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54)
2023(4780)
2022(4231)
2021(3973)
2020(3364)
2019(7747)
2018(7314)
2017(14070)
2016(7350)
2015(8175)
2014(8284)
2013(8073)
2012(7628)
2011(7142)
2010(7165)
2009(6440)
2008(6319)
2007(5647)
2006(5224)
2005(4921)
作者
(20351)
(17272)
(17247)
(16096)
(10922)
(8309)
(7815)
(6607)
(6208)
(6009)
(5835)
(5813)
(5799)
(5533)
(5279)
(5207)
(5198)
(5044)
(4975)
(4973)
(4224)
(4166)
(4041)
(3973)
(3949)
(3755)
(3655)
(3640)
(3446)
(3397)
学科
(32901)
经济(32846)
(22641)
贸易(22633)
(22108)
管理(18625)
方法(15839)
(15403)
(13287)
数学(12510)
数学方法(12421)
(12291)
企业(12291)
(10155)
出口(10145)
出口贸易(10145)
(8201)
(8054)
中国(7799)
(7050)
关系(6850)
地方(6781)
业经(6439)
环境(5894)
理论(5364)
(5162)
农业(4889)
(4851)
(4435)
(4432)
机构
学院(109614)
大学(109182)
(51799)
经济(50994)
管理(39373)
研究(37492)
理学(33704)
理学院(33309)
管理学(32831)
管理学院(32613)
中国(27971)
(23716)
(21947)
科学(20468)
财经(18882)
(17845)
经济学(17455)
(17102)
中心(16371)
(16107)
经济学院(16031)
研究所(15984)
(15300)
师范(15161)
(14738)
(14246)
(13929)
北京(13833)
财经大学(13782)
业大(12872)
基金
项目(70788)
科学(55689)
基金(52857)
研究(52458)
(45691)
国家(45381)
科学基金(38442)
社会(35724)
社会科(34117)
社会科学(34113)
基金项目(27751)
(26150)
自然(23242)
教育(23184)
资助(22931)
自然科(22645)
自然科学(22640)
自然科学基金(22261)
(21712)
编号(19824)
(16506)
(16183)
重点(15804)
国家社会(15594)
成果(15404)
(14650)
教育部(14550)
人文(14535)
(14073)
中国(13983)
期刊
(56912)
经济(56912)
研究(33092)
中国(18112)
(16411)
(15657)
学报(14300)
科学(13987)
国际(13664)
管理(13374)
(12721)
大学(11657)
学学(11064)
经济研究(10603)
问题(9717)
业经(9698)
(9288)
金融(9288)
财经(8993)
农业(8912)
(7909)
(7886)
贸易(7886)
(7865)
世界(7259)
技术(6941)
教育(6883)
国际贸易(6737)
商业(6411)
(6310)
共检索到1665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白东北  
文章以出口低加成率为问题导向,采用微观匹配数据在MO模型基础上引入贸易上游度因素,探讨了贸易上游度与出口企业低加成率陷阱跨越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无论进口上游度还是出口上游度,都对企业出口加成率有显著促进效应。通过企业到八大港口的距离工具变量,解决联立方程内生性问题;采用二元选择模型,规避企业自选择效应;贸易上游度依然稳健地提升企业出口加成率。此外,贸易上游度对企业出口加成率的提升作用,存在生产率异质性、贸易方式异质性和所有制异质性。影响机制检验表明:贸易上游度通过进口中间产品种类和国内中间产品种类,推进出口低加成率陷阱跨越。本文从贸易理论层面深度挖掘出口低加成率陷阱跨越路径,为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探索。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戴翔  马皓巍  
本文将数字化转型引入企业异质性贸易模型,基于一般均衡的理论推导表明,数字化转型对出口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在具体实现机制上,会因数字化转型方向不同,致使价格和非价格竞争机制发挥作用的程度不同。本文进一步采用文本挖掘方法获取企业微观层面相关数据并结合宏观指标,在科学测度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基础上,利用中国海关数据库与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库匹配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出口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并且这一结论在多种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成立。从整体层面看,数字化转型并没有推动企业出口动能从价格竞争成功转向非价格竞争,反而会导致出口企业进一步陷入“低加成率陷阱”,换言之,数字化转型推动的出口增长主要依托强化价格竞争机制得以实现。出口企业数字化转型侧重于跨境电商等互联网销售和消费层面,基于生产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为主的数字化转型尚未占据主导地位。这种“结构性失衡”是导致出口企业进一步陷入“低加成率陷阱”的关键,因此,依托数字化转型促进出口高质量发展,不仅要注重跨境电商等互联网销售层面的数字化转型,而且需注重生产制造和生产性服务层面的数字化转型。本文不仅有助于客观认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出口的实际影响,而且对于如何把握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机遇,在推动出口增长的同时避免落入可能的“低加成率陷阱”,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啟仁  黄建忠  
本文采用"净收入"控制不可观测的生产率进而估计企业"可变加成率",并分析我国高出口密度企业"低加成率陷阱"形成的原因。通过采用1998-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分析表明高出口密度企业的加成率显著低于内销企业,其形成的机制在于:大量企业涌入出口市场竞相压价带来了过大的"竞争效应",但是,国内市场分割和补贴等政策扭曲又使得"选择效应"并不能有效地发挥,导致出口市场的"竞争效应"大于"选择效应",这就造成了出口企业的平均价格和生产率均较低,出口密度越高的企业加成率越低。进一步检验"出口中学习效应"发现,企业出口后的生产率并没有显著提升,高出口倾向企业对出口的依赖反而使其逐步陷入了"低加成率陷阱"。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徐强  
分区计算对比其他国家的出口相对绩效指数表明,2003年后,中国不同区域指数值走向差异明显,低收入区绩效指数振荡攀升至历史高位。在基于收入水平的要素成本率指标和出口相对业绩、出口发展指数指标之间建立回归方程,其计量参数表明,只有高收入区省份从2007年始,上年收入水平才对当年出口增长发生具统计显著性负弹性影响。预计未来中国出口增速会下降,但并不会发生增长逆转。高收入区出口转型升级、中低收入区充分发挥成本优势、加强高中低收入区经济联系,有助于强化中国货物出口增长可持续性,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先海  诸竹君  宋学印  
本文基于扩展的M-O模型,提出了出口企业阶段性"低加成率陷阱"现象。通过引入产品质量,对这一现象的微观机制进行了深入探索。本文认为,企业低加成率出口正是较低生产率水平下"最优出口产品质量选择"所带来的一种阶段性现象,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交易数据进行的经验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出口企业普遍处于"低加成率陷阱"区间;出口企业加成率关于生产率的"U型"曲线的门槛值约为6.93,约25%的企业已经跨越了"低加成率陷阱"区间;东部企业面临的"质量升级效应"更强烈,"质量升级"意愿较强;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更多处于"低加成率陷阱"区间,而技术密集型行业出口负向影响相对较弱。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邸玉娜  李月  
出口结构由初级产品为主向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的转换是一个国家顺利"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环节。本文借助Hausmann等人的产品密度的概念,衡量经济体实现出口结构转换的能力,论证了产品密度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作用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发现:经济体的资本密集型产品密度越高,其实现出口结构升级的能力越强,有利于形成高密度、高增长的良性循环机制,顺利跨越陷阱;反之则会陷入低密度、低增长的恶性循环,难以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发展中国家处于人均收入3000-10000美元的时间长度与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密度存在负向关系。实证研究表明,陷入陷阱的国家可以通过提高基础教育、工业增加值、贸易开放度、居民消费等来提升出口结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美云  宋宇  王晗懿  
中等收入陷阱的本质是经济增长问题,出口复杂度可以较好的解释并预测经济增长。基于从已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日韩吸取经验的构思,从出口复杂度视角对中日韩进行实证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日韩出口复杂度的积极影响因素主要是研发投入、人力资本、高层次产品内分工参与强度和基础设施,而这一切可以归结为技术创新能力。在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过程中,中国在制度、市场规模及潜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人力资本的优势不明显,基础设施、研发投入方面略微弱势,高层次产品内分工参与强度具有明显劣势,物质资本积极作用的发挥需引起重视。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猛  赵永亮  
基于Helpman的理论框架,引入异质性进入成本来替代同质固定进入成本假定,将扩展的M-O模型嵌入其中,构建出口追随者加成率模型。通过Blinder-Oaxaca样本选择法对"先驱者-跟随者"样本进行准自然实验,得出全要素生产率对企业加成率的影响呈"U型"关系;而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对企业加成率的影响呈倒"U型"关系。在"低加成率陷阱"区间,跟随出口企业没有加成率优势;超出"低加成率陷阱"区间,跟随出口企业拥有加成率优势。异质性检验表明:"低加成率陷阱"区间,单一产品的出口跟随者更有加成率优势;超出"低加成率陷阱"阈值,多产品的出口跟随者更具有加成率优势;相较于IM内延边际扩张型出口跟随者,EM外延边际扩张型的出口跟随者更具有加成率优势。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董熙  
领导者需要警惕那种用情在平时,不见求回报的情形,殊不知这类情形就是在向你"零存整取",日后一旦有需求,你就有可能成了对方的利益提款机和挖掘机。自古中国就是人情社会,而人情本是人与人之间最真挚、淳朴的感情。尤其是领导者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又有谁没有获得人情的关心和帮助呢,又有谁不渴望真诚的人情与情谊呢。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情也成为领导者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领导者的职位越大、级别越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孟亮  梁莹莹  
当前,中美两国在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等诸多领域的矛盾日益突出,贸易往来亦摩擦不断。特别是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争端在美国的一意孤行下更是不断升级,所涉及领域已经由当初的只针对某一特定产业扩展到了全行业和全产业链,陷入修昔底德之争。而根据中美经贸关系发展实际,从动态视角出发分别构建中美基于合作竞争条件和对抗竞争条件的多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并应用博弈论思想对中美贸易争端进行分析发现,在美国先行决策前提下,如果中国承受高对抗成本能够提升其在博弈中持强硬态度的置信度,亦或美国能够确信未来因所谓战略地位削弱导致损失并非无法承受,则美国通过谈判来促使贸易争端博弈终止的动力和意愿将增强。因此,为跨越修昔底德陷阱,应结合中美双方实际,考虑主导大国全球性利益驱动、全产业链国际竞争以及美国国内政治统治需要等一系列导致本轮中美贸易摩擦的底层原因,一方面以战促谈,以谈促和,跳出修昔底德陷阱;一方面降低美国政府对战略地位削弱所导致损失的预期;一方面加强中方对对抗成本的理性应对;一方面立足"一带一路",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进一步推动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杜宏巍  韩润春  马丽  
在探讨动态联盟的内部原因后,提出盲目动态联盟的概念,并对盲目动态联盟进行经济学分析,论证了避免盲目动态联盟的可能性。在明确非盲目动态联盟后,抉择动态联盟的方向显得由为重要。我们发现不同方向上的动态联盟可以达到不同的作用,并由此设计了动态联盟方向决策程序。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朱巧玲  杨剑刚  
算法作为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技术,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通过影响社会资源和信息的控制和分配,形成算法权力。平台竞争推动了算法权力的膨胀和扩张,造成了社会权力结构的失衡,形成了算法陷阱,损害了社会福利和消费者权益,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平正义。为了解决算法陷阱的问题,必须从算法的技术设计规范出发,建立监督机制以约束算法使用,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供给,强化算法平台的反垄断监管,进而建立科学、规范、有序的算法管控体系,促进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益平  
对"十三五"期间的经济,现在碰到的非常大的挑战就是经济当中通胀的问题、增长的问题,最终还是归到经济增长能不能持续下去的问题。有的人把它称之为中等收入陷阱,过去做得好,现在可能有一些问题,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短期的争论似乎是这次的经济增长减速是周期性的减速还是结构性的减速。现在最根本的问题是中国过去做得好的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卢万青  史怡好  
2010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为7 259美元,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通过总结韩国和巴西的经验教训,本文从国企改革、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腐败治理和收入差距调节等角度,分析政府转型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海云  龚梦琪  
本文选取21个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与10个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进行对比分析,实证研究了双向FDI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陷入组外商直接投资(IFDI)会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对外直接投资(OFDI)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经济增长;跨越组主要依赖OFDI拉动经济增长,IFDI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经济增长;跨越组和陷入组双向FDI的交互项系数都显著为正,说明IFDI和OFDI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促进作用。因此,经济体应着力促进双向FDI协调发展,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最终促进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