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19)
- 2023(16553)
- 2022(14293)
- 2021(13243)
- 2020(11069)
- 2019(24932)
- 2018(24903)
- 2017(47356)
- 2016(25418)
- 2015(28621)
- 2014(28425)
- 2013(27767)
- 2012(25635)
- 2011(23314)
- 2010(23635)
- 2009(22161)
- 2008(21210)
- 2007(18830)
- 2006(16782)
- 2005(14778)
- 学科
- 济(117086)
- 经济(116964)
- 管理(75751)
- 业(68436)
- 企(59121)
- 企业(59121)
- 方法(47113)
- 数学(39438)
- 数学方法(38996)
- 中国(28273)
- 贸(26026)
- 贸易(26011)
- 地方(25889)
- 农(25642)
- 易(25175)
- 业经(24922)
- 财(24660)
- 学(24280)
- 理论(20300)
- 技术(19133)
- 制(19033)
- 和(17749)
- 融(17608)
- 金融(17605)
- 农业(16838)
- 银(16829)
- 银行(16787)
- 环境(16698)
- 行(16096)
- 地方经济(15245)
- 机构
- 大学(365809)
- 学院(365042)
- 济(154802)
- 经济(151603)
- 管理(142196)
- 研究(123962)
- 理学(122701)
- 理学院(121330)
- 管理学(119248)
- 管理学院(118609)
- 中国(91094)
- 京(76982)
- 科学(73675)
- 财(68708)
- 所(61529)
- 研究所(55842)
- 财经(54947)
- 中心(54444)
- 江(52504)
- 农(51545)
- 业大(50011)
- 经(49764)
- 范(48799)
- 北京(48632)
- 师范(48439)
- 经济学(47366)
- 院(45117)
- 州(43204)
- 经济学院(42352)
- 财经大学(40631)
- 基金
- 项目(242417)
- 科学(190750)
- 研究(181411)
- 基金(174861)
- 家(150642)
- 国家(149383)
- 科学基金(128526)
- 社会(115141)
- 社会科(109150)
- 社会科学(109121)
- 省(94546)
- 基金项目(92139)
- 教育(83278)
- 自然(81076)
- 自然科(79156)
- 自然科学(79139)
- 划(78668)
- 自然科学基金(77702)
- 编号(74588)
- 资助(71668)
- 成果(61307)
- 重点(54060)
- 部(53281)
- 发(52295)
- 创(51801)
- 课题(51585)
- 创新(48330)
- 国家社会(47060)
- 项目编号(46503)
- 教育部(46409)
- 期刊
- 济(175139)
- 经济(175139)
- 研究(112989)
- 中国(67574)
- 管理(54504)
- 学报(52958)
- 财(51375)
- 科学(49516)
- 农(46920)
- 教育(42778)
- 大学(40496)
- 学学(37980)
- 农业(32725)
- 技术(32111)
- 融(31298)
- 金融(31298)
- 经济研究(29736)
- 业经(27367)
- 财经(27134)
- 经(23425)
- 问题(22878)
- 贸(22005)
- 国际(20150)
- 技术经济(18798)
- 图书(18770)
- 商业(17533)
- 科技(17401)
- 理论(17376)
- 业(17182)
- 世界(16741)
共检索到5451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梦
中美两国的经贸关系对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近年来,受地缘政治和中美两国战略调整等因素影响,中美之间出现了频繁的贸易摩擦,两国高层之间也就解决经贸问题进行了多轮对话,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中美两国的矛盾分歧依然较大。面对两国之间不容乐观的贸易形势,我国学者运用地缘政治经济学理论对中美贸易摩擦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了解决中美贸易争端模型的均衡策略。该书就是由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于2020年7月出版的《大国经贸:新国际贸易冲突理论构建与中美经济关系》(周园、刘文革著)。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周念林
本文通过对美国等发达国家失业率主要原因的分析,说明中美贸易触及的三大核心问题,以及应该在合作互利共赢的基础上解决相关贸易冲突。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谢地 张巩
传统贸易模型和新贸易模型均认为贸易可以产生双赢的结果,通过贸易各国的福利水平都会得到提高。当然,这个结论是建立在规模收益递减、完全竞争市场等严格假设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对原始模型的假设进行修正,即考虑到产业具有保留性,后来者通过学习技能能够实现追赶的情形,就会发现贸易国之间存在着固有的国家利益冲突,对一国最有利的结果往往不利于另一国。这就意味着国际贸易在某些条件下是一种零和竞争的结果。国际贸易中的国家利益冲突使各国频繁使用战略性贸易政策以应对贸易引发的竞争。当前,从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战的内在动机可以看出,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会有更多的产业与美国在贸易领域展开竞争。中美之间相互依赖的经济关系正逐步被竞争关系取代,遏制中国的崛起与赶超,同时为美国能够在中国发展中谋取更大的利益,是美国的现实诉求。如果美国无法达到这一既定战略目标,中美贸易战就有可能一直处于持续并升级的重复博弈之中。据此,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国情,我们应保持强大且理性的战略定力,制定符合多重博弈特征的博弈应对策略。
关键词:
国际贸易 国家利益冲突 多重博弈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肖亚红 国世平
中美贸易冲突首当其冲的是我国的ICT产业,而ICT产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美国面对我国ICT产业采取的限制措施:一是提高我国产品出口美国的关税,以关税壁垒来阻碍我国ICT产业的发展;二是通过知识产权保护,以知识产权保护作为壁垒阻止我国ICT产品的出口。我国应该采取对策来应对中美贸易摩擦。一是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汇聚新的动能,提质增效和民生改善上,推动科学发展、升级发展;二是中国经济要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打造升级版;三是加大力度支持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发展,打造中国经济新的"发动机";四是致力于传统产业"挖潜开荒",推动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改造。
关键词:
中美贸易 冲突 ICT产品 对策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周泳宏 王璐
国际政治冲突对经济的影响,一直以来都是学者关注的重点。近年以来,我国与周边国家的政治冲突时有发生,但国内的实证分析较少。本研究以中日关系为例,选取钓鱼岛争端和靖国神社参拜等事件,研究政治冲突对贸易的影响。基本识别、双重差分及配对分析表明,中日间政治冲突对日本向中国的出口造成负面影响,而短期效应相对显著。具体而言,在冲突发生后第一个月,日本出口中国商品额的增长幅度是同期日本出口美国和韩国、以及除中国以外世界其他地区的80%到90%左右。本文所揭示的政治冲突短期效应意味着紧密的经贸关系可以一定程度缓解政治冲突的影响,也说明中国消费者对日本品牌有较高的忠诚度。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何泽荣 帅建林
中美文化之间的相互对立和排斥形成的文化冲突是中美贸易摩擦的最深层次。文化冲突的核心是价值观的冲突。美国的文化霸权或霸权价值观理念决定了美国国家利益的霸权性和扩张性,从而导致美国在中美贸易关系中频频制造贸易摩擦。美国的霸权均势战略的根本动机和目的是遏制挑战国,维护美国在世界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中国的"和谐世界"理论为中美贸易摩擦的治理指明了方向。中美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是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关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汤柳
时下,中美贸易争端硝烟正浓,贸易摩擦的升级可能通过实体经济部门对金融体系产生影响,也可能通过影响市场预期而导致金融市场波动。面对当前严峻的内外部形势,除了在实体经济层面积极应对,还应注意防范外部环境变化对我国金融体系产生的冲击。美国政府于7月6日正式启动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征税,对第一批约34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中国随即公布对同等规模的美国进口商品加征25%关税的决定。从中美贸易冲突的升级可以预见,中美贸易摩擦和对抗的趋势将在一定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宏福 郭百红
2018年3月,美国单边挑起贸易争端,中国顽强反制,中美爆发贸易战,并愈演愈烈。冷战结束以来,中美贸易分歧与摩擦不断,但两国经贸关系总体上依然保持平稳发展。美国对华贸易发难除了政治上原因外,还有更深层的经济逻辑和战略逻辑。中方应对贸易战的短期策略是以打促谈、打谈结合,长期战略是保持战略定力,脚踏实地继续做好自己的事情。
关键词:
贸易战 逻辑 应对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贤森
中美双方不仅在具体经济利益方面存在现实与潜在的冲突,而且双方对待国际道义的态度存在根本差别,中美贸易争端中的"义利冲突"不可避免。中美两国"义利观"的根本性差别导致双方在经贸争端中,充斥着深层次结构性矛盾。现行国际经济贸易体制的结构性内部矛盾难以调和,对抗性外部冲突难以避免,其局限性充分暴露,新的国际经贸制度体系重构势在必行。中国应当展示负责任的大国气度与姿态,通过推进国际合作,促进自身发展,创新全球治理等方式妥善解决中美贸易争端的影响,实现经贸利益与国际道义的动态平衡。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何伟文
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将于最近在华盛顿举行。2006年12月14日—15日在北京举行的中美首次如此高层次的全面对话,涉及经济、财政、货币、金融、贸易、投资、能源、环境和卫生等广泛领域,为促进两国经济均衡强劲增长和繁荣,促进两国经济合作和双边关系发展,创立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平台。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苏学愚
随着经济贸易开放政策的深入实施,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贸易开放政策打开了我国经济市场,并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动力。同时,也使我国的社会福利构建系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更高的建设标准。构建社会福利,保障国民生活基本需求,提高广大社会群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使之能够享受到更多的政策服务和服务措施,这是评价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在经济全球化,社会分工愈加细化的新经济形势下,如何进行我国多维福利的构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是当代社会发展研究者和经济学家必须解决的问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丽丽
劳工问题是世贸组织多边贸易谈判中争论激烈的一个热点话题。本文通过对贸易——劳工关系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处理贸易——劳工问题的两派观点进行剖析,提出应对这种国际贸易发展的新态势,不仅要在观念上正确看待贸易与劳工问题,而且在国家和企业层面都应积极应对。
关键词:
劳工标准 贸易 双边贸易协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景江
最近十几年,美国与欧共体在农产品的国际贸易中不断发生摩擦与冲突。1986年以来,美国与欧共体等13个农产品出口国为寻求解决这一冲突的办法,进行了长达6年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1992年10月,谈判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景江
最近十几年,美国与欧共体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不断发生磨擦与冲突。从1986年开始,美国与欧共体等13个农产品出口国为寻求解决农产品国际贸易冲突的办法,共进行了10轮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的谈判。本文拟就美国与欧共体的农产品国际贸易冲突的原因、手段、后果和发展趋势作一述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