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37)
- 2023(16956)
- 2022(13725)
- 2021(12632)
- 2020(10695)
- 2019(24011)
- 2018(23561)
- 2017(45485)
- 2016(24195)
- 2015(26746)
- 2014(26376)
- 2013(25753)
- 2012(22760)
- 2011(19791)
- 2010(19417)
- 2009(17899)
- 2008(17478)
- 2007(15178)
- 2006(13026)
- 2005(11583)
- 学科
- 济(103245)
- 经济(103136)
- 业(94507)
- 企(84686)
- 企业(84686)
- 管理(82256)
- 方法(48728)
- 数学(39340)
- 数学方法(38923)
- 农(32646)
- 业经(32501)
- 财(32444)
- 贸(29048)
- 贸易(29037)
- 易(28316)
- 中国(25571)
- 务(23241)
- 财务(23197)
- 财务管理(23167)
- 农业(22903)
- 企业财务(21935)
- 技术(20028)
- 制(18511)
- 地方(18049)
- 理论(17334)
- 划(16927)
- 和(16865)
- 策(16547)
- 环境(15124)
- 学(15083)
- 机构
- 学院(340124)
- 大学(333868)
- 济(146985)
- 经济(144537)
- 管理(139059)
- 理学(121123)
- 理学院(120035)
- 管理学(118209)
- 管理学院(117619)
- 研究(104557)
- 中国(81509)
- 京(67437)
- 财(65399)
- 科学(62747)
- 农(59929)
- 财经(53213)
- 业大(52239)
- 所(50481)
- 江(49621)
- 中心(49114)
- 经(48648)
- 农业(47414)
- 研究所(45913)
- 经济学(44969)
- 经济学院(41048)
- 北京(40593)
- 财经大学(39491)
- 商学(39094)
- 州(38802)
- 商学院(38744)
- 基金
- 项目(235165)
- 科学(187469)
- 基金(174717)
- 研究(168659)
- 家(152580)
- 国家(151275)
- 科学基金(132243)
- 社会(111450)
- 社会科(105996)
- 社会科学(105969)
- 基金项目(93093)
- 省(92020)
- 自然(86358)
- 自然科(84512)
- 自然科学(84490)
- 自然科学基金(83016)
- 教育(76754)
- 划(76302)
- 资助(69810)
- 编号(65981)
- 重点(52485)
- 部(52001)
- 创(51896)
- 发(50617)
- 成果(50167)
- 创新(47892)
- 业(47693)
- 国家社会(47215)
- 科研(45648)
- 教育部(45123)
- 期刊
- 济(154330)
- 经济(154330)
- 研究(89820)
- 中国(57719)
- 农(55081)
- 管理(54620)
- 财(53302)
- 学报(50966)
- 科学(48134)
- 大学(39746)
- 学学(38360)
- 农业(38020)
- 技术(30887)
- 融(28282)
- 金融(28282)
- 业经(28175)
- 财经(26068)
- 经济研究(24993)
- 教育(24821)
- 业(22997)
- 经(22503)
- 贸(22284)
- 问题(22181)
- 国际(18909)
- 技术经济(18440)
- 商业(17161)
- 世界(16509)
- 现代(16328)
- 版(16173)
- 财会(15938)
共检索到485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程凯 杨逢珉
随着中国成为《贸易便利化协定》接受国,贸易便利化正成为推动中国企业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基于此,文章从进口中间品视角构建了贸易便利化对企业出口持续时间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利用2007~2013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理论分析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贸易便利化对企业出口持续时间总体表现为延长作用,且该效应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其机制主要是通过降低进口中间品价格以及提高进口中间品种类来实现的。进一步异质性分析发现,贸易便利化对东部地区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延长作用小于中部地区企业,而中部地区企业又小于西部地区企业;同时贸易便利化对企业核心品出口持续时间的延长作用大于企业非核心品。
关键词:
贸易便利化 进口中间品 企业出口持续时间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继军 刘依凡 李宏亮
本文将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相匹配,采用双受限Tobit模型检验了贸易便利化如何通过中间品进口提升企业出口增加值。研究发现,贸易便利化对企业出口增加值存在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其机制主要是通过中间品进口种类增加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中间品进口成本下降产生的成本节约效应、上游中间品进口产生的竞争效应等实现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贸易便利化对企业出口增加值的影响存在异质性,表现为非国有企业、一般贸易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受到的影响更大。本文认为,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积极推进贸易便利化,扩大进口中间品种类,降低进口中间品价格,抑制上游中间品企业垄断,从而提高企业出口增加值,实现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田巍 余淼杰
进口中间品的贸易自由化会怎样影响企业内销与出口的决定?本文使用中国制造企业的生产和贸易数据,发现企业面临的中间品关税的下降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出口强度,即出口占销售的比例。这主要是因为更低的关税使得企业可以使用更多品种的进口中间品,这一方面提高了企业的利润,降低了企业进入出口市场的门槛,另一方面由于生产出口品的部门能够更有效率地使用进口投入品,其进口成本的下降就促进了生产出口品部门的扩张。我们不仅建立了理论模型解释此现象,同时还运用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制造业和海关全样本自2000~2006年的海量微观面板数据进行了大量丰富的实证分析。大量的研究结果支持了我们的结论。本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国际...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瑞丽 沈玉良 金晓梅
延长企业贸易持续时间是保持出口稳定增长的重要渠道。随着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方式从注重出口的量到注重出口的质的转变,企业出口复杂度的提高能否保障其出口平稳增长是一个重要课题。使用2000—2006年中国海关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采用反射法和加权人均收入法计算了企业层面的出口复杂度,利用生存分析的方法考察了企业出口复杂度的提升对企业在出口市场持续时间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出口复杂度越高,企业出口风险概率越小,出口持续时间越长。这一影响对不同所有权类型和以不同贸易方式出口的企业都很显著。企业出口复杂度提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瑞丽 沈玉良 金晓梅
延长企业贸易持续时间是保持出口稳定增长的重要渠道。随着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方式从注重出口的量到注重出口的质的转变,企业出口复杂度的提高能否保障其出口平稳增长是一个重要课题。使用2000—2006年中国海关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采用反射法和加权人均收入法计算了企业层面的出口复杂度,利用生存分析的方法考察了企业出口复杂度的提升对企业在出口市场持续时间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出口复杂度越高,企业出口风险概率越小,出口持续时间越长。这一影响对不同所有权类型和以不同贸易方式出口的企业都很显著。企业出口复杂度提升有利于企业提高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和规避低端竞争,从而使其能够在出口市场平稳发展。这从微观层面支持了企业出口复杂度提高是促进贸易增长的一种重要渠道。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郑小碧 葛红兵
本文建立贸易中介影响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分析框架,在匹配2005—2014年中国工业企业与海关数据库的基础上,采用生存估计法和补对数-对数模型,实证分析贸易中介与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其他影响因素后,贸易中介显著降低企业出口风险,有利于延长企业出口持续时间;贸易中介对不同地区、不同属性、不同市场多元化水平的企业出口持续时间都具有正向的延长效应并存在明显差异,即东部地区弱于中西部地区、外资企业弱于本土企业、低市场多元化水平弱于高市场多元化水平。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分析显示,贸易中介主要通过促进出口企业市场多元化来提高其存活率,从而延长企业出口持续时间。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赵伟康 綦建红
工业机器人企业是中国推动制造业数字化革命、抢占国际分工制高点战略的主力军,然而其出口持续时间平均不足1年,需引起高度关注。本文基于2000-2015年中国海关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运用Cox风险模型分析了出口机会增大和进口竞争加剧对工业机器人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出口机会增大更有利于延长企业出口持续时间,进口竞争加剧则提高了企业的退出率,这一结论在产品多样化程度低、产品核心度低、行业竞争小和市场集中度低的企业中尤为明显;出口机会与进口竞争,主要是通过企业生产率和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影响企业的出口持续时间;面对双重叠加影响,工业机器人企业应充分利用产品间的技术关联效应提高出口持续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吕冰 陈飞翔
基于企业异质性视角,本文对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框架下企业的贸易持续时间与出口国内附加值率(DVAR)之间的关系展开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出口企业从事国际贸易的持续时间越长越有可能获得和积累学习效应,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从而提升对全球价值链的参与程度;使用中国相关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框架下,我国出口企业贸易持续时间的延长显著促进了出口DVAR提升,但因行业、贸易方式、地区和所有制等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程凯 杨逢珉
本文利用2007-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的合并数据测算了进口中间品质量,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贸易便利化与进口中间品质量升级的关系。研究发现:(1)贸易便利化通过成本效应和竞争效应两条途径促进了企业进口中间品质量升级,但是该效应随着企业生产率、贸易方式和企业性质的不同而具有显著的异质性。(2)通过进口贸易分解发现贸易便利化对退出企业的进口中间品质量提升作用大于新进入企业,对退出产品质量升级的提升作用大于新进入产品。此外还对持续存在的企业-产品层面的进口中间品质量表现为正向影响。(3)生存分析发现贸易便利化降低了企业进口风险概率,从而延长了企业的进口持续时间。并且企业进口中间品质量越高,则贸易便利化对其进口持续时间的延长作用越大。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林令涛 刘海洋 逯宇铎
本文在异质企业贸易理论模型中引入企业和进口中间品的技术构建企业依据技术水平进口中间品的生产决策模型,证明了进口中间品与企业的技术匹配程度是影响进口中间品提升企业出口能力的重要因素,进而利用2000—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进出口贸易的匹配数据进行了检验。通过引入不同技术类型中间品,并结合企业技术水平的研究表明:进口中间品能够提升企业出口能力,并且与进口中间品技术匹配程度越高的企业,通过进口中间品对企业出口能力的提升作用也越高。然而,由于中国企业因所处发展阶段受到自身技术的限制,整体上,进口中、低技术中间品对企业出口能力的提升作用更高,而高技术中间品对企业出口能力的提升较低。因此,中国企业进口不应当盲目追求高技术,而应当注重技术匹配程度。本文的研究为深化中间品贸易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对强化企业技术升级、培育企业出口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进口中间品 技术匹配 出口能力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杜运苏 陈雪雷
在中国出口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如何增强企业出口韧性成为重要的课题。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贸易数据库的匹配数据,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外生冲击,本文将企业出口韧性划分为抵抗力和恢复力两方面,研究上游行业进口中间品对企业出口韧性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上游行业进口中间品会显著增强下游企业出口韧性,该结论经过一系列检验仍然稳健;从作用机制来看,上游行业进口中间品可以通过出口升级效应和成本降低效应提高企业出口韧性。考虑企业异质性发现,上游行业进口中间品对企业出口韧性的促进作用在抵抗期对中小规模企业、国有企业的影响更显著;在经济抵抗期和恢复调整期,上游行业进口中间品对东部地区企业、加工贸易为主企业的出口韧性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此外,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国内上游行业垄断和市场分割会削弱上游行业进口中间品对下游企业出口韧性的提升效果。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常青
本文利用UN-COMTRADE数据库中2001-2010年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HS6分位的数据,引用生存分析方法对中国对美出口贸易持续时间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持续时间的平均值为2.294年,中位数为1年,证明了该出口贸易关系也呈现负的时间依存性特征。同时参考Rauch对产品的分类法将产品分为同质产品、参考价格产品以及差异化产品三类考察了产品的差异化程度以及初始贸易额对中国对美出口贸易持续时间的影响,结果证明其影响显著。
关键词:
出口贸易 持续时间 生存分析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纪月清 程圆圆 张兵兵
首先通过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对进口中间品、技术溢出与企业出口产品创新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解析;然后,基于匹配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从微观企业视角,对进口中间品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影响企业出口产品创新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全样本而言,进口中间品的水平和垂直技术溢出效应均会对企业出口产品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分类来看,进口中间品的技术溢出对不同贸易模式及不同所有权性质企业出口产品创新的影响具有异质性;进口中间品的水平技术溢出有利于一般贸易模式下企业出口产品创新能力的提升,但不利于进料加工贸易型企业;垂直技术溢出则有利于一般贸易、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模式下企业出口产品创新能力的提升,但不利于其他贸易型企业;进口中间品的水平和垂直技术溢出对私营和国有企业出口产品创新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此外,水平技术溢出还有利于中外合资企业出口产品创新能力的提升;垂直技术溢出效应对外商独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的影响则为一正一负。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蒋银娟
利用1999—2007年工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匹配信息,运用Heckman选择模型,从进口多样化中间品的替代效应、互补效应和创新效应角度出发,分析了企业进口中间品多样性对产出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进口中间品多样性与企业产出波动之间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进口中间品多样化程度较高的东部地区企业"U"型关系较明显,而程度较低的中西部地区企业负向关系显著;出口密集度越高的企业,进口中间品多样性对产出波动的影响越小。
关键词:
进口中间品多样性 产出波动 外部冲击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刘慧 彭羽 孙楚仁
本文利用2010年中国海关鞋产品企业层面的出口数据,考察了贸易中间商在出口中相对盛行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国家层面看,贸易中间商的经手份额与出口目标国的市场规模、制度环境呈反比,与出口目标国的关税水平以及中国到出口目标国之间的距离呈正比;从省市区层面看,贸易中间商的经手份额与中国各省市区的市场规模呈反比,与各省市区的中介市场发育度呈正比。
关键词:
贸易中间商 出口 相对盛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