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07)
2023(8079)
2022(6833)
2021(6824)
2020(5571)
2019(13652)
2018(13501)
2017(25696)
2016(13373)
2015(15555)
2014(15452)
2013(15373)
2012(14038)
2011(13104)
2010(13031)
2009(12118)
2008(12003)
2007(10328)
2006(9102)
2005(8391)
作者
(37376)
(31483)
(31231)
(29754)
(20104)
(14882)
(14244)
(12211)
(11992)
(11133)
(10793)
(10573)
(10120)
(9998)
(9777)
(9729)
(9312)
(9074)
(9032)
(8568)
(7858)
(7646)
(7446)
(7121)
(7042)
(6932)
(6791)
(6400)
(6327)
(6051)
学科
(68777)
经济(68726)
方法(34837)
管理(32574)
数学(32202)
数学方法(31701)
(30764)
(23880)
贸易(23867)
(23358)
企业(23358)
(23210)
中国(19477)
(15348)
地方(11625)
(11007)
业经(10854)
(10743)
(10586)
金融(10585)
(10045)
银行(10038)
关系(9932)
(9895)
(9778)
农业(9229)
(9078)
理论(8640)
环境(8235)
(8021)
机构
大学(199667)
学院(197469)
(99191)
经济(97825)
管理(75450)
研究(71369)
理学(65050)
理学院(64376)
管理学(63157)
管理学院(62813)
中国(57799)
(42373)
(40804)
科学(38207)
(35100)
财经(33544)
经济学(33254)
研究所(31770)
中心(31446)
(30827)
经济学院(30096)
北京(27622)
(26435)
(26356)
(25485)
财经大学(25283)
业大(24040)
(23478)
师范(23304)
(22206)
基金
项目(128647)
科学(102688)
基金(97811)
研究(94298)
(85127)
国家(84612)
科学基金(72510)
社会(63161)
社会科(60261)
社会科学(60249)
基金项目(49832)
自然(45449)
(44676)
自然科(44525)
自然科学(44517)
自然科学基金(43757)
教育(43489)
资助(42828)
(39117)
编号(36373)
(30807)
成果(29223)
重点(28901)
国家社会(27967)
(27753)
中国(27507)
教育部(27176)
(26461)
人文(25560)
大学(25348)
期刊
(102332)
经济(102332)
研究(63390)
中国(38402)
管理(29047)
(28719)
科学(26367)
学报(25478)
(23346)
(21629)
金融(21629)
大学(20501)
经济研究(19850)
学学(19406)
(19385)
国际(17644)
财经(17638)
技术(17195)
教育(16598)
农业(16191)
(15344)
问题(14942)
业经(14492)
世界(13258)
统计(12697)
(10841)
技术经济(10732)
(10198)
决策(9989)
商业(9804)
共检索到3013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郭峰  洪占卿  
利用1976~2010年我国内地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本文实证考察了我国各省的贸易开放和地区市场规模对我国省际通货膨胀波动性的影响。我们根据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市场潜力理论构造了地区市场规模指标,并通过多重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回归法有效处理了贸易开放的内生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地区市场规模扩大产生的竞争效应缓解了省际通胀波动;而贸易开放将各省置于外部冲击之下,从而放大了省际通胀波动。多个稳健性分析表明我们的实证结论具有较好的稳健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玖立  李坤望  
报酬递增是跨国或区域经济增长发散的重要动因,而市场范围的大小则决定了报酬递增的程度。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地区市场规模和出口开放程度显著地影响了1970—2000年各省区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在地区差距的形成和演进过程中,国外和地区市场是相互替代的,而一旦控制了市场规模因素,各个省区即呈现明显的收敛趋势。本文根据地理特征构造工具变量,有效地控制了变量的内生性问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晶晶  陈启斐  岳中刚  
本文将联合国贸发数据库中信息服务产业的贸易数据与我国投入产出表中数据相匹配,基于FH指数和DJ指数测算了我国制造业的信息服务外包率,随后利用2003-2011年我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对市场规模、信息服务外包与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计量结果显示:一方面,市场规模的增加会促进出口贸易;另一方面,开展信息服务外包虽然会抑制市场规模对出口的促进作用,但是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两者的净效用为正。这说明,发展信息服务外包可以有效增加我国制造业出口。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在低点位上,劳动密集型行业与知识密集型行业的信息服务外包可以显著提升出口;在高点位上,资本密集型行业的信息服务外包对...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雪琳  刘杨  
本文在Wildman and Siwek的国内市场经济模型框架下对影视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把实证模型建立在Hanson and Xiang的基础上进行经验研究。研究表明,较大的国内影视市场规模会促使影视产品制造商进一步主导国际市场,参与国外影视市场的竞争;地理距离、文化距离会减少两国间的影视贸易流量;语言距离和贸易壁垒是影响影视贸易的关键因素,相近的语言族系和相互包容的贸易方式会促使两国影视产品制造商更多的输出自己的作品。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马青  傅强  
本文采用我国29个省级单位2000-2013年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结合固定随机效应回归、系统GMM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分析地区市场规模对金融发展的作用机制是否受到制度环境影响。论文将金融发展分为效率、规模和竞争三个维度,地区市场规模指标构造借鉴了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市场潜力理论。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规模、效率和竞争程度均受现有经济制度环境下地区市场规模的影响。当制度环境跨越相应门槛值时,地区市场规模对金融发展规模和竞争的促进作用会更加明显;制度作为门槛变量,地区市场规模对金融发展效率的影响具有非单调性,与效率各细分指标具有较大差异的门槛效应。本文就促进各地区金融发展给出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马青  傅强  
本文采用我国29个省级单位2000-2013年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结合固定随机效应回归、系统GMM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分析地区市场规模对金融发展的作用机制是否受到制度环境影响。论文将金融发展分为效率、规模和竞争三个维度,地区市场规模指标构造借鉴了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市场潜力理论。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规模、效率和竞争程度均受现有经济制度环境下地区市场规模的影响。当制度环境跨越相应门槛值时,地区市场规模对金融发展规模和竞争的促进作用会更加明显;制度作为门槛变量,地区市场规模对金融发展效率的影响具有非单调性,与效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娟  万璐  唐珮菡  
在产业转型和贸易开放深入开展的同时,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波动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通过推导基于垄断竞争的劳动需求模型、利用我国1998-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库检验产业转型升级中劳动市场波动是否加剧,并进一步考察贸易开放对两个产业部门的劳动市场波动差异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当外生冲击致使工资价格上升(或降低)1%时,高技术部门劳动需求将减少(或增加)0.265%-0.272%,而低技术部门企业的劳动需求将减少(或增加)0.258%-0.260%,高技术产业部门的劳动需求比低技术部门更富有弹性,意味着产业升级过程中劳动者将面临增大的就业风险和收入波动;进一步地,产业转型中的劳动市场波动加剧将在贸易开放...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方晋  
近年来国际贸易的发展对传统贸易理论提出了挑战。以杨小凯为首的一批经济学家利用其创立的超边际分析框架,从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角度来解释当代的贸易现象,该理论也被称为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本文根据该理论对交易效率和市场规模对贸易发展影响的刻画,利用面板数据的估计方法,对新兴古典贸易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的结果无法令人信服地证明该理论的优越性,反而支持西方主流经济学中所谓的“新贸易理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钟阳  丁一兵  
美元堪称世界的"霸权"货币,其地位的维持要借助在位货币的优势和外力支持,本文通过面板模型对美元国际地位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在静态面板模型中发现,一国(地区)同美国的实际进出口贸易额、一国(地区)外汇市场规模对美元的国际地位均产生重要的正面影响,这表明一国(地区)与美国的实际进出口贸易额越大或一国(地区)外汇市场越发达,该国(地区)对美元的需求量越大。随后的动态面板模型不仅支持了上述结论,而且发现前一期外汇市场的实际货币交易量也是影响美元充当主要国际货币的重要因素,一国(地区)前一期外汇市场的实际货币交易量越大,其越青睐于持有美元,美元在该国(地区)的地位就越高。这一结论证实了网络外部性效...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媛媛  
本文同时引入了市场潜能和市场分割,将Krugman的"母市场理论"与中国的出口现象结合起来,结果发现,市场潜能和市场分割对出口的影响呈现出一种U型的非线性关系。即当市场潜能较小且市场分割较大时,市场潜能的进一步缩小会促进企业被动出口;当市场潜能大且市场分割小的时候,市场潜能的扩大也会促进出口增加,但此时企业首先可以在国内市场实现规模经济,进而会主动积极出口。当市场潜能较小时,市场分割的加剧也会促进企业被动出口;当市场潜能较大时,市场分割的减弱也会促进企业主动出口。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飞  
贸易摩擦突显出国内市场规模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本文构建内生技术创新模型研究表明,美国对华加征关税通过价格效应抑制高技术创新,通过市场规模效应和市场竞争效应促进高技术创新;美国对华高技术中间品出口限制通过价格效应促进高技术创新,通过市场规模效应抑制高技术创新。利用2000—2014年WIOD数据实证研究表明,中美贸易摩擦可以显著促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美国对华加征关税通过扩大高技能劳动市场规模、美国对华高技术中间品出口限制通过扩大高技术中间品市场需求规模,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并缓解贸易摩擦的负面影响。处理效应模型研究表明,贸易摩擦对中美技术差距扩大的行业负向影响较大,而对中美技术差距缩小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存在较大的正向影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邓富华  霍伟东  胡兵  
本文以绝对市场规模、相对市场规模和市场潜能衡量地区市场规模,并从质和量的维度刻画地区金融发展,实证检验金融发展约束下市场规模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地区市场规模会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且金融发展可以强化市场规模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正向效应,尤其是质维度的金融发展会激发市场潜能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促进效应。现阶段我国要适应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增速放缓趋势,重视对金融发展深度与广度的提升,逐步提高我国市场稠密度,以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夯实人民币国际化基础。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邓富华  霍伟东  胡兵  
本文以绝对市场规模、相对市场规模和市场潜能衡量地区市场规模,并从质和量的维度刻画地区金融发展,实证检验金融发展约束下市场规模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地区市场规模会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且金融发展可以强化市场规模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正向效应,尤其是质维度的金融发展会激发市场潜能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促进效应。现阶段我国要适应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增速放缓趋势,重视对金融发展深度与广度的提升,逐步提高我国市场稠密度,以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夯实人民币国际化基础。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安虎森  皮亚彬  薄文广  
文章基于Melitz(2003)的经典模型,分析了进入成本和市场规模对异质性企业市场进入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当两国完全对称时,高生产率企业同时进入国内国外市场,而低生产率企业仅进入国内市场;当本国市场规模较小、进入成本较高时,只有高生产率企业进入国内市场,低生产率企业则被迫放弃国内市场而选择出口,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低于内销企业。在考虑了市场规模和进入成本的非对称性后,生产率"悖论"得到了解释。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程立茹  王分棉  
本文利用2004-2012年28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对外开放度、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规模对品牌成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个地区的对外开放度、经济增长和市场规模都对品牌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为了进一步探索对外开放度对品牌成长的间接影响,选取对外开放度作为经济增长和市场规模的门槛变量,利用门槛回归模型测算了对外开放度对品牌成长间接影响的门槛水平,结果表明对外开放度对品牌成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单一门槛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