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03)
- 2023(4520)
- 2022(4073)
- 2021(3872)
- 2020(3384)
- 2019(8258)
- 2018(8273)
- 2017(16724)
- 2016(8735)
- 2015(10087)
- 2014(10035)
- 2013(9740)
- 2012(8588)
- 2011(7688)
- 2010(8060)
- 2009(7499)
- 2008(7464)
- 2007(6474)
- 2006(5836)
- 2005(5135)
- 学科
- 济(35225)
- 经济(35203)
- 管理(23204)
- 税(21575)
- 业(21076)
- 方法(20257)
- 税收(20132)
- 收(19966)
- 企(18592)
- 企业(18592)
- 贸(18495)
- 贸易(18485)
- 数学(18131)
- 易(17971)
- 数学方法(17663)
- 财(10941)
- 出(7753)
- 中国(7460)
- 农(7433)
- 理论(7184)
- 业经(6365)
- 地方(6209)
- 关系(5841)
- 出口(5536)
- 出口贸易(5536)
- 口(5536)
- 务(5443)
- 财务(5415)
- 财务管理(5409)
- 和(5330)
- 机构
- 学院(121798)
- 大学(118431)
- 济(52596)
- 经济(51696)
- 管理(46703)
- 理学(40869)
- 理学院(40519)
- 管理学(39479)
- 管理学院(39292)
- 研究(35999)
- 财(28036)
- 中国(26809)
- 京(23709)
- 科学(21273)
- 财经(21052)
- 经(18888)
- 江(17937)
- 所(17903)
- 经济学(16339)
- 业大(16135)
- 研究所(15831)
- 中心(15575)
- 农(15454)
- 财经大学(15365)
- 经济学院(14950)
- 北京(14904)
- 州(14341)
- 贸(13841)
- 院(13140)
- 范(12909)
- 基金
- 项目(78649)
- 科学(61268)
- 研究(57466)
- 基金(56629)
- 家(48965)
- 国家(48661)
- 科学基金(41916)
- 社会(35557)
- 社会科(33984)
- 社会科学(33973)
- 省(31202)
- 基金项目(28998)
- 自然(27401)
- 教育(27175)
- 自然科(26848)
- 自然科学(26844)
- 自然科学基金(26326)
- 划(25743)
- 资助(25380)
- 编号(24565)
- 成果(19358)
- 重点(17663)
- 部(17028)
- 创(16878)
- 发(16506)
- 课题(16342)
- 创新(15783)
- 项目编号(15353)
- 科研(15195)
- 大学(15181)
共检索到1797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聂规划 贺铸
本文基于国际战略贸易理论,建立特定条件下的三国参与的多边贸易体系中动态三阶段博弈模型,从两方面进行博弈分析国际贸易中的政府关税设定。讨论了在完全且完美信息中的Stackelberg动态博弈,并且提出建立合理的出口关税税率的对策。模型将运用于关税谈判中,预测关税对贸易各方的产业影响。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仕辉 熊竞邦
通过建立寡头垄断模型,考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生产同质产品的两个厂商,引入碳关税概率和环境破坏成本系数,设定碳关税概率在[0,1]浮动,两国破坏成本系数同时变动,研究了对称生产成本下,两国环境破坏系数变动对两国厂商产量、税收和福利的影响;不对称生产成本下,两国生产成本的差距扩大对厂商产量变化的影响,通过Matlab数值模拟找到了特定情形下使产量最大化的碳关税概率。结论认为,破坏成本和生产成本高的国家,倾向于选用较大的碳关税概率征收碳关税来保护本国厂商的国际竞争力,减少碳泄露。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卓骏
博弈论和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几乎是一样的,就是强调个人理性,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效用的最大化。因此,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最广泛,最成功。战后,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进一步加强。然而,各国在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时,又必然把本国的利益放在首位。因此,这些对外贸易政策常常发生冲突,从本质上讲这就是外贸政策的博弈。本文就是用博弈论的观点来分析这种现象,建立保护关税的博弈模型。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朱洪达 安芝 宋良荣
美国以各种借口挑起贸易摩擦夸大其对华在货物贸易上的逆差而忽视其在服务贸易上持续存在较大顺差。信息技术革命使服务业的可贸易性越来越大,成为全球贸易新的增长点。在信息技术推动跨境服务贸易向数字贸易转化的背景下,关税税源呈现隐蔽化、分散化、微型化的变化趋势。传统关税管理对数字经济模式下的关税税源风险识别存在众多不足。基于关税税源风险的内涵,分析经济数字化发展进程中关税税源风险因素及识别关税税源风险的数据采集途径,从数字经济对税源风险识别的新要求出发,构建一套关税税源风险识别的理论模型及应用子模型,进而以计算机可利用的数据信息为引导,结合统计、概率、算法、最优化理论的思想动态优化风险识别模型,提高关税税源风险识别的精准度。同时要正确认识中美贸易摩擦本质,加强关键职业风险受理队伍建设,以集成思维助力关税税源风险受理数字化转型。
关键词:
贸易摩擦 数字经济 关税税源 风险管理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廖东声 李曌坤 庄定鹏
RCEP的生效为中日双边贸易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根据2013—2022年SITC分类下的产品贸易数据,对中日双边贸易发展现状和贸易结构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运用动态递归GTAP模型模拟分析RCEP关税减让对双边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日双边贸易在样本期间呈波动增长态势,导致贸易逆差波动变化;两国贸易结构主要集中在机械、运输设备和杂项制品,表明两国在制造业和技术领域存在相互依存关系;贸易结构特征显示,中日双边贸易互补性大于竞争性,且以产业内贸易为主,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上。GTAP模型分析结果表明,RCEP的生效推动了中日贸易额增长,对两国宏观经济和社会福利产生显著影响;尽管中国在经济效应上的增幅较小,但中国对外贸易潜力更多体现在与其有更大贸易互补性的其他贸易成员国。
关键词:
RCEP 中日双边贸易 GTAP模型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志明 杜明威 耿景珠
本文以2017—2019年HS8位码进口品数据为样本,利用双重差分模型系统评估了对美加征反制关税对中国进口贸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发现,对美加征反制关税显著降低了中国自美进口额,尤其对自美农食产品、非GVC贸易及一般贸易进口额的负向影响更大。从影响渠道看,第一轮关税反制通过降低自美进口量和平均进口价格对自美进口额产生负面影响,而第二轮关税反制仅通过降低自美进口量对自美进口额产生影响。第一、三轮反制关税成本由美国对华出口企业及中国的进口商和消费者来共同承担,而第二轮反制关税成本全部转嫁给了中国的进口商和消费者。中国从其他国家(地区)的进口替代可有效抵消由第二轮关税反制所引致的自美进口额及进口量下降,但无法完全抵消由第一轮关税反制所引致的自美进口额及进口量下降。此外,加征幅度越大的关税反制,其对自美进口额、进口量及平均进口价格的负面影响就越大。
关键词:
关税反制 进口贸易 双重差分模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姜鸿 张艺影 彭剑君
本文构建了自由贸易区下产业安全与贸易平衡协调模型,认为对一个存在巨大贸易顺差的国家,在自由贸易协定关税减让谈判时既要维护国家产业安全又要努力缩小贸易顺差。同时运用2008年中印双边农产品贸易数据计算了各自农产品竞争力指数,针对不同状态下的农产品提出了不同的关税减让策略。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宏哲
LSLP法作为一种有关技术引进项目的评价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国际和国内的各个行业、部门、企业之间的技术贸易中。将LSLP法中技术供方的利润分成率和技术受方的投资报酬率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放入贸易谈判过程中讨价还价的序贯博弈的框架内进行分析,搭建生产率增速定位模型。利用农业部门的实测数据对模型的经济意义进行拟合,得出生产率增速是推进技术进步的核心变量。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兰天 张建国 海鹏
构建GTAP模型对"美国对国内征收碳税、美国对国内征收碳税并对中国高碳工业品征收碳关税、中美两国同时征收相同强度的国内碳税"三种情境进行模拟与比较分析。结果发现:相比被动接受美国征收碳关税,中国主动采取减排措施更有利于产业结构低碳化发展,且能够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短期内对GDP和社会福利的些许负面影响会随着技术进步和税收返补逐渐减弱,从长远来看,"主动减排"有利于实现中国经济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乐 付嘉琳
设置3种关税减让情景,以关税税率为模拟冲击变量,运用GTAP模型分析各情景下中国农产品进出口额、农产品价格、农产品贸易差额和农产品产量的变化:关税减让促进农产品进口额增加,进口价格降低,对部分农产品的出口产生消极影响,出口价格指数普遍上升。谷物制品、肉制品、加工大米等产品的出口趋势增强,中国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的产出会受到影响,但总体可控。基于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皓
本文主要利用博弈论中纳什均衡的原理讨论在完全信息情况下 ,两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对策问题 ,并给出了关税对策的最优解。根据最优解讨论了关税增减对两国关税收入的影响 ,通过案例分析说明了我国加入 WTO以后应采取的关税对策。
关键词:
博弈 关税 纳什均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曦 彭水军
本文在Melitz(2003)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框架下,研究南北国家不对称减排引致的"碳泄漏"和竞争力损失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别讨论了发达国家征收碳关税以及发展中国家减排技术改善的贸易、气候及福利效应。本文发现:(1)不对称减排导致了碳泄漏,但是发达国家的贸易竞争力不会下降反而上升,表现为该国出口临界生产率的下降以及出口企业数目和收益占比的增加;(2)征收碳关税不仅同时降低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竞争力,还提高了碳泄漏率和各国的碳排放量,不利于贸易自由化和气候保护;(3)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既降低了碳泄漏率,又减少了各国碳排放量,同时,发达国家出口企业临界生产率下降且贸易竞争力上升,而发展中国家出口企业临界生产率上升;(4)单边碳关税同时恶化了各国福利,而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则使得各国福利均上升。因此相比较碳关税政策而言,发达国家更有必要通过技术转让或援助等手段,帮助发展中国家改善减排技术,从而能够实现双倍红利效果——改善经济福利和减少泄漏。
关键词:
异质性企业 碳关税 碳泄漏 竞争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曦 彭水军
本文在Melitz(2003)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框架下,研究南北国家不对称减排引致的"碳泄漏"和竞争力损失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别讨论了发达国家征收碳关税以及发展中国家减排技术改善的贸易、气候及福利效应。本文发现:(1)不对称减排导致了碳泄漏,但是发达国家的贸易竞争力不会下降反而上升,表现为该国出口临界生产率的下降以及出口企业数目和收益占比的增加;(2)征收碳关税不仅同时降低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竞争力,还提高了碳泄漏率和各国的碳排放量,不利于贸易自由化和气候保护;(3)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既降低了碳
关键词:
异质性企业 碳关税 碳泄漏 竞争力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曲如晓
随着环保运动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国家使用环境关税来保护本国环境,且征收环境关税符合WTO相关规则。与征收环境税相比,环境关税是一种次优的选择;用环境关税解决跨边界污染问题关键是实施环境关税的国家是否为贸易大国。
关键词:
环境关税 WTO 环境税 跨边界污染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黄凤羽
关税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贸易壁垒 ,也是我国加入WTO过程中的焦点问题。关税的经济效应包括价格效应、贸易条件效应、保护效应等。因此有必要对关税的经济效率及其保护程度的衡量进行具体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