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69)
- 2023(14098)
- 2022(12373)
- 2021(11652)
- 2020(9673)
- 2019(22749)
- 2018(22565)
- 2017(43259)
- 2016(22942)
- 2015(25770)
- 2014(25518)
- 2013(24772)
- 2012(22411)
- 2011(19866)
- 2010(19318)
- 2009(17216)
- 2008(16565)
- 2007(13745)
- 2006(11596)
- 2005(9582)
- 学科
- 济(91357)
- 经济(91264)
- 管理(65279)
- 业(61285)
- 企(51144)
- 企业(51144)
- 方法(46959)
- 数学(41121)
- 数学方法(40595)
- 贸(24308)
- 贸易(24296)
- 易(23580)
- 财(23517)
- 农(23043)
- 中国(22149)
- 业经(19949)
- 地方(17793)
- 学(17285)
- 农业(15311)
- 理论(15116)
- 务(15096)
- 财务(15027)
- 财务管理(14998)
- 技术(14599)
- 企业财务(14156)
- 和(13863)
- 环境(13768)
- 制(13629)
- 划(12005)
- 融(11788)
- 机构
- 大学(315273)
- 学院(313758)
- 管理(130057)
- 济(128800)
- 经济(126307)
- 理学(114727)
- 理学院(113603)
- 管理学(111557)
- 管理学院(111015)
- 研究(98689)
- 中国(71143)
- 京(64715)
- 科学(59948)
- 财(55338)
- 所(46487)
- 财经(46272)
- 业大(46183)
- 中心(45668)
- 农(45218)
- 研究所(42868)
- 经(42464)
- 江(41966)
- 范(40084)
- 北京(39826)
- 师范(39736)
- 经济学(39058)
- 院(37016)
- 经济学院(35643)
- 农业(35450)
- 财经大学(35038)
- 基金
- 项目(227840)
- 科学(180213)
- 研究(167876)
- 基金(167221)
- 家(144737)
- 国家(143596)
- 科学基金(124954)
- 社会(106319)
- 社会科(100931)
- 社会科学(100904)
- 基金项目(89254)
- 省(87674)
- 自然(81586)
- 自然科(79738)
- 自然科学(79721)
- 自然科学基金(78263)
- 教育(77263)
- 划(73675)
- 资助(68933)
- 编号(68707)
- 成果(53704)
- 部(50828)
- 重点(50299)
- 发(47814)
- 创(47770)
- 课题(45546)
- 创新(44551)
- 教育部(44272)
- 国家社会(44068)
- 科研(44024)
- 期刊
- 济(126201)
- 经济(126201)
- 研究(86889)
- 中国(49772)
- 学报(46708)
- 管理(45108)
- 科学(42846)
- 财(40608)
- 农(39847)
- 大学(36491)
- 学学(34352)
- 教育(32628)
- 农业(28702)
- 技术(28037)
- 融(21871)
- 金融(21871)
- 业经(21462)
- 经济研究(21461)
- 财经(21438)
- 经(18243)
- 问题(17680)
- 贸(17237)
- 图书(16900)
- 理论(15490)
- 科技(14770)
- 业(14636)
- 技术经济(14604)
- 实践(14375)
- 践(14375)
- 商业(14285)
共检索到4308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曾国彪 姜凌
贸易开放将引起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追赶",这种技术"追赶"将导致发展中国家向生产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向,增加对技术工人的需求,提高技能溢价,扩大技术工人与非技术工人的相对工资差距。本文基于CGSS数据库,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和两阶段GMM方法,实证分析了贸易开放对技术工人与非技术工人工资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国技术工人相对非技术工人工资提高了17.8%,即技术工人存在明显的工资溢价;(2)关税税率每下降1个百分点,全样本工人工资水平、非技术工人工资水平和技术工人工资水平将分别提高13.5%,8.91%和30.8%,即中国贸易开放有利于提高劳动者工资水平,但也是造成技能溢价提升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贸易开放 技能溢价 工资差距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武汉祥 周申 白瑜婷
利用1997年—2009年中美双边贸易数据和美国制造业行业数据,分析了中美双边贸易对美国制造业技能工人和非技能工人工资溢价的影响,发现中美双边贸易整体上拉大了美国制造业行业工资溢价,然而进口和出口分别对工资溢价产生不同的影响。进一步将制造业行业分为中高技术水平和中低技术水平,结果显示美国从中国的进口拉大了美国中高、中低技术行业技能劳动力和非技能劳动力的工资溢价,然而美国向中国的出口分别对于中高、中低技术行业的工资溢价产生相反作用。
关键词:
中美双边贸易 美国制造业行业 工资溢价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涛 林季红
文章运用CHIP1988、1995和2002年的数据,从工资收入的技能溢价和行业溢价方面考察了高技能与低技能劳动者之间的工资收入差距。结果表明: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收入差距扩大,且与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有关,工资收入的组间不平等主要来源于具有较高受教育程度的劳动者;对于较高学历的劳动者来说,工资收入技能溢价的增长还受到所处行业的影响,并且行业内高技能与低技能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差距是减小的,验证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提出的贸易开放缩小发展中国家的工资收入差距。
关键词:
贸易开放 工资收入差距 技能溢价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曾国彪 姜凌
本文基于CHNS调查数据,对我国城市和农村地区基尼系数和贫困指数进行测度,并构建地区贸易开放指标,在此基础上,利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和DID分析方法,检验了贸易开放对城市和农村地区收入差距及贫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贸易开放拉大了我国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收入差距,减少了城市贫困,但对农村贫困没有显著影响;相对劳动力要素流动较低的地区,贸易开放在劳动力要素流动较高的地区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和降低贫困,即劳动力流动障碍是造成我国贸易开放对收入差距和贫困的影响与传统贸易理论相悖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贸易开放 收入差距 贫困 要素流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明志 刘杜若 邓明
本文利用WIOD-SEA数据库公布的最新数据,基于价格传导机制的理论推演,采用"委托工资回归法"就贸易开放对中国不同技能工人的工资水平及技能溢价的影响进行了"两步法"实证检验。与国内已有研究相比较,本文有三点开创性的发现:第一,以关税减让为表征的贸易开放对中国国内产品价格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第二,该作用传导至劳动力市场,导致中等技能工人工资水平的提高和低技能工人工资水平的下降,从而扩大了技能溢价;第三,上述实证结论在对标准误估计偏误进行修正后仍然显著成立。
关键词:
贸易开放 技能溢价 委托工资回归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俊
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全球范围内普遍出现了技能溢价现象。文章并没有沿着SS定理解释技能溢价的成因,而是基于技能偏向技术进步视角,论证了贸易自由化相对提高了高技能劳动的产出效率造成技能偏向技术进步继而引起技能溢价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文章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和WTO数据库(Tariff Download Facility)的中国行业层面数据为样本进行了计量检验。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显著地促进了技能偏向技术进步,并且贸易自由化通过技能偏向技术进步促进了技能溢价。最后,文章从继续推进贸易自由化改革、改善低技能劳动者收入状况、加强技术选择的引导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技能偏向技术进步 技能溢价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姜雪 肖海霞
技能溢价用来解释熟练技能工人与非熟练技能工人之间的工资差距问题。早期的技能溢价研究注重外生偏向型技术和H-O-S框架下南北贸易对技能溢价的影响。技能溢价的新解释则注重内生的技术变化和多元化的贸易形式、工会等制度因素以及人口结构变化等微观因素对技能溢价的影响。介绍和研究技能溢价现象对于解释我国不同技能工人之间的工资差异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技能溢价 技术变化 国际贸易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怡 田靖 孙文远
文章构建了国际贸易影响分技能劳动力性别工资差距的理论模型,并运用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进行均值回归和分位数回归。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就总体性别工资差距而言,国际贸易虽扩大了性别工资差距,但对分技能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存在差异,贸易对低技能劳动力的性别工资差距有缩小作用,对高技能劳动力的性别工资差距有扩大作用;就不同地区性别工资差距而言,国际贸易提高了沿海地区的工资水平,并有助于缓解该地区的性别工资差距,但对内陆地区工资水平的提高有不利影响;就分技能的分位数性别工资差距而言,在工资分布的不同位置上,国际贸易总是在扩大高技能劳动力的性别工资差距,同时国际贸易有缩小工资分布中的中低端低技能劳动力性别工资差距的作用,这大致印证了上述均值回归的结果。基于以上结论,在贸易促使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即便高技能女性有时也难以从贸易中获得和男性均等的利益,虽然改善女性的个体特征(如受教育程度)有助于缓解性别工资差距的问题,但只有政府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管、完善社保制度,才能为解决性别工资差距建立更有效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
国际贸易 技能水平 性别工资差距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先锋 黄魏 洪蕾
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产业内贸易通过影响消费者偏好多样性、产品差异性和规模经济进而对技能溢价产生影响。然后,利用2001—2010年我国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的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并运用一阶差分GMM估计方法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内贸易通过促进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和资本投入增加引致我国制造业的技能溢价扩大,通过促进行业产出规模扩大和FDI等增加引致我国制造业的技能溢价缩小;总体来看,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会缩小技能溢价。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技能溢价 产品差异 规模经济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刘斌 李磊
本文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环境下,建立贸易开放和性别工资差距的数理模型。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本文运用2002年中国家庭住户收入项目调查数据(CHIP)进行实证分析。在控制了年龄、婚姻状况和受教育年限等个体层面和人均GDP等城市层面的工资影响因素情形下,得出结论:贸易开放在总体上拉大了性别工资差距;贸易开放缩小了高技能劳动力的性别工资差距,拉大了低技能劳动力的性别工资差距。从某种意义上说,女性弱势群体更容易被排除在贸易开放的利益之外。因此,提高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并为之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具有尤为重要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贸易开放 性别 工资差距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春艳
本文在中国贸易非均衡发展现状基础上,构建计量模型,从商品价格机制、技术进步机制和生产率进步机制角度探讨中国贸易开放影响中国制造业行业间工资差距的具体传导机制。研究发现:(1)就制造业总体而言,贸易主要通过技术进步机制和劳动生产率机制来影响行业工资,造成行业间工资差距的扩大。(2)具体而言,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中,进出口贸易、资本密集度和劳动生产率共同作用于行业工资差距;在资本密集型行业中,进口贸易、资本密集度和劳动生产率是扩大工资差距的动因;在技术密集型行业中,出口贸易是工资差距扩大的主导因素。
关键词:
贸易开放 行业工资差距 传导机制 制造业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罗军 陈建国
文章采用静态面板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既分析了中间产品贸易对我国制造业整体高技能劳动力工资份额的影响,也考察了中间产品贸易对基于要素密集度特征的分部门高技能劳动力工资份额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总体来说,中间产品贸易会拉大我国制造业整体高技能劳动力与低技能劳动力的工资差距。分部门来看,中间产品贸易对劳动和资源密集型部门高技能劳动力与低技能劳动力工资差距的正向影响要大于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部门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中间产品贸易 工资差距 制造业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马少晔 应瑞瑶
在将样本期1993-2008年划分为三个时期以分析不同劳动力市场条件下贸易开放收入分配效应,并采用省际面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贸易开放与行业间工资差距在整个时期内表现为倒"U"型关系,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完善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减少,贸易开放显著缓解了工资不平等。
关键词:
贸易开放 工资差距 劳动力市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权家敏 强永昌
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工资溢价的影响如何?基于2001~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和行业进口数据,文章实证检验进口渗透率对制造业企业工资的影响,结果显示,贸易自由化显著地促进了我国非出口企业的工资溢价,对出口企业工资的影响小于非出口企业。相对于非出口企业,贸易自由化提高了低出口密集度企业的工资,降低了高出口密集度企业的工资,这与高出口密集度企业中的加工出口企业高度相关,并得到进一步检验的支持。在稳健性检验中,最终产品关税减免的贸易自由化同样提高了非出口企业工资,但是更多地增加了高出口密集度企业的工资。这些发现对于我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工资溢价 异质性企业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周申 杨红彦 李可爱
本文分析了贸易、技术以及制度对1998年-2009年间中国工业部门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工资溢价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工业部门细分行业内部对熟练劳动需求缓慢上升;工业部门细分行业的净贸易额对熟练劳动需求的影响为正,而对非熟练劳动的需求具有负效应;计量分析显示,国际贸易具有扩大中国工业部门熟练劳动对非熟练劳动工资溢价的效应,技术进步具有拉大熟练劳动对非熟练劳动工资溢价的作用,而就业保护则降低了熟练劳动对非熟练劳动的工资溢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