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67)
2023(14028)
2022(12078)
2021(11195)
2020(9791)
2019(22557)
2018(22360)
2017(43233)
2016(23312)
2015(26244)
2014(26032)
2013(25658)
2012(23668)
2011(21275)
2010(21043)
2009(19687)
2008(19317)
2007(17158)
2006(14632)
2005(12838)
作者
(69344)
(57976)
(57972)
(54957)
(36691)
(28148)
(26470)
(22961)
(21736)
(20453)
(19432)
(19204)
(18308)
(18173)
(18097)
(17985)
(17732)
(17221)
(16659)
(16651)
(14553)
(14176)
(13970)
(13236)
(13112)
(12826)
(12797)
(12794)
(11728)
(11612)
学科
(93834)
经济(93730)
管理(66497)
(64276)
(51520)
企业(51520)
方法(48385)
数学(43173)
数学方法(42694)
(28950)
贸易(28940)
(28222)
(26802)
(25757)
中国(24895)
业经(19043)
(18927)
(17972)
农业(16591)
地方(16454)
(16403)
财务(16357)
财务管理(16315)
企业财务(15337)
(15202)
(15088)
银行(15027)
技术(14908)
环境(14653)
(14316)
机构
大学(338867)
学院(337807)
(142323)
经济(139683)
管理(130613)
理学(114080)
理学院(112868)
管理学(110864)
研究(110355)
管理学院(110267)
中国(82657)
(69513)
科学(69309)
(64685)
(62667)
(55972)
业大(55028)
财经(52574)
中心(51441)
研究所(51235)
农业(50256)
(48355)
(47809)
经济学(44410)
北京(42624)
经济学院(40691)
(40541)
师范(39960)
(39871)
财经大学(39161)
基金
项目(231548)
科学(181093)
基金(170011)
研究(161080)
(150808)
国家(149635)
科学基金(127128)
社会(103180)
社会科(98021)
社会科学(97993)
基金项目(90495)
(90371)
自然(85008)
自然科(83091)
自然科学(83062)
自然科学基金(81586)
(76757)
教育(74334)
资助(69825)
编号(63347)
重点(52386)
(51610)
成果(49739)
(49183)
(48474)
科研(46074)
创新(45489)
计划(44523)
教育部(43840)
国家社会(43322)
期刊
(143257)
经济(143257)
研究(90633)
学报(59380)
(55149)
中国(55046)
科学(51018)
(49725)
管理(45071)
大学(43970)
学学(42089)
农业(37282)
(28421)
金融(28421)
技术(27808)
教育(25879)
财经(25502)
经济研究(24501)
业经(24185)
(22586)
(21831)
问题(21212)
(19722)
国际(18839)
统计(17099)
(16867)
商业(16684)
技术经济(16624)
理论(15961)
(15540)
共检索到476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昭利  朱保华  任荣明  朱晓明  
本文利用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和二氧化硫排放的统计数据,分析了贸易对中国二氧化硫污染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第一,研究期内进口和出口含硫量都在迅速增长,出口含硫量始终大于进口含硫量。第二,结构分解显示规模效应始终占主导地位。第三,出口产品并没有比内需产品包含更多的污染,是我国巨额的贸易顺差导致了污染出口的顺差。本文认为,在短期内要改变"奖出限入"的贸易政策,调整进出口结构;在长期内则要调整产业结构,同时发展绿色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沈利生  唐志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实证分析了对外贸易对我国SO2排放的影响。从总体上说,由于出口污染排放强度低于进口污染减排强度,故对外贸易有利于我国污染减排。然而巨额外贸顺差以及进口减排强度与出口排放强度之比的下降造成了我国对外贸易污染排放的逆差,而出口产品结构的恶化则是最为根本的原因。减排技术进步的速度跟不上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使得出口产品的污染排放总量还在上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传杰  卫平  
运用LMDI方法对我国二氧化硫排放强度进行分部门分解,得出分析结果:总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以及生产部门产业结构与总产出的变化是引起我国SO2排放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我国SO2排放强度存在一定程度的部门差异,两部门SO2排放强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也不完全一致;生产部门9种能源的能源强度变化均对减少SO2排放起到了积极作用,而生活部门有3种能源的能源强度的变化引起了排放强度增加,针对不同部门和不同领域建议制定和实施灵活的减排政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曹翔  余升国  
以2002-2012年我国省域工业部门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在经典的Grossman分解模型中纳入环境规制效应,并把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按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进行分类,然后实证分析了内外资对我国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外资给我国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带来了正的规模效应、负的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而内资则带来了负的规模效应、正的结构效应以及负的技术效应;与内资相比,外资仅在结构效应上占优。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污染避难假说",但并不支持"污染光环假说"。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马晓钰  李强谊  郭莹莹  
依据1999年~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综合运用静态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我国各省区FDI、贸易开放与二氧化硫(SO2)排放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FDI和贸易开放会促进SO2排放;人均收入与人均SO2排放量之间呈倒U型关系;能源结构变动和产业结构变动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SO2排放;技术进步会抑制SO2排放;上一期SO2排放量对当期SO2的排放量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关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国庆  钱明辉  张平淡  
论文以工业二氧化硫(SO2)代表污染物,使用完全分解模型将污染物排放强度分解为资源节约效应和环境友好效应。分解结果显示,2001-2010年中国工业SO2排放强度降低的38.93%来自资源节约效应,61.07%来自环境友好效应,两种效应的贡献率在逐年趋同,可以说,我国正在逐步迈进"两型社会"。实证检验发现,生产技术水平越高,二产比重越高,因资源节约带来的工业SO2排放强度下降越明显。环保投资越多,环保意识越强,因环境友好带来的工业SO2排放强度下降越明显。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黄益江  陈杜满  刘玉明  刘淑荣  
研究了4a中马尾松新梢受二氧化硫污染后的外部特征和生理反应。结果表明,马尾松在清明节前后第1次抽梢时受害最严重,新叶呈褐色坏死,叶绿素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下降,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上升,生长高度明显下降。说明新叶中积累的SO2-3和HSO-3浓度超过一定值时,马尾松生长受到伤害。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胡兆廉  石大千  
贸易自由化有助于实现区域比较优势,提升地区经济福利,但其对环境治理的作用效应存在较大争议。梳理关于环境污染及环境效率的研究可以发现,这一分歧的根源在于贸易自由化对环境污染所产生的结构效应存在较大的争议,因此难以对最终的环境效应进行测算。基于此,本文摒弃了对于环境污染效应的过度分解,从非污染即溢出的新视角,重新测算贸易自由化的环境效应;其次,本文将污染测算精确到地级市层面,并从城市异质性角度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进行分析,以便从更小的区域单元探索环境效应。在实际操作层面,本文选取2003-2015年中国28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异质性双边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定了贸易自由化对环境污染的溢出效应、污染效应以及环境净效应。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对环境污染具有正向和负向双重影响,负向影响较强,且在观测的影响因素中占主导地位。稳健性检验支持了贸易自由化能够平衡城市间污染效应的结论,且发现其对环境污染整体上呈递减趋势。进一步的城市异质性分析表明:较高的城市等级、贸易条件与经济水平以及较小的城市规模能降低环境污染效应。因此,提升城市等级与贸易质量,促进贸易资源与治污经验的转移,是提升贸易环境效应的根本途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爱军  
本文分析了我国能源-环境-经济系统的区域特性,用能源技术模型和区域间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能反映我国区域差别的区域间能源模型。在静态分析中,本文假设从价税的形式对社会各部门的二氧化硫排放以不同税率征收硫税,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分区域分部门的经济波及影响和分区域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在动态分析中,本文假设从社会各部门征收的硫税在燃煤发电部门引进脱硫技术,本文给出了目前在我国燃煤发电部门已经得到利用的5种脱硫技术,分别计算了这5种脱硫技术20年间的技术普及率、环境影响、经济效果。最后,本文为实现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郝宇  张千雪  
SO2作为一种常规污染物在1990年代初就受到中国政府的重点管控。文章利用2002-2012年我国113个城市的人均SO2排放量面板数据探讨了我国人均SO2排放量变化的内在规律,使用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的回归方法检验了市级人均SO2排放量的收敛性,并分析了人均SO2收敛速度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在全国范围及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内,城市人均SO2排放量存在着绝对与相对收敛;在影响收敛速度的各因素中,人均收入的提高可以加快人均SO2排放的收敛速度,而人口密度的增加则会降低人均SO2排放量的收敛速度。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邬彩霞  
环境问题一直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议题。对于我国而言,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在梳理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将对外开放和人口增长纳入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下,利用我国2000年—2008年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综合考察了FDI、出口和人口增长对我国SO2排放量的影响。研究表明人口增长、FDI和出口对我国SO2排放均产生了负面影响,其中人口增长对SO2排放的影响最大,FDI次之。尽管我国商品的出口也促使了我国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然而,与人口增长和FDI带来的影响相比,却显得相对较弱。因此,就保护环境、减少SO2排放而言,我国当务之急则应控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奇  陈小鹭  李菁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环境公平是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同的利益群体对环境公平具有不同的理解,基于环境资源的特殊属性,界定环境资源使用公平的内涵。以二氧化硫为例,以省级单位为公平主体,通过构建环境基尼系数来表征我国环境公平的状况;然后利用不同评价对象经济基尼系数之间的关系对其进行了调整,进而评估了我国1998-2004年环境资源使用公平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二氧化硫排放的环境不公平程度比较严重并有减缓趋势。最后,利用锡尔系数的因子分解模型,分析了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的能源强度以及能源的环境强度等三个因素对于我国环境资源使用公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省经济能源强度差异对环境公平的贡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闫文娟  郭树龙  
本文利用2002年开始在六个省份实行的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政策所具有的"自然实验"性质,使用了基于全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双倍差分模型,考察了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对单位产出二氧化硫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政策的实施确实降低了单位产出二氧化硫排放强度,同时也表明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政策在全国范围的推广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卓子涵  李万新  白重恩  
环境问题是当今中国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工业污染仍然是造成中国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因为工业企业的环境行为直接受到县、市环保局的监管,而中国具有广泛的地区差异性,政府监管的地区差异性与企业环境行为的关系如何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通过分析1998-2005年河南、湖北两省重点污染源的排污申报和运营状况的面板数据,比较两个相邻省份污染企业的环境行为,发现河南、湖北两省火力发电企业SO2排放和其所属行政区划的政府环境监管行为之间确实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率对湖北火电企业的减排激励显著大于河南省企业。总体而言,中国当前环境监管制度尚未对企业环境行为产生有效的约束。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马士国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定量研究了征收硫税对中国二氧化硫排放和能源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硫税税率和减排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非线性特征,这种非线性特征在单一种类的能源消费和能源消费总量的变化上也有明显的体现;而且,征收硫税既能达到二氧化硫减排的目的,又对实际GDP没有产生过大的负面影响。研究还发现,征收硫税导致二氧化硫排放结构、能源消费数量和能源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促进了含硫量低的能源对含硫量高的能源的替代。最后基于上述发现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