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95)
- 2023(16764)
- 2022(14232)
- 2021(13128)
- 2020(10934)
- 2019(25032)
- 2018(24612)
- 2017(46221)
- 2016(24369)
- 2015(27541)
- 2014(27066)
- 2013(26708)
- 2012(25245)
- 2011(22950)
- 2010(22796)
- 2009(20900)
- 2008(20376)
- 2007(17784)
- 2006(16032)
- 2005(14678)
- 学科
- 济(123031)
- 经济(122839)
- 管理(64064)
- 业(60479)
- 方法(48058)
- 企(48015)
- 企业(48015)
- 数学(40902)
- 数学方法(40457)
- 中国(34901)
- 农(29305)
- 地方(29022)
- 贸(27664)
- 贸易(27646)
- 易(26818)
- 业经(25963)
- 财(23787)
- 学(22399)
- 制(19570)
- 农业(19480)
- 融(18069)
- 金融(18067)
- 银(17569)
- 和(17535)
- 银行(17532)
- 行(17029)
- 环境(16967)
- 地方经济(16944)
- 理论(16447)
- 发(15823)
- 机构
- 大学(354262)
- 学院(351032)
- 济(161546)
- 经济(158732)
- 管理(131766)
- 研究(130311)
- 理学(112735)
- 理学院(111456)
- 管理学(109671)
- 管理学院(109021)
- 中国(99158)
- 京(75876)
- 科学(75260)
- 财(70216)
- 所(65292)
- 研究所(59098)
- 中心(58227)
- 农(56322)
- 财经(55787)
- 江(51732)
- 经济学(51340)
- 经(50900)
- 北京(48581)
- 业大(48400)
- 院(46924)
- 范(46169)
- 经济学院(46044)
- 师范(45664)
- 农业(43954)
- 财经大学(41424)
- 基金
- 项目(232506)
- 科学(184237)
- 基金(171258)
- 研究(170644)
- 家(149925)
- 国家(148722)
- 科学基金(126866)
- 社会(113137)
- 社会科(106723)
- 社会科学(106697)
- 基金项目(88827)
- 省(87510)
- 自然(79286)
- 自然科(77500)
- 自然科学(77478)
- 教育(77263)
- 自然科学基金(76122)
- 划(74852)
- 资助(70971)
- 编号(67058)
- 发(54953)
- 成果(54844)
- 重点(52886)
- 部(52831)
- 国家社会(48265)
- 创(48224)
- 课题(46477)
- 教育部(45791)
- 创新(45268)
- 科研(44564)
- 期刊
- 济(181860)
- 经济(181860)
- 研究(111136)
- 中国(72547)
- 学报(52825)
- 财(51987)
- 农(51828)
- 管理(51317)
- 科学(50344)
- 大学(41209)
- 学学(38647)
- 农业(36070)
- 教育(35766)
- 融(34588)
- 金融(34588)
- 经济研究(31317)
- 技术(30948)
- 财经(28496)
- 业经(27379)
- 经(24789)
- 贸(24691)
- 问题(24542)
- 国际(22752)
- 世界(20808)
- 业(19852)
- 技术经济(18315)
- 统计(17838)
- 图书(16351)
- 商业(15737)
- 策(15481)
共检索到5458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卢春龙
贸易开放到底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学术界对这一问题始终争论不休。通过考察191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数据(1960~2000),发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对外贸易开放程度对其经济发展有着显著的积极效应。通过对31个省、市、自治区的统计分析发现,贸易开放度对一个省、市、自治区的发展指数产生了显著的、积极性作用,贸易开放度对一个省、市、自治区的发展指数的积极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日渐减弱。对于贸易开放所带来的积极效应应该采取一种谨慎的态度,在贸易开放所带来的积极效应消失殆尽之前,必须找到替代性的策略来持续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
贸易开放 跨国比较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全为民
第五次东盟与中国领导人会议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作为东盟近邻的云南省应抓住这一历史性的难得机遇,全面认识和把握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将云南建设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枢纽,实现2020年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目标。本文在描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历史及现状、分析全面认识云南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的地位及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把握机遇的准备及相关对策措施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孙蕊 武献杰
全国政协委员、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合伙人张国俊在心系行业发展的同时,关注的目光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关键词一:促进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十八届三中全会及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均对开展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培育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提出要求,在一些地方政府积极引导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较快、成效较好,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叶青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以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92~1994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2%以上,主要农产品产量和能源、原材料的生产总量已跃居世界前列。绝大多数人的吃、穿、用等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农村贫困人口已由改革初期的2.5亿减少到8000万。居民的营养状况、人均预期寿命等生活质量指标,已接近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向小康水平迈进。新的发展阶段的一个显著特点,是80年代经济的增长主要是由消费需求迅速增加,带动轻纺工业高速增长实现的,而近三年来,消费需求增长趋稳,投资需求则迅速增加,对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媛 任保平
对1952—1978年经济社会发展状态的量化是研究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由定性分析转向定量分析的基础。本文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经济遗产以及外部环境四个方面出发,构建了由26个基础指标构成的经济社会发展绩效评价体系,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22个发展中国家1952—1978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和排序。研究表明,改革开放前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排名比较落后,在社会发展方面的排名也并不十分靠前,但在相继考虑了经济遗产和外部环境后,中国的综合排名有了明显上升。这说明,中国改革开放前的发展为改革开放后的经济起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说明外部环境对评价中国改革开放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祁斌
世界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表明,资本市场与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相伴相生,脱离经济社会需求的金融发展会带来灾难;资本市场代表着市场化资源配置方式,但诚信缺失和非理性因素也会带来市场失灵;金融危机对全球化时代的资本市场发展和监督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世界经济金融格局将产生深远影响。我国的资本市场存在着市场发展水平不高、投资回报未能充分体现、法制建设和监管需要加强、国际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应该采取措施完善市场体系,加快场外市场建设;提高监管水平,改革监管体制;强化投资者保护机制,加强投资者教育;推动社会保障和养老体系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发展。
关键词:
资本市场 资源配置 新兴产业 金融危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曾鹏 黄图毅 廉超 阙菲菲
基于省域数据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心空间变化规律是指在社会进步中各省域社会生产力发展对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作用程度的空间变化规律,其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价值。综合运用地理软件和重心演变路径模型,从中国各省域的GDP、三次产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年末总人口等指标重心入手,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各重要指标重心演变路径进行测算及比较研究,探寻基于省域数据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心空间变化规律,并有针对性地从各重要指标改进和缩小东西差距及南北差距两个层面提出了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省域 经济社会发展重心 空间 演变路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严于龙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国际经济社会影响力和地位的空前提高,经济社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严英龙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娜
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及其应用的普及,大数据成为资本资源、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之外的第四种生产要素,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在分析大数据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大数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应用大数据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创新的路径,并针对目前我国应用大数据创新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社会大数据意识不强、大数据应用水平偏低、大数据分析技术局限、大数据共享障碍较多等问题,提出了应用大数据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创新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大数据 经济社会 发展创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善同 何建武 胡枫 张少军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许英明 徐倩倩 董现垒
绿色贸易是促进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式和路径,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构建包含生态文明、社会创新、经济增长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结合31省(区、市) 2006—2015年的绿色贸易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度测算绿色贸易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我国各地区之间、经济区内部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呈沿海内陆、南北方和东西方差异。我国31省(区、市)的绿色贸易发展不平衡,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三大经济区囊括了我国80%以上的绿色对外贸易量,而西北地区和黄河中游地区受到环境、交通和经济等因素的影响,绿色贸易相对薄弱。未来,需更加重视环境产业发展,不断增强我国环境产品竞争力,加快环境产品贸易发展。并以绿色贸易为重要抓手,提高我国相关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同时,进一步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产业发展,进一步助推经济社会的绿色化和生态化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国家技术前瞻研究组
本文系统分析了未来1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对科技的需求,包括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我国农业发展、制造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和高技术产业发展,以及城镇化与城市发展、人口健康和公共安全等10个方面。
关键词:
经济 社会 科技 需求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卢中原
本文分析了中国“十一五“期间到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起点、突出矛盾和发展前景,并探讨了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的几个方法论问题。
关键词:
“十一五“规划 发展战略研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向彪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李成勋同志主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研究课题:《1996—205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的成果最近已由北京出版社编辑出版。 该书分4个部分,包括26个专题,共70万字。第一部分是1996—205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的总报告。这里,作者提出了自己的总体战略构想:2010年的中国,将逐步实现工业化;2030年的中国,将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50年,中国将全面实现现代化。在经济总量和国力方面,将位居世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