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72)
2023(2214)
2022(1959)
2021(1714)
2020(1454)
2019(3458)
2018(3480)
2017(5907)
2016(2587)
2015(3071)
2014(3282)
2013(3210)
2012(3077)
2011(2895)
2010(2843)
2009(2626)
2008(2677)
2007(2154)
2006(1858)
2005(1708)
作者
(7572)
(6745)
(6624)
(6139)
(4072)
(3133)
(3080)
(2630)
(2396)
(2305)
(2140)
(2112)
(2056)
(2025)
(2006)
(1995)
(1966)
(1956)
(1951)
(1871)
(1588)
(1578)
(1572)
(1513)
(1416)
(1397)
(1393)
(1385)
(1309)
(1299)
学科
(16406)
贸易(16399)
(15873)
(14759)
经济(14751)
管理(7975)
方法(7882)
(7005)
数学(6684)
数学方法(6668)
(5566)
关系(5556)
(5040)
出口(5039)
出口贸易(5039)
(4328)
企业(4328)
(3958)
人民(3797)
消费(3561)
贸易关系(3479)
国际(3411)
结构(3324)
概况(3161)
进出(3152)
进出口(3152)
进出口贸易(3152)
各国(3097)
对外(3062)
地方(3013)
机构
学院(45322)
大学(44394)
(26846)
经济(26619)
管理(16547)
研究(14813)
理学(14510)
理学院(14429)
管理学(14310)
管理学院(14255)
中国(10620)
(9870)
(9417)
经济学(8874)
财经(8300)
经济学院(8215)
(8014)
(7505)
(6721)
科学(6563)
商学(6194)
商学院(6137)
国际(6099)
财经大学(6090)
贸易(6062)
研究所(6031)
中心(6030)
(5739)
(5634)
经济管理(5140)
基金
项目(28805)
科学(22612)
研究(22092)
基金(21691)
(18267)
国家(18121)
社会(15366)
科学基金(15337)
社会科(14756)
社会科学(14756)
基金项目(10988)
(10295)
教育(9651)
编号(9225)
资助(8950)
自然(8708)
自然科(8523)
自然科学(8523)
自然科学基金(8354)
(8171)
(6979)
国家社会(6820)
(6578)
成果(6444)
中国(6352)
教育部(6333)
人文(6283)
重点(6253)
社科(6213)
大学(5956)
期刊
(28081)
经济(28081)
研究(14555)
(10246)
国际(8991)
经济研究(7235)
(5930)
业经(5735)
商业(5550)
管理(5550)
中国(5498)
(5479)
贸易(5479)
问题(4900)
国际贸易(4758)
学报(4534)
科学(4001)
(3972)
商业经济(3901)
大学(3867)
世界(3842)
学学(3759)
经贸(3709)
财经(3573)
(3320)
金融(3320)
(3100)
农业(3006)
技术(2682)
(2518)
共检索到67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柯美高  
本文以Brander-Spencer (1985)模型为基础,分别在Cournot竞争和Bertrand竞争情况下研究消费减污R&D投资与产品消费排污的关系。研究发现:(1)无论是Cournot竞争还是Bertrand竞争,本国或外国产品在第三国消费减污量的变化对两国企业生产销售利润、产量或价格均有影响;(2)本国或外国政府提高对其企业消费减污R&D投资补贴的比例会增加该国企业产品的消费减污量、均衡产量和消费减污R&D投资利润,但却会减少另一国企业产品的消费减污量、均衡产量和消费减污R&D投资利润;(3)政府消费减污R&D投资补贴、市场规模以及产品差异度对产品消费减污和最优环境税都有影响;(4)本国和外国政府都有单边对其企业消费减污R&D投资进行补贴的激励。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昭华  
本文以产品消费排污为基础 ,借鉴国际贸易中垂直差异产品的标准模型 ,建立国际贸易中差异减污模型 ,分析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企业的产品消费减污选择及政府针对消费减污R&D投资的政策博弈。国际贸易中垂直差异产品的文献显示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在产品 R&D投资政策上呈现不对称性 :非合作 Nash补贴 /征税均衡的特征是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补贴 ,发达国家进行投资征税。由于消费者剩余和产品消费负外部性的引入 ,本研究的结果却显示两国政府在产品减污 R&D投资政策上呈现对称性 :两国政府都对本国企业的产品减污 R&D给予补贴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红   张陈陈   朱为利  
本文使用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探究数字贸易的减污降碳影响效果及机制效应,并进一步考察了市场化程度的调节效应和环境污染、碳排放的结构效应。研究发现,数字贸易能够实现减污降碳目标,并主要通过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规模效应、技术创新和结构优化升级渠道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贸易在降低碳排放和环境污染方面存在胡焕庸线、数字基础设施、自贸区等异质性特征。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贸易对碳排放和环境污染的影响存在市场化程度非线性边际效应递减的负向抑制效果,环境污染、碳排放越高,数字贸易减污降碳效果越明显。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军英  朱晶  
本文从价格传导角度实证分析了我国贸易开放对农户消费支出的影响。首先对贸易开放影响国内生活品消费价格的价格传导途径进行了界定,并对此途径进行了数量验证,研究进一步定量分析了由贸易开放引致的消费价格变化对农户消费支出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对国内生活品消费价格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间差异和商品间差异,贸易开放使得所有农户生活消费支出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存在地区间和不同收入组之间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子红   王红梅   韩先锋  
在新发展格局下,如何有效依托数字贸易这一贸易新变革驱动减污降碳至关重要。文章在系统阐释数字贸易协同赋能减污降碳内在机理的基础上,基于2010—2021年我国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将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对数字贸易发展的减污降碳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数字贸易不仅能明显降低碳排放,还能有效减少环境污染;(2)数字贸易不仅能直接实现协同减污降碳,还可通过产业升级效应、能源效率提升效应和绿色创新效应间接为促进减污降碳赋能;(3)数字贸易的减污降碳效应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特征,这种积极效应在非资源型城市、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及中西部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子红   王红梅   韩先锋  
在新发展格局下,如何有效依托数字贸易这一贸易新变革驱动减污降碳至关重要。文章在系统阐释数字贸易协同赋能减污降碳内在机理的基础上,基于2010—2021年我国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将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对数字贸易发展的减污降碳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数字贸易不仅能明显降低碳排放,还能有效减少环境污染;(2)数字贸易不仅能直接实现协同减污降碳,还可通过产业升级效应、能源效率提升效应和绿色创新效应间接为促进减污降碳赋能;(3)数字贸易的减污降碳效应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特征,这种积极效应在非资源型城市、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及中西部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斌  吴书胜  
文章基于2003-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城市化水平测算指标体系、邻接矩阵、地理距离空间权重矩阵、经济距离空间权重矩阵,采用面板门限模型、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贸易开放、城市化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贸易开放、城市化、二氧化碳排放均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贸易开放对二氧化碳排放的作用受人力资本存在的单一门限值影响,若地区人力资本越过门限值,贸易开放可以显著抑制二氧化碳排放;反之,贸易开放对二氧化碳排放则有促进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倪克勤  郑平  
金融压抑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 ,它与贸易开放及金融开放存在着负相关关系。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实施对外开放时都遇到了金融压抑程度的最优决定问题。本文从发展中国家贸易开放与金融开放的一般实际出发 ,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 ,分析了金融开放与贸易开放的内生关系 ,深入探讨了中国的金融压抑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合理性问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徐盈之  郭进  王进  
本文采用中国1995-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加工贸易额对贸易开放度进行修正,引入一步SYS-GMM动态面板模型,考察了中国能源消费、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地区差异性。研究发现:能源消费和贸易开放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在扣除了加工贸易量进行修正后,贸易开放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提升;贸易开放与能源消费交叉项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负向作用,即贸易开放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而间接地制约了能源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能源消费和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中国东中西部之间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性,具体而言,能源消费对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贸易开放...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彦  
本文利用我国1991-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贸易开放度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度对城乡居民消费有正的影响作用,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更大,贸易开放度每增加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增加约1.6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增加约0.9878元;城镇居民消费对贸易开放度的敏感度存在明显地区差异,而不同省份农村居民消费对贸易开放度的敏感度没有很大差异。因此,政府在制定扩大内需及鼓励消费的相关政策时,要注意城乡消费差异、不同省份消费差异,分别对待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珊  刘洪铎  
区别于现有文献采用时间序列或者单一方程,针对全球147个国家和地区2005—2014年的跨国数据构建面板联立方程组模型研究一国金融开放与贸易开放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运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充分肯定金融开放与贸易开放之间的正向互动性,并且该结论在替换估计方法、区分经济自由度、区分经济发达程度、替换核心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成立。进一步的脉冲响应图显示,一国金融开放与贸易开放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正向互动性。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廖晖  
消费与国际贸易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消费是国际贸易进行的前提条件,对贸易商来说,只有该贸易商品存在着需求时,他才会决定进行或继续进行贸易。如果该商品无人来消费,贸易商就不会对这种商品贸易感兴趣。国际贸易是实现和扩大消费的一种方式,消费者消费的商品一方面可以来自本国生产,另一方面可以来自国外生产,这就必须经过国际贸易。正是由于它们之间的这种互相依赖的关系,决定了消费与国际贸易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本文就尝试着对国际贸易与消费水平、消费习惯等方面之间的相互影响作个探讨。一、国际贸易与消费水平之间的相互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蔡婕萍  曾晓华  张梦洮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协同发展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间内实现消费扩容提质的重要路径。本文以我国城镇居民服务消费为研究对象,采用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2017-2021年的样本数据,从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两大细分类型(贸易开放和市场开放)对我国城镇居民不同类型服务消费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利于促进我国城镇居民服务消费的扩容提质,但不同类型高水平对外开放对城镇居民不同类别服务消费扩容提质的正向赋能作用存在异质性。具体而言,市场开放对城镇居民非生活性服务消费的边际赋能作用更强,而贸易开放对城镇居民生活性服务消费的边际赋能作用更强。与此同时,高水平对外开放对城镇居民服务消费的边际促进作用存在显著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相对最小。进一步的,从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不同类型来看,市场开放对东部地区城镇居民非生活性服务消费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大,而贸易开放对中西部地区城镇居民两种类型服务消费的边际赋能作用都明显强于市场开放。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太明  
本文研究了贸易开放对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影响机制。理论分析及采用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TSLS)的实证研究发现,贸易开放程度对于当地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具有倒U型影响,对于超过75%的观察点来说,贸易开放会加剧本地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而对于贸易开放程度更高的观察点来说,贸易开放则会降低本地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如果要纠正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以提振居民消费需求进而有效扩大内需,重要的政策手段是拓展贸易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加快内陆省份开放并提升沿边省份开放以使其贸易开放程度跨过临界值,对于已跨过临界值的沿海省份则需进一步深化开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璇   孙明松   朱启荣  
中国是进口贸易大国,在实施“碳达峰”和“碳中和”行动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进口贸易对国内碳减排的积极作用。文章利用2020年中国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与各部门能源消费量数据,测算了中国进口贸易的碳减排量,并运用线性规划分析方法探讨中国扩大进口以进一步减少国内碳排放的方法与效果,结果显示:不同部门进口贸易的碳减排强度存在较大差异;2020年中国进口贸易的碳减排量是11.06亿吨,相当于同期国内生产部门碳排放总量的12.9%;碳排放密集型行业产品进口在中国总进口中的占比较小,削弱了中国进口贸易的碳减排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