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67)
2023(9445)
2022(7814)
2021(7164)
2020(5919)
2019(13653)
2018(12915)
2017(24390)
2016(12506)
2015(14193)
2014(13731)
2013(14022)
2012(13274)
2011(12230)
2010(11776)
2009(10916)
2008(10756)
2007(8942)
2006(7773)
2005(6992)
作者
(34485)
(29361)
(29173)
(27835)
(18814)
(14114)
(13220)
(11356)
(11166)
(10201)
(10006)
(9820)
(9381)
(9212)
(9180)
(9134)
(8652)
(8600)
(8394)
(8072)
(7178)
(7028)
(6894)
(6571)
(6532)
(6495)
(6286)
(5834)
(5785)
(5640)
学科
(71264)
经济(71213)
方法(34641)
管理(32127)
数学(32095)
数学方法(31987)
(30757)
(22497)
贸易(22487)
(21803)
(21311)
企业(21311)
中国(19876)
地方(15971)
(15911)
(15836)
农业(11159)
业经(11098)
(10455)
(10269)
金融(10267)
关系(10236)
环境(10101)
地方经济(9686)
收入(9601)
(9583)
(9169)
银行(9167)
(9139)
(8881)
机构
大学(192866)
学院(188976)
(99607)
经济(98371)
管理(71850)
研究(69381)
理学(63385)
理学院(62656)
管理学(62013)
管理学院(61665)
中国(52946)
(41662)
(39522)
科学(36712)
经济学(34862)
财经(34803)
(32714)
(32208)
经济学院(32004)
中心(30054)
研究所(29901)
财经大学(26367)
(25590)
北京(24945)
(24413)
(24273)
(23955)
师范(23808)
业大(22287)
(21744)
基金
项目(131472)
科学(107615)
基金(102801)
研究(96760)
(89330)
国家(88758)
科学基金(77017)
社会(69219)
社会科(66259)
社会科学(66251)
基金项目(53791)
自然(46453)
(45504)
自然科(45463)
自然科学(45452)
自然科学基金(44701)
教育(43228)
资助(41959)
(39691)
编号(35214)
(32113)
国家社会(31826)
重点(29841)
(29240)
中国(28674)
教育部(28530)
成果(27733)
人文(27328)
(27152)
创新(25674)
期刊
(97062)
经济(97062)
研究(60881)
中国(30391)
(28305)
科学(25074)
管理(24594)
学报(24406)
(20274)
大学(19546)
经济研究(19483)
(19352)
学学(18566)
财经(17984)
(17923)
金融(17923)
国际(16591)
(15589)
问题(15010)
农业(14509)
技术(13111)
业经(13104)
世界(12645)
教育(12283)
统计(10537)
技术经济(9740)
商业(9479)
(9275)
(9107)
贸易(9107)
共检索到2728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姚鹏  孙久文  
贸易开放能塑造一个国家的內部经济地理么?目前对发展中国家贸易开放的空间效应的实证研究还很有限。本文试图利用中国2010年324个地级行政单元(市、州、盟)和直辖市数据来回答贸易开放对中国区域收入的影响,文章引入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同时引入人力资本、人均资本投入、政府扶持等控制变量,研究发现:贸易开放、人力资本不仅能够提高本区域收入水平,同时也能相应提高相邻区域的收入水平;相反,人均资本投入和政府扶持只能提高本区域人均收入水平,对相邻区域会产生负的影响。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修岩  刘茜  
基于1996—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和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从区域自身的开放程度以及相邻地区的开放程度考察贸易开放对区域城市集中的影响。结果表明,本地区贸易开放程度的提高显著促进了区域内部的城市集中,相邻地区贸易开放程度的扩大会造成本地区城市集中度的下降,同时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口规模对城市集中度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马翠萍  史丹  
库兹涅兹曲线显示,1960~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存在"N"形曲线关系,贸易开放对中国人均碳排放存在正向影响,贸易开放程度每提高1%,人均碳排放量增加0.3%。投入产出模型揭示,2007年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转移27.1亿吨,占当年碳排放总量的39.76%。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出口碳排放最高,占出口碳排放21.2%。依次为化学工业(10.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9.8%)、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8.68%)、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7.53%)。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刘金山  黄智立  
区域经济合作对经济全球化的作用如何,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基于引力模型,以中国及其贸易伙伴作为研究对象,运用2000-2010年142个国家的面板数据检验区域经济合作对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结果显示:经济合作组织对中国对外贸易整体上呈促进作用;而WTO对中国对外贸易的促进力度相对最小,甚至对中国的进口起阻碍作用;区域经济合作凭借着其对国际贸易更强的推动力,正逐渐成为经济全球化的"绊脚石"。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姚鹏  孙久文  
本文基于中国326个地级及以上行政区域2010—2012年的数据,利用空间杜宾增长模型(SDM)来测算贸易开放对中国区域人均收入的影响。本文测算了各个区域贸易开放和人力资本对人均收入水平的直接、间接和总影响。结果表明:一个区域的贸易开放程度越高越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对相邻区域的人均收入也会产生正的影响。同时笔者也发现,人力资本对中国各个区域的经济增长会产生正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秉镰  王钺  
本文旨在考察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成立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在理论分析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影响区域创新生产活动内在机制的基础上,利用合成控制分析技术,构建"反事实"样本,实证考察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前后创新变量的实际值与"反事实"值之间的差距。研究发现,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能够显著促进上海市创新水平的提升,且该结果具有稳健性。本文结论为更好地发挥"自贸区驱动"的功效、建设创新型国家,从而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熊灵  魏伟  杨勇  
本文在新增长理论和空间经济学框架下,构建贸易开放与区域增长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1987—2009年间中国省际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中国省域经济和产业经济层面的增长均存在空间相关性;控制空间相关性后,贸易开放对省域经济的增长效应为正,伴有空间收敛与发散双向效应,并因地区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差异而存在空间异质性;产业层面的空间效应体现了产业特征,与整体经济并不完全相同。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丹  章元  
发展中国家是未来城市化的重心,如何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过度扩张和不同区域城市间发展的不平等已经成为各国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理论分析首先提出三个理论假说: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开放会降低城市集中度;在城市化进程还未结束前,发展中国家城市集中度的下降会随着贸易开放逐渐放缓;发展中国家沿海边境地区城市集中度更容易受贸易开放影响。进一步采用143个发展中国家1960-2012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工具变量法实证发现,加入WTO和提高进出口占GDP的比重显著降低了城市集中度及其下降速度;基于中国宏观数据的分析发现,中国加入WTO和两次金融危机事件的影响进一步验证了贸易开放降低中国(特别是东部沿海边境地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步晓宁  曹素娟  张天华  
外向型经济体的经济增长率普遍快于其他经济体,但其中的机制在理论上并没有定论。本文基于1998-2007年中国分行业工业企业数据,对行业开放度与行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我们发现,虽然对外贸易并未提升工业行业的生产率水平,但却显著地提高了行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在控制了各种因素后,该结论仍然稳健。本文实证结果支持了对外贸易通过优化行业资源配置效率影响经济绩效的机制。我们认为,该机制是通过外贸企业的示范效应实现的,这也凸显出外贸企业转型的重要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罗秀英  
进口贸易自由化带来的消费者福利取决于商品的价格和质量。进口贸易自由化提升了消费者福利效应,但表现出东部和南方区域较为显著的特征;相比食品和衣着,日用品的福利效应相对显著;年龄增加福利效应也相应增加;收入水平的提升可能导致福利效应边际递减。因此建议:主动应对全球经济形势放缓和贸易摩擦,促进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区域均衡发展,尤其注重北方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与国际市场接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行力度;提升食品和衣着的福利效应,大力发展"银发"经济;适当减免与物流行业相关的税费;多元化进口产品等。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江涛  覃琼霞  
立足于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协定的现实背景,本文梳理了升级协定影响域内外贸易的内在机理,并利用1999—2018年面板数据对理论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在总量贸易层面上,升级协定会显著促进中国的域内出口,但对域内进口影响不显著。异质性检验表明,中国域内出口促进效应对小型、低收入、高贸易依存度的国家以及SITC目录下第4-9类产品影响更为显著。在域外进口效应上,研究发现升级协定使中国的域外进口显著增加,对东盟的域外进口影响不显著。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贸易成本是影响中国域外出口的中介变量,中国域内出口和收入水平则是影响中国域外进口的重要渠道。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伟力  
文章基于协整的VAR模型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了我国地区收入不平等与贸易自由化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关系。研究发现:(1)地区收入不平等、贸易自由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增长对于关注参数而言是弱外生变量;(2)贸易自由化在长期内减缓了我国地区收入不平等程度,但在短期内却导致了我国地区收入不平等程度的上升;(3)经济增长长期内趋于提高了我国地区收入不平等程度,但短期的影响方向不确定;(4)地区收入不平等是一个随机游走过程,不是一个含有结构突变的趋势平稳过程。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立勇  胡睿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和无条件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贸易开放对不同群体工资收入的动态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贸易开放显著提高了中国劳动力的工资收入,这一影响呈先增大后变小的动态趋势。贸易开放对不同群体工资收入的影响存在动态异质性,贸易开放早期对高工资群体的影响显著强于低工资群体,扩大了工资差距;而随着开放程度提高,这种现象趋于缓和且出现倒U型特征,即贸易开放对中等工资群体的影响最强,对工资差距起到一定调节作用。这种异质性影响可以通过外商直接投资机制来解释。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金成  戴翔  
依托互联网建设推动服务贸易增长,是实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现有文献揭示了互联网可以通过降低贸易成本促进国际贸易规模的扩大。本文研究认为,互联网除了具有降低贸易成本这一作用外,还可以通过提高服务可贸易性以及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实现服务贸易规模扩张。利用中国与部分国家双边服务贸易数据及互联网普及率等经验数据,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第一,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对中国与各国之间双边服务贸易规模扩张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且在不同收入水平国家、不同服务业之间具有异质性;第二,互联网通过降低双边贸易成本、提高可贸易程度使中国双边服务贸易规模扩张。本文以互联网为切入点,为探索推动服务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新视角,研究结论对亟待扩大服务业开放、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的中国开放发展新阶段而言,有着重要的政策含义。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畅  白雪洁  
本文重点考察了贸易开放对我国国家级高新区产出增长与收入结构的影响,运用2007-2010年我国54个国家级高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与FDI的作用不同,在控制了其他影响因素后,贸易开放加剧了市场竞争,不利于高新区的产出增长;技术收入随着贸易开放度的提高而下降,高新区收入结构差距被拉大,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该结论是可靠的。通过进一步的理论阐述,本文认为贸易的竞争挤占效应对高新区技术收入的影响较为显著,而在开放环境下高新区的收益转化作用并不明显,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并不利于高新区的发展与转型。这一结论对进一步明确我国高新区功能定位,培育企业在国际竞争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