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71)
- 2023(8925)
- 2022(7228)
- 2021(6527)
- 2020(5677)
- 2019(12628)
- 2018(12370)
- 2017(24805)
- 2016(13055)
- 2015(14253)
- 2014(14315)
- 2013(14228)
- 2012(12865)
- 2011(11184)
- 2010(11402)
- 2009(10907)
- 2008(11347)
- 2007(10185)
- 2006(8840)
- 2005(8432)
- 学科
- 业(76614)
- 企(71610)
- 企业(71610)
- 济(60699)
- 经济(60632)
- 管理(56761)
- 方法(28564)
- 业经(25610)
- 农(24596)
- 贸(23905)
- 贸易(23896)
- 易(23319)
- 财(22531)
- 数学(20221)
- 数学方法(20109)
- 务(19128)
- 财务(19122)
- 财务管理(19110)
- 企业财务(18098)
- 技术(16109)
- 农业(16089)
- 策(13214)
- 制(12989)
- 划(12471)
- 企业经济(11974)
- 理论(11861)
- 经营(11249)
- 和(11126)
- 中国(10910)
- 技术管理(10697)
- 机构
- 学院(195211)
- 大学(185827)
- 济(90763)
- 经济(89428)
- 管理(81646)
- 理学(70259)
- 理学院(69709)
- 管理学(69024)
- 管理学院(68678)
- 研究(56744)
- 中国(48965)
- 财(41303)
- 京(37027)
- 农(36061)
- 财经(33240)
- 科学(31404)
- 经(30161)
- 江(30151)
- 农业(28576)
- 所(28084)
- 业大(28026)
- 经济学(27132)
- 中心(26764)
- 商学(25527)
- 商学院(25306)
- 研究所(24976)
- 经济学院(24800)
- 财经大学(24362)
- 州(23686)
- 经济管理(23548)
- 基金
- 项目(123231)
- 科学(99044)
- 基金(92323)
- 研究(90791)
- 家(78935)
- 国家(78212)
- 科学基金(69396)
- 社会(60348)
- 社会科(57553)
- 社会科学(57540)
- 省(49102)
- 基金项目(48762)
- 自然(44813)
- 自然科(43887)
- 自然科学(43877)
- 自然科学基金(43201)
- 教育(39960)
- 划(38833)
- 资助(37741)
- 编号(35248)
- 业(33624)
- 创(29595)
- 部(27833)
- 重点(26776)
- 创新(26653)
- 发(26469)
- 成果(26256)
- 性(25316)
- 国家社会(25242)
- 制(25035)
- 期刊
- 济(100941)
- 经济(100941)
- 研究(54845)
- 财(36007)
- 管理(35147)
- 农(34592)
- 中国(31801)
- 科学(24601)
- 学报(24447)
- 农业(23748)
- 融(23365)
- 金融(23365)
- 业经(20190)
- 大学(19611)
- 学学(19295)
- 技术(18089)
- 财经(17037)
- 贸(16950)
- 经济研究(16503)
- 业(15596)
- 经(14696)
- 国际(14534)
- 问题(14464)
- 技术经济(12534)
- 世界(12096)
- 商业(11876)
- 财会(11430)
- 现代(10518)
- 教育(9795)
- 经济管理(8892)
共检索到2916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武力超 林澜 叶涛 黄颖
基于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研数据,采用赫克曼两阶段选择模型从行业异质性和地区异质性视角实证考察贸易信贷对企业中间品进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信贷显著促进企业对中间品进口的选择和中间品进口数量的增加,且在产品多样化、小企业份额大、成长机会高及对外部融资依赖程度越高的行业中,作用效果更大。分样本结果说明,相比于未能获得银行信贷的企业,那些因本身资信良好从而获得银行信贷的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如生产率等方面的领先,而贸易信贷对其促进作用也因此更明显。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对进口行为影响的分析结论表明,金融服务发展水平越高,贸易信贷更能有效促进企业中间品进口。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耿晔强 郑超群
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进口多样性与企业创新纳入统一分析框架,从理论上阐释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进口多样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随后利用2003—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的匹配数据,采用Heckman两步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间品关税下降促进了企业创新,尤其是在进口多样性水平提高后,对企业创新的激励作用增强。进一步,我们按照企业所有制类型、地区分布、贸易方式和进口来源国划分样本考虑异质性,发现中间品关税下降对外资企业和一般贸易进口企业影响更大,进口多样性水平的提高对国有企业和中西部地区企业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方静
运用2002年~2006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层面的数据,依据理论模型分析建立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中间产品进口对企业生产率及出口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不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进口中间产品均能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且后者的促进作用更强;控制了企业生产率和企业规模后的研究表明,从不同来源地进口中间产品均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种类和出口目的地的增加,且来自发达国家的中间产品的影响作用更大;进口中间产品通过互补效应和技术/质量转移效应两个渠道促进了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低价机制和技术/质量机制是中间产品进口影响企业出口多样性的两种机制。我国应积极实施中间产品贸易政策,促进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实现出口的多样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继军 刘依凡 李宏亮
本文将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相匹配,采用双受限Tobit模型检验了贸易便利化如何通过中间品进口提升企业出口增加值。研究发现,贸易便利化对企业出口增加值存在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其机制主要是通过中间品进口种类增加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中间品进口成本下降产生的成本节约效应、上游中间品进口产生的竞争效应等实现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贸易便利化对企业出口增加值的影响存在异质性,表现为非国有企业、一般贸易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受到的影响更大。本文认为,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积极推进贸易便利化,扩大进口中间品种类,降低进口中间品价格,抑制上游中间品企业垄断,从而提高企业出口增加值,实现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晓云
本文使用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研究了进口中间产品多样性与企业产品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模型估计结果表明,进口中间产品多样性对企业产品创新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基于不同方式构造多样性指标、加入时变控制变量和缓解内生性问题均不影响结论的稳健性。"学习效应"和"互补效应"两种渠道的相互交织同时提升企业产品创新能力,进口中间产品的可替代性越低,作用效果越明显。而企业自身研发强度的提高对以上促进机制起到了强化作用。
关键词:
中间产品 多样性 产品创新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冯笑 王永进
本文结合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产品产量库,从生产层面刻画了我国多产品企业特征以及产品转换行为,并考察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企业生产产品范围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企业的产品结构相对单一,产品转换频率较低,企业通过产品转换实现的资源配置效应微乎其微;中间品关税下降显著促进了企业生产范围的扩张,并且在克服内生性、更换核心解释变量测算方法和采用倍差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以后,该研究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检验表明,这一促进作用主要集中在高生产率企业以及新产品引入成本较低的地区;从影响机制来看,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企业产品范围的积极影响主要来源于进口中间品价格下降而非进口产品种类增加。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蒋银娟
利用1999—2007年工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匹配信息,运用Heckman选择模型,从进口多样化中间品的替代效应、互补效应和创新效应角度出发,分析了企业进口中间品多样性对产出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进口中间品多样性与企业产出波动之间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进口中间品多样化程度较高的东部地区企业"U"型关系较明显,而程度较低的中西部地区企业负向关系显著;出口密集度越高的企业,进口中间品多样性对产出波动的影响越小。
关键词:
进口中间品多样性 产出波动 外部冲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马述忠 吴国杰
本文首先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进行了测算,并进一步分析了是否进口中间品,以及不同贸易类型的中间品进口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中间品进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一般贸易中间品进口不具有促进作用,与来料加工中间品进口相比,进料加工中间品进口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和稳健;随着产品质量的提升,一般贸易中间品进口的抑制效应减弱,来料加工中间品进口的促进作用增强,进料加工中间品的影响呈"U"形关系。
关键词:
中间品 贸易类型 出口产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田巍 余淼杰
进口中间品的贸易自由化会怎样影响企业内销与出口的决定?本文使用中国制造企业的生产和贸易数据,发现企业面临的中间品关税的下降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出口强度,即出口占销售的比例。这主要是因为更低的关税使得企业可以使用更多品种的进口中间品,这一方面提高了企业的利润,降低了企业进入出口市场的门槛,另一方面由于生产出口品的部门能够更有效率地使用进口投入品,其进口成本的下降就促进了生产出口品部门的扩张。我们不仅建立了理论模型解释此现象,同时还运用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制造业和海关全样本自2000~2006年的海量微观面板数据进行了大量丰富的实证分析。大量的研究结果支持了我们的结论。本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国际...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谷克鉴 崔旭
本文从产品多样性视角考察中国进口贸易利益规模。基于现有文献的研究模型和中国海关2002年至2012年进口数据,本文发现在一系列对称性假设下中国进口贸易带来产品多样性增加的贸易利益总体规模较小。分产品类别看,中间产品、工业品及初级产品贡献了绝大部分贸易利益。分产业类别看,金属矿的开采、化学品及化学制品的制造及与资源、初级产品相关的行业贡献较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淑云 慕绣如
文章基于20002010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贸易统计库合并数据,全面系统地评估了中间品进口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间品进口与企业生产率呈正相关关系,产品质量效应、产品种类效应与技术溢出效应是中间品进口提升企业生产率的三个可能的渠道,其中产品质量效应起主导作用。进一步地,产品异质性检验结果发现,第一,从发达国家进口的中间产品对企业生产率有显著正向影响效应,尤其是从G7国家进口的中间产品对企业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为突出,而来自欠发达国家的中间产品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有限;第二,零配件进口对企业生产率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程凯 杨逢珉
随着中国成为《贸易便利化协定》接受国,贸易便利化正成为推动中国企业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基于此,文章从进口中间品视角构建了贸易便利化对企业出口持续时间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利用2007~2013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理论分析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贸易便利化对企业出口持续时间总体表现为延长作用,且该效应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其机制主要是通过降低进口中间品价格以及提高进口中间品种类来实现的。进一步异质性分析发现,贸易便利化对东部地区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延长作用小于中部地区企业,而中部地区企业又小于西部地区企业;同时贸易便利化对企业核心品出口持续时间的延长作用大于企业非核心品。
关键词:
贸易便利化 进口中间品 企业出口持续时间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政文 马弘
本文研究了不同市场结构下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企业成本加成的异质性影响。通过构建一个包含中间品和最终品贸易的异质性企业理论模型,本文分析了一般均衡中中间品关税下降对个体企业成本加成的影响渠道,以及市场结构的异质性影响。中间品关税下降一方面降低了个体企业的生产成本,使得其成本加成提高;另一方面降低了行业整体的平均成本,增强了个体企业面临的竞争,使得其成本加成下降。在集中度越高的市场中,中间品关税的降低使得进口企业的成本加成增加越多。本文使用匹配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数据,分析了2000-2007年我国中间品关税降低在不同市场结构的行业中对企业成本加成的异质性影响,并采用工具变量回归控制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实证发现与模型预测一致。这一发现对于讨论贸易自由化对国内资源配置效率和福利改进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一平 朱小明 张亮
本文基于1998—2007年中国微观企业数据,结合工具变量法和Heckman两阶段估计法,从创新的视角研究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工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创新程度的提高强化了中间品关税削减对工资的积极效应,该强化作用主要集中在出口和外资企业,结论在替换创新指标、控制内生性后保持高度稳健。进一步分析发现,即便控制生产率和投入成本两种作用渠道,创新的强化作用仍然显著。本文结论对于宏观贸易自由化背景下的微观企业创新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中间品贸易自由化 企业创新 工资 内生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一平 朱小明 张亮
本文基于1998—2007年中国微观企业数据,结合工具变量法和Heckman两阶段估计法,从创新的视角研究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工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创新程度的提高强化了中间品关税削减对工资的积极效应,该强化作用主要集中在出口和外资企业,结论在替换创新指标、控制内生性后保持高度稳健。进一步分析发现,即便控制生产率和投入成本两种作用渠道,创新的强化作用仍然显著。本文结论对于宏观贸易自由化背景下的微观企业创新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中间品贸易自由化 企业创新 工资 内生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