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13)
- 2023(7382)
- 2022(6176)
- 2021(5827)
- 2020(4681)
- 2019(10924)
- 2018(10398)
- 2017(21669)
- 2016(11134)
- 2015(12461)
- 2014(12495)
- 2013(12161)
- 2012(11476)
- 2011(10536)
- 2010(10615)
- 2009(10032)
- 2008(10212)
- 2007(9216)
- 2006(8466)
- 2005(7943)
- 学科
- 济(47228)
- 经济(47192)
- 管理(30818)
- 业(30699)
- 企(25088)
- 企业(25088)
- 方法(23272)
- 贸(21787)
- 贸易(21772)
- 易(21232)
- 数学(20716)
- 数学方法(20533)
- 银(18891)
- 银行(18746)
- 行(17488)
- 制(15897)
- 财(13455)
- 融(12956)
- 金融(12956)
- 中国(12774)
- 农(12394)
- 度(10280)
- 制度(10278)
- 业务(10044)
- 业经(9536)
- 策(9138)
- 银行制(8571)
- 地方(8552)
- 出(8276)
- 务(8244)
- 机构
- 学院(158712)
- 大学(157702)
- 济(80266)
- 经济(78843)
- 管理(61666)
- 研究(52908)
- 理学(52044)
- 理学院(51635)
- 中国(51283)
- 管理学(51020)
- 管理学院(50735)
- 财(39307)
- 京(31211)
- 财经(30749)
- 银(28344)
- 经(28056)
- 银行(27287)
- 经济学(26964)
- 中心(26184)
- 科学(25806)
- 行(25458)
- 所(25430)
- 江(24739)
- 经济学院(24722)
- 财经大学(23075)
- 农(23056)
- 研究所(22516)
- 融(22202)
- 金融(21904)
- 州(19979)
- 基金
- 项目(97413)
- 科学(78059)
- 研究(74305)
- 基金(73553)
- 家(61843)
- 国家(61365)
- 科学基金(53568)
- 社会(50230)
- 社会科(48016)
- 社会科学(48010)
- 基金项目(37005)
- 省(35648)
- 教育(34055)
- 自然(32362)
- 资助(32352)
- 自然科(31665)
- 自然科学(31659)
- 自然科学基金(31143)
- 划(29901)
- 编号(29478)
- 成果(24122)
- 部(23440)
- 国家社会(21463)
- 重点(21456)
- 教育部(21064)
- 发(20939)
- 人文(20699)
- 创(20477)
- 课题(20063)
- 性(20032)
共检索到2579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邹新月 易明翔 吴李淼
本文从信贷和货币渠道研究贸易信贷、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机理,并利用2002~2012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季度数据及VAR脉冲响应分析方法对此机理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贸易信贷长期与货币供应量正相关,但贸易信贷、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短期内会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随着金融服务不断创新,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贸易信贷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以及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对货币政策调控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监管部门应重视直接融资市场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将社会直接融资规模纳入到政策制定的考虑因素之中。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胡莹 仲伟周
基于垄断竞争的银行业市场结构,研究银行在受到资本充足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双重约束条件下,在面对货币政策冲击的情况下所做出的最优信贷决策行为。通过构造贷款市场总体均衡模型,得出以下结论:当银行满足资本充足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要求时,货币政策的银行信贷传导渠道表现出有效性;而当贷款市场中的银行不能满足资本充足率或存款准备金率要求时,货币政策的银行信贷传导渠道则表现出无效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斌
本文将简化的Kopecky-VanHoose(2004a)货币信贷模型与Bernanke-Blinder(1988)提出的模型结合起来,通过显性解的形式研究资本充足率对货币政策传导、信贷及经济的影响,了解资本监管与准备金管理对信贷及经济影响效果和途径的差异性,并为协调二者的关系提供建议。
关键词:
资本充足率 信贷收缩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涛 刘明宇
本文运用中国25家银行2003-2011年的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了随机效应面板和固定效应面板回归,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贷款渠道及银行特征对其影响进行了分类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的银行贷款渠道在我国主要通过中小银行进行传导,以资本充足水平为代表的银行特征会令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对银行部门产生异质性影响,资本充足率越高、资产规模越小和流动性比例越大的银行越易受到货币政策的冲击。
关键词:
银行资本 银行规模 信贷渠道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连发
为更好地实现价格稳定的调控目标,中央银行需要关注银行资本监管对经济周期的影响。本文在Bernanke-Blinder(1988)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处于资本充足监管之下的银行部门和追求价格稳定的中央银行,分析了最优货币政策与资本充足率的关系。货币政策根据银行资本充足状况进行适度调整,可抵消资本充足监管带来的顺周期效应。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资本充足率 银行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曾刚 李广子 谢玮
基于Berrospide and Edge(2010)和巴塞尔委员会宏观经济评估小组(MAG,2010)的最新研究,利用上市银行面板数据,本文考察了我国资本充足率水平与银行信贷增长之间的关系。本文发现,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对其贷款行为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但是这一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期。数据测算表明,资本充足率变动将在3个季度后对银行的贷款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在6个季度后这一影响的程度达到最大值。资本约束对信贷增长影响的这种滞后效应对于不同规模银行和不同时间段样本均成立,但幅度略有差别。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我国商业银
关键词:
银行 资本充足率 信贷 监管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扬 彭兴韵
法定存款准备要求与资本充足率监管是金融当局对商业银行施加的最重要的两项管制制度。从功能上看,这两项制度都有约束商业银行信贷扩张的效果,基于这种联系,将这两项制度结合起来进行细致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法定存款准备金被作为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早已引起广泛的关注。在新的金融发展背景下,商业银行资本金监管产生的货币政策效应,已经渗透到许多原有货币政策工具都暂时无法达到的领域。这也正是国外资本充足率监管逐渐覆盖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深刻根源。由于资本充足率监管已经被引入我国并逐渐发挥作用,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若干新的重大变化,并且随着监管的深入,不断跟踪与...
关键词:
资本充足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 货币政策效应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赟宏 李云雁
本文利用中国12家银行2000~2008年的面板数据,就资本充足率监管对信贷扩张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2004年出台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促使资本充足率监管由"软约束"向"硬约束"转变;(2)4家大型商业银行受到的影响小于8家股份制商业银行;(3)目前中国银行业并不存在"银行资本渠道",8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也不存在"资产负债表渠道"和"银行信贷渠道",但会通过"资产负债表渠道"和"银行信贷渠道"对4家大型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造成影响。不良贷款率的降低有利于缓解银行的资本金压力,促进信贷扩张。
[期刊] 技术经济 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宇
随着资本监管在全球范围内的普遍实施,资本充足率标准成为影响银行行为的一个重要约束条件。由于资本监管的存在,会使得经济周期内银行信贷的波动幅度加大,进而加剧经济周期波动。次贷危机后,巴塞尔委员会出于宏观审慎监管的考虑,一方面提高了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另一方面要求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本文从银行的监管机制出发,考察在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受资本充足率提高和建立资本缓冲的影响,通过银行信贷最优选择的比较静态分析表明,资本缓冲的大小是银行信贷对经济波动的敏感性的根本性影响因素,提高资本充足率会增强银行信
关键词:
资本充足率 信贷波动 顺周期 资本监管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吉安尼·德·尼可罗 吉凡尼·德尔·阿里西亚 吕克·莱文 梵比安·瓦伦西亚 胡妍斌 王辰
一种观点认为本次金融危机的诱发原因在于低利率。持续的低利率刺激了资产价格泡沫,导致金融机构承担越来越高的风险,不断提高杠杆率。如果能够及早提高利率,将有助于减少风险的积累,本次危机的严重性将极大地降低。本文的研究支持了这种观点,认为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偏好确实会有影响,不过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偏好的影响要比想象的复杂,还需取决于银行自身资本充足率等多种因素。宏观审慎监管可以对货币政策形成补充,监管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组合是实现宏观经济稳定及金融稳定的有效工具。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明东 陈学彬
本文基于1998~2010年期间59家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采用GMM动态面板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中国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验证了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假说。实证结果显示:(1)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变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收入和估值效应、收益搜寻动机、竞争效应3种子机制均存在;(2)规模越大、资本越充足的银行,其风险承担行为对货币政策的敏感性越低;(3)与传统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理论结论不同的是,扩张性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激励作用强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约束作用。为避免银行体系风险的过度积聚,政策当局可考虑银行业资本充足状况与宏观经济环境,搭配使用传统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管理工具;加快利...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资本充足率 银行风险承担渠道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林晓甫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普遍存在着资本充足率严重不足问题,并且今后随着风险加权资产的快速增长,对资本的需求也会快速增加,资本缺口将会更加突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对策是商业银行必须尽快建立有效的资本约束经营机制,从而实现从以往高风险积累、高资本消耗的增长模式向高质量、低风险、低资本占用的内涵集约型发展模式转变,并建立有效的内外补充资本渠道。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资本充足率 达标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詹原瑞 韩夷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段军山 杨浦
本文通过对核心资本充足率变动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核心资本充足率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对非上市银行的影响大于上市银行,对农商行影响最大,其次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对国有银行影响不显著;商业银行资产收益率存在显著正向滞后效应;金融危机之后,核心资本充足率对非上市商业银行影响减弱,对上市商业银行影响增强。商业银行应提高核心一级资本,简化组织结构,提高企业运行效率,政府应鼓励并且合理引导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补充资本。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钟永红
新《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的实施对银行资本质量和数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通过对资本硬约束期(2005-2012年)商业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变动影响因素的分析,寻求未来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的对策。论文综合考虑影响核心资本水平变化的内外部因素,以2009年为界进行对比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更高的资本监管要求对资产规模扩张和资产结构调整的约束效应开始显现;银行在依赖利差的盈利模式下,资本补充的内源渠道效果有限,所以外源融资需求强烈;资本缓冲高的银行继续增加实际资本水平的意愿变弱。通过对次贷危机后美国银行资本管理经验的介绍,对我国商业银行改进资本管理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资本监管 商业银行 资本缺口 资本缓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