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40)
- 2023(14991)
- 2022(12878)
- 2021(12270)
- 2020(10247)
- 2019(23715)
- 2018(23335)
- 2017(45328)
- 2016(24442)
- 2015(27404)
- 2014(27405)
- 2013(27070)
- 2012(24972)
- 2011(22567)
- 2010(22381)
- 2009(20618)
- 2008(20153)
- 2007(17395)
- 2006(15025)
- 2005(13549)
- 学科
- 济(97877)
- 经济(97768)
- 业(66548)
- 管理(66113)
- 企(51809)
- 企业(51809)
- 方法(47325)
- 数学(41345)
- 数学方法(40961)
- 中国(31269)
- 贸(26719)
- 贸易(26704)
- 易(26005)
- 农(25797)
- 财(24205)
- 业经(20334)
- 学(20033)
- 制(18723)
- 地方(17645)
- 农业(17437)
- 银(17028)
- 银行(16991)
- 行(16215)
- 融(15915)
- 金融(15914)
- 理论(15756)
- 务(15379)
- 财务(15314)
- 财务管理(15284)
- 和(14747)
- 机构
- 大学(348052)
- 学院(343762)
- 济(147518)
- 经济(144728)
- 管理(135836)
- 研究(119789)
- 理学(117667)
- 理学院(116389)
- 管理学(114522)
- 管理学院(113906)
- 中国(92600)
- 京(74241)
- 科学(71630)
- 财(66105)
- 所(59765)
- 研究所(54747)
- 财经(53878)
- 中心(53003)
- 农(52970)
- 经(49398)
- 业大(49397)
- 北京(47491)
- 江(47389)
- 经济学(45940)
- 范(43760)
- 院(43687)
- 师范(43372)
- 农业(41756)
- 经济学院(41587)
- 财经大学(40589)
- 基金
- 项目(236243)
- 科学(186359)
- 基金(174402)
- 研究(172612)
- 家(152178)
- 国家(150991)
- 科学基金(129348)
- 社会(110899)
- 社会科(105160)
- 社会科学(105136)
- 基金项目(91863)
- 省(88043)
- 自然(83526)
- 自然科(81625)
- 自然科学(81603)
- 自然科学基金(80159)
- 教育(78118)
- 划(75426)
- 资助(72990)
- 编号(68638)
- 成果(55844)
- 部(53690)
- 重点(52430)
- 发(49765)
- 创(48613)
- 课题(46805)
- 国家社会(46561)
- 教育部(46377)
- 创新(45433)
- 科研(45299)
- 期刊
- 济(153357)
- 经济(153357)
- 研究(106051)
- 中国(64555)
- 学报(53559)
- 科学(50020)
- 管理(48726)
- 农(47819)
- 财(47668)
- 大学(40889)
- 学学(38553)
- 教育(34307)
- 农业(33765)
- 融(33030)
- 金融(33030)
- 技术(27452)
- 经济研究(26445)
- 财经(26293)
- 业经(22938)
- 经(22529)
- 贸(21653)
- 问题(20982)
- 国际(18917)
- 业(18308)
- 世界(16775)
- 理论(16542)
- 技术经济(16368)
- 图书(16049)
- 科技(15583)
- 现代(14949)
共检索到5041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盛斌 牛蕊
本文利用1997~2006年中国工业面板数据和固定效应模型从不同工业行业的技术水平、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以及区域水平三个方面研究了贸易开放对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贸易和汇率指标对劳动力需求弹性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贸易和汇率主要通过改变劳动力与其他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效应来对劳动力需求弹性产生作用,而通过改变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的规模效应作用次之。研究支持了文献中关于进口贸易自由化会提高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假说。当加入出口贸易与实际有效汇率因素时,前者对劳动力市场的负面影响被抵消,最终贸易开放的净影响是降低了劳动力的就业风险。
关键词:
贸易 劳动力需求弹性 就业风险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申
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贸易自由化与劳动需求弹性的关系,分析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论文采用中国34个工业行业1993~2002年的面板数据,估计了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工业劳动需求弹性的影响。研究认为,中国工业进口自由化导致了工业劳动需求弹性的上升,该效应在统计上是显著的,在程度上是重要的;贸易自由化通过替代效应和产出效应两条途径影响中国工业劳动的需求弹性,替代效应的作用明显强于产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即使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工业工资和就业的直接影响不明显,其仍会通过提高劳动需求弹性对中国工业部门劳动者产生较大的压力。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武汉祥 周申 白瑜婷
从劳动力需求弹性的视角研究中美贸易对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利用1997—2009年中美双边贸易数据和美国制造业行业数据,从理论分析和实证验证的角度进行探讨。研究发现,中美贸易对美国劳动力需求弹性变化有重要影响,美国向中国出口有利于降低劳动力需求弹性,美国从中国进口有利于提高劳动力需求弹性,净进口最终将带来劳动力需求弹性的提升。区分技能工人和非技能工人之后,净进口不论从替代效应角度还是从规模效应角度均将导致美国工业行业工人劳动力需求弹性增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魏浩 金晓祺 项松林
本文利用2001-2010年我国32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在产出约束、资本约束的视角下,分别对全部行业样本、资本密集型行业样本、劳动密集型行业样本进行了考察,实证分析了对外贸易对我国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进出口贸易是影响我国劳动力需求弹性的重要因素,出口有利于降低劳动力需求弹性,进口有利于提高劳动力需求弹性,但是,对外贸易对不同类型行业的劳动力需求弹性影响不同,出口对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影响较大且显著,进口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影响较大且显著。因此,增加出口特别是增加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出口对稳定国内就业具有重要的作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盛斌 牛蕊
通过新增控制变量的计量经济模型,利用1997-2006年中国28个工业部门的面板数据从贸易流量和贸易政策两个方面检验其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研究表明,贸易自由化会减少中高技术部门的就业,但促进了中低技术部门的就业。以进出口额为代表的贸易流量指标对不同技术水平的工业部门的影响作用是相同的,即出口增长拉动了就业,而进口增加对就业则是消极的。但在具体影响程度上,贸易流量对中低技术部门的冲击均大于其对中高技术部门的冲击。
关键词:
贸易 贸易自由化 就业 中国工业部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史青 张莉
研究目标:探讨不同形式制造业外包对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影响。研究方法:利用投入产出表和联合国贸易数据测算制造业发包水平FH和接包水平VS,结合工业企业数据,研究制造业外包对两类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外包水平的提高显著增大了劳动力自身需求弹性和交叉需求弹性,接包的提升作用更明显;制造发包和服务发包对两类弹性影响并不相同;劳动力自身调节可减缓全球化带来的冲击,劳动密集型企业、加工贸易企业所受冲击更为明显。研究创新:首次从微观角度探讨制造业外包对两类弹性的影响,并对制造外包和服务外包进行比较。研究价
关键词:
制造业 接包 发包 需求弹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史青 张莉
研究目标:探讨不同形式制造业外包对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影响。研究方法:利用投入产出表和联合国贸易数据测算制造业发包水平FH和接包水平VS,结合工业企业数据,研究制造业外包对两类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外包水平的提高显著增大了劳动力自身需求弹性和交叉需求弹性,接包的提升作用更明显;制造发包和服务发包对两类弹性影响并不相同;劳动力自身调节可减缓全球化带来的冲击,劳动密集型企业、加工贸易企业所受冲击更为明显。研究创新:首次从微观角度探讨制造业外包对两类弹性的影响,并对制造外包和服务外包进行比较。研究价值:用发展中国家的数据验证了Rodrik(1997)假说,对于有效解决中国全球化过程中的就业问题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制造业 接包 发包 需求弹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博
一、数据 本文中所采用的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与《中国劳动力统计年鉴》。《中国劳动力统计年鉴》是从1993年开始编写的,其中只收入了1993~2000年的工业分类别劳动力工资的数据,所以论文的数据的时间跨度只有8年,这会使论文的模型估计值有一定的不准确性。但即使《中国劳动力统计年鉴》中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牛蕊
本文利用2000-2010年中国工业部门的数据,并将其划分为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等3类,使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检验了贸易结构变化对中国国内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进出口结构变化为贸易就业影响的主要部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贸易结构的变化对就业的影响逐年增强,贸易结构的变化整体而言对就业产生了负面影响。同时需注意的是,单位劳动投入系数的减少是国内就业变化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贸易结构调整 就业 投入产出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明
文章利用2004~2011年中国服务业面板数据,首先从整体上实证分析了服务贸易对异质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然后分性别、分行业检验了服务贸易的异质劳动力就业效应,以考察服务进、出口对异质劳动力就业影响的性别和行业差异。整体估计结果表明,服务进、出口显著地促进了中国服务业异质劳动力就业,且对熟练劳动力就业的促进作用更大,说明服务贸易对不同技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有所差异;从分性别和分行业视角的进一步研究发现,服务进、出口的异质劳动力就业效应存在显著的性别和行业差异。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娟
劳动需求弹性刻画劳动市场稳定性与就业风险,研究全球化对劳动需求弹性的影响具有普遍、广泛的意义。理论上,全球化主要通过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影响劳动需求弹性,进口、出口、外包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均会改变劳动需求弹性。但是对于两者关系的实证检验,目前却没有得出确切的结论。本文对有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并作了评述。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娟 万璐
劳动需求弹性事关就业市场波动、工作稳定性和劳动雇佣关系。本文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面板数据,检验贸易开放对劳动需求弹性的影响。实证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有:第一,中国工业企业的劳动需求弹性约为-0.263~-0.241,符合文献中提出的劳动需求弹性应在-0.75~-0.15区间内的判断;第二,贸易开放将使中国劳动需求更富有弹性,加剧就业市场波动,且该结论呈现稳健性,但是不同产业部门在受到贸易开放冲击时,劳动需求弹性的变化方向及程度不相同,在高技术企业就业的劳动者面临更大的就业风险;第三,贸易提高劳动需求弹性主要通过增强其他生产要素与劳动力之间的替代效应发生作用。该研究可为防御改革开放...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劳动需求弹性 就业市场波动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世伟 周闯
本文应用微观经济计量方法研究了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中女性和男性的劳动参与弹性,结果表明:女性劳动供给工资弹性明显大于男性劳动供给工资弹性;随着家庭平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个体劳动参与的工资弹性和收入弹性均逐渐减小。因此,设计并实施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能够有效地促进低收入群体的劳动参与,有助于城镇贫困的削减和收入差距的缩小。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梁中华 余淼杰
本文采用中国制造业企业1998-2007年的微观面板数据,研究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劳动需求弹性的影响。我们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视为一次自然实验,以加工进口企业为"控制组",以一般进口企业为"处理组",采用倍差法和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贸易自由化通过提高资本品和中间产品的可获得性,显著提高了劳动需求弹性。进口关税下降越多,企业的劳动需求弹性提高也越多。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劳动需求弹性 替代效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牛蕊
笔者利用1997年~2009年中国工业部门面板数据检验了贸易在不同工业行业中对熟练与非熟练劳动力工资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提高了熟练劳动力在高技术产业的工资收入,降低非熟练劳动力在高技术产业的工资;同时贸易也扩大了产业内熟练与非熟练劳动力的工资差距。贸易对工资的影响不仅依赖于劳动力熟练程度也依赖于行业技术水平。
关键词:
贸易 工资 委托工资回归法 中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