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18)
- 2023(2050)
- 2022(1876)
- 2021(1684)
- 2020(1450)
- 2019(3442)
- 2018(3335)
- 2017(7084)
- 2016(3499)
- 2015(4047)
- 2014(4028)
- 2013(4012)
- 2012(3845)
- 2011(3420)
- 2010(3429)
- 2009(3182)
- 2008(3458)
- 2007(3031)
- 2006(2896)
- 2005(2628)
- 学科
- 税(21537)
- 税收(20093)
- 收(19929)
- 贸(15871)
- 贸易(15863)
- 易(15413)
- 济(13010)
- 经济(13001)
- 管理(7908)
- 财(7776)
- 出(6805)
- 业(6448)
- 方法(6191)
- 企(5740)
- 企业(5740)
- 出口(5162)
- 出口贸易(5162)
- 口(5162)
- 关系(5119)
- 数学(4955)
- 数学方法(4925)
- 财政(4170)
- 国际(3769)
- 政(3574)
- 贸易关系(3551)
- 各国(3246)
- 概况(3179)
- 务(3165)
- 财务(3165)
- 进出(3164)
- 机构
- 学院(49164)
- 大学(48373)
- 济(25478)
- 经济(25151)
- 财(17916)
- 研究(16236)
- 管理(15125)
- 理学(12791)
- 理学院(12689)
- 财经(12587)
- 管理学(12576)
- 管理学院(12500)
- 中国(12120)
- 经(11268)
- 税(10962)
- 贸(9619)
- 京(9258)
- 财经大学(9041)
- 务(8902)
- 经济学(8845)
- 税务(8452)
- 经济学院(8288)
- 所(8129)
- 江(7697)
- 科学(7672)
- 研究所(6739)
- 局(6694)
- 国际(6609)
- 家(6199)
- 中心(6056)
共检索到842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马弘 秦若冰
中美贸易不平衡和关税不对等是中美经贸摩擦的两个焦点问题。本文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FDI在地销售、增加值贸易统计以及投资收益差额等多个维度对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重新进行总结梳理,并对中美双边关税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综合考虑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FDI在地销售之后,中美贸易不存在严重的不平衡;以增加值衡量的中美货物贸易顺差降低43%,而以中国为出口平台的东亚经济体(中国大陆、日本、韩国、中国香港)对美出口占美国总进口比例近30年稳定在25%~30%;美国在华投资收益远超中国在美投资收益;中美两国基本实现了关税对等。
关键词:
中美经贸 贸易平衡 关税对等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夏先良
本文着重围绕欧盟和美国所提出的碳关税和低碳经济概念引发的国际政治经济利益角逐以及带来的全球经济利益格局调整和对中美贸易平衡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认为碳关税本质上是一个国际政治经济问题,已经失去削减碳排放的意义,在理论上缺乏支持前提和基础,在实践上难以实现。文章最后提出,中国要积极推动和参与国际碳减排协议谈判,坚持《京都议定书》和WTO基本原则,维护自身利益,既不支持也不反对碳关税,顺应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加强低碳技术国际合作。这对我们研究和指导低碳经济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贾怀勤
本文以确凿的数据和事实反驳一些美国人对中国市场不开放、贸易政策不透明的指责,并指出美国政府对向中国出口高技术的政策壁垒妨碍了美方主动扩大对华出口,从而不利于贸易平衡。
关键词:
市场开放度 入世承诺 高技术出口壁垒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彬 江海潮
中美贸易关系是WTO安排下的委托—代理关系,双方贸易争端、贸易剩余分配、贸易不均衡缺口、中美和世界福利由中美成本因素、汇率、联合风险偏好、双边贸易不确定性和贸易相关性等五大因素内生决定。在五大因素约束下,中美贸易争端是贸易剩余分配而不是固定分配的争端,是实现双边贸易剩余分配合约修订的手段和反馈机制;贸易剩余分配是争端的目标和激励力量,贸易不平衡作为双边贸易博弈的结果以及争端启动和剩余分配调节的显示信号,指示着双边争端变动的方向。根据本文模型,中美五大因素对双边贸易争端、贸易剩余分配、贸易不平衡、中美与世界福利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和不确定性,具体影响依赖双方五大因素的状态组合。模型模拟表明,人民币...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关于中美贸易平衡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白皮书发展中美经贸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中美建交以来,两国经济贸易关系发展迅速,呈现出比较强的互补性和互利性,也不时出现一些摩擦和分歧。当前,美国方面所过分强调甚至渲染的中美贸易平衡问题,已经影...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金旭
我今天主要是谈谈我们对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看法,当然这些看法无论成熟还是不成熟,好还是不好,我们也都是从国务院领导、学术专家、社会团体那边得到的启发,按照我们的观点,也都向有关国家领导人做了汇报,而且这些观点基本被国家领导所接受。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磊
海关税收政策是促进对外贸易平衡的有效途径,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检验了进口关税、海关代征的进口增值税以及进口消费税对贸易平衡影响的显著性,发现海关代征税税负的下降能够显著改善我国对外贸易不平衡的现状。最后提出了发挥关税对个别商品和产业的调节作用、适度调整消费税税率、完善出口退税制度等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平衡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贸易平衡 海关税收 消费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鄢楚慧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顺差额居高不下,贸易不平衡状态愈演愈烈。引起我国贸易不平衡的原因众多,奢侈品关税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我国对进口奢侈品征收的高额关税使大量奢侈品购买力流向海外,加剧了我国贸易不平衡状态,因此取消或降低奢侈品关税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我国贸易不平衡状态。本文据此从政府、企业、个人的角度提出了取消或降低奢侈品关税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奢侈品关税 贸易不平衡 影响 策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沈国兵
本文研究发现(1)中美进出口计价方式不同和运输时滞导致双边贸易统计数据存在差异是自然的。(2)参照剔除香港转口毛利后中美贸易新估计值,1995—2003年美国对华出口低估年均在24%以上,从华进口高估年均在35%以上,而中国对美出口低估年均在20%以上,从美进口相对没变。(3)考虑服务贸易后,美中商品与服务贸易逆差估计值与中国对美贸易顺差新估计值已相当接近。上述结果得到IMF数据的证实。(4)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增加会造成中国对美出口增加、对美贸易顺差增加。依据中美两国月度数据计量的结论是相一致的。这一结果证实中美贸易平衡问题已超越中美两国贸易范围而成为外商在华直接投资所引致的贸易逆差转移问题。剔...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杨汝岱
本文首先分析香港转口贸易的主要特征及其对香港和大陆经济发展的作用。1992年以来,香港转口贸易商品的产业和技术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低技术产品份额快速下降,高技术产品份额快速上升,转口商品的产业集中度不断上升,这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出口商品产业和技术结构的变化。此外,本文依据香港转口贸易数据,对中美两国官方关于双边贸易平衡的数据进行了修正,修正后两国1998年以前双边贸易平衡数据的差距比原始差距减少60%,1998年以后减少40%,这对如何理解中美贸易逆差提供了另一个视角。
关键词:
转口贸易 技术结构 中美贸易平衡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也
两国间比较利益的差异是导致中美间贸易失衡的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平衡中美贸易失衡的根本办法,不是美国利用其贸易支配地位限制中国出口,而是以两国比较优势为基础,构建两国间的比较利益互补机制,这种互补机制还将为全球金融危机下的美国经济及世界贸易的稳定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
关键词:
比较利益 互补 中美贸易 平衡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应宗 林媛媛
美中贸易不平衡一直被美方用作处理政治、经济问题的筹码。本文认为,美方蓄意夸大贸易逆差、强调商品贸易的不平衡,实则掩盖彼此贸易关系的不平衡,迫使中方在服务贸易上作较大让步。其手法是:以转口品单向增值的误差和加工贸易的不合理统计来夸大贸易逆差,再寻找政治经济等问题作借口制造贸易关系不平衡。中方应以技术贸易为制衡策略,消除摩擦,发展美中贸易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外贸易持续逆差开始于1976年。作为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来源国,先是出现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日本,后是出现于21世纪初的中国。日本作为美国以前最大的贸易逆差国,其在美国贸易逆差中所占比重最高曾达到70%(1981年)。2001年,中国首次超过日本成为美国最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陶冬
我不知道在美国,包括在美国国会,有谁关注过佛罗里达州和明尼苏达州之间的贸易不均衡;我不知道在美国有谁关注过洛杉矶和纽约之间的资金流向。在一个全球化的经济中,在一个世界村中,中美之间的贸易不均衡、中美之间的资金流向和佛罗里达与明尼苏达之间的贸易不均衡、纽约与洛杉矶之间的资金流向,没有本质的区别。区别就在于美国的这些贸易不均衡,是在美国这一个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夏明国 揭子平 高泽金
本文通过研究发现,产品内贸易模式、东亚地区对华FDI以及美国对东亚地区的FDI是造成中美贸易特别是高科技产品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如果将这几方面的原因考虑进去,中美贸易不平衡远没有通常我们所认为的那么大,并且在中美贸易中美方获益远高于中方。最后基于此结论,本文提出企业应不断向价值链上游推进和修正国际贸易统计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
产品内贸易 FDI 中美贸易不平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