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23)
- 2023(15787)
- 2022(13709)
- 2021(12750)
- 2020(10834)
- 2019(25060)
- 2018(24589)
- 2017(47837)
- 2016(25365)
- 2015(28402)
- 2014(28145)
- 2013(27413)
- 2012(25008)
- 2011(22133)
- 2010(21815)
- 2009(19691)
- 2008(19064)
- 2007(16427)
- 2006(14146)
- 2005(12114)
- 学科
- 济(104363)
- 经济(104260)
- 管理(75790)
- 业(73085)
- 企(61226)
- 企业(61226)
- 方法(54243)
- 数学(47749)
- 数学方法(47189)
- 贸(28922)
- 贸易(28909)
- 财(28529)
- 易(28112)
- 农(26161)
- 中国(24938)
- 业经(22192)
- 技术(20216)
- 地方(19558)
- 学(19298)
- 务(18680)
- 财务(18606)
- 财务管理(18565)
- 农业(17650)
- 企业财务(17603)
- 理论(16755)
- 制(15916)
- 环境(15283)
- 出(15066)
- 和(14973)
- 融(13938)
- 机构
- 大学(356474)
- 学院(353446)
- 济(147505)
- 管理(145911)
- 经济(144670)
- 理学(128031)
- 理学院(126783)
- 管理学(124571)
- 管理学院(123939)
- 研究(111657)
- 中国(82022)
- 京(73705)
- 科学(66906)
- 财(65437)
- 财经(53932)
- 所(53192)
- 业大(51952)
- 中心(51553)
- 农(51456)
- 经(49371)
- 江(48814)
- 研究所(48539)
- 北京(45777)
- 经济学(44905)
- 范(44004)
- 师范(43604)
- 院(41550)
- 经济学院(41036)
- 财经大学(40530)
- 农业(40229)
- 基金
- 项目(250216)
- 科学(198048)
- 基金(184067)
- 研究(183128)
- 家(159415)
- 国家(158180)
- 科学基金(137768)
- 社会(116734)
- 社会科(111026)
- 社会科学(110996)
- 基金项目(97610)
- 省(95910)
- 自然(89963)
- 自然科(87975)
- 自然科学(87957)
- 自然科学基金(86382)
- 教育(84438)
- 划(80554)
- 资助(76712)
- 编号(74279)
- 成果(58214)
- 部(56028)
- 重点(55217)
- 创(52568)
- 发(51956)
- 课题(49361)
- 创新(49044)
- 教育部(48857)
- 国家社会(48699)
- 科研(48340)
- 期刊
- 济(147414)
- 经济(147414)
- 研究(99832)
- 中国(58996)
- 学报(52903)
- 管理(51820)
- 财(49631)
- 科学(48546)
- 农(44562)
- 大学(41399)
- 学学(38923)
- 教育(35579)
- 技术(33565)
- 农业(31635)
- 融(27157)
- 金融(27157)
- 财经(25615)
- 经济研究(24862)
- 业经(23879)
- 贸(22006)
- 经(21777)
- 问题(20388)
- 图书(18708)
- 技术经济(18705)
- 国际(18399)
- 科技(17292)
- 统计(17067)
- 理论(16952)
- 业(16494)
- 商业(15974)
共检索到5003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文泰
为研究贸易与投资的技术溢出,对我国对外贸易及利用外资最为密集的6个省份即广东、江苏、浙江、福建、山东、辽宁以及3个直辖市即北京、天津、上海,使用永久续盘法计算资本存量,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和广义最小二乘法SUR对这些地区1999-2007年间的进口、出口、FDI同生产效率进行回归分析,发现进出口均存在技术溢出,且进口大于出口,而FDI的溢出效应相对较小。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美玲 黄文军
本文分析了国际贸易和FDI的国际技术溢出,并总结国际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基于我国1999~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考察了进出口、FDI、研发投入、人力资本和国内技术吸收能力对国际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进口和出口的国际技术溢出效应存在显著差异;FDI、研发投入促进了技术效率的提升,但对TFP和规模效应影响并不显著;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能够显著提高TFP;国内的技术吸收能力能够提升国际技术溢出效率,但作用相对较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沙文兵
本文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国内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通过其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以专利授权数量为表征的国内创新能力产生了显著的正面效应;同时,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对国内创新能力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对以专利授权数量为表征的国内创新能力的逆向溢出效应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而西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则没有对国内创新能力产生显著的逆向溢出效应。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逆向技术溢出 技术创新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明霞
本文利用2002-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短期与长期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短期内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总专利、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有显著的逆向溢出,而长期内只对技术含量较低的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有显著的逆向溢出。此外,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短期、长期逆向技术溢出还存在着地区差异。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平 田朔
国际贸易不仅是商品和服务在国际间的交换,同时也为先进技术的创新和扩散提供了条件。目前,有关进口贸易与技术创新之间的理论和经验研究已经比较成熟,而出口贸易与技术创新的研究相对薄弱。基于此,本文通过构建研发活动的投入产出函数,运用中国2001~2007年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出口贸易通过技术溢出对行业的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出口贸易的水平效应对技术创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后向溢出的作用较不显著,但在考虑行业竞争程度的影响后,出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均显著为正。
关键词:
出口贸易 技术创新 水平溢出 垂直溢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白福臣 张苇锟 廖泽芳
鉴于中国环境质量伴随对外贸易增长的下滑态势,本文先通过Super-SBM模型测定2004-2013年中国30个省市环境效率,得出地域环境效率异质的明显结果;并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再结合变系数模型,检验进出口贸易对环境效率影响的异质性。结果显示:中国进出口对环境效率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其中广东上海等发达地区进出口贸易对环境效率产生负效应,有悖于区域协调发展,而贸易结构对环境效率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贸易进口的正效应和贸易出口的负效应;若控制进出口贸易和人均GDp等因素,人均能源消费对环境效率产生显著负效应,能源政策的有效制定和实施是改善环境的关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梅 金照林
利用2003-2008年我国的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及人力资本吸收能力对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对外投资传导的国际R&D对国内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均无显著正向影响,对外投资的积极逆向溢出效应还未显现。分区域的回归结果显示,对外投资对我国各省区的逆向溢出存在明显差异,对外投资显著促进了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西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则无显著影响。东部地区的高水平人力资本显著提升了对外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果,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却没有起到相应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国际R&D 吸收能力 逆向技术溢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崔日明 张志明
本文运用序列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基于2005-2010年行业面板数据,测算了中国服务业9个细分行业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增长率。在此基础上,利用FGLS和系统GMM方法从整体和分行业两个视角实证检验了进、出口对技术效率及其分解的影响。结果发现,就整体服务业而言,进口对技术效率及其分解均产生了显著正向影响,而出口的影响显著为负,进、出口对技术效率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规模效率来实现。由于传统和新兴服务业在行业特征及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的显著差异,以上结论在两类细分行业之间的表现不尽相同。
关键词:
服务贸易 技术效率 纯技术效率 规模效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立广 尹灵秀
本文利用2004~2011年我国行业的面板数据,用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的方法测算中国八大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通过GMM方法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传导的国际研发存量和我国的研发存量以及两者的交互项对这8个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便了解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现阶段国内各相关行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途径传导的国外逆向技术有一定的溢出效应,但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并不显著;只有在国内研发和其他方面的投入跨越一定的门槛值后,才能使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产生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隆娟洁 陈治亚
本文选取了中国35个工业行业2001—2006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总体FDI及不同来源地FDI对我国工业部门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总体FDI对内资企业存在显著的正向行业间溢出效应,其中,港澳台资本和其他外商资本均对内资企业产生了显著的正向行业间溢出效应。同时,总体FDI和港澳台资本均不存在显著的行业内溢出效应,而其他外商资本则对内资企业产生了明显的负向行业内溢出效应。当进一步考察外资来源国差异是否导致其对资源密集度不同的产业有不同影响时,发现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港澳台资本和其他外商资本均带来了显著的行业间溢出效应,而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中,港澳台资本和其他外商资本均不存在显著的行业间溢出效应,且其他外商资本带来了显著的负向行业内溢出效应。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技术外溢 投资来源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晶晶 曾春花
结合中国的产业特性,使用1999~2010年35个产业的面板数据,在采用两种度量指标衡量外商直接投资(FDI)的不同溢出途径的基础上,考量外商直接投资对内资企业的横向溢出效应与后向链接效应,并且检验了产业间的异质性。结论表明,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着显著为正的后向溢出效应,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横向溢出效应,外资企业的人员流出能显著促进同一产业内内资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横向溢出效应与后向链接效应存在一定差异。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蔡之兵 周俭初
已有的关于FDI(对外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文献中,大多数学者认为FDI技术溢出会显著地促进东道主国家的经济增长,然而,利用中国1997年-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FDI技术溢出效应进行研究却发现,FDI技术溢出效应在中国不同的地区存在显著差异;运用门限回归模型,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地区人力资本存量、地区金融发展程度等四个方面检验了FDI技术溢出效应的门限特征,并测算出了引发积极FDI技术外溢效应的门限水平。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沙文兵
基于1990年-200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就金融发展水平决定的FDI溢出效应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表明,样本期内FDI通过其资本积累效应,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这一作用有随时间而强化的趋势;金融发展具有放大FDI技术溢出效应的作用,并由此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正面影响,但目前来看这一影响还比较小;"金融抑制"现象依然存在并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了不利影响,但在经历了多年的金融体制改革之后,"金融抑制"现象已有所减轻,其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趋于减弱。
关键词:
金融发展 FDI技术溢出 经济增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汪曲
采用1995—2009年中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实证检验了适宜技术、人力资本对地区知识溢出和TFP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省际R&D资本溢出和国际R&D资本溢出都是影响地区TFP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本除了可直接影响地区TFP外,还可通过对来自省际、国际进出口、FDI和ODI渠道的知识溢出发挥"同化器"作用来间接影响的地区TFP;人力资本对知识溢出具有"同化器"作用,但在不同的适宜技术下人力资本的影响机制和作用路径不同。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徐健 陈丽珍
为检验我国OFDI是否存在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及其产生的条件,运用我国2004~2010年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和"国际R&D溢出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现阶段OFDI渠道获得的国际R&D并未显著提升我国的TFP。然后考察了6个衡量母国吸收能力的指标对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存量和经济发展水平没有促进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产生;经济开放度和研发强度对于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产生没有起作用;技术差距和金融发展水平促进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产生。
关键词:
OFDI 逆向技术溢出 吸收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