民工自雇创业的抑制效应,提升其促进效应。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杰琦
本文基于中国1990~2010年的省际数据,采用动态面板系统GMM和外部工具变量法,实证考察贸易开放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控制了变量内生性问题,修正了传统研究中贸易增长效应的有偏非一致估计。结果表明,(1)贸易开放显著地影响了各省区经济增长速度,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贸易开放差异是形成地区差距的重要因素;(2)贸易通过人力资本积累和促进专业化分工影响地区增长,贸易开放对人力资本和工业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具有更有利的效应,而对传统农业省份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些结论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地区统筹国内外市场,实现内外需平衡增长,协调好对外贸易、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从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明志 刘杜若 邓明
本文利用WIOD-SEA数据库公布的最新数据,基于价格传导机制的理论推演,采用"委托工资回归法"就贸易开放对中国不同技能工人的工资水平及技能溢价的影响进行了"两步法"实证检验。与国内已有研究相比较,本文有三点开创性的发现:第一,以关税减让为表征的贸易开放对中国国内产品价格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第二,该作用传导至劳动力市场,导致中等技能工人工资水平的提高和低技能工人工资水平的下降,从而扩大了技能溢价;第三,上述实证结论在对标准误估计偏误进行修正后仍然显著成立。
关键词:
贸易开放 技能溢价 委托工资回归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燕翎 傅玮韡 庄佩芬
基于2002—2015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别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及面板门槛模型研究贸易开放和农业面源污染的关系。结果表明,农产品对外贸易依存度的提高显著降低了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进一步以地区GDP为门槛变量研究贸易开放对农业面源污染影响的非线性效应,发现贸易开放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存在双门槛效应。在低GDP水平地区,贸易开放对农业面源污染减排的积极影响最强,其次为高GDP水平地区,最后为GDP中等水平地区。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占华
理论机制分析认为,贸易开放会通过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及环境管制强度等渠道对我国的环境污染产生影响。鉴于此,文章基于全国30个地区1997~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面板数据门槛回归模型,对贸易开放影响我国人均碳排放的门槛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我国贸易开放显著存在人均收入、人力资本及环境管制强度的门槛效应。具体影响机制为:高水平的人均收入有利于发挥贸易的碳排放抑制效应;人力资本越高,贸易开放促进碳排放减少的效果也越为明显,故各地应稳步推进人力资本积累;适度的环境管制强度有利于贸易的污染减排效应,管制过低或过高都将使得贸易增加碳排放。
关键词:
贸易开放 人均碳排放 门槛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占华
理论机制分析认为,贸易开放会通过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及环境管制强度等渠道对我国的环境污染产生影响。鉴于此,文章基于全国30个地区1997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面板数据门槛回归模型,对贸易开放影响我国人均碳排放的门槛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我国贸易开放显著存在人均收入、人力资本及环境管制强度的门槛效应。具体影响机制为:高水平的人均收入有利于发挥贸易的碳排放抑制效应;人力资本越高,贸易开放促进碳排放减少的效果也越为明显,故各地应稳步推进人力资本积累;适度的环境管制强度有利于贸易的污染减排效应
关键词:
贸易开放 人均碳排放 门槛效应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肖晓军
文章探讨贸易开放影响我国地区发展差距的机制,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地区从贸易开放中受益的多少决定于该地区的要素禀赋特征,因此贸易开放能多大程度上影响地区发展差距取决于要素的地区分布。利用1997—2007年的数据,研究发现,贸易开放使收入水平高、基础设施好和人力资本存量高的地区受益更多,而这些地区都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这种贸易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的"棘轮效应"机制是形成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贸易开放 地区差距 棘轮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焱林 李华磊 王春元
本文以贸易开放影响环境污染的"三效应假说"为理论依据,运用修正的GML指数法将2000-2010年中国省级的碳排放分解为经济规模变动、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和投入产出结构变动三个部分,然后在控制变量内生性、时间趋势等因素的基础上分别对贸易开放进行回归,以检验贸易开放对碳排放的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研究发现:贸易开放总体上增大了碳排放,主要源于正的技术效应,其次源于正的规模效应;贸易开放的结构效应为负,但不显著;由于环境规制力度的中外差异,贸易开放通过恶化技术效率与前沿技术水平两种路径引致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下降,从而形成正的技术效应。
关键词:
规模效应 技术效应 结构效应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太明
本文研究了贸易开放对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影响机制。理论分析及采用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TSLS)的实证研究发现,贸易开放程度对于当地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具有倒U型影响,对于超过75%的观察点来说,贸易开放会加剧本地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而对于贸易开放程度更高的观察点来说,贸易开放则会降低本地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如果要纠正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以提振居民消费需求进而有效扩大内需,重要的政策手段是拓展贸易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加快内陆省份开放并提升沿边省份开放以使其贸易开放程度跨过临界值,对于已跨过临界值的沿海省份则需进一步深化开放。
关键词:
贸易开放 消费过度敏感性 封闭经济约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付鑫 张威 李俊 邵宇佳
文章以2007—2019年中国服务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2016年起实施的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所具有的"准自然实验(Quasi-Natural Experiment)"性质,使用双重差分法(Difference-in-Difference)实证检验了中国服务开放对服务企业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了中国服务开放影响服务企业效率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中国服务开放显著提高了服务企业效率,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地区的服务企业效率提升约14.8%;中国服务开放对于外资及非国有服务企业、新兴服务企业、东中部地区服务企业效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此外,研究发现技术创新能力提高是中国服务开放促进服务企业效率提升的重要作用机制。文章不仅系统评估了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建设的政策效果,而且为促进我国服务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魏培梅
数字服务贸易开放有助于实现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长尾经济,为我国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巨大机遇。选用2014—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探讨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对高技术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可推动高技术企业创新发展,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资源配置效应和低技能劳动者替代效应是数字服务贸易开放促进高技术企业创新的重要渠道;对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较高企业以及ESG治理水平较高企业,数字服务贸易开放的促进效应更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服务贸易开放显著提升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据此,提出深化数字服务贸易改革,构筑数字服务贸易发展新格局;激活数字服务贸易开放活力,厚植高技术企业创新成长;对标高标准数字服务贸易规则,提升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以拓展数字服务贸易发展新空间。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熊灵 魏伟 杨勇
本文在新增长理论和空间经济学框架下,构建贸易开放与区域增长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1987—2009年间中国省际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中国省域经济和产业经济层面的增长均存在空间相关性;控制空间相关性后,贸易开放对省域经济的增长效应为正,伴有空间收敛与发散双向效应,并因地区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差异而存在空间异质性;产业层面的空间效应体现了产业特征,与整体经济并不完全相同。
关键词:
贸易开放 区域增长 空间效应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朱彤 刘鹏程 王小洁
本文采用GEM个体调查数据,考察了贸易开放对发展中国家企业家精神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开放对本国企业家精神具有显著的负向效应。区分贸易伙伴国后研究发现,在南北贸易中,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品具有低附加值的特点,并处于产品质量阶梯中的模仿者地位,因而面向发达国家贸易开放对本国企业家精神存在抑制效应;而在南南贸易中,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共享式外贸增长的基础和门槛较低的技术扩散效应,因而面向发展中国家贸易开放会有效提升本国企业家精神。从影响机制来看,总体贸易开放和面向发达国家贸易开放对企业家机会和预期利润均产生了显著的负向效应,而面向发展中国家贸易开放则存在显著的正向效应。因此,发展中国家应确定适宜的贸易开放...
关键词:
贸易开放 发展中国家 企业家精神 GEM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心怡 纪月清
根据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对外开放会缩小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差距,然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却并非如此。本文主要对中国的经验研究进行了梳理,综述贸易开放对中国整体收入差距以及对不同技能劳动力收入差距影响中国的经验研究结果。在此基础上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并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