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27)
- 2023(14492)
- 2022(11790)
- 2021(10861)
- 2020(8876)
- 2019(19887)
- 2018(19250)
- 2017(37777)
- 2016(20031)
- 2015(22224)
- 2014(22214)
- 2013(21935)
- 2012(20423)
- 2011(18392)
- 2010(19287)
- 2009(18589)
- 2008(18190)
- 2007(16789)
- 2006(15475)
- 2005(14747)
- 学科
- 济(91885)
- 经济(91788)
- 业(86188)
- 企(77791)
- 企业(77791)
- 管理(71265)
- 银(35015)
- 银行(34870)
- 行(33305)
- 业经(32166)
- 方法(31916)
- 中国(31638)
- 融(31495)
- 金融(31495)
- 农(29608)
- 财(29306)
- 制(28142)
- 地方(24118)
- 数学(23595)
- 数学方法(23391)
- 农业(21676)
- 务(21216)
- 财务(21181)
- 财务管理(21158)
- 企业财务(20093)
- 技术(19218)
- 策(19138)
- 体(16961)
- 贸(16591)
- 贸易(16569)
- 机构
- 学院(286380)
- 大学(277479)
- 济(128499)
- 经济(125851)
- 管理(114302)
- 研究(95268)
- 理学(95090)
- 理学院(94196)
- 管理学(93227)
- 管理学院(92668)
- 中国(89635)
- 财(64615)
- 京(59054)
- 科学(51307)
- 财经(49069)
- 江(47536)
- 所(47206)
- 中心(46914)
- 农(44989)
- 经(44344)
- 研究所(41464)
- 银(39636)
- 州(38845)
- 经济学(38819)
- 北京(38152)
- 银行(38108)
- 财经大学(35950)
- 行(35750)
- 业大(35046)
- 经济学院(34883)
- 基金
- 项目(171251)
- 科学(137371)
- 研究(133587)
- 基金(123666)
- 家(103789)
- 国家(102694)
- 科学基金(90726)
- 社会(86541)
- 社会科(82315)
- 社会科学(82295)
- 省(68981)
- 基金项目(63952)
- 教育(59514)
- 划(55575)
- 编号(55011)
- 自然(54976)
- 自然科(53744)
- 自然科学(53733)
- 自然科学基金(52830)
- 资助(50852)
- 成果(44813)
- 发(42393)
- 创(39574)
- 课题(38354)
- 重点(37944)
- 部(37696)
- 业(37147)
- 创新(36081)
- 发展(35585)
- 性(35338)
- 期刊
- 济(155890)
- 经济(155890)
- 研究(96245)
- 中国(65448)
- 融(60141)
- 金融(60141)
- 财(53029)
- 管理(49914)
- 农(43782)
- 科学(34102)
- 学报(31324)
- 教育(29401)
- 农业(27860)
- 业经(27549)
- 技术(27138)
- 大学(25725)
- 财经(25396)
- 学学(24349)
- 经济研究(23994)
- 经(21829)
- 问题(19288)
- 技术经济(16602)
- 业(16429)
- 贸(16339)
- 国际(15998)
- 现代(15419)
- 世界(14895)
- 理论(14767)
- 商业(14402)
- 财会(13988)
共检索到4793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东晖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在此背景下,以2014—2023年我国商业银行和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了银行金融科技指数和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标。实证检验发现:(1)贷款银行金融科技显著提升了借款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该结论经工具变量法、PSM处理、动态广义矩估计和双重机器学习检验后仍然成立;(2)机制分析表明,银行金融科技通过融资效应和治理效应来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即金融科技既能够通过抑制银行流动性囤积、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来释放企业可持续发展潜力,还可以通过强化银行监督效率、改善企业绿色管理水平来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3)进一步分析显示,银企关系存在空间聚集特征和信贷契约特性,即银企距离递进和银企信贷连续能够显著增强银行金融科技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4)异质性分析发现,金融科技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赋能作用在环境规制力度低的地区和分析师关注度低的企业中,以及西部地区和非资源型城市中更明显。研究结论对于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关键词:
金融科技 可持续发展 融资效应 治理效应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耿 刘星 辛清泉
本文研究信贷歧视对民营企业银行借款期限结构的影响机理和实际效应,以及在我国金融发展深化的背景下,金融发展水平提升对"产权—借款期限结构"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风险是影响银行信用期限的重要因素,基于产权的信贷歧视使银行对民企执行更严格的风险控制,使民企的银行借款期限结构明显短于国企,从而不利于不同产权企业间的公平竞争。研究还发现,金融发展促进银行行为更加市场化,信用期限与企业风险的关系更加密切;金融发展弱化了信贷歧视,民营企业的借款期限结构逐渐延长,且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差异缩小。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民营企业财务行为的优化和促进金融发展相关制度的推进。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董瑞丽
随着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银行业面临的国内外竞争环境日益严峻,如何寻求其存在空间和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已经成为目前各中小商业银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拟从中小商业银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琳 廉永辉 唐伟霞
本文从债权人视角研究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经济后果。基于2007—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半年度数据,考察了企业金融化对其获得银行贷款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金融化程度越高,企业获得的新增贷款越少,其支付的贷款利率越高,说明企业金融化加大了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金融化通过增加财务风险和信息更不透明两条途径发挥作用,并且在盈利较差、分析师关注度较低和国有企业中,金融化带来的负面融资效应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有助于理解我国企业金融化的经济后果和评估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置效率,对引导经济"脱虚向实"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共荣 谢佩君
依据2010~2012年957个民营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考量金融发展、银行关联与民营企业贷款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金融发展不均衡的背景下,民营企业会通过银行关联来获得更多的贷款数额,特别是在金融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银行关联对民营企业贷款的影响更加显著。因此,金融市场监管者应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落后地区金融市场化的进程,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
关键词:
金融发展 银行关联 银行贷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屈蕊勃
本文以2012—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基金持股与企业银行贷款水平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检验了金融发展水平对基金持股与企业银行贷款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基金持股对企业银行贷款持有水平具有显著影响,具体而言,基金持股比例越大,企业的银行贷款持有率越高;同时,本文的研究结果还表明金融发展可进一步提升基金持股对企业银行贷款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基金持股 企业银行贷款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韩沂 戴聚康
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现阶段在我国尤为突出。贷款是我国目前企业融资的主渠道。普遍认为,小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经营不规范、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信息不透明,以及难以落实贷款的抵押担保等,是小企业贷款难的主要原因。最常见的解决办法是建议建立和完善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这些说法都不错,但没有抓住问题的症结。核心问题是贷款的风险和收益匹配问题。收益不能弥补成本和风险,是造成小企业贷款难、银行难贷款的根本原因。惟一出路就是走小企业贷款商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2014年11月24日,国际农业发展基金(IFAD)与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签订总额为4亿欧元的借款协议,用于弥补IFAD 9期间(2013—2015年)实现30亿美元贷赠款业务目标所存在的资金缺口。IFAD支付给KfW的借款利率为6个月欧洲同业拆借利率(Euribor)加一定个基点,并对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白俊 陈师雯
违约是信用风险传染的一种表现形式,现有研究忽视了委托贷款的违约风险。本文利用上市公司委托贷款数据研究发现,委托贷款借入方违约导致贷出方银行借款可得性下降。当贷出方两权分离程度和融资约束较高时,其抵御风险能力较弱,更容易受到风险传染;货币政策从紧时期以及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时期,风险传染更容易发生。进一步研究发现,借入方违约通过提高贷出方的经营风险,降低了贷出方银行借款可得性。本文为企业间风险传染提供了实证证据,对于企业委托贷款决策、银行授信决策和监管部门防控金融创新工具的风险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欧兵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不断攀升,贷款质量的低下以及其隐含的金融风险严重地困扰着我国银行经营管理者,也严重制约着我国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和发展。本文主要从企业借款的动机入手,针对企业借款的陷阱,找出贷款风险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促进贷款质量的根本改善,从而化解风险。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贷款风险 企业借款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小荣 董红晔 张瑞君
企业高管权力尤其是CEO权力的经济后果已经成为财务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本文主要研究银行信贷决策是否考虑企业CEO权力大小和企业产权性质对CEO权力与银行贷款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CEO权力的增大会显著降低银行贷款规模;(2)将银行贷款分为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相较于长期贷款,银行更愿意给CEO权力大的企业短期贷款;(3)企业的国有属性显著降低了CEO权力大小与银行贷款规模的负相关关系。进一步的研究还显示,CEO权力大小与银行贷款规模的负相关关系在经济下行期存在;当企业同时在香港上市时,CEO权力与银行贷款规模的负相关关系不再存在。以上结论说明,CEO权力是影响银行贷款契约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CEO权力 银行贷款 企业产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余明桂 潘红波
本文分析我国各地区的政府干预、法治和金融发展对地方政府控制的国有企业的银行贷款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地区的法治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越高,企业获得的银行贷款越少,贷款期限越短。这个结果与"法与金融"文献的理论预期和实证结果相反。本文的证据表明,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有很强的动机通过干预银行的信贷决策给国有企业提供贷款支持,而法治和金融发展可以减少地方政府干预给国有企业带来的贷款支持效应。我们还发现,地方政府通过干预银行的信贷决策给国有企业提供的贷款支持是低效率的。
关键词:
政府干预 法与金融 国有企业 银行贷款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于宁楼 张克
积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加强天然林的管理,对保护和发展天然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加速林木生长,提高林分质量,确保森林资源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课题组
大型商业银行限于管理半径长、运营成本高,对于服务农户个体、发展小额信贷业务,一直存在诸多困难。本文立足于农户贷款发展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农户贷款服务"三农"作用和财务可持续性进行研究,努力探索适应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的农户贷款发展模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谭敏
"三农"经济发展和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作为民间金融的小额贷款公司的出现给我国农村经济和中小企业融资带来新的力量。但因小额贷款公司"只贷不存"的政策及自身原因,给小额贷款公司的可持续性发展带来困扰。文章总结了小额贷款的国际起源和小额贷款的主要模式,分析了小额贷款公司存在的意义、阻碍其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及其对策,同时,认为应运用适当的企业文化及激励机制来促进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