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93)
- 2023(12635)
- 2022(10711)
- 2021(9739)
- 2020(7981)
- 2019(17847)
- 2018(17080)
- 2017(32286)
- 2016(16927)
- 2015(18418)
- 2014(17873)
- 2013(17612)
- 2012(16328)
- 2011(15018)
- 2010(14884)
- 2009(13529)
- 2008(12757)
- 2007(11064)
- 2006(9970)
- 2005(8814)
- 学科
- 济(92027)
- 经济(91957)
- 管理(42711)
- 业(36947)
- 方法(30927)
- 数学(27208)
- 数学方法(27005)
- 企(26896)
- 企业(26896)
- 地方(26391)
- 贸(21998)
- 贸易(21986)
- 易(21190)
- 农(20814)
- 中国(20699)
- 学(18607)
- 业经(16696)
- 地方经济(15788)
- 农业(14759)
- 财(14237)
- 环境(14153)
- 制(11670)
- 关系(11561)
- 融(10687)
- 金融(10683)
- 和(10273)
- 产业(10131)
- 发(10064)
- 银(9670)
- 银行(9633)
- 机构
- 学院(245841)
- 大学(245657)
- 济(112717)
- 经济(110691)
- 研究(92840)
- 管理(88183)
- 理学(76787)
- 理学院(75701)
- 管理学(74392)
- 管理学院(73946)
- 中国(67137)
- 科学(57908)
- 京(51958)
- 所(47516)
- 农(45452)
- 财(44194)
- 研究所(43707)
- 中心(41192)
- 业大(39370)
- 财经(36404)
- 经济学(36079)
- 农业(36061)
- 江(35813)
- 院(33967)
- 经(32976)
- 范(32796)
- 经济学院(32486)
- 师范(32390)
- 北京(32213)
- 科学院(29733)
- 基金
- 项目(173207)
- 科学(135722)
- 基金(126960)
- 研究(120068)
- 家(114127)
- 国家(113257)
- 科学基金(95275)
- 社会(80107)
- 社会科(76088)
- 社会科学(76071)
- 基金项目(68367)
- 省(66817)
- 自然(61857)
- 自然科(60379)
- 自然科学(60363)
- 自然科学基金(59235)
- 划(57011)
- 教育(52524)
- 资助(49736)
- 编号(45456)
- 发(40025)
- 重点(39792)
- 部(37107)
- 创(35626)
- 国家社会(34695)
- 成果(34505)
- 创新(33550)
- 科研(33272)
- 计划(32682)
- 课题(31714)
- 期刊
- 济(124862)
- 经济(124862)
- 研究(72542)
- 中国(44039)
- 学报(43057)
- 农(40055)
- 科学(39738)
- 大学(31696)
- 财(31507)
- 管理(30588)
- 学学(30463)
- 农业(27475)
- 经济研究(22241)
- 技术(19429)
- 业经(18598)
- 融(18584)
- 金融(18584)
- 问题(17894)
- 财经(17805)
- 贸(17683)
- 教育(15745)
- 国际(15672)
- 经(15595)
- 业(14737)
- 资源(14492)
- 技术经济(12768)
- 世界(12372)
- 商业(11999)
- 版(11834)
- 科技(11383)
共检索到362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林树高 诸培新 陆汝成 毕佳港
厘清人—地—业关系是揭示国土空间格局演变地域异质性规律的理论基础。在探讨贸易—经济—人口系统对边境地区国土空间格局演变区域差异作用机制的基础上,以中越边境带广西段和云南段为例,运用转移图谱和标准差椭圆模型分析城镇、农业、生态空间演变特征,并利用泰尔指数测度贸易、经济和人口因素对其区域差异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中越边境带国土空间格局演变存在先慢后快的时序化差异,广西段变化速度呈先减后增的“U”型演化特征,云南段呈急剧探底后加速回升的“V”型变化过程。(2)中越边境带国土空间格局演变响应地区发展系统具有本地化差异,抵边地区农业、生态空间频繁转为城镇空间,非抵边地区农业空间与生态空间互竞加快。(3)中越边境带国土空间格局演变存在西北急东南缓的空间化差异,城镇、农业空间的重心位置西移北进,生态空间重心位置由东南偏西北移动,云南段国土空间格局演变强度高于广西段。(4)贸易—经济—人口系统对中越边境带国土空间格局演变区域差异的影响逐渐减弱,贸易子系统对国土空间格局演变的扰动程度高于经济和人口子系统。边境贸易、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塑造边境地区国土空间格局演变的时序、本地和空间差异化特征,调控边境贸易对国土空间的影响是纾缓边境地区空间冲突的重要举措。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顾观海 吴彬 张文主 陆汝成 王培琼 廖文惠 冯晓玲
科学识别不同发展梯度下国土空间演变及其驱动机制的空间差异规律对于实现区域国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均衡发展至关重要。以中国45个边境地区为例,运用国土空间动态度、国土空间转移矩阵和地理探测器等模型,探究边境地区“生产—生活—开放—生态”空间的演进过程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1980—2020年国土空间的变化趋势为生产、生活和开放空间增加,而生态空间减少,整体呈现出“一带三区多点”的分布格局。(2)边境地区国土空间冲突主要表现在城镇化与对外开放进程中,人口和产业集聚促进了不同空间之间互竞和融合的关系,国土空间转换类型以生产空间、开放空间与生态空间互转为主,区域差异日益显著。(3)影响不同国土空间变化的驱动因子在作用效果上存在差异,经济动力和对外开放是边境地区国土空间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边境地区应全面考虑不同区域的特点,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制定差异化的分区调控策略,以促进国土空间的高效利用和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林今淑,李光哲
中朝边境贸易具有悠久的历史,改革开放后,在中央搞活边境贸易、兴边富民的政策下,沿图们江和鸭绿江的中朝边境线地方政府积极开展边境贸易。边境贸易不仅是进出口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边境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主要途径,对稳定边境地区的安全也具有积极的影响。朝鲜经济的恢复,将需要大量的原油、焦碳、机械、原材料以及粮食、轻工业品。积极开拓朝鲜市场对边境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以及促进图们江地区跨国经济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
边境贸易 互市贸易 边境口岸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邓承武
在中越边境地区, 由于人民币币值稳定,成为两国边民的通用货币。近年来人民币跨境流通情况发生了新的变化,本文分析了当前中越边境地区人民币跨境流通的主要特点、原因以及对当地经济金融的影响,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中越边境 人民币 跨境流通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吕曼秋
运用主体功能区划理论与方法对中越边境地区的发展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中越边境地区区域功能特殊,自然资源丰富,但空间结构还存在着不少无序现象。应根据区域主体功能理论,在明确以自然资源开发与边贸等为区域主体功能的基础上,确立个旧、百色和防城港三市的区域功能,以大型资源型国企和主要交通线为"点与线"建立相应的集聚区,加强与东盟国家、珠三角和大湄公河等经济区的联系,推动整个边境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铁立,袁晓勐
辽宁省边境地区与朝鲜的经济贸易合作不仅是辽宁省对外开放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关系到我国的国家利益。分析双方经济贸易合作基础 ,着重研究双方经贸合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今后发展的对策建议 ,对辽宁省边境地区的发展将能起到很大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辽宁省边境地区 朝鲜 地缘优势 国家利益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亚非
西部边境地区建立次区域经济圈的构想杨亚非(广西社会科学院)为了加强中国西部的经济增长,加快缩小东西部的边境地区与周边国家建立次区域性经济圈,通过“成长三角”的模式,促进边境省区的出日贸易,并积极参与地区性的国际分工,这将成为中国西部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游珍 封志明 雷涯邻 杨艳昭 李方舟
文章以LandScan人口数据集为基础,采用GIS空间分析与数理统计方法,以沿中国陆地边境线内外不同欧氏距离的缓冲区为研究区,分析中国边境人口分布的国别趋势与差异,结果表明:(1)中国边境地区人口分布基本格局是南密北疏;境内外人口密度相比较,东北和西北边境是境内大于境外,西南边境则相反。(2)中国边境人口丰度很低,境外普遍低于国内人口密度;就人口集聚水平变化而言,2000~2010年,中朝边境外升内降,中俄、中蒙边境内外均降,西北4国边境内升外降,西南7国边境内外升降比例相当。(3)人口减少是边境人口变化的主要特征;人口显著减少地区境内为东北和西北,境外为中朝边境及西南边境大部分地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漫姬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始终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扶贫工作,也一直备受关注,从多种形式的生产自救阶段到个案型、社区型的扶贫开发阶段,各种扶贫方式和脱贫措施推动着扶贫工作的发展。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指出推进扶贫工作要结合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原因,挖掘贫困地区的长处、优势,用好用活国家的政策,鼓励贫困家庭通过自身努力,在特定领域解决贫困问题。边贸扶贫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边境地区探索出的扶贫新路子,其利用特有的区位
关键词:
边境贸易 中越边境地区 龙州县 崇左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飞 杨鑫 刘天宝 程艺 韩增林
在全球化力量持续增强的背景下,地缘经济的发展状态是国家开放水平的重要表征。边境地区是国家构建地缘经济联系的重点区域,基于地缘经济系统发展优势度评价内涵,使用ICEM模型对中国边境地区45个地级行政区的地缘经济系统发展优势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中国边境地缘经济系统发展优势度在2001—2016年期间有所上升,但幅度较小;在2003—2004年和2008—2011年期间发展波动较大。②优势度空间分异特征明显,整体上呈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格局;评价值排序为东北地区>内蒙古地区>云广地区>新疆地区>西藏地区。③预测结果显示未来云广地区与新疆地区发展势头强,东北地区、内蒙古地区与西藏地区则较差。④外部投资联系与外贸活动是地缘经济系统的搭建与运作核心,此外还应重点考虑政策影响、沿边口岸建设及固定资产投资等要素。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邓强 苏志军
广西边境线总长1020公里,边境地区(广西)总面积1.8万平方公里,边境地区既是连片特困地区、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又是国防的前沿阵地,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随着"钓鱼岛""、南海"等争端的升级,边境地区国土安全越来越引起公众的关注。本文通过分析影响边境地区国土安全的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媛媛 王士君 冯章献
通过构建边境地区中心地的中心性测度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抽取地方财政收入、实际利用外资额、进出口贸易额、外贸依存度、城市化率、口岸数量与级别6个主成分对东北地区38个县级及以上边境中心地进行中心性测度,并据之将其划定三个等级。东北边境地区呈现绥芬河、满洲里、丹东、黑河、珲春5个一级、8个二级、25个三级中心地的空间格局。并在中心地等级划分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东北边境地区中心地系统空间格局的特征及其形成机理。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雷
近年来,中国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受经济拉力影响,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流动,农村人口流失现象严重,这个现象在边境地区尤为明显,然而,边境地区的人口安全对维护边疆安全、巩固国防、发展边境地区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边境地区的人口流失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中蒙边境地区的人口流失问题为例,研究阐释了影响中蒙边境地区人口现状、流失因素及公安边防部队在边境管理活动中的影响和防范举措,以期为解决中蒙边境及其他边境地区人口流失问题带来借鉴,指导边防部队未来的边境管理活动。
关键词:
人口流失 边境地区 边境管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艺 刘慧 公丕萍 宋涛
以中国边境地区45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从对外贸易状况、利用外资水平、人均水平三个维度构建了边境地区外向型经济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了2000、2005、2010及2014年边境地区外向型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并对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14年各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均不断上升,对外贸易在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地位逐渐提升。22014年边境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呈现出空间极化态势。东北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最好、西南地区次之、西北较差。3不同时期影响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不同,但国家政策始终对边境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有显著影响,结合地区情况申请相关优惠政策是推动边境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力举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条件在外向型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渐突出。发展壮大本地优势产业、加强人才培养是推动边境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边境地区 外向型经济 对外贸易 熵值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熊远光 刘琼秀
广西边境地区为少数民族居住区,受历史、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长期以来社会经济发展缓慢,边民收入低,贫困范围广,贫困程度深。边境地区要实现经济发展、边民增收,应结合当地实际,实施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边境旅游业、边贸、林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工业。
关键词:
边境地区 绿色经济 发展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