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98)
- 2023(17908)
- 2022(14945)
- 2021(13967)
- 2020(12136)
- 2019(27881)
- 2018(27652)
- 2017(52514)
- 2016(28131)
- 2015(31981)
- 2014(31779)
- 2013(31665)
- 2012(29021)
- 2011(26086)
- 2010(26076)
- 2009(24818)
- 2008(25137)
- 2007(22384)
- 2006(19445)
- 2005(17785)
- 学科
- 济(126319)
- 经济(126161)
- 业(103215)
- 管理(97115)
- 企(90964)
- 企业(90964)
- 方法(60277)
- 数学(50008)
- 数学方法(49502)
- 财(39622)
- 农(36144)
- 业经(33871)
- 中国(32237)
- 贸(29542)
- 贸易(29527)
- 易(28704)
- 制(27786)
- 务(27323)
- 财务(27268)
- 财务管理(27216)
- 企业财务(25732)
- 农业(24509)
- 技术(21281)
- 和(20690)
- 地方(20685)
- 理论(20178)
- 体(19645)
- 学(19595)
- 银(19569)
- 银行(19541)
- 机构
- 学院(412725)
- 大学(412079)
- 济(182338)
- 经济(179029)
- 管理(165800)
- 理学(142539)
- 理学院(141177)
- 管理学(139130)
- 管理学院(138361)
- 研究(133632)
- 中国(106579)
- 财(86147)
- 京(85440)
- 科学(76283)
- 财经(68388)
- 所(65806)
- 农(64770)
- 中心(62282)
- 经(62135)
- 江(61662)
- 研究所(58945)
- 业大(56493)
- 经济学(56378)
- 北京(53634)
- 经济学院(50987)
- 农业(50787)
- 财经大学(50550)
- 范(48312)
- 州(48172)
- 院(47983)
- 基金
- 项目(267819)
- 科学(213785)
- 基金(199024)
- 研究(197566)
- 家(171076)
- 国家(169675)
- 科学基金(148091)
- 社会(129137)
- 社会科(122707)
- 社会科学(122678)
- 基金项目(104446)
- 省(102387)
- 自然(94428)
- 自然科(92314)
- 自然科学(92287)
- 自然科学基金(90727)
- 教育(90430)
- 划(85651)
- 资助(81935)
- 编号(79011)
- 成果(63995)
- 部(61070)
- 重点(59482)
- 创(57630)
- 发(56474)
- 国家社会(54541)
- 创新(53369)
- 教育部(53327)
- 课题(53281)
- 制(52822)
- 期刊
- 济(199146)
- 经济(199146)
- 研究(121111)
- 中国(77370)
- 财(71098)
- 管理(64555)
- 农(59276)
- 学报(56561)
- 科学(55360)
- 大学(44529)
- 学学(42106)
- 农业(40312)
- 融(39967)
- 金融(39967)
- 技术(37290)
- 教育(34890)
- 财经(34756)
- 业经(32273)
- 经济研究(32242)
- 经(29862)
- 问题(27037)
- 贸(26416)
- 业(24083)
- 国际(22796)
- 技术经济(22697)
- 统计(21380)
- 世界(21047)
- 财会(19860)
- 策(19703)
- 商业(19255)
共检索到6175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孙辉煌 兰宜生
文章利用中国制造行业的面板数据,分析贸易开放对我国国内行业成本加成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市场竞争与国际贸易是影响我国制造行业成本加成的重要因素。进口贸易在高竞争性行业对成本加成具有正向的促进效应,而在低竞争性行业具有相反的效应;出口贸易对国内行业的成本加成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
关键词:
进口竞争 成本效应 价格效应 市场竞争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岩
在不完全竞争的贸易研究过多地沉浸在抽象的理论推演中时,对它的实证研究就显得更为必要。这方面的主要进展,是迪克西特、鲍德温、克鲁格曼、维纳布斯、史密斯、哈里斯和考克斯等人的研究。主要内容为: 1、迪克西特的模型 迪克西特(1988年)用推测变量方法研究美国贸易政策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丹萍 毛江楠
文章以中国15个制造业1999-2008年的数据为对象,以反映制造行业国际竞争力的RCA指数为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以衡量行业地理集聚度的C4指数为模型的解释变量,利用固定影响的变系数模型对C4指数与RCA指数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对于近90%的制造行业而言,两者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最后根据实证结论,文章提出了如何通过发展产业集聚提升制造业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闫逢柱 张文兵
本文运用F-F指数法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内贸易进行测度与分解,分析其结构变动,揭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扩张基础、发展内涵与竞争内涵。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蒋含明
现实世界中,广泛存在着的契约不完全对产品内国际分工以及由此引发的贸易利得分配模式,所造成的冲击与影响积极而深远。在Ant ras和Chor(2013)的基础上,立足于发展中国家的中间供应商视角,提出了如何实现贸易利得在价值链上分配最大化的理论假说,接着运用跨国面板数据对相应理论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论显示:(1)对于替代型价值链生产网络,中国制造业嵌入全球价值链更加上游的位置有助于提升贸易利得;(2)不同区域的契约执行效率以及不同行业的契约密集度对我国制造业贸易利益分配格局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3)相较互补型而言,在替代型价值链生产网络中,行业全球价值链所处位置对隐含在最终品中的真实贸易利得具备更加显著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契约不完全 价值链生产网络 贸易利得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莫莎 周晓明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制造业的中间投入,对制造业效率乃至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根据28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与制造业整体相比,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复杂度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促进作用更大;将服务贸易分类考察时发现高技术服务贸易进口复杂度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影响作用更显著;不同类型的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复杂度对不同类型国家的制造业竞争力影响存在差异。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钱学锋 范冬梅 黄汉民
本文采用会计法和Edmond等(2012)方法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成本加成进行测算,并利用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CEPII-BACI数据库和WTo关税数据库数据,考察了进口竞争对中国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的影响。研究发现,进口竞争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成本加成有显著负向影响,进口竞争越剧烈,企业成本加成越低。但长期内,进口竞争的负向影响将逐渐消失。进一步地,本文还考察了在企业类型差异和行业异质性下,进口竞争对中国制造业成本加成的不同影响。此外,中间投入自由化引致的竞争能够带来多样化效应,促进企业成本加成的提高,而加工贸易企业受进口竞争的影响要小于一般贸易企业。
关键词:
进口竞争 企业成本加成 贸易利得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先海
本文运用贸易竞争力指数对我国36个产业部门在1992-2003年间的出口竞争力进行了实证测度,结果为服装业等13种产业长期稳定地处于比较优势,化学纤维制造业等9种产业长期处于比较劣势,非金属矿采选业等7种产业的比较优势处于递减的态势,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等7种产业的比较优势处于递增的态势。同时对四大要素密集型产业的贸易竞争力也进行了相应地测度。文章对实证结果作了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产业贸易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词:
贸易竞争力 比较优势 产业升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姜茜 廖芳
本文通过对我国制造业各个部门1987~2009年对外贸易竞争力指数进行测算,研究各部门对外贸易竞争力变化情况,探寻各部门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与不足。研究结论表明,制造业大多数部门的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但我国比较优势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国际竞争优势稳定,中、高级技术人才相对缺乏,国内资本积累初具规模,资本密集型行业竞争优势逐步显现。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增强我国制造业对外贸易竞争力,充分利用外部经济,促进国内产业与对外贸易协调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对外贸易 比较优势 竞争力指数 制造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朱锐 吴金明
按照产业组织理论,再制造具有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企业行为与市场结构,并形成了独特的行为模式,这一行为模式集中体现在不完全竞争性与协同共生性两个方面:不完全竞争性包括对旧件和再制造产品市场的锁定与寡占、技术与制造模式的进入壁垒、组织与经营上的政府规制等方面,协同共生性包括目标上的共生、商业模式上的协同、基于产业链的垂直一体化和垂直约束等方面。正是再制造产业这种不完全竞争性与协同共生性,导致制造业长期成本曲线下移、最佳规模有限变动和产业集中度与垄断程度提升,并深刻影响制造业的市场结构、效率与政府政策。
关键词:
再制造 模式 行为 协同共生 不完全竞争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蒋业恒 陈绍志
基于最新发布的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运用前沿全球价值链分解方法计算出贸易中的本国增加值,在此基础上,采用世界出口份额、份额变化,分解巴拉萨指数、拉斐指数、标准化贸易收支等指标,比较和分析中国林产品制造业的贸易竞争力。研究发现,中国林产品制造业出口中的本国增加值占比从84%下降到81%;中国木材及木制品的世界出口份额由5.1%上升到11.2%,纸浆及纸制品的世界出口份额由1.3%升高到3.1%;中国林产品制造业出口份额的提高主要源于竞争效应的增强,但是中国面对世界市场动态变化及时调整的能力还有待加强;巴拉萨指数和拉斐指数反映出中国在木材及木制品上具有国际竞争优势,而在纸浆及纸制品上劣势较为明显;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尚涛 陶蕴芳
本文运用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法,考察了我国1982~2006年期间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开放与五类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之间的长期动态影响特征。冲击响应分析结构表明,一方面,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开放程度的提高是促使各部门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对于生产性服务贸易开放也具有重要的反馈促进作用,但后者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方差分解结果显示,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开放是解释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变量;同时,制造业部门国际竞争力水平提升的预测方差对解释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开放度也有不同程度的贡献作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立平
一国制造业的竞争力直接表现在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劳动生产率以及高科技含量三方面,本文分别从这三方面对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演变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总体上呈上升态势,但是制造业内部各行业的竞争力存在着两极分化现象。
关键词:
制造业 竞争力 实证分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崇 万兴 胡汉辉
本文运用基于Malmquist指数法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解析了江苏制造业28个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技术进步以及技术效率变化,进一步分析了贸易开放、贸易竞争和人力资本对制造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近年来江苏制造业技术进步效应有所放缓,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技术进步或技术效率改进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作用显著;贸易开放主要通过技术进步效应作用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而贸易竞争力则主要通过技术效率改进作用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江苏省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目前还主要受到资本深化所带来的技术效率改进的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友仁
大国的国内区际贸易可以为该国产业和企业在国际市场提供竞争力支撑。我国作为一个大国,区际贸易因贸易壁垒的广泛存在而受阻,难以为我国产业和企业在国际市场提供竞争力支撑。本文分析了不完全竞争产业区际贸易壁垒存在的经济驱动力,其基本结论是:区际贸易壁垒不仅有利于本地区厂商在本地市场中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即地方保护效应),而且还可以增加本地区厂商的利润(即利润转移效应),并增加本地区的福利;但当所有地方政府都采取贸易保护政策时,会导致所有区域福利水平的降低,从而导致一国整体国民福利的损失。这一结论为中央政府采取相应的措施协调国内区际贸易政策以消除国内市场分割提供了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