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56)
- 2023(19412)
- 2022(16925)
- 2021(15482)
- 2020(13216)
- 2019(30858)
- 2018(30512)
- 2017(58567)
- 2016(31431)
- 2015(35678)
- 2014(35757)
- 2013(35428)
- 2012(32793)
- 2011(29604)
- 2010(29683)
- 2009(27543)
- 2008(27084)
- 2007(23841)
- 2006(21026)
- 2005(18643)
- 学科
- 济(143399)
- 经济(143245)
- 管理(90840)
- 业(85350)
- 企(70644)
- 企业(70644)
- 方法(62879)
- 数学(54689)
- 数学方法(53988)
- 农(34657)
- 中国(33997)
- 财(33466)
- 学(30937)
- 地方(29782)
- 贸(29038)
- 贸易(29022)
- 业经(28602)
- 易(28076)
- 农业(23176)
- 制(22996)
- 环境(21682)
- 理论(21561)
- 务(20964)
- 财务(20877)
- 财务管理(20828)
- 和(20820)
- 企业财务(19650)
- 融(19245)
- 金融(19241)
- 银(18875)
- 机构
- 大学(458725)
- 学院(455328)
- 济(191464)
- 经济(187516)
- 管理(177617)
- 研究(155917)
- 理学(153756)
- 理学院(152013)
- 管理学(149142)
- 管理学院(148343)
- 中国(114572)
- 京(97011)
- 科学(95658)
- 财(85519)
- 所(78937)
- 农(74330)
- 研究所(71843)
- 中心(70103)
- 财经(68890)
- 业大(67943)
- 江(66816)
- 经(62527)
- 北京(61213)
- 范(59270)
- 师范(58689)
- 经济学(58353)
- 农业(58245)
- 院(56567)
- 州(53429)
- 经济学院(52495)
- 基金
- 项目(307476)
- 科学(241048)
- 基金(223671)
- 研究(221817)
- 家(195621)
- 国家(193878)
- 科学基金(165937)
- 社会(139871)
- 社会科(132562)
- 社会科学(132525)
- 省(119403)
- 基金项目(117968)
- 自然(108805)
- 自然科(106253)
- 自然科学(106223)
- 自然科学基金(104307)
- 教育(102001)
- 划(100400)
- 资助(93599)
- 编号(89651)
- 成果(72655)
- 重点(68954)
- 部(67851)
- 发(65500)
- 创(63081)
- 课题(61666)
- 科研(59261)
- 创新(58959)
- 教育部(58187)
- 大学(57648)
- 期刊
- 济(209340)
- 经济(209340)
- 研究(134285)
- 中国(83764)
- 学报(73639)
- 科学(66645)
- 农(66565)
- 财(66182)
- 管理(65272)
- 大学(55662)
- 学学(52502)
- 教育(46318)
- 农业(45599)
- 技术(40380)
- 融(37498)
- 金融(37498)
- 经济研究(34728)
- 财经(33962)
- 业经(32339)
- 经(29122)
- 问题(27466)
- 贸(24857)
- 业(24203)
- 技术经济(23485)
- 统计(22712)
- 图书(22534)
- 版(21265)
- 理论(21098)
- 国际(21054)
- 商业(20582)
共检索到6726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志新 黄海蓉 林立
选取"一带一路"沿线61个国家2000~2017年的面板数据,分别构建贸易开放与碳排放、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静态和动态面板模型,将沿线国家按地域进行分组,并运用固定(随机)效应模型、系统GMM方法进行分组检验。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符合"贸易有益论",贸易开放最终有助于减轻环境污染;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EKC曲线呈"N"型,即经济增长最终会污染环境;能源结构及工业化水平等因素会导致沿线国家碳排放加剧,不过,技术进步会有效减少碳排放。
关键词:
贸易开放 经济增长 碳排放 EKC曲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世翔 林艺璇 廖昆 王辉
文章以"一带一路"沿线62个国家在2001—2016年的经济、人口等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分组并结合EKC检验方法对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命运共同体"效果明显,双边贸易和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的动态关系;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长对双边贸易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同时双边贸易也可促进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实证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与不同组别国家之间促进贸易往来和经济增长的具体策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马卫 曹小曙 李涛 高兴川
基于"一带一路"沿线66个国家2000—2015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开放度综合评价指标,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系统探讨了开放度对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放度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年平均增长率为5.24%,总体上,开放度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长有显著正向影响,但不存在倒U形影响。分时段来看,2000—2008年开放度对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而2008年以后,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下降趋势。分区域来看,开放度对中东欧、独联体、南亚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较大,而对中亚、西亚-北非的正向影响较小。分不同经济水平国家来看,呈纺锤体形影响,即开放度对中高收入国家影响较大,而对高收入和中低及以下收入国家影响相对较小。
关键词:
开放度 经济增长 时空格局 “一带一路”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樊明 孙优 宋媚婷 姚全 周文婷
"一带一路"倡议目标深远广阔,投入巨大,要实时关注其实施的效果,进而展开理论分析,及时调整战略的实施。对古代丝绸之路历史回顾发现,丝绸之路虽因政治外交原因而开,但因商业利益而兴盛。丝绸之路上与经济利益无关的政治外交活动终难长久。2007—2015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份额呈上升趋势,但过去的3年份额稳定维持,"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的促进作用尚需解释和观察。基于对沿线62国2015年横截面数据的分析,沿线国家的经济体量是决定与中国进出口总额的首要因素。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重点在于提高"政策沟通度",大力参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然而就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来说,这些政策的作用尚不显著。因此,就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来说,政府与市场要恰当分工。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樊明 孙优 宋媚婷 姚全 周文婷
一带一路倡议目标深远广阔,投入巨大,要实时关注其实施的效果,进而展开理论分析,及时调整战略的实施。对古代丝绸之路历史回顾发现,丝绸之路虽因政治外交原因而开,但因商业利益而兴盛。丝绸之路上与经济利益无关的政治外交活动终难长久。2007—2015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份额呈上升趋势,但过去的3年份额稳定维持,"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的促进作用尚需解释和观察。基于对沿线62国2015年横截面数据的分析,沿线国家的经济体量是决定与中国进出口总额的首要因素。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重点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婉如
非关税壁垒由于其隐蔽性等特点逐渐被发达国家广泛使用,尤其是技术壁垒已逐渐发展成为许多国家贸易保护的首选工具之一。本文通过建立伯特兰德双寡头模型理论分析技术壁垒的经济效应后,基于"一带一路"倡议背景运用最新GTAP第9版数据库,分别对单方与双方降低技术壁垒、同时降低关税与技术壁垒四种方案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表明,在技术标准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降低技术壁垒将对中国的GDP、福利水平、贸易规模以及产出产生正向作用,且在双边达成区域贸易协定后达到新高。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付华英
随着"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共同发展重大倡议的提出,近年来,越来越多沿线国家积极参与到"一带一路"的区域合作投资建设当中。随着沿线国家FDI的不断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基于此,本文通过构建GVAR模型,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相应结论。
关键词:
一带一路 FDI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秦娜
产业协同集聚可以提升我国外贸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物流绩效的改善则能够有效降低贸易成本,形成对外贸易竞争新优势。文章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产业协同集聚、物流绩效与贸易开放之间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协同集聚能够提升我国贸易开放水平,东道国物流绩效与双边贸易额显著正相关,并且对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边际影响更大。产业协同集聚与物流绩效的提升能够发挥正向联动效果,这意味着物流绩效的提升,将会使得产业协同集聚的贸易价值倍增化。因此,应该把握“一带一路”发展契机,提升沿线国家物流绩效,重视产业协同集聚带来的贸易溢出效应。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杜运苏 彭冬冬 孙华平
一带一路市场潜力巨大,是中国出口的重要增长点。文章利用Kaplan-Meier非参数方法,从总体上、不同类型产品等方面分析了19952013年中国出口"一带一路"贸易关系持续时间的特点,并基于Cloglog模型考察了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出口"一带一路"贸易关系动态变化显著,持续时间中位数只有两年,但超过门槛值以后,贸易关系中断的概率明显降低;经济规模、多边阻力等进口国特征变量以及首次出口额、竞争力、差异化等产品特征变量对出口"一带一路"贸易关系生存影响较大;此外,多元化和人民币汇率变动也是影响出口"一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杜运苏 彭冬冬 孙华平
"一带一路"市场潜力巨大,是中国出口的重要增长点。文章利用Kaplan-Meier非参数方法,从总体上、不同类型产品等方面分析了1995~2013年中国出口"一带一路"贸易关系持续时间的特点,并基于Cloglog模型考察了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出口"一带一路"贸易关系动态变化显著,持续时间中位数只有两年,但超过门槛值以后,贸易关系中断的概率明显降低;经济规模、多边阻力等进口国特征变量以及首次出口额、竞争力、差异化等产品特征变量对出口"一带一路"贸易关系生存影响较大;此外,多元化和人民币汇率变动也是影响出口"一带一路"贸易关系持续时间的重要变量。这些结论可以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开拓沿线国家市场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高 胡迎东
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经贸合作不断深入。文章采用2013—2015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贸易等数据,在123个国家(控制组)与57个国家(处理组)的基础上,运用PSM方法分析中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与各国间的贸易影响以及该影响的程度。结果表明:战略的实施对中国与签署国之间的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均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从不同年份来看,战略的实施对出口贸易影响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对进口贸易影响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趋势。
关键词:
“一带一路”战略 双边贸易 PSM方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姜慧 张志醒
分别使用两种贸易便利化指标的测算办法,利用差分GMM和系统GMM两种估计方法考察了孔子学院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孔子学院可以减少两国地理或文化距离的负面影响,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孔子学院可以通过影响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等因素促进其贸易便利化的提高;孔子学院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的推动作用有着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所以,我国应注重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边文化交流和中华文化的传播,通过孔子学院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的提高。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贸易便利化 孔子学院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张珺 钟湘玥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互动日益频繁,贸易关系日益紧密。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划分为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和中东欧六个地区,通过增加值贸易核算分析2001—2013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贸易状况,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地区的增加值贸易总额增长迅速,发展前景向好;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存在地区差异,中国与东南亚地区以竞争性贸易为主,与东北亚、西亚、中东欧地区以互补性贸易为主,而与南亚、中亚地区的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均较为明显;整体上,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出口商品主要是纺织品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张珺 钟湘玥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互动日益频繁,贸易关系日益紧密。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划分为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和中东欧六个地区,通过增加值贸易核算分析2001—2013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贸易状况,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地区的增加值贸易总额增长迅速,发展前景向好;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存在地区差异,中国与东南亚地区以竞争性贸易为主,与东北亚、西亚、中东欧地区以互补性贸易为主,而与南亚、中亚地区的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均较为明显;整体上,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出口商品主要是纺织品和服装、电子产品和机械设备等工业制品,而"一带一路"地区对中国的出口结构则差异较大。应根据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地区贸易关系的差异采取针对性措施,在加强货物贸易合作的同时开拓服务贸易合作新领域;要注重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交通通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并通过优惠的贸易制度安排构建互惠互利的多赢贸易关系。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司增绰 周坤
基于2013—2015年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的相关数据,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第二次修订版)》的分类标准,将国际货物贸易商品分为10个类别,并采用地理区域划分法将"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划分为7个区域,通过测度相对贸易优势指数与双边贸易综合互补性系数,分别从时点、时段两个角度以及区域、国别两个视角考察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关系。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相对于初级产品部门而言,我国工业制成品部门的对外贸易竞争水平较高;在对外贸易相对优势方面,仅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动植物油脂及蜡2个类别逐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对沿线国家的贸易增长
跨境电商发展、贸易距离与对外贸易增长——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中介效应检验
国际合作与经济增长潜力——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证据
“一带一路”建设与沿线国家经济的包容性增长——基于社会流动性指数的研究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关系及政策建议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关系演进研究
数字经济发展与服务贸易出口效率——基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实证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增长能否助推“稳就业”——基于行业间就业溢出效应的视角
数字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基于“一带一路”沿线48国的经验证据
第三方汇率波动影响出口贸易关系持续吗?——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