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60)
- 2023(10537)
- 2022(8462)
- 2021(7820)
- 2020(6625)
- 2019(14878)
- 2018(15098)
- 2017(28852)
- 2016(15638)
- 2015(17634)
- 2014(17751)
- 2013(17361)
- 2012(15918)
- 2011(14302)
- 2010(14729)
- 2009(13761)
- 2008(13890)
- 2007(12912)
- 2006(12015)
- 2005(11129)
- 学科
- 济(64980)
- 经济(64903)
- 农(46298)
- 业(46168)
- 管理(36464)
- 农业(30556)
- 企(25486)
- 企业(25486)
- 贸(20976)
- 贸易(20958)
- 中国(20912)
- 易(20343)
- 方法(20038)
- 业经(20006)
- 制(17046)
- 数学(16472)
- 数学方法(16197)
- 地方(15011)
- 财(15001)
- 体(13153)
- 学(13055)
- 银(12467)
- 银行(12443)
- 发(12393)
- 行(11932)
- 策(11197)
- 融(10719)
- 金融(10712)
- 发展(10492)
- 展(10459)
- 机构
- 学院(220846)
- 大学(216576)
- 济(94945)
- 经济(92922)
- 研究(80801)
- 管理(78482)
- 理学(65816)
- 中国(65356)
- 理学院(65145)
- 管理学(63835)
- 管理学院(63460)
- 农(58065)
- 科学(47668)
- 京(47038)
- 农业(44254)
- 财(43166)
- 所(42076)
- 业大(38770)
- 中心(38013)
- 江(37544)
- 研究所(37539)
- 财经(32396)
- 范(29670)
- 北京(29615)
- 师范(29371)
- 经(29174)
- 州(29107)
- 院(28419)
- 省(28223)
- 经济学(27974)
- 基金
- 项目(138617)
- 科学(107604)
- 研究(106305)
- 基金(97852)
- 家(85387)
- 国家(84548)
- 科学基金(70558)
- 社会(66610)
- 社会科(62579)
- 社会科学(62561)
- 省(55919)
- 基金项目(50825)
- 教育(47213)
- 编号(45914)
- 划(45301)
- 自然(42430)
- 自然科(41416)
- 自然科学(41404)
- 自然科学基金(40620)
- 资助(39311)
- 成果(38211)
- 农(32224)
- 发(32083)
- 课题(31623)
- 重点(31337)
- 部(30660)
- 创(28245)
- 性(27688)
- 国家社会(27606)
- 制(26494)
- 期刊
- 济(119202)
- 经济(119202)
- 研究(69839)
- 农(62427)
- 中国(54515)
- 农业(41632)
- 学报(37370)
- 财(32854)
- 科学(32675)
- 大学(29646)
- 学学(27817)
- 教育(27636)
- 管理(27627)
- 融(27607)
- 金融(27607)
- 业经(25521)
- 业(20113)
- 技术(19189)
- 问题(18510)
- 经济研究(17393)
- 贸(16785)
- 财经(16085)
- 农村(15042)
- 村(15042)
- 国际(14604)
- 农业经济(14402)
- 世界(14301)
- 经(13925)
- 版(13351)
- 经济问题(11869)
共检索到3657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黄友棣 张喜报 张宗强
邳州市有145万人口,172万亩耕地,属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较大的农业县级市。近几年来,邳州市积极推进改革开放进程,按照“城乡一体,协调发展,以贸带工,以工带农,以农促工、以工促贸”的指导思想,做到城里有什么样的工厂,农村就有与之配套的“农业车间”;农村有什么样的大宗产品,城里就举办相应的加工企业,形成以基地为依托,以企业为龙头,农中有工,工中有农,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种养加配套发展,贸工农综合经营的经济新格局。短短几年时间内,邳州市已基本形成8个贸工农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例如,栽桑—养蚕—烘茧—缫丝—织绸—练染—服装——出口、销售一条龙;棉花种植—轧花—纺纱—织布—服装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希宋 商燕
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与市场交易方式本质上是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工商企业要结合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形式。本文在以交易费用与管理费用的比较作为选择基准这一传统观点的基础上,从企业的市场业绩角度进行了更加深入的考察,提出了以一体化经营前后企业年利润总额及其上升牟作为基准,并且从这一基准出友,对企业是否实行一体化经营提出了五项适用条件。本文通过对河南莲花集团与山东诸城外贸集团这两个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论证了本文提出的从企业市场业绩的角度的选择组织形式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关键词:
工商企业 贸工农一体化经营 市场交易关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希宋,丁剑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推进,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正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商贸功能是贸工农一体化联合体的先导功能,市场营销是联合体发展其商贸功能的基本运作方式。本文从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本质出发,论证了市场营销在贸工农联合体中的地位、作用;从经营主体和经营产品性质出发,深入剖析了一体化经营市场营销组织及销售策略特征;提出了推进一体化经营市场营销的对策。对强化市场功能,促进贸工农一体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贸工农一体化 市场营销 对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涤陈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入,农业生产商品化和产业化,农产品流通网络化、规范化,已经成为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并逐步走向现代农业的迫切要求。近些年来,在一些农村发展起贸工农一体化经营。这种崭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它将成为我国...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海涛
一、问题的提出《中国农村经济》1995年第12期,发表了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的《引导大型工商企业进入农业领域的战略构想》一文。这时河南商丘也正在试验。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发展之后,城乡社会生产力都有了新的发展,对上层建筑、生产关系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的新要求。科贸工农相结合,实现产业化经营,成为在新的条件下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也是城乡、工农两方面的共同利益所在。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很可能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新的推动力。它的作用将不亚于80年代初全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当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功不可没。它打破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短短几...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范巧研 秦文波 贾晓松
贸工农一体化企业研究范巧研秦文波贾晓松贸工农一体化企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产品加工为核心,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组成的包括农业产前部门、农业生产部门和农业产后部门纵向一体化的联合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微观经济组织与载体。贸工农一体化企业产生与发展的实质是,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金霞
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是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1.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是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必然要求。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是适应现代化农业对发展分工协作的要求而发展起来的,是社会生产力提高特别是商品生产发展的产物,是伴随社会分工而出现和发展的一种经济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健 姜开圣
有组织推进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探索与实践徐健姜开圣江苏省扬州市地处江淮之间,下辖二县、三市、二区。至1996年底,全市农业人口343万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910元,耕地面积392万亩,水产养殖面积60万亩,全年农业总产值59.9亿元,其中多种经营总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光前
关于粮食部门推进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思考张光前一、贸工农一体化改革的实践与探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迅猛,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为了确保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各地在坚持家庭联产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鲁振宇 易法海
鲁振宇和易法海则以现代经济学的观点和方法,在《贸工农一体化产生的诱因及规模界定》一文中,对农业产业化问题做了抽象的、简明扼要又恰如其分的分析,颇具新颖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鲁振宇
本文从社会分工与协作的表现形式、产生和发展的经济环境、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外在驱动力,分析了贸工农一体化存在与完善的必然性;论述了贸工农一体化对国民经济、农业基础产业、工业化进程、市场经济的重要作用;指出了需要解决和完善的问题。
关键词:
市场经济,贸工农一体化,必然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赵健武
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经营方式,是一种富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机制。它的产生和运行,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推动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促使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此,结合潍坊的实际谈一点粗浅认识。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伍世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久铭
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的有效途径吴久铭一在现有的双层经营体制下,要实现分户经营的小生产向社会化的大生产并轨,至关重要的是如何在农民与市场之间架起桥梁,引导农民走向市场。这是在农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农民一家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