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82)
- 2023(15490)
- 2022(12974)
- 2021(12226)
- 2020(10368)
- 2019(24099)
- 2018(23559)
- 2017(44112)
- 2016(23546)
- 2015(26656)
- 2014(26402)
- 2013(26118)
- 2012(24018)
- 2011(21614)
- 2010(21109)
- 2009(19598)
- 2008(19456)
- 2007(16829)
- 2006(14304)
- 2005(12750)
- 学科
- 济(105850)
- 经济(105758)
- 管理(66054)
- 业(62132)
- 方法(50198)
- 企(48999)
- 企业(48999)
- 数学(44895)
- 数学方法(44431)
- 中国(28639)
- 财(27439)
- 农(26704)
- 贸(26482)
- 贸易(26469)
- 易(25703)
- 地方(21477)
- 业经(20518)
- 学(18454)
- 农业(18146)
- 制(17288)
- 务(16160)
- 财务(16118)
- 财务管理(16085)
- 融(15678)
- 金融(15675)
- 银(15354)
- 银行(15329)
- 企业财务(15214)
- 环境(15113)
- 行(14657)
- 机构
- 大学(339592)
- 学院(337010)
- 济(151473)
- 经济(148831)
- 管理(131124)
- 研究(115255)
- 理学(114236)
- 理学院(112953)
- 管理学(111111)
- 管理学院(110472)
- 中国(88116)
- 京(70422)
- 科学(67827)
- 财(66162)
- 所(56490)
- 财经(54014)
- 中心(53265)
- 研究所(51673)
- 农(51221)
- 经(49447)
- 经济学(48846)
- 江(47069)
- 业大(46738)
- 经济学院(44457)
- 北京(43983)
- 范(43053)
- 师范(42670)
- 院(41996)
- 财经大学(40457)
- 农业(40332)
- 基金
- 项目(231805)
- 科学(184858)
- 基金(173294)
- 研究(168345)
- 家(151143)
- 国家(150025)
- 科学基金(129490)
- 社会(111071)
- 社会科(105614)
- 社会科学(105590)
- 基金项目(91235)
- 省(86619)
- 自然(82627)
- 自然科(80777)
- 自然科学(80754)
- 自然科学基金(79340)
- 教育(76786)
- 划(74269)
- 资助(71065)
- 编号(66169)
- 部(52984)
- 成果(52946)
- 重点(52337)
- 发(50006)
- 创(48227)
- 国家社会(48156)
- 教育部(45947)
- 创新(45279)
- 科研(45024)
- 课题(44646)
- 期刊
- 济(153417)
- 经济(153417)
- 研究(96635)
- 中国(58541)
- 财(50561)
- 学报(49439)
- 科学(46971)
- 管理(45493)
- 农(44823)
- 大学(38007)
- 学学(35851)
- 农业(31154)
- 融(28826)
- 金融(28826)
- 技术(28186)
- 教育(28119)
- 经济研究(27101)
- 财经(26616)
- 业经(23296)
- 经(22974)
- 贸(22923)
- 问题(21825)
- 国际(19714)
- 统计(18211)
- 业(17884)
- 世界(17174)
- 技术经济(16698)
- 策(16121)
- 资源(15876)
- 商业(15257)
共检索到4841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姚鹏 孙久文
本文基于中国326个地级及以上行政区域2010—2012年的数据,利用空间杜宾增长模型(SDM)来测算贸易开放对中国区域人均收入的影响。本文测算了各个区域贸易开放和人力资本对人均收入水平的直接、间接和总影响。结果表明:一个区域的贸易开放程度越高越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对相邻区域的人均收入也会产生正的影响。同时笔者也发现,人力资本对中国各个区域的经济增长会产生正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关键词:
贸易开放 空间依赖 空间杜宾增长模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丛晓男 王铮
基于Krugman"地理本性论"原理,构建了包含旅游资源禀赋、旅游区位与市场、商业基础条件、旅游政策四大要素的区域旅游投资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在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理计算模型支持下,分析了主要指标间的机理关系,计算了全国地级及以上行政区的观光、休闲和综合旅游投资潜力指数。研究发现:(1)观光和休闲投资潜力空间分布形态有明显差异。前者呈现相对破碎化、离散化的态势,而后者呈现更为明显的地域规律性,原因是优质观光景观的发育具有较大随机性,而休闲旅游受自然资源禀赋影响较大,在空间上具有较强连续性和自相关性。(2)旅游投资潜力空间分异显著。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逐次递减,五大城市群旅游投资潜力明显高于其他区域,且大部分城市群休闲投资潜力高于观光,预示着旅游产业发达地区的旅游活动正由观光转型为休闲。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丛晓男 王铮
基于Krugman"地理本性论"原理,构建了包含旅游资源禀赋、旅游区位与市场、商业基础条件、旅游政策四大要素的区域旅游投资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在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理计算模型支持下,分析了主要指标间的机理关系,计算了全国地级及以上行政区的观光、休闲和综合旅游投资潜力指数。研究发现:(1)观光和休闲投资潜力空间分布形态有明显差异。前者呈现相对破碎化、离散化的态势,而后者呈现更为明显的地域规律性,原因是优质观光景观的发育具有较大随机性,而休闲旅游受自然资源禀赋影响较大,在空间上具有较强连续性和自相关性。(2)旅游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姚鹏 孙久文
贸易开放能塑造一个国家的內部经济地理么?目前对发展中国家贸易开放的空间效应的实证研究还很有限。本文试图利用中国2010年324个地级行政单元(市、州、盟)和直辖市数据来回答贸易开放对中国区域收入的影响,文章引入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同时引入人力资本、人均资本投入、政府扶持等控制变量,研究发现:贸易开放、人力资本不仅能够提高本区域收入水平,同时也能相应提高相邻区域的收入水平;相反,人均资本投入和政府扶持只能提高本区域人均收入水平,对相邻区域会产生负的影响。
关键词:
中国贸易开放 区域收入空间 杜宾模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高玲玲 孙海鸣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行政区域调整非常频繁,通过行政区划调整促进当地经济增长是其重要动机。本文整理了全国1992~2012年间2245次地市级以上行政区划调整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对行政区划调整影响区域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在1992~2012年整个时间段内全国行政区划调整对经济增长仅有微弱的正效应,东部地区的行政区划调整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非常明显,中西部地区行政区划调整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在2001~2012年间表现为显著的正面效应,但在1992~2000年间表现为负面效应。可见行政区划调整并不总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在一定的区域一定的时期甚至可能阻碍经济增长。换言之...
关键词:
行政区划调整 区域经济增长 双重差分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仲伟周 陈晨
本文利用中国1997-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建立了以人力资本为门限变量的门限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贸易开放水平对以专利申请量为代表的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贸易开放水平对专利申请量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人力资本门限效应。在人力资本水平低于某一门限值时,贸易开放对我国各地区的专利申请量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但是随着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贸易开放最终会促进我国各地区专利申请活动,成为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后续的稳健性检验也进一步说明了贸易开放对以专利申请量为代表的区域创新发展存在人力资本门限效应。
关键词:
贸易开放 人力资本 专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宋美丽 孙健
一个地区人力资本投资水平的高低,是由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因此要比较分析地区间人力资本投资水平的差异,就需要考虑更多的影响因素,这就需要建立一个较为全面的影响因素集合,来共同反映人力资本投资水平。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山东省17个地市作为评价对象,选取2006年的统计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山东省各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水平进行评价,并为各城市人力资本投资提供一定的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周念利
文章基于2000-2009年双边服务贸易面板数据,并运用扩展的引力模型,对区域贸易安排的"服务贸易效应"展开了经验研究。研究发现:(1)整体上看,"区域贸易安排"对双边服务贸易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区域货物贸易安排"对服务贸易的影响缺乏统计显著性。(2)"区域服务贸易安排"对双边服务贸易流量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南北型"区域服务贸易安排的"服务贸易效应"超过了"南南型"和"北北型",而且非对称性的"南北型"区域服务贸易安排对双边服务贸易的影响最显著,将双边服务出口流量提升了73.71%-76.81%。(3)"区域服务贸易安排"对服务贸易的影响大致需2年时间逐渐释放,表明区域服务贸易安排的...
关键词:
区域贸易安排 服务贸易效应 引力模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振兴 葛小寒
对发生于我国境内不同区域之间、具有梯度溢出特征的进口贸易R&D二次溢出进行了度量,在此基础上,结合CH分析框架和Hansen面板门槛效应分析方法,对人力资本在进口贸易R&D二次溢出中的作用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进口贸易R&D二次溢出这种间接的国际知识溢出具有显著的生产率提升效应,但其高度依赖于当地的人力资本水平,随着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二次溢出会发生非线性跳跃。其政策含义是:我国各区域,特别是在利用进口贸易R&D一次溢出不具优势的区域,可以通过提高本地的人力资本总体水平以及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来间接地获取国际知识溢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许和连 亓朋 祝树金
本文在新增长理论框架下,通过一个用贸易开放度和人力资本内生化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在生产函数中的作用及贸易开放度和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积累有助于提高物质资本的利用率,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的提高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加直接,它主要通过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而作用于经济增长。贸易开放度主要是通过影响人力资本的积累水平而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贸易开放度和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东中西部存在差异。
关键词:
贸易开放度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宁连举 肖玉贤 刘经涛 崔然
跨行政区域创新策源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我国现阶段重要战略,包含创新策源的主体、条件、途径与内容多个要素。通过重新解读创新策源能力,从创新政策、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开放发展4个方面选择36个三级指标,构建跨行政区域创新策源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我国八大经济区指标数据,采用熵权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和TOPSIS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和关联度、确定八大区创新策源能力排序及其关联度。结果显示:创新投入、开放发展是区域创新策源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尤其是科学新发现;八大区创新策源能力具有明显差异,华南、华东、华北、华中、西南五大经济区的创新策源水平高于东北、西北两大经济区,其中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与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南部沿海经济区的创新策源能力关联度最高。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金营 王琳 李天然
基于1978—2014年中国大陆31个省的省际数据构建了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对区域经济增长中贸易开放的作用大小和作用途径进行实证检验和估计。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对区域经济增长通过促进综合要素生产率提升、促进资本和劳动效率提高等途径起到显著推动作用,反映了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差异和转变。然而,从分时段样本分析来看,在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期中,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是比较显著和稳健的。而在1990—2014年这段历史时期中,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稳定,甚至还会在一定时期产生负向影响。从分区域分析来看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金营 王琳 李天然
基于1978—2014年中国大陆31个省的省际数据构建了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对区域经济增长中贸易开放的作用大小和作用途径进行实证检验和估计。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对区域经济增长通过促进综合要素生产率提升、促进资本和劳动效率提高等途径起到显著推动作用,反映了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差异和转变。然而,从分时段样本分析来看,在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期中,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是比较显著和稳健的。而在1990—2014年这段历史时期中,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稳定,甚至还会在一定时期产生负向影响。从分区域分析来看,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贸易开放程度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和不平衡性,贸易开放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明显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对于贸易开放度较低的省份来说,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永齐
按照Muzumdar和Baldwin的观点,贸易通过促进资本积累来促进进口国的经济增长,而根据Helpman等人的观点,贸易通过其内生的技术溢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为持久,而技术溢出的效果则与贸易结构相关,并且需要一定的人力资本存量相结合,通过结合中国的数据分析发现:人力资本结构和分布状况对贸易溢出产生显著影响,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将增加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即贸易通过人力资本发生的技术溢出对经济增长会产生持久影响。
关键词:
贸易结构 技术溢出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熊灵 魏伟 杨勇
本文在新增长理论和空间经济学框架下,构建贸易开放与区域增长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1987—2009年间中国省际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中国省域经济和产业经济层面的增长均存在空间相关性;控制空间相关性后,贸易开放对省域经济的增长效应为正,伴有空间收敛与发散双向效应,并因地区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差异而存在空间异质性;产业层面的空间效应体现了产业特征,与整体经济并不完全相同。
关键词:
贸易开放 区域增长 空间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进口贸易、人力资本与中国技术创新:基于面板数据的一个经验分析
贸易开放、人力资本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之关系探析——基于门槛效应模型的实证研究
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中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分析
我国贸易开放与收入差距——基于中国家庭住户收入调查数据的经验分析
收入分配差距对进口贸易的影响——基于中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
贸易开放、FDI与中国地区间收入差距——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贸易结构、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基于福建省数据的经验研究
出口贸易、人力资本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基于GMM估计的经验分析
交通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分层集聚与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我国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人力资本与欧盟区域创新活动研究——基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