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94)
- 2023(5820)
- 2022(4961)
- 2021(4279)
- 2020(3579)
- 2019(8249)
- 2018(8178)
- 2017(15563)
- 2016(7538)
- 2015(8565)
- 2014(8695)
- 2013(8706)
- 2012(8401)
- 2011(7829)
- 2010(7940)
- 2009(7662)
- 2008(7399)
- 2007(6400)
- 2006(6066)
- 2005(5637)
- 学科
- 济(63024)
- 经济(62986)
- 管理(21989)
- 方法(20443)
- 业(18912)
- 数学(17966)
- 贸(17929)
- 贸易(17920)
- 数学方法(17883)
- 易(17325)
- 地方(16923)
- 企(14742)
- 企业(14742)
- 地方经济(12275)
- 中国(11424)
- 业经(9812)
- 农(9323)
- 学(9232)
- 财(8807)
- 关系(8739)
- 出(7242)
- 环境(6952)
- 经济学(6933)
- 制(6666)
- 融(6630)
- 金融(6630)
- 农业(6460)
- 产业(6328)
- 体(6039)
- 发(5915)
- 机构
- 大学(124501)
- 学院(124106)
- 济(72234)
- 经济(71255)
- 研究(46818)
- 管理(44540)
- 理学(38395)
- 理学院(37968)
- 管理学(37421)
- 管理学院(37204)
- 中国(34459)
- 财(29316)
- 经济学(24802)
- 京(24359)
- 财经(23737)
- 科学(23548)
- 所(22965)
- 经济学院(22218)
- 经(21583)
- 研究所(20538)
- 中心(19344)
- 江(18021)
- 财经大学(17466)
- 院(16729)
- 贸(16269)
- 北京(15446)
- 农(15274)
- 范(14312)
- 师范(14220)
- 商学(14209)
- 基金
- 项目(76107)
- 科学(60775)
- 基金(57881)
- 研究(56302)
- 家(49597)
- 国家(49255)
- 科学基金(42214)
- 社会(40347)
- 社会科(38501)
- 社会科学(38495)
- 基金项目(29683)
- 省(27417)
- 自然(24584)
- 教育(24512)
- 资助(24371)
- 自然科(24043)
- 自然科学(24039)
- 自然科学基金(23643)
- 划(22377)
- 编号(20578)
- 国家社会(18047)
- 发(17957)
- 部(17871)
- 重点(17085)
- 济(17083)
- 经济(16948)
- 成果(16530)
- 教育部(16046)
- 人文(15864)
- 发展(15503)
共检索到1977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包群
针对大多数经验文献所采用的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的假设,本文考察了贸易开放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非线性效应。模型中贸易开放通过产出效应与技术外溢效应两条渠道影响了经济增长。竞争性均衡结果表明,贸易开放的增长效应依赖于消费偏好、要素禀赋、研发效率以及技术差距等参数的综合作用,因而贸易开放促进经济增长这一结论只在特定参数范围内成立,一般情形下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基于中国29个省市面板数据的估计结果表明,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表现为倒U型曲线,而且贸易开放对中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贸易开放 经济增长 非线性关系 技术外溢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建清 蒋坦
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只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吗?本文在产品种类增加型的内生增长模型中,集中考察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产出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从而在理论上论证了两者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此外,运用平滑转换回归(STR)方法对中国1978~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贸易开放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特征,贸易开放程度的高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效应;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随着开放程度的提高而减少,但两者始终保持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贸易开放 经济增长 非线性 STR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魏下海 余玲铮
本文通过引入人力资本部门内的溢出效应,在理论模型推导基础上,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考察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全国范围和东部地区的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鲜明的非线性关系,且东部地区人力资本溢出效应的门槛值(7.68)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81);同时,由于受人力资本自身存量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并不存在非线性关系,只存在一般的线性关系。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非线性关系 溢出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发勤 冯帆 符大海
本文针对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重新检验。本文利用省份-国家层面的引力模型构造了以地理因素:距离、面积和比邻等因素为基础的国际贸易工具变量,并基于中国1991—2015年省份-国家层面的面板数据发现国际贸易与收入增长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倒U型分布关系,当国际贸易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由正变为负。众所周知,在识别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间的因果关系时应克服其中的各种内生性问题。本文在控制地域与时间两个维度的情况下对两者的因果关系进行IV估计,在降低内生性的同时所得结论更符合当前经贸形势,对了解当今反全球化浪潮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国际贸易 非线性 IV估计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林秀梅 王磊
本文选取我国改革开放以来(1978~2004)的年度GDP增长率与城镇登记失业率数据,使用HP滤波方法将我国的GDP增长率和失业率数据分解为趋势部分和波动部分,并应用门限估计法对变量的波动部分进行回归。结果发现,在以往的研究中被人们认为严重背离奥肯定律的我国经济增长和失业率的互逆关系,在我国存在非线性的表现形式,产出的变动可以引起失业率的非对称性的变动。具体来看,当经济处于衰退期(产出缺口为负)时,经济增长和失业之间存在互逆的关系;当经济处于扩张期(产出缺口为正)时,经济增长对失业有正向的拉动效应,且当期失业率受到前两期失业率的影响。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就业 非线性 奥肯定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优智
以人均GDP作为经济增长的代理变量,分别使用财政科技投入、R&D经费投入作为科技投入的代理变量,研究了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表明: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非线性的,适合使用非线性平滑转换模型来拟合。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存在两个门限,其转换变量为前一期的经济增长速度;R&D经费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存在一个门限,其转换变量也是前一期的经济增长速度。
关键词:
科技投入 经济增长 平滑转换模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孙浦阳 韩帅 张诚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产业集聚给城市经济带来了多层面的影响。基于理论上的可能性,本文提出产业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假设,并使用我国城市数据和Panel 2SLS计量模型加以验证。我们将城市产业集聚进行了结构和行业的细分,结构上分为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与城市经济规模集聚,行业上分为工业与服务业两种产业的集聚。研究发现,服务业的专业化和多样化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都存在显著的U形关系,说明这两种集聚带来的拥塞效应快于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并且,我们以就业密度为指标计算U型拐点是665人/Km2。而工业集聚中无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城市经济规模变量与经济增长之间一直存在着稳定的倒U形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火根 龙建辉
学术界对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以线性关系假设为前提。本文在非线性框架下,利用Hansen and Seo(2002)最新发展的门限协整方法(threshold cointegration test)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两者之间的关系重新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两者之间存在非线性两机制门限协整,当对均衡的偏离小于或等于门限值-7.85时,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倾向于不向均衡状态调整,而当对均衡的偏离大于门限值-7.85时,他们都倾向于向均衡状态调整,并且能源消费的调整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门限协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贺小莉 潘浩然
本文基于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1990-2011年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平滑转换(PSTR)模型,研究了中国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间的非线性关系。不同于现有的研究,文中选取人均GDP、能源强度、资本形成总额作为阈值变量,并对其进行比较,发现资本形成总额为最优阈值变量,这一结论显示出现阶段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中资本投入量的重要作用;同时使用工具变量法对模型进行估计。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三个非线性模型都显示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正相关关系;②随着人均GDP的增加,能源消费量将会增加,人均GDP达到13 000元左右时,能源消费量对收入水平较敏感,能源消费弹性分别为0.473 1和0.394...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PSTR模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潇 杨俊
采用门槛效应模型和中国1996~200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探讨了不同阶段下收入分配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否存在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收入分配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人力资本门槛(8.97年),未跨越门槛时收入分配差距表现为有利于经济增长,而跨越门槛后则转变为不利于经济增长。虽然我国整体及部分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未跨越该门槛,但随着经济发展转变为主要依靠人力资本的集约型增长方式,收入分配差距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已逐渐显现,当前控制收入分配差距刻不容缓。
关键词:
收入分配差距 门槛效应 人力资本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江笑云 汪冲
城市化是EKC的形成机制之一,突出体现为资本要素在工业化和城市扩张过程中通过城市这一载体所形成的空间集聚对于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排放产生了非线性的增速效应,最终使得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表现出曲线式的非线性趋势,二者的相对变化具有倒U型环境库兹列茨曲线特征,而人口城镇化则没有使得消费与污染排放之间形成这种非线性趋势。笔者基于2000年~2009年省区面板数据,在联立方程体系下考察了环境、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的正反馈关系。研究表明,实施环境友好型的城市化战略,特别是人口城镇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举措。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辉煌 余昌龙 马添冀 江航翔
针对大多数文献所采用的FDI技术外溢、技术差距与经济增长存在线性关系的假设,本文探讨FDI技术外溢、技术差距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通过在物质资本中引入FDI、在技术外溢中引入技术差距建立了增长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定量分析的估计方程。基于中国29个省市面板数据的估计结果表明,技术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而且其对中国各地区的增长效应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技术差距 经济增长 非线性关系 地区差异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金全 王俏茹
文章通过建立面板平滑转移模型实证研究了最终消费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得出最终消费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倒V型关系的结论,并通过门限值的计算得出最优的消费水平为68.12%,在这一门限值以下,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高于这一门限值之后,这一促进作用有所减弱。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我国目前的消费率依旧偏低,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此政府应建立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转型,同时优化投资结构,创新对外贸易模式,保持适度的通胀水平,提升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效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贺小莉 赵坚 潘浩然
文章基于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1990-2012年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平滑转换(PSTR)模型研究了我国城镇化与经济增长间的非线性关系;选取滞后城镇化率、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作为阈值变量,使用工具变量法估计模型,其主要实证研究结果为:除低水平的人均能源消费量情况外,三个非线性模型都显示城镇化和经济增长间的正相关关系;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弹性会下降,而随着第三产业比重和人均能源消费量的增加,该弹性会增加;弹性数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增加趋势,到2010年开始呈现下降趋势。文章最后分析了不同
关键词:
城镇化 经济增长 PSTR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丹丹
文章运用LSTR实证模型对辽宁省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关系,具有明显区间转换的动态特征,当负债率低于15%的门槛值时,地方政府债务增加会促进经济增长;但当金融危机出现时,转换函数则处于低区制状态,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线性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利率期限结构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基于平滑转换模型的实证分析
最终消费率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基于PSTR模型的国际经验分析
贸易开放和人力资本形成的非线性关系——理论和基于我国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资源依赖度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基于国际动态面板数据的系统GMM估计
地方政府债务与宏观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实证检验
经济增长与居民消费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对钱纳里标准模型的再检验
银行信贷、房地产价格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基于省际面板平滑转换模型的实证检验
经济增长、城镇化与财险需求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基于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PSTR的检验
收入不平等和经济增长非线性关系——中国数据的实证检验
FDI与我国出口贸易的非线性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