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32)
2023(9335)
2022(7877)
2021(7204)
2020(6131)
2019(14038)
2018(13873)
2017(26417)
2016(13837)
2015(15336)
2014(14803)
2013(14889)
2012(13967)
2011(12750)
2010(12685)
2009(11965)
2008(11906)
2007(10501)
2006(9546)
2005(8540)
作者
(42290)
(35224)
(35097)
(33383)
(22317)
(17057)
(15966)
(13855)
(13243)
(12442)
(12017)
(11488)
(11268)
(11023)
(10935)
(10801)
(10735)
(10334)
(10317)
(10095)
(8942)
(8731)
(8671)
(8097)
(8060)
(7866)
(7774)
(7631)
(7186)
(6912)
学科
(58474)
经济(58400)
管理(35676)
(35582)
方法(25857)
(25566)
企业(25566)
数学(22834)
数学方法(22658)
(22196)
贸易(22183)
(21559)
中国(18467)
(17430)
(17140)
(12594)
(11845)
业经(11382)
农业(11374)
(10616)
银行(10571)
收入(10188)
(10179)
关系(10047)
地方(9607)
(9587)
(9357)
金融(9354)
(8086)
技术(8052)
机构
大学(208221)
学院(204652)
(93299)
经济(91787)
管理(74018)
研究(73187)
理学(63926)
理学院(63221)
管理学(62240)
管理学院(61891)
中国(55024)
科学(43557)
(43333)
(43333)
(40172)
(37918)
财经(34389)
研究所(34335)
业大(32625)
农业(32080)
中心(31481)
(31333)
经济学(30326)
(29713)
经济学院(27673)
北京(27546)
(26065)
财经大学(25625)
(25193)
师范(24828)
基金
项目(133656)
科学(103722)
基金(98688)
研究(93334)
(88546)
国家(87830)
科学基金(72673)
社会(62111)
社会科(58841)
社会科学(58826)
基金项目(51799)
(50017)
自然(46404)
自然科(45357)
自然科学(45339)
自然科学基金(44533)
(43213)
教育(42268)
资助(39734)
编号(35732)
重点(30247)
(30233)
成果(29114)
(28731)
(27804)
国家社会(26869)
科研(26342)
创新(26130)
教育部(25754)
大学(24953)
期刊
(99309)
经济(99309)
研究(63267)
中国(37977)
学报(37871)
(35469)
科学(31690)
(30805)
大学(28019)
管理(27141)
学学(26593)
农业(23411)
(19800)
金融(19800)
经济研究(18779)
(18213)
教育(17710)
财经(17405)
业经(15861)
国际(15556)
问题(15223)
(15046)
技术(14049)
(12708)
商业(11281)
(9936)
世界(9923)
技术经济(9682)
理论(9553)
统计(9490)
共检索到3100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国晖  张如庆  
贸易开放和市场经济改革是实现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手段,但贸易开放又会通过贸易条件约束、所有制结构及分配制度变革、非均衡经济增长限制等途径对收入分配均衡造成不利影响。这些传导途径植根于自由市场制度,所以本质上正是由于市场力量的累积性释放才使贸易开放成为影响收入分配的重要因素。要实现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的过渡,克服贸易开放对国内收入分配均衡的不利影响,促进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的形成,关键是要坚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国晖  张如庆  
贸易开放和市场经济改革是实现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手段,但贸易开放又会通过贸易条件约束、所有制结构及分配制度变革、非均衡经济增长限制等途径对收入分配均衡造成不利影响。这些传导途径植根于自由市场制度,所以本质上正是由于市场力量的累积性释放才使贸易开放成为影响收入分配的重要因素。要实现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的过渡,克服贸易开放对国内收入分配均衡的不利影响,促进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的形成,关键是要坚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天宇  
当前 ,我国经济生活中有两个突出的现象 ,一是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二是有效需求不足仍然持续。那么 ,这两种现象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 ?国内理论界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但是尚未在理论上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分析。本文试图运用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图式 ,将城镇、农村视为社会再生产中的两大部类 ,通过二者收入的对比 ,提出一个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有效需求的理论框架 ,以期为我国调整城乡收入分配格局和扩大内需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春明  
2018年以来,美国频频发起对来自中国进口产品征收高额关税的事端,中国方面也一一进行了相应的反制,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也不断升级。美国发起贸易事端的主要理由之一,是指责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过大,从而损害了美国的国内利益。从表面上来看,似乎确实是这样,但从真正能反映实际贸易利益的增加值贸易角度来看,事实却并非如此。本文即从增加值贸易的角度来探究中美贸易利益分配的真相,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来对这种分配的成因做一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范方志  高大伟  周剑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模型,通过这一模型,能够系统地分析我国房地产行业的诸多重要问题,并提供一个对房地产价格的整体性认识。本文将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模型化,并以马克思的原始模型为基础,进行了一定的改进,结合中国实际,分析了房地产市场的一些重要问题。分析表明,中国房地产价格调控最重要的措施在于金融政策和社会发展权利与住房的分割。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帮喜  刘充  赵峰  黄阳华  
现有文献对收入分配调整、经济结构变动和宏观效率提升三者之间的关系鲜有系统性研究。本文将马克思的再生产图式拓展为由固定资本、一般性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组成的"马克思—斯拉法"型三部类结构表,并利用中国1987—2015年的投入产出表,刻画投资驱动型增长下收入分配与宏观效率之间的关系。文章测算了中国经济的工资—利润曲线,再根据实际与潜在收入分配结构之间的偏离度,评价了中国宏观效率提升的空间。结果表明,利润率出现了下降的趋势,符合马克思的理论预测;利润率的下降主要归因于外延式增长方式下固定资本投资快速增长引起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宏观经济效率的分析表明,在传统增长方式之下,改善宏观经济效率的空间极为有限,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经济增长新动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邓阳  
合理适度的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需要深刻理解把握我国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理论根源,为建立科学有效的调节机制奠定基础。现有文献成果主要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通过计量模型验证影响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因素,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成果较少。在广泛梳理国内外文献成果、回顾并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城乡收入分配差距演化特征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探究我国城乡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分析得出相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下农业与非农产业间的收入差距是形成这一差距的主要根源,并据此提出相关调节思路。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杨天宇  刘国鹏  
本文在整理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的基础上,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给出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的解释。与现代西方货币政策传导的利率渠道、资产价格渠道和信贷渠道相比,马克思科学地区分了货币在经济正常增长时期和经济衰退时期不同作用的区别,而且指出经济衰退期的主要问题不是新投资需求的不足,而是存货投资如何实现的问题,所以货币扩张的主要作用不是促进新增投资,而是实现存货投资的市场价值。最后论文通过对中国宏观调控实践的实证分析,证明马克思主义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比西方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具有更强的解释力。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赵磊  赵晓磊  
随着自然力逐渐取代人力,人类社会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失业压力,这是AI(人工智能)普及化必然带来的结果。通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视角,分析了人工智能发展与就业机会消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失业是工业社会的产物,是近现代以后出现的社会现象,在生产力落后的农业社会并不存在失业;新需求和新产业能够减缓失业,但无法对冲失业;生产力发展创造出了更多的自由时间,而不是更多的工作岗位。因此,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不仅需要以生产力发展所提供的自由时间为前提,还需要以生产关系的相应变革为条件。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赵磊  赵晓磊  
随着自然力逐渐取代人力,人类社会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失业压力,这是AI(人工智能)普及化必然带来的结果。通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视角,分析了人工智能发展与就业机会消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失业是工业社会的产物,是近现代以后出现的社会现象,在生产力落后的农业社会并不存在失业;新需求和新产业能够减缓失业,但无法对冲失业;生产力发展创造出了更多的自由时间,而不是更多的工作岗位。因此,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不仅需要以生产力发展所提供的自由时间为前提,还需要以生产关系的相应变革为条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新刚  王启慧  郑宇博  
我国正处于汇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不同学者基于不同的经济学理论提出不同的改革方案。党和国家多次倡导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来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本文正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视角,基于全球背景和我国国情来考察我国的汇率市场化改革路径。本文认为我国在推进汇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中,应遵循渐进性、张力性和动态平衡性原则,最终达到既能利用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正面效应,又能避免其负面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苑雪芳  
按劳分配主体地位势弱、贫富差距过大,已经成为我国收入分配面临的严峻问题。中国现行收入分配制度在设计层面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致的,但在执行层面发生异化,导致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的根源在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在未来比较长的时期内,收入分配问题只能控制或缓和。本文通过对中国收入分配问题成因、根源和对策的分析,试图为控制收入差距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乔榛  曹利战  
本文借助马克思初次收入分配理论的"地位论"假说,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初次收入分配中劳动收入占比变化所受到的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和发展转型的影响,由此揭示劳动者地位受此影响而变化的机理,进而选择相关变量进行了实证分析,证实了我国改革开放后初次收入分配结构的变化与劳动者地位的变化高度相关。所以,改变我国的初次收入分配结构,需要采取一系列有利于提高劳动者地位的对策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罗顺元  
伯克特认为,从马克思价值论的视角看,资本主义有固有的敌对自然的倾向。价值与自然的矛盾是价值只有量的属性,它反映不了自然与劳动的多种多样的质的属性。价值与自然的矛盾在资本主义下具体表现为毁灭自然界的生态多样性、使人与自然异化分离、造成自然碎片化、使生态危机扩展到全球等。通过给自然指定租金的方式,解决不了价值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鲁晓璇  张曙霄  
本文联系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与部分高校国际经贸教学及研究的实际,从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中关于国际贸易的理论及其关系、中国对外贸易指导理论与发展对策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提出在我国高校的国际经贸教学和研究中,应重视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为指导,吸收和借鉴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合理成分,要把两种理论中有利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积极因素结合起来用于指导中国对外贸易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