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61)
- 2023(17383)
- 2022(15020)
- 2021(14228)
- 2020(12011)
- 2019(28323)
- 2018(27804)
- 2017(53003)
- 2016(28275)
- 2015(32213)
- 2014(31890)
- 2013(31378)
- 2012(28618)
- 2011(25714)
- 2010(25566)
- 2009(23412)
- 2008(22887)
- 2007(19465)
- 2006(16801)
- 2005(14538)
- 学科
- 济(116306)
- 经济(116179)
- 管理(79780)
- 业(75970)
- 企(62096)
- 企业(62096)
- 方法(58597)
- 数学(51716)
- 数学方法(50939)
- 中国(32720)
- 农(30317)
- 贸(28804)
- 贸易(28788)
- 财(28228)
- 易(27968)
- 业经(24278)
- 学(22331)
- 地方(21356)
- 农业(20377)
- 理论(19407)
- 制(19223)
- 务(18043)
- 财务(17957)
- 财务管理(17917)
- 技术(17505)
- 和(17380)
- 环境(16984)
- 企业财务(16886)
- 银(16501)
- 银行(16466)
- 机构
- 大学(400418)
- 学院(398528)
- 济(166316)
- 经济(163134)
- 管理(159182)
- 理学(139130)
- 理学院(137699)
- 管理学(135040)
- 管理学院(134352)
- 研究(131926)
- 中国(98889)
- 京(84619)
- 科学(79615)
- 财(73353)
- 所(64399)
- 财经(60031)
- 农(59703)
- 中心(59551)
- 研究所(58961)
- 业大(57915)
- 江(54912)
- 经(54905)
- 北京(53619)
- 范(51240)
- 经济学(51109)
- 师范(50780)
- 院(48419)
- 农业(46750)
- 经济学院(46302)
- 财经大学(44952)
- 基金
- 项目(276861)
- 科学(218881)
- 基金(202992)
- 研究(202531)
- 家(176788)
- 国家(175398)
- 科学基金(151536)
- 社会(128482)
- 社会科(121928)
- 社会科学(121898)
- 基金项目(106412)
- 省(105586)
- 自然(98736)
- 自然科(96542)
- 自然科学(96520)
- 自然科学基金(94795)
- 教育(94270)
- 划(89463)
- 资助(85359)
- 编号(82111)
- 成果(65792)
- 部(61992)
- 重点(61741)
- 发(58199)
- 创(57569)
- 课题(56174)
- 教育部(53778)
- 创新(53680)
- 国家社会(53593)
- 科研(53131)
- 期刊
- 济(169215)
- 经济(169215)
- 研究(114908)
- 中国(72294)
- 学报(60402)
- 管理(57561)
- 科学(56277)
- 财(54780)
- 农(53029)
- 大学(47025)
- 教育(44748)
- 学学(44178)
- 农业(37424)
- 技术(36308)
- 融(31330)
- 金融(31330)
- 经济研究(29427)
- 财经(28604)
- 业经(27018)
- 经(24456)
- 贸(23093)
- 问题(22798)
- 业(20401)
- 统计(20203)
- 图书(19619)
- 国际(19549)
- 技术经济(19339)
- 策(18172)
- 科技(18052)
- 理论(17920)
共检索到5713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申 何冰
本文基于2000-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在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力市场管制趋严的背景下,分析贸易开放对中国非正规就业的影响,构建以最低工资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贸易开放对非正规就业影响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对非正规就业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以最低工资标准为门槛的双门槛效应,即当最低工资标准未跨过第一个门槛值或跨越第二个门槛值后,贸易开放对非正规就业不存在显著的影响;而当最低工资标准位于两个门槛值之间时,贸易开放对非正规就业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贸易开放促进了非正规就业的发展;进口贸易的
关键词:
贸易开放 非正规就业 最低工资 门槛模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凯杰 刘冰 董丹丹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世界银行企业调查数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中国专利数据,识别了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对贸易自由化的非正规就业效应的影响及作用渠道。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增加了个体非正规就业概率,最低工资标准提升会强化贸易自由化的非正规就业效应;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对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可贸易部门、非国有企业的就业个体以及低技能、低收入和女性就业个体影响更大;最低工资标准提升的强化效应主要体现在企业非正规性的集约边际变动,即增加了企业非正规就业规模及比重,提高了个体非正规就业的可能性;最低工资标准变动主要通过成本机制、退出机制和创新机制影响贸易自由化的非正规就业效应,且对低生产率企业的影响更加显著;最低工资标准提升能够弱化贸易自由化对非正规就业的部门再配置效应,强化地区再配置效应;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对贸易自由化的非正规就业和正规就业工资效应的影响存在差异,拉大了正规就业和非正规就业的工资差距。文章为中国进一步合理制订最低工资政策、拓宽就业渠道提供了重要的经验依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玉成 童光荣
文章基于中国1996~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城镇单位中最低工资标准的上涨与就业的性别差异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试图回答"中国最低工资标准上涨是否导致部分女性就业人员从城镇正规就业部门被挤出"这一命题。研究发现,最低工资标准的滞后影响较即期影响更大、更显著,最低工资标准每上涨1%将导致城镇单位中女性就业人员被挤出0.512%,而滞后一年的最低工资标准每上涨1%将导致城镇单位中女性就业人员被挤出1.083%;东部地区最低工资标准上涨对就业性别差异的影响与中西部地区相比有显著差别;中国劳动力总供给增长不能显著改善城镇单位就业性别差异;教育经费和经济的增长将会加剧就业的性别差异;中国2004年《最...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吴忠 关娇 何江
科学合理的标准测算是最低工资制度有效推行并切实发挥权益保障效应的关键。本文基于文献政策梳理与灰色关联分析的组合方法筛选最低工资标准影响因子,并以1993-2016年间上海市相关统计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因子分析、因子回归和基于主要因子动态调整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并实证分析了最低工资标准因子测算模型。研究结果发现:构建所得最低工资因子测算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实际执行标准拟合度较高,表明该模型对于最低工资测算具有显著科学可行性和适用性;所选9个因子均与上海市历年最低工资标准具有较强正向关联性,其中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人均GDP的影响最为显著,而CPI和经济增长率的影响程度相对最弱;上海市最低工资制度具有较高含金量且受到相关政府部门高度关注,相关标准制定已由早期的"就业和物价导向"为主逐渐转变为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和收入支出导向",但最低工资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人均GDP和职工平均工资等部分主要影响因子的比率关系仍不协调。总体说来,上海市最低工资增长和决定机制以及相应配套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最低工资总体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在此基础上,为推动上海市乃至全国各地政府制定更为合理适度的最低工资标准而提出系列策略建议。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刘苓玲 黄钢
通过构建一个由最低工资标准等因素共同决定的劳动力就业函数,从理论层面分析最低工资标准提升等因素对城镇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同时基于中国2004-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引入技术进步、城镇化、老年抚养比等指标,运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综合比较来看:现阶段最低工资标准提升与城镇劳动力就业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技术进步对城镇劳动力就业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具有不确定性。其他控制变量如城镇化发展有利于提高城镇劳动力就业,而老年抚养比、对外开放度的提高却与城镇劳动力就业呈负相关关系。其对策含义为:要充分考虑相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罗燕 韩冰
广东省自1995年实施最低工资制度以来,广东各城市的最低工资标准均有不同幅度的提高,但与北京、上海相比,广东省在最低工资标准方面的竞争优势并不明显,而且未能与职工平均工资和人均GDP的变动相适应。本文基于2004-2011年广东2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广东省平均最低工资标准的就业效应显著为正。因此广东省可继续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并加强宣传和监管力度,以缓解当前广东省招工难的压力、维持社会和谐稳定。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翠迎 王国洪
本文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2008—2012年我国最低工资及就业的空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最低工资和就业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两者在地理分布上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空间Durbin双向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最低工资标准对我国就业的影响。研究表明,最低工资对我国的就业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我国东、中、西部的最低工资对就业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中部地区的最低工资对就业的促进作用最大,东部地区的最低工资对就业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小,西部地区因受东、中部最低工资标准的空间负相关影响,导致西部地区的最低工资对就业的总效应为负。
关键词:
最低工资 就业 空间Durbin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章进 韩兆洲
文章归纳了最低工资测算方法,并在因子分析基础上揭示了当前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制定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最低工资的因子测算模型,选取我国36个大中城市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动态调整模型,测算和调整我国的最低工资标准。
关键词:
最低工资 测算方法 因子回归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林原 曹媞
本文从经济转型期我国的现实国情出发,分析了应用马丁法测算最低工资标准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改进马丁法的最低工资标准测算模型,并以北京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
最低工资 马丁法 测算模型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叶志鹏 郑苏法
本文利用1994-2010年统计数据,总结了浙江省在最低工资标准制定方面的主要问题。通过引入德尔菲法重建了最低工资标准测算模型,并通过相关性检验将人均GDP、CPI等关联因素纳入最低工资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中,最终构建了一套基于GDP的最低工资标准德尔菲法测算模型,并利用浙江省统计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最后提出如何有效发挥最低工资标准制定机制的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最低工资标准 GDP 德尔菲法 测算模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军 赵达 周龙飞
虽然最低工资政策的出发点是为了维持正规部门低收入者生活水平,但本文发现其执行效果并不局限于此,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对中国经济存在"大推进"作用,即有利于更高工资、更高消费和正规化均衡的实现。结果显示:最低工资标准对正规部门就业者工资收入提升弹性大于非正规部门就业者,且从分位数看表现为"U"型,因此,最低工资标准上涨拉大了部门间和部门内就业者工资差距;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对消费支出刺激作用明显,每10%的增长预计能够带来四省市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增加约11.67亿元;随着本地实际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中的正规部门出现扩张,非正规部门出现收缩,而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则呈现出"逆正规化"趋势。基于"大推进"理论,本文分析认为,在最低工资标准大范围、高频率、大幅度攀升背景下,需求和行业TFP增速是就业正规化出现行业异质性的重要原因。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军 赵达 周龙飞
虽然最低工资政策的出发点是为了维持正规部门低收入者生活水平,但本文发现其执行效果并不局限于此,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对中国经济存在"大推进"作用,即有利于更高工资、更高消费和正规化均衡的实现。结果显示:最低工资标准对正规部门就业者工资收入提升弹性大于非正规部门就业者,且从分位数看表现为"U"型,因此,最低工资标准上涨拉大了部门间和部门内就业者工资差距;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对消费支出刺激作用明显,每10%的增长预计能够带来四省市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增加约11.67亿元;随着本地实际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魏章进 陈树德
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CHNS),采用面板数据混合估计方法(OLS)研究了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对工资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最低工资标准提升显著提高了总体的工资水平,最低工资标准每提升1%,总体工资水平上涨0.148个百分点;第二,提升最低工资标准对不同工资分布群体具有异质性影响,最低工资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要大于高收入群体;第三,最低工资标准对男性、国有部门和高技能群体的收入弹性分别大于女性、非国有部门和低技能群体的收入弹性。一方面,政府要意识到提高最低工资水平对收入分配的积极效果,也要注意对总体工资水平上涨的影响;另一方面,非国有部门政策监管相比于国有部门政府要加大监管力度。此外,在低端劳动力短缺的背景下,无需过度顾虑最低工资的提高会削弱低技能工人的工资水平。
关键词:
最低工资 收入效应 实证研究 准自然实验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韩兆洲 魏章进
Using minimum wage standard data and related economic indicators of thirtyfive cities,We do Statistic analyze and determine coefficient of mean proportion method.In our paper,we denote problem of minimum wage of our country in order to supply some benefiting suggestions for govenment department.
关键词:
最低工资 比例系数 实证分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武志鸿 韩兆州
最低工资标准的高低是外来务工者选择务工地的关键参考指标。始于2004的"用工荒"走向常态化,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劳动者权益得不到应有保障,而工人权益受到侵犯或者工资待遇太低是造成劳动者主动辞职的重要原因。一线城市无论是在经济总量、居民收入还是在生活成本等方面都居于全国各大城市之首,对其所在区域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本文在统计分析一线城市最低工资标准历史变迁的基础上,运用ELES模型测算并分析了了四大城市的最低工资标准,结果显示:作为经济和文化领头羊的一线城市最低工资实际标准与理论标准差距较大;最低工资与城镇职工平均工资、人均GDP、人均消费支出都存在比例失调的问题,最低工资的实际保障力有限。
关键词:
最低工资标准 一线城市 ELES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