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65)
2023(3803)
2022(3349)
2021(3100)
2020(2679)
2019(6397)
2018(6330)
2017(12452)
2016(6169)
2015(7179)
2014(7095)
2013(6923)
2012(6506)
2011(5867)
2010(5829)
2009(5438)
2008(5469)
2007(4773)
2006(4359)
2005(3961)
作者
(17260)
(14705)
(14600)
(13766)
(9297)
(7018)
(6943)
(5837)
(5479)
(5285)
(4783)
(4774)
(4724)
(4724)
(4447)
(4379)
(4334)
(4334)
(4298)
(4141)
(3660)
(3498)
(3436)
(3337)
(3210)
(3201)
(3178)
(3107)
(2881)
(2864)
学科
(29021)
经济(28999)
(21995)
贸易(21988)
(21486)
管理(20800)
(18220)
(16062)
企业(16062)
方法(15804)
数学(13333)
数学方法(13241)
(12919)
(10094)
出口(10087)
出口贸易(10087)
(9958)
关系(6665)
中国(6464)
业经(5993)
(5979)
财务(5969)
财务管理(5956)
(5715)
企业财务(5583)
地方(5335)
理论(5153)
(4955)
信息(4678)
技术(4297)
机构
大学(94074)
学院(91820)
(43983)
经济(43295)
管理(37485)
理学(32529)
理学院(32208)
管理学(31707)
管理学院(31557)
研究(28785)
中国(22366)
(20031)
(18624)
财经(16191)
科学(15339)
(14719)
经济学(14125)
(13695)
中心(13495)
经济学院(13072)
(12985)
(12825)
研究所(12215)
财经大学(11960)
业大(11425)
(11366)
北京(11351)
商学(11328)
商学院(11209)
(10729)
基金
项目(60520)
科学(48103)
基金(46242)
研究(44613)
(39674)
国家(39395)
科学基金(34127)
社会(30003)
社会科(28671)
社会科学(28668)
基金项目(24290)
自然(21422)
(21380)
自然科(21014)
自然科学(21006)
自然科学基金(20680)
教育(19952)
资助(19402)
编号(18026)
(17888)
成果(15030)
(14290)
国家社会(13085)
重点(12986)
教育部(12761)
人文(12645)
(12164)
大学(12091)
(12043)
项目编号(11990)
期刊
(42287)
经济(42287)
研究(26557)
(15876)
中国(15138)
(14026)
学报(13354)
管理(12722)
国际(12096)
科学(10693)
大学(9962)
学学(9155)
经济研究(9119)
(9042)
图书(8519)
财经(7849)
(7588)
金融(7588)
问题(7416)
(7257)
贸易(7257)
业经(6850)
(6715)
技术(6464)
情报(6262)
农业(6258)
国际贸易(6215)
世界(6101)
商业(5776)
理论(5672)
共检索到1410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铁瑛  刘逸群  
已有理论普遍认为,出口关系一经建立便会长期维持,但现实中出口关系表现出很强的"不稳定性"。本文基于2000—2016年的长观察窗口识别了中国的不稳定出口关系,尝试在信息不对称背景下从贸易中介视角对不稳定出口关系的发生进行解释。基本事实显示,不稳定出口关系占比高、发展快、分布广、潜力大,是普遍存在且需要重视的出口现象。本文引入贸易中介拓展已有理论框架,发现贸易中介通过"出口固定成本分摊"与"信息溢出"影响企业的出口行为。基准研究表明,贸易中介提升了不稳定出口关系发生的概率,降低了其中一次性出口发生的概率。基于异质性贸易中介的研究发现,普通中间商代理固定成本分摊效应,其影响与基准结论一致,专业中间商提升了一次性出口发生的概率,刻画了信息溢出带来的"被动出口",这一结论在信息不对称或不稳定性程度不同的目的地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拓展性研究发现,贸易中介通过固定成本分摊机制会使得原有的"出口关系稳定度—生产率"排序趋于无序化,企业混同进行不稳定出口和稳定出口。本文研究意味着不稳定出口关系是中国出口广泛存在且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推进出口"稳中求进"有赖于引导和规范贸易中介行为,降低企业出口固定成本。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继军   李艳丽  
本文使用2006—2016年中国海关数据与上市公司数据,识别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出口关系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增强了企业出口关系的稳定性,这种正向作用是信息不对称缓解的结果,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基准回归结果仍然显著;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出口关系稳定性的影响在企业、产品以及规模方面存在差异;外部冲击导致原有企业出口关系被破坏,数字化转型有利于及时止损,推动企业出口关系转换,这虽然破坏了原有出口关系的稳定,但降低了企业损失,有利于企业出口长期增长。本文认为:企业应该根据自身能力将数字技术嵌入其生产、销售的各环节;政府应该助力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并加强数字技术方面的基础研究。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银果  刘雪梅  
基于HS10分位农产品贸易数据,采用需求结构模型(DSM)和多重工具变量测算中国对美出口农产品质量水平,预测其发展趋势。研究发现,2000—2017年间中国农产品贸易经历入世、金融危机、经济新常态等不同阶段,总体出口质量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且在2018—2025年间将更加趋于平稳;中国出口市场份额相对较低的消费者导向农产品是影响总体波动趋势的关键,其质量水平介于大宗农产品和中间农产品之间;具体而言,果蔬制品类出口质量长期保持"高且稳"的演变趋势,水产制成品类的质量较低但升级趋势良好;相比国际竞争对手,不同种类农产品质量面临的升级压力差异较大。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江东坡  
运用两时期信号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对称信息对面临反倾销情况下最优出口贸易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政治压力和成本结构会导致两个分离均衡。政治压力较低时,分离均衡中的最优出口贸易政策是出口税;政治压力较大时,分离均衡中的最优出口贸易政策是实行出口补贴,还是实行出口税,则取决于模型中的成本、政治压力和事先信念三个参数。为了传递真实成本信息,争取有利的出口贸易政策,在两个分离均衡中,高(低)成本企业会将产量减少(增加)到利润最大化水平以下(上)。这说明,最优出口贸易政策确能揭示真实成本信息,限制高成本企业的倾销行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培源  陈蓉  
以出口地理集中度和出口不稳定性指数为研究变量,采用多地区方差分解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旅游服务出口地理集中度与出口不稳定性的关系。结果显示:中国旅游服务出口主要集中于港澳台地区,而出口的波动却主要来自其它国家和地区;剔除港澳台地区后,旅游服务出口集中于韩国、俄罗斯、泰国、法国等加剧了出口波动,而拓展其它地区尤其是马来西亚、菲律宾、蒙古、印尼、印度等不仅可以扩大旅游服务规模,而且可以降低总体的出口不稳定性。因此,主动的目标式的旅游市场拓展战略是我国旅游业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永  金珂  孟祥月  
出口贸易持续期的长度反映了一国出口贸易联系的稳定性,是国际贸易领域研究的新议题。依据生存分析法,本文选取1992~2011年中国与37个主要出口目的地的样本数据,对出口贸易联系持续期变动及影响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出口贸易持续期较短,且生存概率呈快速下降趋势,短期内降低对发达国家出口过度依赖困难较大,而通过积极参加区域经济合作,并重视现有市场的维护将对出口贸易的稳定发展起到更为显著的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马晓河  李伟克  
中国粮食贸易的不稳定性及其影响马晓河李伟克中国是世界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无论是它的供给还是需求,一旦发生任何波动都将影响国际粮食市场。因此,研究中国粮食市场的进出口变化及其稳定性就显得非常重要。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贸易的变动特点改革开...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丙奇  
在我国外贸总额快速上升的同时,进出口增幅却起伏不定。本文从增幅层面和统计学角度对进出口不稳定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OLS分析。认为进口商品集中度、机械设备类商品进口比率、纺织产品及其制品进口比率等因素对进口不稳定性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刘卫江  
本文利用中国1981-1999年的年度资料,以指数型式的方法,衡量了这段期间的出口不稳定指数,并探讨了造成中国出口不稳定的成因。实证结果认为,以指数型式的出口不稳定指数为解释变量,造成中国出口下稳定的主要因素有:商品集中度与杂项制品的出口比率,其影响效果前者为正,后者为负。而初级产品的出口比率与机械设备的出口比率刚好勉强满足10%的显著水平上t统计值的检验要求,这两者对我国的出口不稳定有负向显著影响。而地理集中度的影响则不显著。这一现象说明若要降低我国的贸易不稳定性,则要降低我国的出口商品的集中度,实行商品出口的多样化,分散出口产品的类别,从而降低杂项制品的出口比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卫江  
本文利用中国 1981— 1999年的年度资料 ,以指数型式的方法 ,衡量了这段期间的出口不稳定指数 ,并对造成中国出口不稳定的成因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认为 ,以指数型式的出口不稳定指数为解释变量 ,在 5 %的显著水平水平上造成中国出口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有 :商品集中度与杂项制品的出口比率 ,其影响效果前者为正 ,后者为负。而初级产品的出口比率与机械设备的出口比率刚好勉强满足 10 %的显著水平上t统计值的检验要求 ,这两者对我国的出口不稳定有负向影响。而地理集中度的影响则不显著。这一现象说明若要降低我国贸易的不稳定性 ,则要降低我国出口商品的集中度 ,实行商品出口的多样化 ,分散出口产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卫江  
利用中国 1981~ 1999年的年度资料 ,以指数型函数式的方法 ,衡量了这段期间的出口不稳定指数 ;实证分析了造成中国出口不稳定的成因。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东冬  
自建交以来,中美长期保持战略稳定主要得益于两国在不对称关系框架下每一方都认为得到了对方最低程度的承认和尊重。2008年金融危机后,随着中美实力对比日益缩小,美国打破此前中美不对称关系的机制平衡,两国间不对称关系互动呈现出非常态的发展变化。这一互动的转变不可避免地会引发中美不对等关注感知和系统性错误知觉,进而极大地动摇了两国战略稳定关系的基础。受权力对比渐进化影响,中美两国关系未来一段时间性质定位仍会处于战略调适的过渡期,管理好双边不对称关系对实现中美两国战略再稳定愈加重要。作为原有守成国和后发崛起国,美国与中国应共同携手努力管理好两国间的不对称关系,通过防范化解及合理处置当前双边关系面临的风险,防止彼此间敌人意象错误知觉的螺旋升级,并推动实现两国关系的战略再稳定。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汪时珍  张晓强  
面对去年7月以来的亚洲金融风波,相关国家纷纷货币贬值;而我国各级领导人今年多次在国内外重大场合郑重宣布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在巨大的压力面前,这种决策的依据、可行性及效应,引起国人的极大关注。一般认为,汇率下浮有利于鼓励出口,限制进口,并通过贸易乘数效...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卫华  
主要出口市场需求低迷、贸易摩擦频发和出口经营成本集中上升,出口竞争优势下降等因素,导致江苏出口贸易增速放缓。现阶段,江苏出口贸易呈现出口依存度持续走低、出口贸易方式结构失衡、出口主体中外资企业占比过高、出口市场集中等特征。针对这种现状,企业、行业和政府应当各司其职,通过优化出口主体结构、推动加工贸易升级、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实施出口品牌战略、有效应对贸易摩擦等举措,来促进江苏出口贸易的稳定增长。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许培源  
本文采用多地区方差分解模型分析了地理集中度对中国水产品出口收入不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水产品出口集中于日本市场降低了出口不稳定性,而出口集中于香港、美国、欧盟市场增加了出口不稳定性,对韩国、东盟和加拿大的出口也降低了出口不稳定性。总体而言,出口市场高度集中于亚洲并不是中国水产品出口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反事实的模拟试验结果显示,地理集中度变化对中国水产品出口不稳定性的影响范围为-6.62%~16.41%。这些发现告诉政策制定者:出口市场的多样化并不必然降低中国水产品出口的不稳定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