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84)
- 2023(7070)
- 2022(5769)
- 2021(5655)
- 2020(4729)
- 2019(11237)
- 2018(10976)
- 2017(20236)
- 2016(10421)
- 2015(12005)
- 2014(11708)
- 2013(11892)
- 2012(11133)
- 2011(10331)
- 2010(10039)
- 2009(9500)
- 2008(9503)
- 2007(8094)
- 2006(7049)
- 2005(6685)
- 学科
- 济(49347)
- 经济(49302)
- 方法(25101)
- 贸(24727)
- 贸易(24716)
- 业(24475)
- 易(24200)
- 管理(23610)
- 数学(23075)
- 数学方法(22976)
- 中国(18723)
- 企(16644)
- 企业(16644)
- 出(13655)
- 财(11830)
- 险(10902)
- 保险(10811)
- 银(10652)
- 银行(10629)
- 农(10585)
- 出口(10379)
- 出口贸易(10379)
- 口(10379)
- 行(10267)
- 制(10047)
- 关系(9693)
- 融(9612)
- 金融(9612)
- 业经(7320)
- 地方(6474)
- 机构
- 大学(156066)
- 学院(151289)
- 济(81230)
- 经济(80257)
- 研究(57482)
- 管理(55257)
- 中国(49983)
- 理学(46774)
- 理学院(46330)
- 管理学(45745)
- 管理学院(45487)
- 财(36657)
- 京(32866)
- 科学(29552)
- 财经(29490)
- 经济学(28820)
- 所(27978)
- 经(27339)
- 经济学院(26312)
- 研究所(25407)
- 中心(25292)
- 财经大学(22450)
- 北京(21603)
- 农(21113)
- 院(20923)
- 江(20216)
- 贸(19840)
- 业大(18029)
- 融(17609)
- 科学院(17463)
- 基金
- 项目(98256)
- 科学(78082)
- 基金(76446)
- 研究(71584)
- 家(66908)
- 国家(66506)
- 科学基金(56040)
- 社会(50102)
- 社会科(47818)
- 社会科学(47810)
- 基金项目(38598)
- 自然(33820)
- 资助(33338)
- 自然科(33098)
- 自然科学(33089)
- 自然科学基金(32573)
- 省(32029)
- 教育(31477)
- 划(28530)
- 编号(25740)
- 部(24594)
- 中国(23723)
- 国家社会(23225)
- 重点(22048)
- 教育部(21731)
- 成果(21213)
- 发(20612)
- 人文(20137)
- 创(19834)
- 大学(19707)
共检索到2393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薛蕊 苏庆义
文章运用中国省级层面数据研究了出口风险含量对产出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出口风险含量的提高增加了产出波动。而且,贸易开放也增加了产出波动。出口风险含量和贸易开放的交叉项回归系数为正,说明对于出口风险含量高的省份来说,扩大贸易开放给产出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将会更大。这一研究结论在考虑了关键变量的不同度量方法以及内生性问题之后依然稳健。其政策含义是,中国在享受扩大贸易开放带来的福利的同时,也应注重贸易开放带来的经济波动性的增强,重视出口蕴含的风险含量。
关键词:
贸易开放 出口风险含量 产出波动 专业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方红生 李琪
利用我国省级层面的数据考察了贸易开放对产出波动的影响并对著名的补偿假说进行了再检验。实证结果显示,只有东部地区的数据证实了补偿假说,具体表现为贸易开放度的提高增加产出波动和政府支出的增加降低产出波动两个方面。本文认为提高贸易伙伴国数量和降低贸易集中度、提高金融发展水平和应付不利冲击而扩大政府支出都将有利于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潘红宇
本文研究汇率波动率对中国向三个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欧盟和日本出口的影响。通过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非因果检验等方法估计变量间长短期的关系。研究表明,中国向美国和欧盟的实际出口与实际汇率波动率存在长期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中国向日本的出口与汇率波动率无关。短期内汇率波动率只影响中国向美国的出口,对向欧盟和日本的出口没有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晓云 邓晓霞
利用1999—2010年中国制造业行业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探讨了中国制造业行业的贸易开放度与产出波动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对行业产出波动具有抑制作用。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上述结果不受关键指标选取和样本极端值的影响,且在控制了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成立。最后指出:平抑产出波动是贸易开放的重要利得,我国制造业制定发展战略时仍需积极贯彻扩大开放的思路,同时倡导多样性的发展道路,其中产品多样性较市场多样性更为重要。
关键词:
贸易开放 产出波动 制造业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小平
促进服务贸易出口已经成为我国"十二五"时期重要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而周期波动分析是考察和检测服务贸易出口运行态势的重要方法,但相关研究文献几乎还是空白。基于增长率直接法和增长率趋势法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短周期、中周期、中长周期波动的识别和分析表明,1982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经历了11次短周期波动、3次中周期波动和2次中长周期波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加强服务贸易出口周期波动和服务贸易出口预警方面的理论研究成为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
关键词:
服务贸易 出口 周期波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郭修平 刘帅
2010年以来,中国玉米进出口波动曲线呈W型变化,波动振幅近300万吨。玉米贸易逆差与国产玉米供大于求及产业结构优势相矛盾。本文基于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分析了近十年中国玉米进出口的贸易规模效应、贸易结构效应和贸易引力效应。研究表明:世界玉米贸易规模增长促进了中国玉米贸易量增加,贸易结构效应对中国玉米进口波动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贸易引力效应是现阶段影响中国玉米贸易最大的因素。其中,在贸易结构方面存在玉米进口来源国(地区)过于集中的问题,而贸易引力方面也存在中国玉米贸易竞争力不足和受贸易摩擦影响的问题。中国应在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进一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打造"适度"玉米进口、保障粮食安全的良好贸易格局。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闫逢柱 苏李
本文基于经济周期理论,借助HP滤波法从总体和结构两个角度分析了中国的出口增长波动,结果表明:中国出口波动中,原料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速度最慢,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持续性最强;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扩张收缩能力最强,增长最不稳定;易模仿的研发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最快,难模仿的研发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速度较快。总出口增长波动和上述五类产品出口增长波动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庄鸿棉 吴建江
出口业务的开展必然伴随着出口风险。大多数风险是不可事先避免的,因此,可采用风险转移的方法,如通过投保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套期保值和改变贸易的结算方式等,企业管理者要重视风险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建立高效的风险预报防范体系、采用多元化的经营战略、强化资金管理、加速技术进步等措施进行出口风险的管理。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程大中 程卓
本文基于OECD-WTO的跨国投入—产出表(ICIO)与Ti VA数据,采用增加值贸易方法,测算出中国出口贸易中的服务含量所占比重大约是采用传统BOP统计口径测算结果的两倍,其中来自国外的服务含量占比趋于上升,来自国内的服务含量占比趋于下降;在双边贸易中,中国的增加值贸易出口中来自美国、日本、德国、韩国等发达经济体的服务含量较高。本文的启示是,在全球产业链与价值链分工深化背景下,中国国内服务对增加值贸易的贡献偏低并趋于下降,可能原因在于国内服务业国际竞争力不强,因此,政策的着力点应以促进竞争为导向深化国内服务领域改革,促进国内产业链和价值链环节从低端向高端演进。
关键词:
增加值贸易 服务出口 跨国投入-产出模型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相宁 王利
本文以2005年7月后人民币持续升值为背景,使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对美、日两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出口额的影响无论是在长期还是在短期都是显著的、消极的,并且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基于SITC标准进行分类的出口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别。如何进一步向具有规避汇率风险优势的出口产业转型、促进内需、向市场提供更有效的金融避险工具,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颖 马风涛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全球制造中心地位的确立,国内工业部门的出口贸易额正在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国内工业部门的能源消耗也在上升。本文采用投入产出技术,对中国工业部门出口商品的国内能源消耗强度及其含量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合中国工业部门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现实,考察了垂直专业化对出口商品国内能源含量的影响。本文发现大多数部门出口产品的国内能源消耗强度在不断下降,但由于出口贸易额的增长,工业部门的出口商品的国内能源含量仍在上升。本文验证了中国工业部门积极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对国内能源消耗强度的降低产生了有利的影响,对促进节能减排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出口贸易 国内能源含量 垂直专业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雨
本文从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含量角度,通过计量分析结果得出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并未显著地带动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含量的提升。这表明当前我国服务业包括服务贸易的发展主要在知识和技术密集型部门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其规模的扩大带动技术含量升级的空间是极其有限的,人力资本积累对传统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含量提升无显著影响,对新型服务贸易领域出口技术含量则具有显著影响。此外,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服务贸易开放度以及货物贸易出口规模均对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含量提升具有显著积极影响。为更好发挥服务贸易在转变中国外贸发展方式中的作用,不仅要注重"量"的扩张,更应注重"质"的提升。
关键词:
服务贸易 出口技术含量 人力资本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开 靳玉英
自"多哈回合"多边贸易谈判陷入僵局以来,各国均积极寻求缔结双边或区域自由贸易协定(FTA)。作为全球贸易大国,中国也在积极推行FTA战略。本文旨在深入评估中国与贸易伙伴国缔结的FTA所产生的出口贸易效应。首先,基于联合国贸发委的出口贸易数据和产品分类标准,按照商品技术含量对出口产品进行分类。其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扩展的引力模型,就中国签订的FTA对贸易伙伴国的出口流量和结构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最终结果显示:中国签订的贸易自由化程度较高的FTA有助于中国产品的出口,而中国签订的贸易自由化程度较低的FTA减少了中国对这些国家初级产品、资源密集型商品和低技术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出口,但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马淑琴
文章按照世界银行2006年人均GNI分组标准选取了32个国家或地区为样本,在SITC Rev2的3位码分类水平下,采用杜修立、王维国对Hausmann等人修正后的方法,测算了1996-2009年各国出口品技术含量。结果发现:中国出口品技术含量与英国、德国等高收入国家差距较大,与墨西哥、阿根廷等上中等收入国家的差距明显,不敌于金砖国家中的南非,低于东盟的新加坡,在可观测样本中仅居于下中等水平。鉴于此,文章认为中国是外贸大国但绝非外贸强国。未来中国由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的过程中,在高技术领域我们会受到高收入国家的阻击;在中低技术领域,金砖国家和东盟是我们的竞争对象。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高敬峰
中国自发达国家进口以中间品和资本品为主,在全球垂直专业化分工中参与程度较深。本文利用出口收入指数方法计算结果显示,2001~2010年中国制造行业的进口收入指数高于出口收入指数,贸易结构表现为进口高技术含量产品、出口低技术含量产品的特征。面板数据计量检验结果表明,中国自发达国家进口显著地促进了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水平,而且这一促进作用在高垂直专业化程度行业、高R&D经费支出行业更为明显。我国制造业应着力改善国内的要素条件,加大R&D经费投入,加快物质资本折旧和更新速度,提高国内行业对进口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
关键词:
出口收入指数 进口技术溢出 垂直专业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