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44)
2023(12226)
2022(9710)
2021(8779)
2020(7247)
2019(16252)
2018(15756)
2017(29585)
2016(15922)
2015(17946)
2014(17884)
2013(17598)
2012(15837)
2011(13985)
2010(14034)
2009(13329)
2008(13588)
2007(12035)
2006(10649)
2005(10217)
作者
(44160)
(36899)
(36850)
(34871)
(23818)
(17395)
(16754)
(14327)
(14048)
(13105)
(12734)
(12211)
(12182)
(11755)
(11521)
(11214)
(11121)
(10738)
(10549)
(10381)
(9173)
(9160)
(8920)
(8347)
(8285)
(8235)
(8150)
(8100)
(7407)
(7262)
学科
(78498)
经济(78415)
(76945)
(71324)
企业(71324)
管理(61465)
方法(32790)
业经(28585)
(25073)
(24552)
数学(24205)
(24166)
贸易(24147)
数学方法(24126)
(23540)
中国(23305)
(19300)
财务(19281)
财务管理(19270)
企业财务(18223)
农业(17648)
技术(16535)
(15497)
(14910)
(14433)
(13385)
理论(13059)
(12760)
地方(12424)
企业经济(12054)
机构
学院(236075)
大学(230293)
(114329)
经济(112795)
管理(93590)
理学(79915)
理学院(79228)
研究(79153)
管理学(78480)
管理学院(78047)
中国(64355)
(50814)
(48201)
科学(42251)
财经(40658)
(38768)
(37106)
(37101)
经济学(36274)
(35167)
研究所(34697)
中心(34451)
经济学院(32946)
北京(30566)
业大(30101)
财经大学(29884)
农业(29108)
商学(28551)
(28480)
商学院(28290)
基金
项目(149044)
科学(119883)
研究(113065)
基金(111125)
(95374)
国家(94551)
科学基金(82626)
社会(76804)
社会科(73131)
社会科学(73115)
基金项目(57732)
(56635)
教育(50133)
自然(49853)
自然科(48779)
自然科学(48770)
自然科学基金(48014)
(46240)
资助(44804)
编号(43911)
(35746)
成果(34582)
(34423)
(34301)
(33730)
重点(33549)
国家社会(33337)
创新(31276)
中国(30142)
教育部(30108)
期刊
(128735)
经济(128735)
研究(73623)
中国(45401)
(42088)
管理(40760)
(35786)
科学(30566)
学报(29116)
农业(25227)
大学(23544)
(22713)
金融(22713)
经济研究(22524)
学学(22424)
业经(22020)
技术(21846)
财经(21114)
(20602)
教育(18956)
(18498)
问题(18259)
国际(18250)
(17069)
世界(16093)
技术经济(14552)
现代(12258)
商业(12249)
财会(11281)
经济管理(10739)
共检索到3631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程凯  杨逢珉  
本文利用2007-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的合并数据测算了进口中间品质量,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贸易便利化与进口中间品质量升级的关系。研究发现:(1)贸易便利化通过成本效应和竞争效应两条途径促进了企业进口中间品质量升级,但是该效应随着企业生产率、贸易方式和企业性质的不同而具有显著的异质性。(2)通过进口贸易分解发现贸易便利化对退出企业的进口中间品质量提升作用大于新进入企业,对退出产品质量升级的提升作用大于新进入产品。此外还对持续存在的企业-产品层面的进口中间品质量表现为正向影响。(3)生存分析发现贸易便利化降低了企业进口风险概率,从而延长了企业的进口持续时间。并且企业进口中间品质量越高,则贸易便利化对其进口持续时间的延长作用越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施炳展  张雅睿  
进口高质量中间品是发展中国家实现技术追赶的重要途径;贸易自由化会降低进口高质量中间产品的贸易成本和相对价格,促进企业进口中间品质量升级。基于此,本文利用细分关税数据、海关数据和工业企业数据,将加工贸易作为控制组、一般贸易作为处理组,采用倍差法经验分析贸易自由化对中国企业进口中间品质量的影响。结论发现:伴随关税下降,中国企业进口中间品质量整体增长,且一般贸易组增长速度远快于加工贸易组。同加工贸易相比,关税下降1%一般贸易进口中间品质量增长高出0.06%~3.74%。这一作用在持续进口企业中,在基础设施完善、市场化水平高、经济集聚程度高的地区更明显。上述结论通过了同趋势假设、内生性等一系列稳健性检...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中  陈迁影  
本文基于世界银行贸易协定内容数据库和海关贸易数据库,实证考察了自由贸易协定深度对企业进口中间品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自由贸易协定深度对企业进口中间品质量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自由贸易协定深度越深,越能够促进企业进口中间品质量升级;深度一体化的自由贸易协定主要通过市场竞争和对外直接投资两大渠道影响企业进口中间品质量;自由贸易协定深度对企业进口中间品质量的影响因贸易协定条款类型不同、贸易协定伙伴国收入水平不同、企业类型不同而具有异质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首陈霄   陆依雯  
文章使用2002~2013年中国海关数据库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实证分析了工业自动化对企业进口中间品质量的影响。文章的研究发现,工业自动化对企业进口中间品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存在显著的产品升级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工业自动化对进口中间品质量的产品升级效应仅发生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而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则体现为劳动替代效应。此外,企业在垄断行业以及所在地区营商环境越好,工业自动化对企业进口中间品质量的正向影响越大;与半成品相比,工业自动化更能促进企业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质量的提升。机制分析发现,工业自动化会通过创新效应、效率效应和产品质量效应提高企业进口中间品质量。文章进一步研究还发现,进口中间品质量的提升主要是由广延边际变化引起,而集约边际变化并不显著,且工业自动化与进口中间品质量存在联动效应,共同推动企业价值链地位的提升。文章从进口中间品质量角度丰富了工业自动化在企业升级转型中作用的研究,为中国更好地利用工业自动化的机遇提升企业价值链的地位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田巍  余淼杰  
进口中间品的贸易自由化会怎样影响企业内销与出口的决定?本文使用中国制造企业的生产和贸易数据,发现企业面临的中间品关税的下降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出口强度,即出口占销售的比例。这主要是因为更低的关税使得企业可以使用更多品种的进口中间品,这一方面提高了企业的利润,降低了企业进入出口市场的门槛,另一方面由于生产出口品的部门能够更有效率地使用进口投入品,其进口成本的下降就促进了生产出口品部门的扩张。我们不仅建立了理论模型解释此现象,同时还运用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制造业和海关全样本自2000~2006年的海量微观面板数据进行了大量丰富的实证分析。大量的研究结果支持了我们的结论。本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国际...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宏兵  谷均怡  赵春明  
本文使用含工具变量的离散时间Cloglog生存分析模型,基于2000—2013年中国海关进出口企业交易信息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实证检验进口中间品质量对中国企业持续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口中间品质量对企业持续出口呈稳健的正向影响,且对内资、大中规模、技术密集型和高行业集中度企业的正向作用较为突出;基于成本加成机制,进一步验证进口中间品质量对企业持续出口的促进作用,发现在出口产品多元化企业表现更甚;此外,利用构建的生存分析模型识别出口产品范围调整的作用机理,以期为中国对外贸易"优进优出"的转型升级提供经验支撑。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余淼杰  李乐融  
本文通过使用2000—2005年间我国高度细化的海关全样本进口数据,探讨了贸易自由化对于进口中间产品的质量的提升作用。为了准确地将质量从进口品价格信息中分离出来,我们运用了Khandelwal(2010)的模型估计了来自203个国家的3 714种进口中间品的质量。我们首先发现:产品异质性程度越高时、质量梯度越长,质量到价格的对应更加明显:质量越高,价格越低。但当质量梯度变短、产品同质性程度越高时,价格并不是质量的很好的度量指标。由于中间品质量的提升可能受到最终产品关税减免的影响,我们利用中国进口中间品关税豁免的特性,创新性地运用倍差法,选择受到关税免除保护的加工贸易为对照组。结果发现,相对于加...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程凯  杨逢珉  
随着中国成为《贸易便利化协定》接受国,贸易便利化正成为推动中国企业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基于此,文章从进口中间品视角构建了贸易便利化对企业出口持续时间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利用2007~2013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理论分析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贸易便利化对企业出口持续时间总体表现为延长作用,且该效应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其机制主要是通过降低进口中间品价格以及提高进口中间品种类来实现的。进一步异质性分析发现,贸易便利化对东部地区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延长作用小于中部地区企业,而中部地区企业又小于西部地区企业;同时贸易便利化对企业核心品出口持续时间的延长作用大于企业非核心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马述忠  吴国杰  
本文首先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进行了测算,并进一步分析了是否进口中间品,以及不同贸易类型的中间品进口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中间品进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一般贸易中间品进口不具有促进作用,与来料加工中间品进口相比,进料加工中间品进口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和稳健;随着产品质量的提升,一般贸易中间品进口的抑制效应减弱,来料加工中间品进口的促进作用增强,进料加工中间品的影响呈"U"形关系。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秀芳  施炳展  
本文主要从中间品进口多元化的角度入手,分析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决定因素和提升机制。理论上,进口中间品多元化可以通过边际成本、固定成本等渠道影响出口产品质量,并受限于企业自身的吸收能力。实证方面利用中国海关数据库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匹配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企业进口中间品多元化水平呈现下降趋势;从所有制分布看,国有企业进口中间品多元化水平最高,私营企业最低,外资企业居中;平均看,进口中间品多元化提升了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但这一提升作用仅限于外资企业、源自OECD国家的中间品和2004-2006年样本;对于本土企业、源自发展中国家的进口中间品和2000-2003年样本并不显著,可能的解释在于...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耿伟  廖显春  
企业进口中间品多样化是发展中国家企业实现技术进步、追赶国际技术前沿的有效途径,也是新贸易理论框架下进口贸易利益的来源之一;但在国内要素价格负向扭曲条件下,生产要素与中间品相对价格变小,从而导致包括进口中间品在内的中间品投入种类减小。基于上述判断,本文以中国数据为例,实证研究企业要素价格负向扭曲对其进口中间品多样化的影响,从而为分析市场扭曲与贸易利益的关系提供一个经验事实。本文认为:中国要素价格扭曲呈现递增趋势,企业中间品进口多样化呈现递减趋势;要素价格扭曲降低了企业进口中间品多样化水平,这一降低作用对于外资企业、私营企业、东部地区和一般贸易更明显;而且劳动力要素价格负向扭曲的影响大于资本价格负...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海洋  林令涛  李倩婷  
研究目标:探究中间品进口对企业生存时间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贸易的综合数据,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方法 (PSM)降低样本选择性偏误,采用生存分析模型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进口中间品对延长企业生存时间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对混合加工贸易的提升效果尤其明显。同时随着使用强度的增加,进口中间品对企业风险的降低作用增强;中间品的技术水平越高,对企业生存概率的改善作用越大;但这些作用的发挥需要满足一定的时间门槛。研究创新:与先前文献侧重强调出口的巨大作用不同,本文研究并论证了进口的积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涂远芬  
本文采用中国海关数据库和OECD编制的TFIs指数,从出口企业-目的地层面分析了出口目的地贸易便利化对中国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研究显示:目的地贸易便利化的提升对中国企业出口额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企业的出口增长是通过缩小出口产品种类数(扩展边际)、扩大产品平均出口额(集约边际)实现的。拓展分析表明:随着目的地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小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会更多地缩小出口产品种类;低收入经济体贸易便利化提升对中国企业出口扩展边际的消极影响更大。据此,企业应专业化、规模化地生产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不断提升自身生产率,积极应对贸易便利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林正静  
文章基于中国加入WTO这一(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有利于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异质性分析表明,与较高生产率的企业相比,较低生产率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幅度较大,获利较多;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有利于缓解融资约束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融资约束程度越低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幅度越大。文章进行了平行趋势假设、两期双重差分法以及PSM+DID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研究结论依然成立。此外,文章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进行机制分析,结果发现,进口中间品种类增加和中间品质量提升是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两个作用渠道。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继军  刘依凡  李宏亮  
本文将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相匹配,采用双受限Tobit模型检验了贸易便利化如何通过中间品进口提升企业出口增加值。研究发现,贸易便利化对企业出口增加值存在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其机制主要是通过中间品进口种类增加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中间品进口成本下降产生的成本节约效应、上游中间品进口产生的竞争效应等实现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贸易便利化对企业出口增加值的影响存在异质性,表现为非国有企业、一般贸易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受到的影响更大。本文认为,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积极推进贸易便利化,扩大进口中间品种类,降低进口中间品价格,抑制上游中间品企业垄断,从而提高企业出口增加值,实现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