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44)
2023(8223)
2022(6928)
2021(6454)
2020(5503)
2019(12790)
2018(12275)
2017(22861)
2016(11884)
2015(13338)
2014(13295)
2013(13408)
2012(12667)
2011(11123)
2010(11007)
2009(10181)
2008(10519)
2007(8832)
2006(7461)
2005(6610)
作者
(33342)
(28242)
(27955)
(26849)
(18213)
(13703)
(12847)
(10861)
(10475)
(10070)
(9629)
(9380)
(9125)
(9014)
(9000)
(8644)
(8256)
(8254)
(8138)
(8048)
(6980)
(6826)
(6788)
(6354)
(6331)
(6308)
(6155)
(5941)
(5722)
(5522)
学科
(54892)
经济(54835)
管理(38998)
(36317)
方法(31436)
(30156)
企业(30156)
(28989)
数学(28612)
数学方法(28466)
(23855)
贸易(23848)
(23253)
(14771)
(14575)
财务(14565)
财务管理(14509)
中国(14086)
企业财务(13864)
财政(13077)
(11788)
(11018)
地方(10769)
(10700)
(10202)
出口(10197)
出口贸易(10197)
业经(8794)
(8665)
金融(8665)
机构
大学(174317)
学院(171149)
(81438)
经济(80234)
管理(64552)
理学(56454)
理学院(55930)
研究(55780)
管理学(55150)
管理学院(54844)
(46254)
中国(42871)
(34010)
财经(33826)
(30975)
科学(30810)
经济学(28038)
(27064)
经济学院(25904)
中心(25472)
财经大学(25254)
(25234)
(24477)
研究所(24021)
业大(22939)
北京(20794)
(20576)
农业(19951)
商学(19876)
商学院(19716)
基金
项目(115992)
科学(91565)
基金(88044)
研究(83284)
(76474)
国家(75925)
科学基金(65522)
社会(55886)
社会科(53489)
社会科学(53477)
基金项目(45857)
(42761)
自然(41731)
自然科(40699)
自然科学(40684)
自然科学基金(40004)
教育(38975)
资助(37491)
(35508)
编号(30353)
(27769)
重点(26063)
成果(25019)
国家社会(24936)
教育部(24675)
(24016)
大学(23812)
(23534)
(23457)
人文(23402)
期刊
(78247)
经济(78247)
研究(53535)
(40517)
中国(29902)
学报(26858)
管理(24364)
科学(22108)
大学(20995)
(20758)
学学(20105)
财经(18060)
(18026)
(17716)
金融(17716)
经济研究(16174)
(15423)
国际(14665)
农业(13911)
技术(13692)
问题(12319)
教育(11864)
业经(10841)
会计(9208)
财会(9082)
世界(8884)
统计(8632)
(8483)
贸易(8483)
商业(8458)
共检索到2558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立勇  祝灵秀  
本文采用状态空间模型估算中国1993-2016年各省财政支出周期性,借助PSM-DID方法研究贸易开放对财政支出周期性的因果效应及内在机理。结果表明:第一,中国财政支出总体上呈顺周期态势,但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异质性;近年来财政支出顺周期性程度有所降低,东部地区降低程度最为明显,并表现出一定的逆周期性,而西部地区的顺周期性特征较为显著且较为稳定。第二,贸易开放显著影响财政支出周期性,贸易开放度越高,财政支出越倾向于顺周期。第三,贸易开放对财政支出周期性的因果效应具有持续性和动态异质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程度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第四,政府规模是贸易开放影响财政支出周期性的中介变量和内在机理,即贸易开放度的提高,增加了政府规模,使财政支出更加倾向于顺周期。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姚鹏  李金泽  孙久文  
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时期,如何补齐基层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难题成为打好乡村振兴战役的关键问题。本文围绕行政性监管和公共品竞争双重视角,阐述财政支出集权影响地方民生性支出的逻辑机理。基于安徽省“乡财县管”改革,采用双重差分法识别其财政支出集权效应。研究表明:“乡财县管”财政支出集权,提高了县级政府统筹全县财政支出安排的权力,弱化了乡镇政府财政支出的自由裁量权,加剧了财政支出结构扭曲,挤占了地方民生性支出。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中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乡财县管”财政支出集权通过强化地方政府“重基础设施建设,轻人力资本与社会保障”的财政资金错配行为,进而挤占地方民生性支出。研究认为,在中国式分权体制下,应加快构建县乡两级政府间的新型财政关系,适当提高乡镇政府的自由裁量权,以县乡财政“分灶吃饭”管理体制改革为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完善涵盖民生保障的综合绩效考核体系建设,加大转移支付支持基层民生保障力度,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春琦  唐哲一  
人们对政府财政支出无论是从总量还是从结构上的合理性一直都存在着争议,文章通过考察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与私人消费的关系,建立代表性消费者的跨期迭代理论模型,同时利用相关宏观经济数据,研究我国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对私人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政府的行政管理费用支出对私人消费有挤出作用,政府的社会文教费用支出、经济建设支出以及其他补贴性的财政支出对私人消费有拉动作用。另外,基础经济建设支出的动态变化显示,短期内能促进GDP、私人消费以及就业率的提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一定的抑制作用。研究结论为促进私人消费、合理调整政府财政支出结构提供了新的证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胡文骏  
作为收入再分配的政策工具,财政支出无法改变贸易开放所带来的初次收入分配不公,而贸易开放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又将扭曲财政支出的收入分配效应。实证研究表明:(1)整体上看,财政支出、贸易开放均显著扩大了收入差距;(2)任何预算结构、支出类别的财政支出均无法显著影响贸易开放规模,这表明财政支出无法通过影响贸易开放规模来间接影响其收入分配效应;(3)贸易开放将显著抑制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规模,以及不同类别的财政总支出规模,这表明贸易开放能够通过影响财政支出规模来间接影响其收入分配效应。因此,贸易开放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蔡伟贤  踪家峰  
文章采用空间计量经济方法,利用空间和时间固定效应的空间自回归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就外商直接投资、贸易开放度与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我国各省的地方财政总支出及其主要构成部分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外商直接投资限制了政府部门规模,降低了总支出水平及其主要构成部分的支出水平,支持效率假说的推断;贸易开放度扩张了政府部门规模,提高了总支出水平及其主要构成部分的支出水平,支持补偿假说的推断。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陈思霞  卢盛峰  
经典分权理论认为由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与本地居民偏好更加匹配,促进了社会福利。基于"省直管县"自然实验的研究发现:深化分权改革并给予基层政府更大的自主决策权,将显著提高基础建设支出比重,降低教育等民生性服务支出占比。分权引致的"重基建、轻民生性公共服务"的支出倾向在贫困地区更为明显;"省直管县"分权的空间配置效应逐步递减。建立公共服务投入的最低标准并完善问责机制及相关制度是必要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肖洁  龚六堂  张庆华  
本文研究了中国省级政府财政支出的政治周期及其激励机制。近期声势浩大的反腐斗争表明,经济政绩不再是官员晋升的唯一标准,清明廉洁同样是中央考察省级官员的一个重要指标。基于这两方面的晋升激励,本文首先建立了一个政治生命周期模型来刻画中国省级官员的财政支出决策行为,并利用中国1990~2010年的数据使用GMM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晋升激励导致不同类型的财政支出随着中央党代会召开产生了周期性变化。本文从财政政策波动的角度证明近期的反腐斗争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对官员行为产生了较大影响。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林峰  
基于中国1997—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借助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考察财政支出和贸易开放对净出口的动态空间效应。研究发现:从国家层面上看,财政支出对净出口基本不会产生影响,而贸易开放度的提高会对净出口产生抑制效应。同时,相邻省份财政支出的扩张及贸易开放度的降低会对本省净出口的改善产生明显的空间抑制作用,这表明中国的贸易格局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分割性,地区之间尚未形成良好的协调机制;从区域层面上看,财政支出和贸易开放对净出口的动态空间效应呈现显著的区域异质性。结论表明,现阶段,中国要实现财政与贸易政策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必须处理好省际区域间财政支出与贸易开放的协调发展问题。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思霞  
使用"地区是否遭受自然灾害"作为测度政府支出干预政策的外生冲击实验,并利用WVS(World Value SurVey)数据库2007年和2012年两次大规模微观调查数据,实证分析政府干预对居民政府信任评价的影响和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政府支出干预显著提高了居民对政府的信任感,其主要传导机制是通过"增支"和"减税"的方式,微观上提高了居民家庭收入规模,宏观上推进了地区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但在市场机制运行较好时期,政府干预没有产生显著的增进居民信任评价的效应。良好的制度质量有利于政府干预产生更高的信任;公正、客观的信息交流对居民信任政府也有显著的作用。增进信任目标下,政府需谨慎运用干预手段:...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新艳  许金海  陈文晖  
农地确权对农户农业服务外包的影响在学界引起了关注,但仍未见文献关注不同地权界定方式对农业服务外包的影响。利用广东省阳山县提供的"常规确权"和"整合确权"独特准实验场景,研究不同确权方式对农业服务外包的异质性影响,运用PSM-DID模型的计量结果表明:相较于常规确权,整合确权促进农户农业服务外包行为更加显著,提高幅度达到30.41%;但整合确权对不同环节、不同种植规模农户的服务外包行为的影响不一致,主要提升了小规模农户的整地环节外包程度。本研究表明,农地确权方式选择对农业服务规模经营发展具有不同的影响效应,有必要分离出不同确权方式影响的细致差异。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新艳  许金海  陈文晖  
农地确权对农户农业服务外包的影响在学界引起了关注,但仍未见文献关注不同地权界定方式对农业服务外包的影响。利用广东省阳山县提供的"常规确权"和"整合确权"独特准实验场景,研究不同确权方式对农业服务外包的异质性影响,运用PSM-DID模型的计量结果表明:相较于常规确权,整合确权促进农户农业服务外包行为更加显著,提高幅度达到30.41%;但整合确权对不同环节、不同种植规模农户的服务外包行为的影响不一致,主要提升了小规模农户的整地环节外包程度。本研究表明,农地确权方式选择对农业服务规模经营发展具有不同的影响效应,有必要分离出不同确权方式影响的细致差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林峰  
在考虑地区贸易开放度差异的情况下,通过构建省际面板门限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财政支出与贸易差额的非线性联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财政支出对贸易差额的影响会因地区贸易开放度的差异而呈现显著的门限特征。其中,位于低开放度地区的省份,财政支出对贸易差额的影响并不显著,此时"李嘉图等价"成立;位于中等开放度地区的省份,财政支出与贸易差额呈现"双重发散"效应,财政支出扩张能够有效改善贸易差额;而位于高开放度地区的省份,财政支出与贸易差额存在"双重赤字"关联,财政支出扩张会导致贸易差额的恶化。研究发现,各地区的门限效应还受制于财政支出结构,转移性支出对贸易差额的影响要明显强于购买性支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铭洪  卢晓军  张志远  
文章以Barro(1990)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将社会保障支出和科教文卫支出分别引入效用函数和生产函数中进行理论上分析,探究财政支出结构对就业的理论效应,同时利用中国1997-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以此验证理论模型所得到的推论。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科教文卫支出与社会保障支出对就业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短期来看,科教文卫支出对就业的短期效应非常明显,而社会保障支出对就业的短期效应并不显著。另外,研究还发现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不论在长期还是短期都不显著。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治国   车帅   王军  
基于中国各省份2000—2018年面板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方法与合成控制法以及空间双重差分方法综合考察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减排效应。研究发现,就平均效应而言,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实施能够有效推动试点地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分析政策的动态影响发现,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减排效应存在“倒U型”特征;利用SCM方法进行个案研究发现,试点政策实施后湖北、天津、重庆等省份碳排放量明显减少;而北京、上海、广东等省份减排效果并不理想;进一步将空间溢出效应纳入考量范围分析发现,碳泄漏问题的存在导致试点政策的整体减排效果显著降低。鉴于此,各试点省份应当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实现低碳发展,加强区域联动以推动协同减排。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明  王帅  
预算体现国家的战略与政策,财政支出是预算执行的集中体现,其绩效反映国家战略和政策实施的效果。基于此,在总结当前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依据新发展理念构建5项一级、14项二级、31项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07~2020年省级数据,结合非径向超效率SBM模型与两期技术前沿方法,构建BM指数,本文从动态和静态两个维度,从产出和效益角度评估了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的绩效,总结其特征。研究发现:(1)动态看(各省份跨时比较),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绩效呈2008~2011年的持续下降、2012~2017年的稳步上升及2018年后的轻微下行3个阶段;(2)地方财政支出绩效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在省级党代会召开前一年和当年,以及财政压力加大、政府债务发行加力的阶段,总体表现更好;(3)静态看(省份之间横向比较),各省财政支出绩效存在明显差异,从排序来看,北京、广东等省份稳定地处于第一阵营,贵州、河北等省份提升空间较大,省际差异总体呈震荡上升趋势。本文结论展现了我国财政支出的成效和问题,对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方向有一定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