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97)
- 2023(8381)
- 2022(7336)
- 2021(7133)
- 2020(6186)
- 2019(14689)
- 2018(14779)
- 2017(29254)
- 2016(15696)
- 2015(17936)
- 2014(17930)
- 2013(17514)
- 2012(16299)
- 2011(14757)
- 2010(15266)
- 2009(14222)
- 2008(14019)
- 2007(12458)
- 2006(10979)
- 2005(10148)
- 学科
- 济(66683)
- 经济(66621)
- 管理(42310)
- 业(39230)
- 方法(34521)
- 数学(31367)
- 数学方法(30826)
- 企(30530)
- 企业(30530)
- 贸(26064)
- 贸易(26054)
- 易(25453)
- 中国(20872)
- 财(18690)
- 农(16787)
- 出(15258)
- 制(14069)
- 银(11671)
- 银行(11662)
- 业经(11657)
- 地方(11523)
- 行(11240)
- 学(10939)
- 融(10587)
- 金融(10587)
- 口(10314)
- 出口(10309)
- 出口贸易(10309)
- 农业(10083)
- 理论(9894)
- 机构
- 大学(226445)
- 学院(225823)
- 济(101938)
- 经济(100063)
- 管理(85689)
- 研究(74595)
- 理学(73964)
- 理学院(73237)
- 管理学(71845)
- 管理学院(71441)
- 中国(57600)
- 财(49791)
- 京(47157)
- 科学(42173)
- 财经(39089)
- 所(37422)
- 经(35578)
- 研究所(33449)
- 中心(33364)
- 经济学(33076)
- 江(32438)
- 农(32378)
- 经济学院(30249)
- 北京(29948)
- 业大(29865)
- 财经大学(29167)
- 范(27050)
- 院(26904)
- 师范(26808)
- 州(26233)
- 基金
- 项目(143876)
- 科学(113306)
- 研究(105985)
- 基金(105802)
- 家(91477)
- 国家(90830)
- 科学基金(77297)
- 社会(68388)
- 社会科(65188)
- 社会科学(65172)
- 省(54623)
- 基金项目(54521)
- 教育(49959)
- 自然(48719)
- 自然科(47670)
- 自然科学(47658)
- 自然科学基金(46796)
- 划(46160)
- 资助(45983)
- 编号(42566)
- 成果(35280)
- 部(33602)
- 重点(32266)
- 发(30515)
- 创(29770)
- 课题(29729)
- 教育部(29348)
- 国家社会(28825)
- 性(28507)
- 人文(28238)
- 期刊
- 济(106294)
- 经济(106294)
- 研究(70564)
- 中国(41681)
- 财(36990)
- 管理(31717)
- 学报(31619)
- 科学(28963)
- 农(28783)
- 大学(24787)
- 学学(23400)
- 教育(23194)
- 融(22976)
- 金融(22976)
- 经济研究(20289)
- 贸(19783)
- 农业(19709)
- 技术(19549)
- 财经(19484)
- 业经(16881)
- 国际(16787)
- 经(16714)
- 问题(16053)
- 统计(13632)
- 策(11901)
- 商业(11892)
- 技术经济(11493)
- 理论(11456)
- 决策(10787)
- 世界(10726)
共检索到3396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高凌云 毛日昇
贸易开放如何影响政府支出规模变动?补偿假说和效率假说提出了截然相反的判断。本文通过强调Rodrick模型忽略的就业调整及调整成本,在指出已有文献得出相互矛盾结论症结所在的同时,还发现:我国地方政府支出的不同细目特点各异,而且不同细目的名义与实际规模也存在不同变化趋势;贸易开放促进了我国地方政府实际投资性、转移支付支出效率的提高;除了政府支出计划性和规模变动的惯性外,实际投资性支出规模的变动主要由预期风险引致的劳动力流动和贸易引起,实际消费性支出规模的变动则是由贸易引致的负向劳动力流动、地区规模和抚养率引起,而显著影响实际转移支付规模的除预期风险引致的正向劳动力流动、贸易、抚养率外,还包括城镇化...
关键词:
贸易 外部风险 要素流动 政府支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兵 陈少林 乔晶
通过构建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基于系统GMM方法和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贸易开放对地方政府规模的影响。结果发现:地方政府财政总量支出具有时间上的路径依赖特征和空间上的策略模仿特征;各财政细分科目支出的路径依赖特征明显,空间策略互动特征各异。人均收入的增加引起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缩减,财政分权导致的政府竞争推动支出规模的扩大,"瓦格纳"法则和"利维坦"假说在中国均不成立。贸易开放能够促进政府效率的改善,有利于抑制地方政府规模的膨胀,但贸易开放存在滞后的补偿效应,会导致未来政府支出规模和结构的调整。
关键词:
贸易开放 政府规模 动态空间面板模型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胡兵 陈少林
基于1996-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槛模型实证研究贸易开放对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非线性影响。结果发现,贸易开放对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单一门槛特征,跨越特定开放门槛的地区,贸易开放的政府支出规模增加效应更强。随着贸易开放补偿效应的不断强化,未来可能导致政府支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关键词:
贸易开放 政府支出规模 门槛效应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月梅 孙群力
本文利用我国28个省市区1978~2006年的数据,检验了我国贸易开放与地方政府规模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贸易开放与全国各地区的政府规模显著正相关,即随着外贸依存度的提高,地方政府规模随之扩大。分地区的检验结果表明,贸易开放程度最高的东部地区,贸易开放对其政府规模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在贸易开放程度较低的中、西部地区,贸易开放对政府规模的影响则显著正。即使是采用滞后的数据进行检验,贸易开放度与各地区政府规模之间的关系依然是稳健的。
关键词:
贸易开放 政府消费 地方政府规模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太明
针对贸易开放、人口规模和中国地方政府规模之间联系究竟是驱动促成还是补偿所致的争论,本文基于中国29个省份1978—2013年三个维度样本数据,首先考察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贸易开放对地方政府规模具有正向影响,人口规模对地方政府规模的影响不确定,人口规模对贸易开放存在正向影响。采用多种内生性处理方法的估计表明,贸易开放对地方政府规模的正向影响是因果性的。上述结论在不同的估计方法、数据类型、模型设定下均十分稳健。人口规模并未在贸易开放与中国地方政府规模的正向联系中起到居间驱动作用,贸易开放基于风险补偿机制直接推动了中国地方政府规模的不断膨胀。因此,伴随"一带一路"的有序推进,适度提高地方政府在民生领域的支出规模可能势在必行。
关键词:
贸易开放 地方政府规模 人口规模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雷宝 郑彬博
本文基于DEA评价所获取的地方政府支出绩效值,运用2007-2012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剖析我国地方财政信息"阳光化"改革的绩效后果。研究发现:在设置了一系列控制变量情况下,计量模型肯定性地刻画了省级财政信息公开的确有助于提升地方政府支出绩效水平,即直接或狭义的财政信息公开透明度每提升1单位,则相应的地方政府支出绩效会改善6%;将地方政府行政信息公开透明情况纳入并构建广义财政信息公开指标,则发现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贡献度或解释力显著地提升到了9%。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证明了财政信息公开是提升地方政府支出绩效的重要路径和保障机制,为进一步推进财政信息公开制度改革以改进地方政府支出绩效提供...
关键词:
财政治理 信息公开 支出绩效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军
基于省级政府的面板数据,本文研究了贸易开放、资本开放与公共支出结构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实证分析,本文认为:资本开放对于政府公共支出结构的影响高于贸易开放,并且在实行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劳动分工对于政府公共支出水平的降低效应并没有得到体现。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庆旺 贾俊雪
本文构建一个最优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理论模型,探寻财政分权和政府组织结构对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影响机理,并据此构建计量模型,利用1997—2005年间我国县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纵向政府级次减少和辖区政府数量增加对县级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均具有显著的负效应,"撤乡并镇"改革对县级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具有显著的滞后负效应。财政支出分权对县级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财政收入分权则具有显著的负效应。财政收支分权对县级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非对称性影响自2002年所得税分享改革以来以及在东部地区均相对较弱。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财政分权特别是财政收入分权对县级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取决...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政府组织结构 地方政府支出规模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朱军
目前,许多有关公共支出的研究均是默认公共支出的规模是膨胀的。对此,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检验验证了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支出规模膨胀的"存在性"。基于经典的理论模型和省级政府的面板数据,本文研究认为: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国省级地方政府存在明显的支出规模扩张。具体到各省级政府,绝大部分地区的公共支出规模是膨胀的,而且中西部地区的膨胀程度要高于东部地区。最后,面对日益膨胀的地方公共支出规模,本文提出了控制地方支出规模的初步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公共支出 地方政府 规模膨胀 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平新乔
中国地方政府支出在预算内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从国际比较来看是属于最高一档,1994年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再集权化”措施并未改变财政分权的基本格局。在目前中国的经济水平下,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已占到本地GDP的21-22%,人均财政支出的省均值已经在过去10年中上升了3.7倍,全部预算内支出的3/4是由地方政府花掉的。如果还讲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不对称”,还努力要中央多转移一些资源给地方,还强调地方政府财权不够,那么这至少是超越了客观可行性。从1996年至2003年,地方政府行政开支总额上升了2.92倍。地方政府行政开支过大、上升过快,恰恰是借助于“预算外”这种较“软”的预算约束条件而实现的。
关键词:
地方财政 支出规模 政府绩效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邹武鹰 亓朋 许和连
将我国政府支出分为总支出、狭义政府消费、社会保障及福利支出等7类,利用协整及基于ECM的短期和长期因果关系联合约束检验分析技术,考察了贸易开放度与各类政府支出之间的长期均衡及短长期因果关系,并对我国政府部门在应对外部冲击过程中所承担的职能作了进一步的分析。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度与政府支出之间的关系随着政府支出功能性质的不同而改变,目前我国政府支出仍主要集中于经济发展初期阶段那些有利于扩大消费的建设项目以及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所支付的工资和其地投入上,而对教育、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支出相对不足,这将不利于我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
关键词:
贸易开放度 政府支出 联合约束检验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治觉 吴定玉
本文利用可变参数模型对我国1978~2004年的数据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从总体上分析,在大多数年份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产生引致效应;从结构上分析,政府投资性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和城镇居民消费产生了挤出效应;从1998年开始,政府消费性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和城镇居民消费产生了引致效应;政府转移性支出在大多数年份对农村居民消费和城镇居民消费产生了引致效应。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董理 张启春
本文运用我国31个省域1997-2012年的相关数据,构建动态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分析政府公共支出对人口迁移的生产率效应和税收效应、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实证分析表明,地方政府的公共支出规模对净迁移人口的影响单调为正,生产率效应显著为正,税收效应不显著。人口迁移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当地区之间呈现区域竞争性,地理位置相邻地区之间呈现区域协同性,且这种竞争和协同关系具有滞后性。公共支出规模等因素不仅对本地区的净迁移人口有显著影响(直接效应),而且对其相邻地区产生溢出效应(间接效应)。短期看,直接效应远大于间接效应;长期看,两者的差距缩小,间接效应逐步显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柒江艺 阳立高
政府财政支出一定程度体现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基于相应价格指数调整后的三类地方财政实际支出具有明显的时空变迁规律。具体而言,"服务型为主、投资型增加"的特征普遍存在;区域间财政实际支出能力不断平衡;服务型与投资型实际支出形成了高聚集区,消费型实际支出聚集效应不明显。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实际支出 时空差异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金三林
加工贸易是我国吸纳就业尤其是中低端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领域。从对广州、东莞、苏州、河南四个加工贸易代表性地区的典型调查数据判断,2012年我国加工贸易领域直接吸纳的就业人数在3000万左右,带动相关上下游行业就业人数约1000万人,合计吸纳和带动就业约4000万人。随着我国加工贸易增长放缓、结构升级和布局调整,加工贸易领域就业规模的峰值已过去,并呈现就业人数逐步下降、新生代农民工成为主体、人员素质提高和权益意识增强、就业布局加快调整等特点。从发展趋势看,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总体上处于上升阶段,未来我国加工贸易领域就业人数还将延续"稳中有降"的趋势。
关键词:
加工贸易 就业规模 变动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