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73)
- 2023(4323)
- 2022(3629)
- 2021(2984)
- 2020(2328)
- 2019(5431)
- 2018(5334)
- 2017(10213)
- 2016(5184)
- 2015(5806)
- 2014(5969)
- 2013(5794)
- 2012(5368)
- 2011(4960)
- 2010(4873)
- 2009(4036)
- 2008(4055)
- 2007(3529)
- 2006(3163)
- 2005(2980)
- 学科
- 济(22963)
- 经济(22956)
- 管理(19957)
- 贸(16610)
- 贸易(16603)
- 易(16117)
- 环境(15734)
- 业(11648)
- 企(9888)
- 企业(9888)
- 方法(9730)
- 数学(8052)
- 数学方法(7997)
- 划(7804)
- 规划(6776)
- 环境规划(6670)
- 地方(6629)
- 关系(6031)
- 出(5937)
- 学(5785)
- 资源(5532)
- 口(5290)
- 出口(5289)
- 出口贸易(5289)
- 中国(4838)
- 农(4725)
- 和(4663)
- 财(4626)
- 生态(4379)
- 国际(4101)
- 机构
- 学院(76455)
- 大学(75043)
- 济(36853)
- 经济(36308)
- 管理(28842)
- 研究(25778)
- 理学(24986)
- 理学院(24765)
- 管理学(24422)
- 管理学院(24305)
- 中国(20473)
- 科学(15090)
- 京(14863)
- 财(14383)
- 所(12495)
- 中心(12130)
- 财经(11800)
- 农(11718)
- 经济学(11662)
- 研究所(11343)
- 江(11179)
- 业大(11051)
- 经济学院(10708)
- 经(10640)
- 贸(10528)
- 院(10113)
- 农业(9234)
- 州(9084)
- 北京(8964)
- 财经大学(8638)
- 基金
- 项目(53801)
- 科学(42293)
- 基金(39898)
- 研究(39045)
- 家(34799)
- 国家(34629)
- 科学基金(29621)
- 社会(26211)
- 社会科(25123)
- 社会科学(25117)
- 省(21475)
- 基金项目(21093)
- 自然(18607)
- 自然科(18106)
- 自然科学(18100)
- 自然科学基金(17738)
- 划(17417)
- 教育(16578)
- 资助(15946)
- 编号(14693)
- 发(12932)
- 重点(12328)
- 部(11816)
- 创(11443)
- 国家社会(11402)
- 创新(10898)
- 科研(10793)
- 成果(10774)
- 发展(10655)
- 制(10644)
共检索到1147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苑文华 路玮孝
本文基于贸易协定规则文本,测度不同国家对之间贸易协定环境条款深度,并结合2000—2018年64个国家矩阵50个细分行业的贸易隐含碳数据,实证探究贸易协定环境条款深度对贸易隐含碳的影响。研究发现,提升贸易协定环境条款深度能够显著降低贸易隐含碳,国家间绿色技术合作、国家内部环境治理能力和碳生产率发挥了重要传导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不同种类贸易协定环境条款的作用效果具有显著差异,与碳排放相关度较高的条款、贸易联系紧密度较高的国家组合、蕴含在出口产品中的国外碳排放,在提升贸易协定环境条款深度时对贸易隐含碳的削减效果更强;贸易协定环境条款深度提升对减少非技术密集型行业和高碳排放密集度行业贸易隐含碳的效果更加显著。
关键词:
贸易协定 环境条款深度 贸易隐含碳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廖佳 潘春阳
本文基于2001~2019年107个中国贸易伙伴国的面板数据,运用多维固定效应泊松伪极大似然估计方法 (PPML法)估计了贸易协定及其深度对中国进口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协定显著扩大了中国从协定签署国的进口规模,且该结论在考虑贸易协定条款的法律效力和时滞效应并使用工具变量法进行内生性处理及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贸易协定条款对中国进口规模的影响存在异质性。“WTO-plus”条款显著促进了中国进口,其正向促进作用主要来自其中包含的十项边境条款;条款总深度对高科技含量产品和中间品进口存在较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中等科技含量产品和最终产品的进口存在较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中对中间品进口的促进作用主要来自“WTO-plus”条款,对中等科技含量产品进口的负向影响则主要来自“WTO-extra”条款。本文研究结论为我国通过签署贸易协定主动扩大进口、优化贸易结构提供了实证支撑。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雅妮 文闻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程度加深,近年来,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更加密切,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与此同时,因为自由贸易而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是日渐凸显。通过对中国自贸协定中环境条款的概括,归纳总结出其特点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分析出环境条款的不足与缺陷,进而给出建议,以后中国在签订自贸协定环境条款时,尽可能协调贸易与环境关系,从而更好的维护我国的利益。
关键词:
自由贸易协定 环境条款 不足 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林僖 林祺
缔结区域服务贸易协定来逐步推进服务贸易自由化是促进制造业绿色转型和低碳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利用1995—2009年40个经济体的投入产出数据、环境账户数据和区域服务贸易协定通报数据,系统考察了区域服务贸易协定对缔约方制造业隐含碳排放的影响方式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区域服务贸易协定显著降低了缔约方制造业的隐含碳排放水平。机制分析表明,区域服务贸易协定通过碳排放跨境转移的直接渠道,以及能耗效应、技术效应和替代效应三条间接渠道共同影响缔约方制造业的隐含碳排放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区域服务贸易协定缩小了缔约方不同制造业部门间的隐含碳排放差距,但是这种碳排放削减效应存在明显的行业异质性。此外,缔约方制度环境异质性对区域服务贸易协定的制造业隐含碳排放削减效应的发挥也具有差异化影响。最后,区域服务贸易协定不仅在缔约方不同制造业之间形成碳减排的循环“正反馈效应”,还有效降低了邻近经济体和高价值链关联度经济体的制造业隐含碳排放水平。本文的研究为中国进一步通过推进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来降低制造业的隐含碳排放水平,进而实现制造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证基础和政策参考。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岳文 许思雨
随着全球多边贸易自由化受阻,区域贸易协定(RTA)逐渐成为一国开展经济战略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手段,中国的外贸政策也正由原来的注重出口逐步调整为进出口并重。以2003—2019年中国已签署的RTA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多种衡量RTA条款深度的指标,深入分析了条款深度变化对中国进口二元边际的影响。研究发现:总深度指数、核心深度指数、“WTO+”深度指数及“WTO-X”深度指数的提升对中国进口扩展边际的影响不显著,但均能显著促进中国进口集约边际的增长;RTA灵活度的增加会削弱RTA条款深度对中国进口集约边际的促进作用;降低双边贸易成本及缩减双边制度距离是RTA条款深度促进中国进口集约边际增长的重要渠道。异质性分析显示:RTA条款深度的提升显著促进了来自发展中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进口集约边际的增长,但显著抑制了来自发展中经济体进口扩展边际的增长;相对于农产品的进口二元边际,RTA条款深度的提升仅显著促进了工业品进口集约边际的增长。为更好地发挥RTA促进进口的积极效应,中国应加快签署深度RTA,同时积极推进与发达经济体之间RTA的谈判与合作,有选择性地设置RTA条款的灵活度。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黄建忠 占芬
研究区域服务贸易协定的文献不可胜数,但涉及到"GATS-"条款的文献却是屈指可数。"GATS-"条款具有潜在的危害,理应引起适当的警惕,它们的存在不仅使人质疑"GATS-"下区域协定的合法地位,而且对于整个贸易体系都有着不良的暗示。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对区域服务贸易安排的"GATS-"条款的主要特点、存在原因以及潜在的危害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为区域服务贸易合作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视角。
关键词:
区域贸易安排 服务贸易 “GATS-”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朴英爱 刘志刚
有关贸易与环境的融合问题各国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发达国家表现得非常积极,而发展中国家则相对消极,但最近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FTA)中环境条款呈明显增加趋势。韩国在韩美FTA签署之前的自由贸易协定中,一般只是在前言提及环境保护或可持续发展,在正文中的一些领域规定了环境有关例外条款,但以韩美FTA为突破口则签署了高水平的FTA环境条款。中韩地理上相邻,面临共同和严峻的环境问题。因此,中韩自由贸易协定从环境法制角度规定了宽广的适用范围和环境保护核心义务条款。这使中国在积极推进FTA战略的过程中,为提高环境标准和改善环境管理提供机会。
关键词:
韩国 自由贸易协定 环境条款 义务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杨康 马文秀
将环境条款纳入贸易协定有益于全球环境治理,但可能会影响出口产品质量。在构建理论模型阐述环境条款深度影响出口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基于2000—2017年中国签署生效的12个贸易协定和出口到22个协定伙伴国产品层面的数据,实证考察了环境条款深度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环境条款深度对出口产品质量有显著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协定伙伴国环境规制水平越高,该抑制作用越强。异质性分析表明:环境条款深度对污染密集型产品质量的抑制作用最强,且随时间推移减幅最大;环境条款深度对环境产品质量的抑制作用最弱,且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并在贸易协定生效3年后减弱至不再显著;抑制作用随平均产品质量提升呈倒“U”型变化趋势。环境条款深度通过增加环境合规成本和提高平均生产率影响出口产品质量,且成本效应大于技术效应。研究结论对中国参与国际绿色规则制定和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杨康 马文秀
将环境条款纳入贸易协定有益于全球环境治理,但可能会影响出口产品质量。在构建理论模型阐述环境条款深度影响出口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基于2000—2017年中国签署生效的12个贸易协定和出口到22个协定伙伴国产品层面的数据,实证考察了环境条款深度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环境条款深度对出口产品质量有显著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协定伙伴国环境规制水平越高,该抑制作用越强。异质性分析表明:环境条款深度对污染密集型产品质量的抑制作用最强,且随时间推移减幅最大;环境条款深度对环境产品质量的抑制作用最弱,且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并在贸易协定生效3年后减弱至不再显著;抑制作用随平均产品质量提升呈倒“U”型变化趋势。环境条款深度通过增加环境合规成本和提高平均生产率影响出口产品质量,且成本效应大于技术效应。研究结论对中国参与国际绿色规则制定和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林僖 林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本文利用2000~2014年43个经济体的投入产出数据、社会经济账户数据和区域服务贸易协定通报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引力线性概率模型估计方法,考察区域服务贸易协定的缔约国服务增加值出口隐含要素流向修正效应问题。研究发现,区域服务贸易协定显著降低了缔约国服务增加值出口隐含要素流向的扭曲程度。进一步地,机制分析表明,区域服务贸易协定主要通过生产扩张路径和技术提升路径这两条间接渠道,降低了缔约国服务增加值出口隐含要素流向的扭曲程度。本文从服务出口差异性、国别异质性、协定条款异质性和缔约环境约束四个异质性视角,探讨了区域服务贸易协定对服务增加值出口隐含要素流向的差异化修正效应。本文的研究为中国进一步通过缔结区域服务贸易协定来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以提升要素的利用效率,促进贸易隐含要素跨国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提供了重要的实证基础和政策参考。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辽 马翊凡
基于高技术产业的出口数据,本文采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服务贸易协定缔约国的出口效率,实证考察了服务贸易协定条款深度对缔约国出口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增加服务贸易协定条款深度可以显著提升缔约国的出口效率。(2)技术溢出效应、资源配置效应和需求规模效应是服务贸易协定条款深度影响缔约国出口效率的重要渠道。(3)服务贸易协定条款深度增加带来的出口效率提升作用在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出口以及发展中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出口的过程中更加突出。(4)服务贸易协定的生效年限越长,其条款深度的增加对出口效率的提升作用越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志中 陈迁影
区域贸易协定的纵深化发展为一国或地区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提供了新的机遇,投资条款作为区域贸易协定边境后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国或地区的出口贸易增加值具有重要影响。基于G20国家2005—2015年签署的66项区域贸易协定的实证研究表明: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产品层面的贸易增加值数据来看,区域贸易协定投资条款深度都显著提升了一国或地区的出口贸易增加值。异质性分析结果则表明:在发展中-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间签署的区域贸易协定中投资条款深度对出口贸易增加值具有显著的正的影响,而在发达国家间签署的区域贸易协定中投资条款深度对出口贸易增加值的影响为负且不显著。因此,中国在构建高质量自由贸易区的过程中既要注重提升投资条款的范围和深度,又要秉着求同存异的原则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开展区域合作。
关键词:
区域贸易协定 投资条款深度 出口增加值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董林 李春顶 许朝凯
投资开放相关的条款是区域贸易协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有关于贸易协定条款深度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以下简称为OFDI)影响的分析还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文章基于FTA条款异质性理论和既有研究基础构建了“WTO-plus”条款深度、“WTO-extra”条款深度、核心条款深度、边界条款深度和边界后条款深度,并引入单国模型考察了FTA条款深度对中国企业OFDI成效的影响。研究发现,FTA条款深度与中国企业的OFDI成效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其中边界后条款深度和“WTO-extra”条款深度的积极效用要明显强于边界及“WTO-plus”条款深度。进一步的研究发现,FTA条款深度通过改善东道国营商环境进而提升投资成效水平,同时FTA条款深度对国有企业的OFDI和非绿地投资具有正向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连星 王秋硕 韩彩霞 陈昊
全球迎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金融科技成为数字时代金融体系变革的关键驱动因素。自由贸易协定(FTA)深化通过纳入更多金融科技规则,有力促进了全球金融科技新业态发展。本文突破同质性FTA假设和定性泛化指标,在水平深度和垂直深度视角下,构建立体FTA深化异质性指标体系,全面探究FTA深化对金融科技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FTA静态与动态深化均对金融科技发展存在显著正向效应,金融科技条款类别数量的促进效应更强。异质性分析表明,FTA深化领域、金融科技条款类型等对金融科技发展存在显著差异化影响,覆盖政治性、经济一体化和研发合作领域的FTA呈现促进效应;金融科技条款类型下,资本流动条款、知识产权条款深化促进效应更强。机制检验显示,FTA深化通过降低数据壁垒、推动技术进步、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和吸引外资流入促进金融科技发展。相比于大多数国家,中国FTA深化对金融科技发展的促进效应更强,尤其是FTA金融科技条款深化的促进效应更为显著。进一步地,在RCEP签订基础上加入CPTPP,全面构建金融科技规则的“中国范本”,有助于掌握新一轮全球金融体系变革和金融科技规则制定的主动权。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菲利普·施瓦格 蔡云飞
关于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这样的贸易协定,目前的国会辩论聚焦于要求外国政府停止货币操纵条款。这些条款的支持者认为将本国货币价值压低的行为使得美国的贸易赤字愈发严重,因而导致美国更多的人面临失业。这种说法不正确。其他国家确实干预了汇率市场,但这对美国的影响有多面性,其中很多方面是积极的。这的确损害了一些公司和工人的利益,但整体消费和商业投资得到增长,而纳税人要负担的政府债务成本也降低了。事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